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复杂系统为何能抗干扰?跨学科研究揭示多层生物分子网络鲁棒性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XuemingLiu,EnricoMaiorino,ArdaHalu,etal.,Robustnessandlethalityinmultilayerbiologicalmolecularnetworks.NatureCommunications,11(6043),2020.

论文地址:

鲁棒性定义为系统在外界扰动或内在噪声存在的情况下仍保持自身功能的能力,来量化扰动在生物系统中的影响,这对大多数生物体的生存至关重要。在从细胞到生物体的所有尺度的生物系统中,分析分子网络在扰动下的鲁棒性已成为揭示分子水平上疾病机制的有效工具。

而在当前的多层网络工作中,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整合人类分子网络异构数据源的综合框架仍然缺乏;(2)缺乏关于基因扰动如何传播和影响细胞及其成分下游功能的一般模型;(3)大多数以前的理论框架对它们的应用性设定和处理相同类型的网络是不可知的,它们要么都是无向的,要么都是定向的。

如何整合多源数据并构建一个更能反应细胞内分子机制的多层生物分子网络模型并揭示其内在鲁棒机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如何将基因、蛋白质、代谢物三者结合?

1.分别构建基因调控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代谢网络。

2.将基因调控网络中的基因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蛋白质连接(根据基因与蛋白质的编码关系),从而在基因调控网络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之间产生了双向的层间连接。

3.通过挖掘数据库中大量代谢物与蛋白质的关系实现了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与代谢网络之间的互连,从而构建了三层有联系的异构网络。

2.如何模拟生物网络的鲁棒性?

为了模拟多层生物网络的功能和鲁棒性,首先需要定义一种模拟网络中扰动影响的级联失效机制。从分子角度来看,级联反应对应于一个过程,即一些受干扰的转录因子失去了调节其目标的能力,导致一些基因在调控网络中处于不受调控的状态,最终影响它们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编码的蛋白质的表达。而这些蛋白质表达的改变反过来影响对基因的调控,并使得某些新陈代谢反应受影响。

3.层间相互作用对模型鲁棒性带来什么影响?

在耦合的基因调控网络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模型中,根据敲除基因调控网络中某基因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鲁棒性的影响,定义了该基因的影响力分数。通过与孤立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对比,耦合模型中的富集性更高,表明影响力分数在识别参与关键细胞过程的基因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并且通过基因富集性分析发现,影响力分数更大的基因在关键基因和癌症基因中富集,解释了模型鲁棒性与生物功能之间的联系。

4.哪些基因失控对代谢的破坏更大?

5.真实的生物网络真的脆弱吗?

现有生物是由漫长的进化而来,那么我们的生物网络是否比随机的生物网络更加鲁棒呢?为了确定真实生物分子网络的鲁棒性程度,考虑多种版本的随机模型:(1)层内随机模型,即随机化过程发生在基因调控层、蛋白质相互作用层或代谢层内;(2)层间随机模型,基因-蛋白质或蛋白质-代谢物被随机重新连接。结果发现真实网络模型比随机模型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6.简化的理论解析框架

模拟大规模生物分子网络中基因失效的过程往往复杂且耗时,作者根据生成函数和渗流理论提出了一个解析框架。通过对里面公式的数值计算,可快速有效预测大规模生物分子网络中的级联失效过程和最终的鲁棒性大小。该预测结果与仿真实验结果一致,验证了该框架的有效性。

7.总结

复杂科学最新论文

原标题:《生命复杂系统为何能抗干扰?跨学科研究揭示多层生物分子网络鲁棒性》

THE END
1.网络的重要性及其作用2.3 网络对社会交流和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 网络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交流和文化交流。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分享生活点滴,跨越地域和文化的限制。同时,网络也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让世界各地的文化得以传播和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融和共享。 https://wenku.csdn.net/column/68uxcd4uym
2.复杂网络理论的作用是什么复杂网络的作用:可以用来研究社会网;可以用来研究病毒的传播;可以找出网络中的重要线路或变电站。 复杂网络是对复杂系统的抽象和描述方式,任何包含大量组成单元的复杂系统,当把构成单元抽象成节点、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抽象为边时,都可以当作复杂网络来研究;复杂网络是研究复杂系统的一种角度和方法,它关注系统中个体相互关http://10tqw.com/news/view-1564746
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枇杷叶防治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为探究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叶用于防治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利用TCMSP、Uniprot、Genecards、Venny 2.1.0、DAVID 等数据库检索枇杷叶与Ⅱ型糖尿病的共同靶点,绘制相互作用关系网络图,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Tools进行分子https://www.hnxb.org.cn/CN/abstract/abstract14085.shtml
4.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摘要 目的: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搜索四逆散中中药的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利用GeenCard、OMIM数据库搜索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疾病靶点,利用R语言取得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3.7.2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利用SThttps://www.fx361.com/page/2021/0811/8732720.shtml
5.质谱联用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竹叶椒挥发油抗炎镇痛的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是系统生物信息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利用网络可视化方法分析疾病与药物及靶点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点,目前已广泛用于预测中药调控机体生物网络的作用机制[5]。本研究整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与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究竹叶椒挥发油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预测竹叶椒挥发油多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220/04/19962827_1009477893.shtml
6.学术报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数值研究摘要:生物分子网络搜索是目前生物信息学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是最重要的生物分子网络之一,通过网络搜索可以从本质上把握不同组织之间或同一组织之内分子网络的相似或不同之处,以此分析信号路径、寻找保守区域、发现新的生物功能或理解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的进化。本次报告将向您介绍一种新的蛋白质相互作https://cs.shu.edu.cn/info/1194/107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