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学科试题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试题稳中求进,育人为本,科学命题。立足“双减”背景,全面、准确地考查了初中毕业生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业后英语学习达到《课程标准》五级目标要求的情况,有利于促进和引导初中英语教学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分级标准和教学建议。
一、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
试题语篇选材和情境创设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五育并举,学科育人。引导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领会语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增强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的意识,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并与他人和谐相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考查内容全面,渗透素养导向
试题命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依托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语篇,创设真实语境,设计真实任务,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恰当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在语篇中理解和表达意义。在此过程中,融入对学生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思维能力的考查,以及自主运用多种学习策略并完成学习任务能力的考查。
三、注重学考结合,体现开放空间
单项选择
考查内容覆盖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言知识五级标准中所要求的主要语法项目,在考查学生语言知识运用的同时,渗透了对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的考查。主要特点如下:
一、重视基础积累,凸显语用考查
二、注重真实语境创设,突出交际
单项选择以句子情境为载体,强调语言运用,注重考查学生在单句或对话中运用语法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进行有效交际。题干语言鲜活生动,语境真实自然,考查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贴近时代,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历、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例如第8题描述了神州15号宇航员在2023年6月4日安全返回地球,结合现实生活,将中国科技发展的成就巧妙呈现在题干中;又如第12题介绍了端午节吃粽子和看龙舟赛的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试题中。
完形填空
一、落实立德树人,凸显育人价值
试题在选材上注重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认知,培养良好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故事内容导向性强,主人公在就餐结账等待的过程中从不耐烦到积极反思,调整心态,以善待他人的情感感化他人,让原本冷漠的服务员报以大大的微笑,故事引导学生积极调整和提升自我,换位思考,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探究语篇意义,增强语用考查
试题依托语篇和语境,注重在句子、段落和与语篇等不同层次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在上下文中运用词汇的能力。选项考查的均为实词,包括动词3个、名词3个、形容词1个、副词1个。体现了对必备知识的考查,以及对篇章整体理解和分析推断的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语篇内容和作者意图,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例如第19题,较好地体现了完形填空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即学生需要基于语篇进行逻辑推理和综合判断。在语境中利用逻辑线索解题,走进主人公内心,揣摩当时的真情实感,体现语篇层面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阅读理解
一、语篇题材丰富,彰显时代气息
阅读语篇选材体现多样化、现代化和生活化,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四个语篇涉及的主题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包括短期艺术课程选择、兄妹相处小故事、应对食物浪费的方法、愉悦体验的内涵和价值等,引发情感共鸣,丰富阅读体验。四个语篇包含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等学生在初中阶段重点学习的文体类型,有利于考查学生对语篇的理解能力。
二、凸显语篇价值,回归教材任务
C篇通过介绍应对食物浪费的多种措施,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并积极影响家人和身边的人行动起来,共同努力,节约粮食。
三、考查多种阅读能力,体现两考合一
阅读理解试题兼顾考查多种阅读能力:既考查字面意思的理解,也考查深层含义的理解,涉及获取细节和要点、推断隐含信息、概括归纳段落或语篇主旨等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篇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能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以及语篇标题、插图及正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如24题考查获取细节信息;27题考查推断信息;29题考查归纳语篇主旨;33题考查推断作者观点。
阅读理解试题充分体现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语篇”的基本命题思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具有全面性和层次性,既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注重考查高阶思维能力。
阅读表达
阅读表达既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整合信息、推断信息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读写结合,依据已知信息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特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主题和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二、注重创新和开放,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表达
阅读表达的第37小题提出了新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仅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列出两条理由。第37小题开放式的设问,鼓励学生辩证地分析、评价阅读语篇时所获取的作者远离手机的信息,自主做出选择和判断,是否愿意跟随作者的做法。在阐述自己的理由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实际体验和感受,多角度地进行个性化的表达,给出两条理由。这种设问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表达的空间,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学用结合,促进学生利用阅读所得的信息和方法,解决自己在真实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
文段表达
文段表达设置了两道题目,以二选一的形式供学生选择。
题目②创设了“给学校英文网站投稿”的交际情境,其“社团活动”的话题与题目①一样,也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范畴中的“生活与学习”这一主题群、涉及子主题“多彩、安全、有意义的学校生活”和“积极的学习体验,恰当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勤学善思”。学生需要结合个人参加社团活动的经历,表达参加了什么社团,在社团都做了什么,以及从这些经历中所获得的提升。文段表达题目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一、创设真实情境,体现选择性和开放性
二、素养立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特级教师高级教师蒋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