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9.11.24
来自长三角浙江慈溪的一线
语言教学中的语篇概念
我们常说,语言教学要基于语篇。
我们还在一些教研文字和活动里经常听到文本的概念。
现在的阅读教学,也越来越强调语篇知识与训练。
那么,到底啥叫语篇,啥叫文本?语篇和文本是同一个概念吗?
--01--
先主要谈谈语篇。
语篇(discourse)是语言学中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语篇知识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而语境是依托语篇材料的。语篇是表达意义的一个单位。语音、词汇、语法不是表达意义的单位,只是构成表达意义的一个要素。而语篇是表达意义的一个单位。当我们把语音、词汇、语法整合起来的时候,在语境当中盘活、使用它们的时候,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够帮助我们去理解和表达意义。
但简而言之,能表现概念之间的联系的语言形式,就是语篇。
语篇是需要经过分析之后才能理解其含义、功能的。
比如-----
一个香蕉的图下面配一个词“banana”,这就不是语篇。
为啥?
因为它不需要分析就知道图与词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但是,当老师指着一幅肖像油画对孩子说'Anengineer'或者'Thisisanengineer.'的时候,'Anengineer'是词汇语篇,而'Thisisanengineer.'就是一个句子语篇了.
因为听到这个词组或者句子的人需要分析:'engineer'是“图画?肖像画?油画?”,还是指“图画里面的人”,如果是指人,肖像油画中一般是看不出职业的,那么,engineer这个词又是指“什么人”?
关于语篇与功能的关系,也举一个例子。比如Youarewelcome.和Youarealwayswelcome.在语法上只是多了一个频度副词,但是在功能上常常就相去甚远了。
上面两个例子,都是属于“语篇分析(discourseanalysis)”研究范畴的实例。
语篇与语言的媒介之间一般关系不大。语篇并非只是文字的,它也可以是声音的。
我国语言教育界大咖王蔷女士对语篇这一概念进行了更接地气的阐释-----
那么,构成语篇的关键是什么?是语境构成篇!
比如说,我们在图书馆,看到墙上有一个字“静”。这个字是篇吗?是篇。为什么是篇?因为它有语境,它在图书馆里。所以我们可以解读它是告诉大家在图书馆要安静而不要大声喧哗。这里是读书的地方。你可以解读出很多。这就是一个字,它就可以是一个篇。
所以,语篇一定要有语境。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语境,利用这个语境,通过篇章的办法,来实施我们的教学。
有了篇章就有了逻辑,因为篇章是有逻辑的,我们可以进行阐释性阅读(interpretereading)。
语篇既有口语的语篇也有书面的语篇。
口语语篇里面有对话,如我们所有的听力材料里面等等都是口语语篇。
文字语篇有很多不同的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等,还有多模态的语篇材料。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技术平台下,一个符号、一个图表、一个动漫,都可以成为一个语篇。
--02--
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语篇可以有各种细分。
按长度来分类,语篇可分为:词汇语篇、句子语篇、语段语篇、短篇章语篇、长篇章语篇。
狭义的“语篇”的概念,并不包括词汇语篇。即便是词汇,也会“悄悄地”被扩充成句子来对待。如上面的'Anengineer',在情境的协助下,在语义上已经被理解成了“Thisisanengineer”。
更狭义的“语篇”的概念,指在形式上是衔接(Cohesion)的、在语义上是连贯(Coherence)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合。
按信息交互方式来分类,语篇可分为:静态语篇和动态语篇。
动态语篇是指真实发生的对话,其内容和形式往往依据情境和语境发生变化。
静态语篇是指独白和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对话,如教材上的对话文本,都是静态语篇。
按呈现方式来分类,语篇可分为:纯语言语篇(可能是有声语言,也可能是纯书面语言),图文语篇(如配图、图文结合、图表,也包括有视频相配的语篇,比如影片下方的字幕)。
今年新出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将“听、说、读、写”扩成了“听、说、读、写、看”,其中的“看”,就是针对图文语篇的。
--03--
语篇特征之核心内容要点
衔接:衔接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它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语法手段(如照应、替代、省略等)和词汇手段(如复现关系、同现关系)的使用,都可以表现结构上的粘着性,即结构上的衔接。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
连贯:连贯指的是语篇中语义的关联,连贯存在于语篇的底层,通过逻辑推理来达到语义连接。它是语篇的有形网络。
句子:句子是语法的最高一层的单位,它是人们交际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一句话不论长短,如果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用一定的语调,末尾有较长的停顿,那它就是句子。在书面语中每个句子的末尾都有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句组(sentence-group):句组由两个或更多的独立的句子构成,是具有句法上的组织性和交际上的独立性的一段话,它大于句子,但通常小于段落或等于段落,它是一组按照逻辑句法规则组成的相对完整的超句统一体,它通常处在由句到篇的过渡性位置上。一般来说,句组中的句子之间存在句际关系。
语篇:语篇是篇章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句子是最低层次。
句际关系的类别:
并列关系;
对应关系;
顺序关系;
分解关系;
分指关系;
重复关系转折关系;
解释关系;
因果关系。
语篇的结构:语篇的结构是有条理、上下连贯、前后一致的有机的语言整体。较大的语篇通常都有开头、中间、结尾等部分。不同语体的语篇通常用不同的结构形式表示开头、中间、结尾等部分。
--04--
语言性语境与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通常指的是上下文。非语言性语境通常指语段或句子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非语言语境有时可以告诉我们句子所陈述的内容是以哪种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force)来表达的。
书面语篇的表现形式:如果语篇是书面形式,就需考虑其书写形式和其版面的安排问题,这关系到语篇的交际效果。
--05--
再谈谈文本。
在语言学上,“文本(text)”和“语篇(discourse)”,是有区别的。
文本指的是有意义的书面文字。语篇是由两个以上概念以一定关系构成的口头或书面言语。
从严格运用术语的角度来说,我们一般叫“对话文本”,而不说成“对话语篇”。如:
---这是对话文本。
---这是“多段落文本”。每一行都是一个“独白文本”加半个“对话文本”,因为回答部分是要读者来完成的。
---这个也是文本,由“独白提问”构成。
---这个配上了交际情景图片的对话,也是“对话文本”。
---这是单段落“独白文本”。
顾名思义,“阅读文本”就是“供阅读用的文本”。如果你是专指某个段落,那么我们可称为“语段(paragraph)或篇章(passage)”。
在平时交流中,我们经常将“篇章(passage)”就叫成“语篇”。作为非正式的叫法,听说双方能懂其所指,怎么叫,其实也无所谓。
不过,闹懂“语篇”与“文本”的差异性,有助于我们准确吸收教学大咖们传达的理念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