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8.28上海
道经·第十章
【原文】
载①营魄②抱一③,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dí)除玄览(jiàn)④,能无疵(cī)⑤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⑥开阖⑦,能为雌⑧乎?明白四达⑨,能无知乎?⑩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释】
①载:语气助词
②营魄:魂魄。动以营身之谓魂,静以镇形之谓魄(范应元《内观经》)
③抱一:合一
④玄览:比喻心灵深处明澈如镜。玄,深邃灵妙。览,通“鉴”,镜,引申为审察
⑤疵:缺点,毛病
⑥天门:指眼、耳、鼻、舌等人体感官
⑦阖:关闭
⑧雌:此喻柔和、宁静、慈爱的状态
⑨四达:通达四方
⑩生之畜之…是谓玄德:该句疑似第51章错简重出
长:助力万物成长
宰:主宰
玄德:指道展现出来的最深厚的品德。玄,深远
【译文】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结聚精气以致柔顺,能像婴儿的状态吗?洗清杂念而深人观照,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自然无为吗?感官和外界接触,能守静吗?通晓四方,能不用心机吗?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长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兴作万物却不自恃己能,长养万物却不为主宰,这就是最深的德。
【解析】
这一章着重在讲修身的工夫。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是说一个健全的生活必须是形体和精神合一而不偏离。抱一即是抱道,能抱道,即是使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可臻至于和谐的状况。
“专气致柔”是集气到最柔和的境地。“气柔”是心境极其静定的一种状态。
“涤除玄鉴”即是洗清杂念,摒除妄见,而返自观照内心的本明。
老子所讲的这些修身工夫,和瑜珈术不同。瑜珈的目的在超脱自我和外在的环境。老子重在修身,修身之后乃推其余绪(后裔)而爱民治国。此外,本章的排序或有错乱。按照老子“修之于身”、“修之于天下”的文例推测,可试将其文序调整如下: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天门开阖,能如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①无离、无疵文法辞例一致。②营、魄分别说形、神。③涤除、玄览亦分别说形、神的高境界修炼。④“如婴儿”与“如雌”同一辞例,也是相近的比喻。“婴儿”说其“和”,“雌”说其“守”,这是老子修身学两种形式而同一指向的最高境界。二十八章“知雄守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也是“婴儿”与“雌”共举。⑤“无知”、“无为”也是一样的辞例。⑥“明白四达”却若“无知”是营魄抱一、涤除玄鉴、专气致柔、天门开阖等修养的终极结果。⑦而“修之于身”的“余德”之自然流衍,便是以“无为”去爱民治国的修之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