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睡眠从好习惯开始

“躺床上睡不着的感觉就像‘翻烙饼’,长夜漫漫,真的很煎熬。”

河南姑娘姚钰今年25岁,但入睡困难已断断续续4年之久。像她一样睡眠不佳的人还有很多。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受调查居民平均夜间清醒1.4次,平均睡眠时长为6.75小时。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成人日均睡眠时长应达7—8小时。

据《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中国居民2023年睡眠指数62.61分,为近3年来最低。同时,被调查者出现了主观睡眠质量更差、睡眠拖延更严重、更多使用睡眠药物等情况。

睡眠质量缘何下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俊秀认为,对互联网、手机的依赖是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更容易在睡前暴露于蓝光等刺激性光源下,生物钟被干扰;同时,过度沉迷于电子设备会形成精神依赖,这也会引发入睡困难或睡眠节律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人民医院院长陆林告诉记者。

除了网络依赖等不良习惯,情绪和压力也是睡眠的“拦路虎”。

“我最初失眠那阵子,就是考研压力大的时候,慢慢严重到晚上连空调运转、室友翻身的动静都受不了。”姚钰回忆,直到自己考研“上岸”、压力减小后,入睡困难的状况才有所减轻。

“临床发现,一半以上的患者可能都是心理因素引发的睡眠障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医师汤康敏介绍,引发失眠的原因除遗传等先天因素外,还有压力大、心理焦虑等后天因素。

睡不好,怎么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专业力量的帮助。

江苏的王女士,进入更年期后总是多梦、易醒,近期打算去医院接受治疗,但在挂号这一步,她却有些茫然。“有的说挂神经内科,有的说挂内分泌科,有的说挂呼吸科,只有少数几家医院,才有单独的睡眠科室。”

“我国睡眠医学起步较晚,目前高水平的睡眠医学人才仍然较少。”陆林建议,未来需加强睡眠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通过与精神科、神经内科、呼吸科等多专业共同交流,深入研究睡眠发生发展机制,开发新型干预策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据悉,目前全国已有多所医院和高校建立起睡眠中心、睡眠监测室、睡眠门诊等。同时,业内已编纂《中国失眠障碍综合防治指南》《中国睡眠医学中心标准化建设指南》等。“要让想要解决睡眠问题的患者知道,医院里还有‘睡眠科’,不断提高睡眠医学的建设水平和影响力。”陆林说。

“困”里藏商机

如今,不寐的黑夜,催生了“睡眠经济”这片庞大的蓝海。

智能床垫、睡眠仪、助眠香薰、助眠音乐、睡眠监测APP……各类助眠产品五花八门。数据显示,2023年智能电动床、智能床垫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125%、82%;在音乐APP“网易云”上,助眠轻音乐歌单最高有30多万收藏量;在短视频平台“哔哩哔哩”,某助眠产品测评视频播放量已超百万。

那些贴上“助眠”标签的产品,真的能成就“好梦一场”吗?

“以褪黑素为例,它确实可以调节睡眠周期,但可能更适合因长期熬夜导致褪黑素分泌紊乱的人群,或是倒时差的人群。”陆林表示,助眠产品的功效往往因人而异,如因压力、焦虑导致失眠,服用褪黑素效果不大。同时,市面上大部分睡眠仪,其主要作用原理为微电流的刺激,效果尚不明确,孕妇和装有心脏起搏器等特殊人群也不宜使用此类产品。

“醒来后,习惯性看一眼昨晚的睡眠数据,已成了我的‘晨醒仪式’。”有消费者表示,自己购入了智能手环等可穿戴式睡眠监测设备,可以听音乐、练冥想,同时还能收集呼吸、心率、血氧等睡眠数据。

陆林介绍,可穿戴式睡眠监测设备能够辅助了解睡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睡眠建议,但与医用多导睡眠监测设备相比,其技术和算法目前尚有不准确之处,不能视作“金标准”。

记者浏览电商平台发现,针对助眠产品疗效,不少商家打出“一秒入睡”“挑战30分钟入睡”等宣传语。业内人士提醒,“百忧解”并不存在,宣传效果越是大包大揽的,“智商税”的可能性就越大。

艾普思咨询发布的《助眠产品市场发展及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睡眠经济行业发展较为分散,家居、食品、科技、互联网等各类型企业均有涉及。商家在确保产品高质高效的同时,还应拒绝夸大宣传、虚抬物价,避免造成消费者信任危机。

据测算,到2030年,中国睡眠经济整体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黄志力表示,科技创新将是未来睡眠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科技进步,睡眠产品是日新月异的,如何借助AI等新技术,通过声、光、电、磁、震动、温度调控等原理来改善睡眠,这些都值得期待。”

要对睡眠有正确认知

养成好的习惯,或许就是好梦的开始。长期熬夜刷手机的上班族袁岳,最近终于下定决心改变。

要想睡得好,不仅要有“正确行动”,还少不了对睡眠的“正确认知”。

“过去,很多人对睡眠问题采取逃避态度,可喜的是,随着学校、社区心理咨询室的普及以及医院睡眠门诊的设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睡眠的重要性。”陆林建议,出现严重睡眠问题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睡眠习惯,包括睡前放松、科学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锻炼等。

“我现在开始跑步、晒太阳,还做一些平心静气的冥想训练。”姚钰说,重新掌控生活秩序后,自己睡得更容易了。采访最后,她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手机壁纸,上面是一句话——“不要被黑夜所左右,要做黑夜里的极光”。

THE END
1.每天睡眠时间“国家标准”来了,你睡够了吗?如何改善成年人和老年人的睡眠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但睡眠对于维持身体免疫功能、情绪稳定和认知功能的正常运作同样至关重要。国家标准需要明确不同年龄段的建议睡眠时间,以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B. 睡眠质量的重要性 国家标准不仅关注睡眠的数量,还强调了睡眠质量的重要性。良好的睡眠质量包括快速进入深度睡眠阶段、持续入睡和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408759194441549&wfr=spider&for=pc
2.儿童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介绍概念:儿童睡眠障碍( sleep disorder,SD)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儿童有效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质量降低为主的疾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安、睡眠昼夜节律紊乱以及夜惊、梦魇、睡行症、遗尿症、磨牙等异常睡眠,影响儿童身心健康。中医学中没有儿童睡眠障碍的特定病名,根据其症状表现可归属于“不寐”、“夜惊”、“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9392655343.html
3.睡眠卫生指导手册.ppt睡眠卫生的重要性及基本概念睡眠环境优化与调整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睡眠障碍的识别与应对睡眠卫生与心理健康个性化睡眠卫生建议睡眠卫生指导手册的主要内容回顾保持恒心和毅力,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01关注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调整睡眠卫生策略02勇于尝试和改变,寻找适合自己的睡眠改善方法03坚持实践睡眠卫生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17/8101056072006101.shtm
4.什么是「深度睡眠」,如何保证睡眠深度和睡眠质量?第二个问题,如何提高睡眠质量,让自己快速入睡?司空见惯的喝牛奶、数羊、听轻音乐助眠法其实因人而异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3618488/answer/610551880
5.睡眠指数是什么意思理想股票技术论坛睡眠指数是指用于衡量个体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其它相关因素的综合指标。它主要通过对个体入睡时间、睡眠深度、睡眠中断程度等多个方面的评估来反映睡眠质量的好坏。睡眠指数在医学、心理学和健康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可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睡眠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睡https://www.55188.com/tag-4209644.html
6.科学管理睡眠范文11篇(全文)以PSQI得分≤4,>4且<8,≥8作为划分睡眠质量“好”、“中”、“差”的依据,则睡眠质量好的学生107名( 54.6%) ,睡眠质量中的共76名(38.8%) ,睡眠质量差的共13名(6.6%),通过秩和检验发现,不同性别及不同年级间睡眠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https://www.99xueshu.com/w/ikeycl9av0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