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填空主要是综合考查考生逻辑能力的一种题型,包括对词语的词义、色彩、侧重点、搭配、语境以及前后逻辑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
三、技巧方法
突破逻辑填空题,知识积累固然重要,但掌握必要的技巧对正确解题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结合试题来探讨选词填空中的一些解题技巧。
(一)分析语境
1.寻找对应点
(2)关键句对应
照应现象在逻辑填空题中出现得很频繁,只要能注意到一段话或一个句子中的前后照应,很多逻辑填空题的答案就可以迅速锁定。
2.寻找色彩生成点
在做逻辑填空题时,考虑各个词语的感情色彩对考生解题很有帮助,但有时候需要把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境结合起来,分析整个语境的褒贬色彩,针对整段句子选择适合大语境感情色彩的词语。
3.展开合理想象
在碰到无论是依据照应的角度,还是色彩和搭配的角度都无从选择时,不妨展开合理的想象,利用一些常识进行简单推理,也可以对解题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二)词义辨析
1.词语的核心义
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是形成语感的前提,更是做好逻辑填空的前提。词语的核心义,又称概念义或理性义,它是词语最基础的含义,主要包括词义所指的范围、所侧重的点、所表现的轻重程度。
2.词语的色彩义
词语的色彩义,是指附属在词语的核心义之外的意义,它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掌握好词语的色彩义既是考试取胜的法宝,更是提高语感的重头戏。
(1)词语的感情色彩
【示例1】“节约”VS“吝啬”
①这个人平时一个钱也舍不得花,真节约。
②这个人平时一个钱也舍不得花,真吝啬。
上述两个句子虽然只有最后一个词语不同,但表达的却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和情感:①句因“节约”为褒义词,所以表达的是作者对“这个人”的赞扬;②句因“吝啬”为贬义词,所以表达的是作者对“这个人”的排斥。
【示例2】“美英联军”VS“占领军”
美英在伊拉克的军队,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全都称为“美英联军”,而伊拉克100多家各种背景、各种色彩的报纸全都称其为“占领军”。
“美英联军”是个中性词,没有什么感情色彩,而“占领军”显然是个贬义词,包含了伊拉克人民对美英在伊军队的敌对、排斥情绪。两个称呼反应的是西方媒体与伊拉克人民完全不同的立场。
(2)词的语体色彩
它指的是不同的交际环境中所使用的词语的特点。它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两大类。口头语比较通俗、自然,书面语相对文雅、庄重。
【示例1】“小气”vs“吝啬”
点拨:二者都指过分看重自己的财物。但“小气”是口头语,“吝啬”是书面语。
【示例2】“老套”vs“窠臼”
点拨:二者都指陈旧过时。但“老套”是口头语,“窠臼”是书面语。
(3)词语的形象色彩
中公教育专家指出形象色彩指的是某些词语能让人产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的感受,以引起人们对现实生活中某种形象的联想,这就是词语的形象色彩。
【示例】鸡冠花、拱桥、跳跃、飘扬、湿润、光滑、叮当、哗哗、剑眉、金钱豹等。这些词语能让人产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触其表等感觉,这就是它们的形象色彩。
①视觉形象色彩
②空间纬度色彩
3.词语搭配
公务员考试中对词语搭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用语的习惯搭配和一些专业领域里特殊用语的固定搭配上。这一类题通常没有太多技巧可言,主要靠我们平时多阅读、多积累。
4.词义的侧重点
有些词语虽然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在表现对象上却有着不同的侧重。做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相近词语的不同语素的含义,或不同词语通常所指对象,来辨别词义的侧重范围。
5.词义的轻重
有些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在语义的程度上有着轻重、强弱的不同。做题时,我们可以通过给不同语素组词,或对比相近词语的反义词,来辨别词义的轻重程度。
(三)分析语法
从语法角度入手答题,就是要根据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来解答逻辑填空题目。利用语法功能解答逻辑填空类题目需要把握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词性,二是词语的语法功能。
下表是关于词性和句法功能的简单介绍:
1.并列成分的词语词性通常一致
当句子中存在并列成分时,为了保持句子内部节奏的一致性、流畅性,并列成分的词语词性通常保持一致。这也是公务员考试中语法类常见的考点。
2.选项与空缺处所填词语词性应保持一致
3.“很”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不能修饰偏正结构的形容词
虽然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用“很”修饰名词的现象,但公务员考试选材一般都比较正式、严肃,用词也比较规范,因此在这类考试中,“很”一般不修饰名词。
偏正结构的形容词指的是前一个语素对后一个语素起修饰、限定作用的形容词,如:稀少、笔直、飞快、巨大、滚圆、粉红等等。其中,前一个语素“稀”、“笔”、“飞”、“巨”、“滚”、“粉”分别修饰后一个语素“少”、“直”、“快”、“大”、“圆”、“红”。遇到偏正结构的形容词时,不能用“很”修饰。
4.语意重复的词语一般不连用
当一个词语中已包含另一个词语的意思时,这两个词一般不能连用。例如:“中旬”本就包含大约、左右的意思,所以不能与“左右”连用;“必需”意为一定要有,已包含了“有”的意思,所以不能再和“有”连用;“威慑”意为使人感到恐惧,已包含了“使”动的意思,所以不能与“令人”、“让人”等表使动的词语连用。
5.数量词修饰名词需遵循习惯
现代汉语中数量词在修饰名词时须遵照约定俗成的搭配习惯,不能随意混搭,如:修饰“书”可以用“本”、“捆”、“堆”,但不能用“把”、“个”、“群”。除此之外,集合名词不受个体量词修饰,如:“花卉”不能用“朵”来修饰,“船舶”可以用“很多”修饰,但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不能用“艘”、“条”、“只”修饰。
(四)成语运用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大多由四字组成。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特点。
1.适用对象角度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如果对这些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辨析成语之间在适用对象上的区别,避免误用。
2.程度轻重角度
有些成语意思相近,但在程度轻重上存在差别。在做题过程中要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3.侧重点角度
4.感情色彩角度
成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种。在运用成语时,因为目的、场合、对象等的不同,就需要使用不同感情色彩的成语。在做题时,考生需注意成语感情色彩的不同,并进行有效辨析。
5.语法角度
作为一种特殊的短语,成语也有词性之分。成语从词性上大致可分为动词性、名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四类。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词性,选择句法功能与语境相吻合的成语。
6.语义重复角度
成语本身含有一定的意义,若不注意将成语与句子语义进行比照,有可能就会造成成语含义和句子语义的重复。
(五)选项判定
四、例题精讲
【例1】荀子认为,人的知识、智慧、品德等,都是由后天学习、积累而来的。他专门写了《劝学》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性,肯定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倡导________、日积月累、不断求知的学习精神。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孜孜不倦B.坚忍不拔
C.按部就班D.一丝不苟
【例3】在相携相伴的风雨同行中,一批人走过风华正茂,正在经行而立不惑,一批人领略了春夏的________而收获着金秋的_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炙热静美B.明媚丰厚
C.绚烂丰盈D.烂漫静谧
解析:第一个空白处前面有“春夏”二字,很明显空白处与春夏相互照应,炙热用来形容夏天,明媚用来形容春天,所以排除A、B,第二个空白处与“金秋”相互照应。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所以只能选择“丰盈”,所以选C。
【例4】在中国古代,凭吊古迹是文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在历史和地理的交错中,________般的生命感悟甚至会使一个人脱胎换骨。那应是黄昏时分吧,离开广武山之后,阮籍的木车在________间越走越慢,这次他不哭了,但仍有一种沉郁的气流涌向喉头,涌向口腔,他长长一吐,音调浑厚而悠扬。
A.闪电夕阳衰草B.雷击夕阳衰草
C.闪电长亭古道D.雷击长亭古道
解析:很多考生对这道题不知如何下手,但把握好语境会很有帮助。整个句子的语境略显悲凉,所以色彩生成点低沉,正好照应“夕阳衰草”这样一种氛围,排除C、D;第一个空白处提及“生命感悟使人有脱胎换骨的感觉”形容对人的影响透彻、彻底,闪电只是表示速度快,所以排除A项,答案为B。
【例5】据说泰山是古代名匠鲁班的弟子,天资聪颖,心灵手巧。干活总是________,但往往耽误了鲁班的事。于是惹恼了鲁班,被撵出了“班门”。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巧夺天工B.别出心裁
C.尽善尽美D.任劳任怨
解析:解该题时可以适当采用一些想象,后半部分既然提到“耽误鲁班的事、惹恼鲁班、被撵出门,所以合理想象前面一定不能是一些比较好的词语,而尽善尽美形容做事情追求完美,任劳任怨形容做事态度端正,显然不会导致后面的结果,所以排除后两项,而巧夺天工指技艺高超,不用来形容人,所以只能是别处心裁,形容做事时经常想些新花招,新样式,这样才有可能惹恼鲁班,被撵出班门。正确答案选择B。
【例6】“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是由文化部、财政部主持实施的重要文化工程,目的是将久已绝版而又传世孤罕的善本复制影印,荫及子孙,从而确保文献的传录安全。
A.珍稀B.珍奇C.珍贵D.稀有
解析:“珍奇”侧重珍贵而奇异;“珍贵”侧重于价值高、意义大、宝贵;“稀有”则指极少见的;“珍稀”则更强调珍贵而稀少的。由文中“久已绝版而又传世孤罕”可知,强调善本的稀少与珍贵,“珍稀”一词可以全面准确地表达出这一含义。故选A。
【例7】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可是也有许多人不愿________。他们有相对稳定的家庭背景,有工作能力,却在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A.按部就班B.墨守成规
C.人云亦云D.步人后尘
解析:“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是很正常的事情,作者并没有表现否定、贬低的意思,与此对应,后文也不能填贬义词“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步人后尘”。“按部就班“为中性词,故当选。
【例8】在当前的涨价风潮中,有的商品确系成本增加而导致的终端消费价格上涨,但是也有不少商品却属于无须涨价之列,只不过看到其他产品涨价,便想搭上涨价的顺风车,为自己________私利。这种跟风涨价的势头,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________。
A.牟取遏制B.谋取遏制C.牟取遏止D.谋取遏止
解析:“谋取”与“牟取”意思相近,但前者为中性词,后者为贬义词。对应“私利”可知,作者在句中持贬义,故应选“牟取”。“遏制”是去阻止,侧重阻止的过程。“遏止”是指阻止,侧重结果。对于“跟风涨价的势头”不能仅仅是控制,要彻底阻止,强调结果。因此用“遏止”更恰当。故本题答案为C。
【例9】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要求企业进一步完善其质量安全自控体系,确保出口日本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将继续加强与日方________,________其尽快解除对其余三十七家企业产品的检查命令,保证输日食品贸易的进展顺利。
A.协商要求B.商量催促
C.磋商敦促D.洽谈恳请
解析:第一空,“协商”、“磋商”、“洽谈”都比较书面化,而“商量”相对来说,就比较口语化,用来形容两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不合适,且“催促”也不符合外交辞令的语言特点,排除B。“恳请”用在外交辞令中会显得低人一等,不合句意,排除D。由题干中“尽快”一词可以推出文中有“敦促”的意思,因此C项更符合题意。
【例10】中国的一年四季,季季都令人神往,春日________,夏天绿荫满枝,秋时________,冬季银装素裹。
A.姹紫嫣红硕果累累B.风光旖旎充实丰盈
C.生机勃勃琳琅满目D.婀娜多姿五谷丰登
解析:题干中已有的“绿荫满枝”、“银装素裹”都含有颜色,故第一空选“姹紫嫣红”最合适。秋日用“硕果累累”形容,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秋天丰收的颜色——金色。故答案选A。
【例11】让奥运圣火到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一大________。奥运火炬登顶珠峰主要面临三个关键的________,一是登山技术,二是火炬能不能在如此高的海拔正常燃烧,还有一个是能否顺利实现电视直播。
A.亮点难点B.亮点挑战
C.特点挑战D.特点难点
解析:第一空,“亮点”与“特点”的不同语素为“亮”、“特”。“亮”常见词组为闪亮、明亮,“特”常见词组为特殊、特别。相比之下,“亮点”比“特点”程度更深,更能突出引人注目、给人以惊喜的感觉,所以排除C、D项。第二空,“挑战”比“难点”的程度更深,更能突出难度之大,且“面临”与“挑战”为习惯搭配,所以选B项。
【例12】“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是由文化部、财政部主持实施的重要文化工程,目的是将久已绝版而又传世孤罕的________善本复制影印,荫及子孙,从而确保文献的传录安全。
解析:“珍奇”侧重珍贵而奇异;“珍贵”侧重于价值高、意义大、宝贵;“稀有”则指极少见的;“珍稀”则更强调珍贵而稀少的。由文中“久已绝版而又传世孤罕”可知,强调善本的稀少与珍贵,“珍稀”一词可以全面准确地表达出这一含义,故选A。
【例14】静一点也好,从柳宗元开始,这里历来宁静。京都太嘈杂了,面壁十年的九州学子,都曾________过这种嘈杂。结果,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唯有在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摺中抽出,重新________心灵,并蔚成方圆。
A.期待注入B.迷恋塞入
C.奢求灌入D.向往凝入
解析:句中的“这种嘈杂”特指京都的嘈杂,映射京师的繁华与热闹。“奢求”指难以实现的要求,不合语义,排除C。“期待”与“向往”都带有空间的方向感,但前者给人的是由远及近的方向感,后者是从此到彼的方向感。从“九州”到“京都”是一种从四周到中心、由此及彼的方向,故排除“期待”所在的A项。“塞入”与“凝入”相比,前者多针对是固体,后者倾向的是液体,句中与“文采华章”、“心灵”搭配,用“塞入”显得比较粗鲁、生硬,由此排除B。故答案选D。
【例15】国际货币体系是保证国际交易正常进行的某种世界各国共同________的制度安排。其主要________有二:第一,提供流动性,方便商品、资产跨境交易;第二,提供调整贸易不平衡的某种机制。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遵照目标B.遵循目的
C.遵从用途D.遵守功能
解析:第一空四个词语为近义词,此处考查的是固定搭配。“遵照”一般与指示搭配;“遵循”一般与规律、原则搭配;“遵从”一般与教诲、意愿搭配;“遵守”一般与规则、秩序、制度等搭配。由后文的“制度安排”可知,选“遵守”最贴切。第二空中,由两个“提供”可看出是在讲国际货币体系的效能,“功能”符合句意。本题选D。
【例16】我国的残疾人事业总体呈现出梯次发展的格局,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基础日渐牢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不断发展,其既有传统的________,也有政策的________,还有时代的________。
A.延续继承跟进B.延续传承烙印
C.延绵继承烙印D.延绵传承跟进
解析:本题选D。由题干中的“既有……也有……还有”可知,三个空缺处的词语为并列关系,且作的句子成分也相同。根据并列成分的词语词性通常一致的规律,空缺处的三个词语也应保持一致。通过用副词“不”和“很”进行判断,可知四个选项中除了“烙印”为名词,其它的都为动词,由此直接排除含有“烙印”的B、C。延续: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延绵:连续不断,指形态上的连贯。句中说的是残疾人事业与传统保持着连贯性,没有割断联系,而不是说完全照着传统的样子继续下去。故选“延绵”。D为正确答案。
【例17】那一年,牛顿用两个多棱镜消解了人们对彩虹的色彩幻想。正如诗人济慈所的,从那一刻开始,科学“________了所有关于彩虹的美妙诗句”。
A.愤怒颠覆B.解释抛弃
C.批判破灭D.抱怨粉碎
解析:第一空应该填一个动词,而“愤怒”是形容词,根据“选项与空缺处所填词语词性应保持一致”的原则,可首先排除A。“解释”一词没有体现出作者不满意的感情色彩,故排除B。“破灭”是一个被动性词汇,用在这里不合适,而且“批判”一词程度太重,不如“抱怨”合适。故本题答案选D。
【例18】人们一般都认为艺术家是“神经质”的,他们的行为像16个月大的婴儿,这种观点是________的,事实上,“发疯”的艺术家是很________的,我所遇到的许多艺术家都是极具组织头脑、非常成熟的个体。
A.正确普遍B.片面稀少
C.偏颇稀缺D.错误少见
解析:从第二空入手,由文段中表转折的插入语“事实上”可知,该空所填词语表达的意思应能体现出“少”的意思,故可先排除A。“稀少”、“稀缺”为偏正结构的形容词,“稀”修饰“少”、“缺”。根据“很”一般不与偏正结构的形容词连用的规律,排除B、C。故选D。
【例19】这项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进展顺利,________5月下旬,已完成年计划的70%。
A.截至B.截止
C.估计D.预计
【例20】颐和园附近要建的电塔工程,在一片反对的________中进入环保听证程序。事件到此并没有画上句号,它不仅________着市民维护家园的决心和城市决策者的智慧,还关系到类似颐和园的众多风景名胜资源和文物的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状态反映命运B.声浪考验命运
C.尴尬考验前途D.过程反映前途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第一空。根据原则五,“一片”不能用来形容“状态”、“过程”、“尴尬”,故第一空只能填“声浪”。本题答案为B。
A.数不胜数B.汗牛充栋C.罄竹难书D.不一而足
解析:选项中四个成语都有“多”的意思,但适用对象不同。“汗牛充栋”意为藏书很多;“罄竹难书”意为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这两个成语都不能形容“赞美元宵节的诗句”多,排除B、C。“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词义与句意相符,但“不一而足”一般用于句尾,故不如“数不胜数”贴切。本题答案为A。
【例22】中国在全球奢侈品市场的地位已________,对其垂涎的各大奢侈品牌纷纷增资加码是________的举措。
A.首屈一指顺理成章B.举足轻重理所当然
C.今非昔比天经地义D.无与伦比水到渠成
解析:第一空要填一个表示中国在全球奢侈品市场地位的成语。“首屈一指”指居第一位;“无与伦比”指没有能跟它相比的。这两个成语的程度均过重,故可首先排除A、D两项。正因为中国在全球奢侈品市场的地位重要,各大奢侈品牌增资加码中国市场的举措才显得符合常理。“天经地义”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用来形容各大奢侈品牌的举措程度过重。本题答案为B。
【例23】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________,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A.名声大噪B.享誉中外C.声名鹊起D.如日中天
解析:本题可从各个选项的侧重点进行考虑。“名声大噪”侧重的是名声大;“享誉中外”侧重的是名声传得广;“声名鹊起”侧重的是闻名的速度非常快;“如日中天”侧重的是名声正旺的状态。本题句意是景泰蓝在元代就出现了,到景泰年间因皇家的重视才使得它迅速闻名,强调的是闻名的速度之快,故选“声名鹊起”最合适。本题答案为C。
【例24】弗雷德·史密斯对快递服务市场精辟独到的分析以及他的努力、他的自信、他的非凡的领导能力,他的不可多得的胆识,特别是他________地把全部家产投到联邦快递公司的勇气和冒险精神,征服了无数精明而狡猾的风险投资大师,征服了他们口袋里的9600万美元。
A.义无反顾B.孤注一掷C.破釜沉舟D.铤而走险
解析:由“勇气和冒险精神”可看出,作者对史密斯把全部家产投到联邦快递公司的行为是持赞扬态度的,据此排除表贬义的B、D两项。“义无反顾”指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毫不犹豫。“破釜沉舟”形容不顾一切,下定决心一拼到底。与投入全部家产的举动相对应,“破釜沉舟”更贴切。本题答案为C。
【例25】同为收藏,目的和动机却________,大多数人以短期的赢利为目的,将收藏视为一本万利的投资;另一种人源于个人爱好,作为精神的收藏。
A.天壤之别B.泾渭分明C.截然不同D.南辕北辙
解析:由“大多数人”和“另一种人”的对比可看出,同为收藏,目的和动机却是差别很大的。“泾渭分明”意为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南辕北辙”指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这两个成语均与句意不符,排除B、D。“天壤之别”比喻相隔很远,差别很大。词义与句意吻合,但其为名词性成语,不能作谓语,其前应用“有”,排除A。本题答案为C。
【例26】我在读到这些段落的时候,眼前总是浮现出马悦然的形象,他喝着威士忌,地讲述自己那些________的故事,讲到关键处常常戛然而止,举起空酒杯,用四川话说道:“没得酒得。”
A.津津有味不知所云B.津津乐道跌宕起伏
C.兴致勃勃引人入胜D.娓娓而谈老生常谈
解析:“津津乐道”中的“道”与“娓娓而谈”中的“谈”都含有说话的意思,如填入句中则与后面的“讲述”构成语义重复,故排除B、D。第二空中,与后文的“关键处”相对应,表示故事吸引人的“引人入胜”更符合句意。“不知所云”指说者语言紊乱或空洞,这样的故事一般不存在“关键处”。本题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