品牌历史

1943年,上海"ABC糖果厂"的老板冯伯镛在尝试了英国的牛奶糖之后,经过精心的研发,创制出自己品牌的国产奶糖。精明的他还利用当时热播的"米老鼠"卡通形象,为自己的产品设计了一种米老鼠包装,这种糖被命名为"ABC米老鼠糖"。结果,"ABC米老鼠糖"以其较为低廉的价格以及时尚的外观,一举取代洋货,走俏上海,成为国内畅销的奶糖。

1950年,在公私合并的风潮中,ABC糖果公司被收归国有,更名为"爱民糖果厂",其后并入上海冠生园。主要产品依然为"米老鼠奶糖"。因为米老鼠会给人崇洋媚外的感觉,从市场角度考虑,冠生园特意请上海美术设计公司设计新的产品包装。

经过数稿精心设计,大白兔包装横空出世。形象活泼、幽默风趣、天真善良的兔子无疑是一种"正面形象"。大白兔商标用一只跳跃状的白兔,包裹其中的奶糖为白色,长约3厘米、直径约1厘米,质感香糯,有嚼劲,每颗用可吃的米纸包着,再用包装纸包好。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与匮乏的物质生活相比,大白兔的生产与销量却是惊人的红火。大白兔奶糖甄选上乘的原料,每一锅糖浆由工人手工打制40分钟,制出的奶糖奶味纯正、奶香浓郁、口感醇厚、弹性十足、营养丰富,七颗奶糖可以泡一杯牛奶,优异的品质令大白兔上市之初,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了最大程度的满足市场需求,冠生园的生产车间热火朝天,工人们拼质量,比速度,上下一心,抢抓机遇,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白兔奶糖的产量扶摇直上。即便是如此,大白兔奶糖依然供不应求。人们常常要排几小时的长队,才能买到心仪的大白兔,不少人在排队过程中相识,成为一辈子的好友,有的青年男女在排队的过程中相恋,在大白兔的陪伴下,携手共度人生。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公司紧急增加了几条生产线,大白兔的产量从每天800公斤提升到2000多公斤。

大白兔奶糖自出口后受到的东南亚华人的亲睐,图为新加坡华商林清荣第一次参加广交会时的留影

伴随着大白兔成为国礼赠送美国总统尼克松后,海外市场的大门欣然为大白兔开启。听装大白兔奶糖成了美国人民复活节争相购买的礼品,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当时,海外超市里仅能见到两样来自中国大陆的产品,一是青岛啤酒,另一个就是大白兔奶糖。

1985年的一天,与往常一样,大白兔车间的生产正进行得红红火火。忽然之间,传来一则消息:商标有问题,暂停生产。所有人都震惊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由于没有产品整体观念,缺乏品牌意识,"大白兔"和"米老鼠"一直没有注册成为合法商标。1983年,来自广州的一家糖果厂前来冠生园取经,善良的老师傅们手把手地把生产奶糖的技术教给他们。但令人不齿的是,徒弟回去后也开始生产米老鼠奶糖,并抢先把冠生园的"米老鼠"商标形象进行了注册。不久之后,这家糖果厂又以4万美元的低价把"米老鼠"卖给了美国的迪斯尼公司。这一由中国人创造并经营达半个世纪的品牌就这样拱手让人,前辈人的心血一下子付之东流了。

大白兔奶糖深受群众喜爱,广州一位102岁的老人每天都要吃一定数量的大白兔奶糖,从不间断,为此,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兔奶奶",大家坚信大白兔奶糖是"兔奶奶"长寿的原因。无独有偶,北京有一位94岁的"兔爷爷"也是大白兔的忠实拥趸。他每个月要吃掉两、三公斤大白兔。一天,他不小心被一辆车撞了,可到医院一检查,却毫发未伤,当日就走着回家了。家里人都认为是大白兔奶糖增加了他体内含钙量而避免了受伤,而冠生园得知此事后,派员前去探望老人,并送上了他最喜欢吃的大白兔奶糖。

2001年,冠生园从生产设备、产品工艺、产品品种和产品包装上进行革新,让大白兔奶糖由内至外发生了改变。生产设备由半自动化转为全自动化,实现了在加压状态下进行均质的密闭化生产。产品工艺上,减少了砂糖投入量,用低聚麦芽糖取代了白砂糖,同时增加了鲜乳的比例。产品品种上,除了保持传统经典牛奶口味外,还新开发了多种新口味。产品包装上有了铁盒包装、纸盒包装和塑料袋包装三大类。

2006年,大白兔奶糖申请了4个发明专利,这4各专利是冠生园立足传统创新生产工艺的结晶。喂料智能化。每种大白兔奶糖的配方都包含70多种配料,过去全靠工人估摸着加料补料,现在只需轻点电脑控制台的按钮,设备就根据事先设定的参数自动配料,加什么,加多少,什么时候补料,毫厘不差。充气自动化。大白兔奶糖耐嚼,是因为经过搅拌机反复搅打充气。全新的生产线配上了自动充气制糖装置,可以连续进行搅打充气,使奶糖可以反复咀嚼、满口留香。拉白独特化。刚搅拌好的奶糖坯块通常会发黄,冠生园独创了一道糖坯拉白工艺,不加任何化学添加剂,用纯物理的方法进行拉白,拉出来的糖块细腻光滑、食用安全。清洗封闭化。流水线里天天流淌着糖奶浆水,清洁是个大问题。一般生产线不拆卸就无法清洗,冠生园的生产线在封闭的设备腔体中设计了一套自动清洗装置,无需拆卸也能灵活地把每一个旮旯擦洗得干干净净。

大白兔再次对包装进行改良,2012年11月,"巨白兔"正式亮相。

THE END
1.糖果的历史(豆瓣)美食作家Nigel Slater这次将带领大家走上一条甜丝丝的糖果寻宗路,沿路你会闻到中世纪糖果散发的阵阵药香,重温历史上诱惑小朋友味蕾和零用钱的糖果广告;而对于Nigel Slater本人而言,太妃糖是他撰写个人回忆录的最佳陪伴,棉花糖则是他对母亲最温暖的记忆,而隐没在这甜丝丝的回忆下的,则是他父亲的温暖影像。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0374663/
2.糖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由于蜂蜜是纯天然物质,所以也有学者认为人类利用它的时间很可能早于麦芽糖。之前有媒体报道称在埃及法老陵墓中曾经出土过蜂蜜,甚至说还可以食用。不过这些都只是传说,并没有真凭实据,也缺少相关记载,如今已经难以考证。 关于甘蔗,倒是有一些历史记载。屈原的《楚辞·招魂》中就有:“胹鳖炮羔,有柘浆些。” 这是https://www.jianshu.com/p/c233fa77e5eb
3.糖与降:那些“甜蜜”的诱惑宁夏降网季羡林老先生认为,糖的历史是人类文化交流的历史,这也是他撰写《糖史》的初衷。Mintz则认为,糖的历史是人类欲望与征服的历史。 中国和印度是最早种植甘蔗的国家。公元前510年,波斯皇帝大流士侵略印度时发现了“芦苇产蜂蜜却没有蜜蜂”的秘密,这里提到的“味道甜美的芦苇”其实就是甘蔗。这个发现为波斯带来了巨大的财富https://m.nxjk.cn/m/a/20151023002.htm
4.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全本书评在线阅读在本书中,作者以人类学的视角来探讨糖的历史,研究了几个世纪中糖在不同阶级和不同时段中意义的变迁,细致描绘了糖在加勒比地区的生产如何大大提高了糖的产量以及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糖在欧洲又如何从上层阶级的奢侈品一步步成为无产阶级的日用消费品。 目录展开http://e.dangdang.com/products/1900576666.html
5.“慌糖”的消费者该如何重新爱上“吃糖”?人类长达数千年的吃糖历史,早已经将糖给予味蕾的愉悦体验深植基因,消费者要跟糖“断舍离”绝非一件易事。如今市场,糖果虽然卖不动,但是各种新茶饮、蛋糕点心、冰淇淋依旧火热,由此可见糖的魅力犹存。 但随着大量研究表明,添加糖的过量摄入是导致罹患肥胖、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糖背后隐匿的健康风险开始被https://36kr.com/p/dp1894682040140677
6.糖果工厂老旧版本大全所有历史官方版安装下载- 历史版本大全 - 糖果工厂历史版本大全是豌豆荚小编为你精心挑选的所有糖果工厂旧版本下载专区,包括 糖果工厂v9.82.00.00、 糖果工厂v9.81.00.00、 糖果工厂v9.80.00.00 此合集大全后续也会持续更新,喜欢老版本糖果工厂的小伙伴记得收藏此页面。 更多 https://www.wandoujia.com/apps/6649616/history
7.冻米糖的历史典故丰城市冻米糖的历史典故 丰城冻米糖始产当在清乾隆年间。据称1756年,乾隆下江南品尝后评价为“脆酥香甜”。开始,是民间用炒米生产的,后改由冻糯米油炸,膨胀而成,辅料则有白砂糖、饴糖、桂花、红柚丝等多种。 原产主要在河东的杜市、铁路、洛市一带乡村,后来在县城有多家作坊生产。 到解放前夕,已畅销江南,名之http://sfdot.ouchn.edu.cn/FengChengShi/html/2019/05/07/eea1479b-92d0-4888-99c2-d61fde4b6f8d.htm
8.拨开历史的烟云,—有关红光糖厂的故事(10)拨开历史的烟云 ?迁址与地震 1951年,红光糖厂筹建,厂址选定在绥化秦家。 1951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年多,百废待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出资建设一座现代化机制甜菜糖厂,而且是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设的糖厂,这绝对是件天大的事情。但百密一疏,恰恰在厂址选择上出了大问题。https://www.meipian.cn/2gdsoo2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