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对话中抓住需要的信息”的应试策略与技巧1.提前看选项并预测问题2.边听边抓住关键信息。例如:首先可以通过选项(A亲戚B同学C师生D同事)预测问题是“两个人是什么关系”。在对话中,听到男的问“是谁”,就可以知道是问那个女孩儿和小李的关系,然后要注意小李的回答,抓住关键词“我大学同学”。例如:首先可以通过选项(A撞车了B超速了C发烧了D住院了)预测问题是“有什么不好的事”,听到女的说“我半路上跟另一辆车撞了”,就可以知道女的“撞车了”。
阅读第一部分(选词填空)
一、名词的应试策略与技巧
下表列出了HSK(四级)考试阅读第一部分所需要掌握的名词,考生需要了解每一个重点词汇的词义,可以借助下表所列出的语义类别帮助记忆。
名词语义类别
重点词汇
表示地点:
长城、长江、大使馆、驾地、地球、加油站、农村、人口、森林、市场、首都、亚洲
表示方位及范围:
底、对面、方向、内、其中、部分、全部、周围、范围、地址、距离
当时、后来、将来、平时、世纪、现代、暂时、最后、寒假、秒、节
表示交通:
交通、航班、高速公路、登机牌
表示动物:
猴子、老虎、狮子、猪
表示人物关系或职业:
儿童、小伙子、父亲、母亲、孙子、亲戚、大夫、护士、导游、作者、作家、记者、教授、警家、律师、师傅、售货员、顾客、观众、博土、硕士、研究生、职业、专业、法律、艺术
嘴、肚子、皮肤、血、汗、胳膊
表示生理特征:
个子、力气、年龄、性别、样子、生命
表示心理活动:
爱情、感觉、感情、看法、理想、心情、信心、压力、态度、印象、主意、梦、意见、脾气、性格
表示食物:
小吃、饼干、巧克力、汤、西红柿、包子、饺子、盐、饮料、味道、烤鸭、矿泉水
表示物品:
笔记本、表格、材料、传真、窗户、词典、刀、家具、垃圾桶、毛巾、乒乓球、瓶子、勺子、墙、桥、沙发、塑料袋、袜子、网球、洗衣机、信用卡、牙膏、钥匙、橡皮、羽毛球、杂志、植物、座位、镜子、盒子、工具、零钱、信封
表示自然:
海洋、火、空气、气候、温度、阳光、叶子、风景
表示金钱及价格:
人民币、工资、收人、奖金、经济、价格
表示数量和序列:
数量、数字、顺序、速度、号码、密码
表示社会生活及娱乐活动:
表示语言:
语法、语言、中文
其他:
标准、答案、方法、方面、过程、基础、计划、技术、经历、经验、科学、礼貌、结果、精神、能力、情况、区别、缺点、优点、任务、特点、条件、效果、原因、责任、知识、内容、消息、好处、目的、质量、重点、民族、关键、动作、国籍、建议、聚会、功夫
注意与名词搭配的量词,常见的如:
3.注意与名调搭配的其他词类用法:
(1)地点方位类名词经常和“来”、“去”这样的动词一起用,或者与介词“在”构成介宾短语。
(3)食品类名词一般和“吃”、“喝”这样的动词一起用。
(1)在量词的后边
汉语的名词表示数量的时候,接受量词的修饰。当需要填空的词语在量词后时,我们可以判定这个空应该填人名词。有的时候,量词和名词中间还会加人一个定语。
(3)有可能在另一个名词的前边,如法律硕士、中文语法、艺术专业等。
(4)“形容词/代词+的()”,一般为名词
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如:浪漫的爱情、丰富的生活。“爱情”和“生活”是名词。如果考生遇到“形容词+的()”的情况,一般可以判定所填为名词。
(5)不可能在“不”的后边。
5.根据前后词语语义推断出所填词语。
6.注意区别一些形近词的用法
(2)性格和性别:“性格”指人在对人或对事方面的心理特点,如“性格活泼”。“性别”指男女的区别。
(3)职业和专业:“职业”指工作的类别,如“导游、售货员、律师”等。“专业”指学习的种类,如“中文专业”。两者都还可以用做形容词。
二、动词的应试策略与技巧
1.掌握常见动词的用法。抱、擦、存、取、扔、倒、丢、修、戴、脱、尝、试、猜、掉、断、寄、挂、举、交、留、满、弄、陪、骗、破、敲、抬、赶、逛、过、谈、够、提、干、算、剩、躺、无、行、响、指、赚、撞、租、醒、照、转、安排、包括、保护、保证、报道、报名、毕业、表达、表扬、参观、超过、成为、乘坐、吃惊、抽烟、出差、出发、打扮、打扰、打印、复印、打折、代表、代替、道歉、调查、堵车、对话、发生、发展、翻译、反映、访问、放弃、放暑假、放松、付款、符合、负责、改变、干杯、感谢、购物、估计、鼓励、鼓掌、管理、后悔、怀疑、回忆、获得、积累、集合、加班、坚持、减肥、降落、交流、教育
接受、解释、进行、禁止、竞争、举办、拒绝、开玩笑、考虑、扩大、理发、理解、例如、联系、聊天、留学、流泪、旅行、免费、排队、排列、判断、批评、起飞、起来、签证、请假、请客、缺少、散步、商量、申请、使用、适合、适应、收拾、整理、受不了、受到、熟悉、说明、随便、随着、弹钢琴、讨论、提供、提前、提醒、通知、同情、推迟、握手、污染、误会、吸引、羡慕、限制、信任、修理、演出、养成、邀请、引起、原谅、约会、应聘、阅读、允许、证明、支持、值得、重视、祝贺、总结、组成、尊重、做生意、规定、组织、打针、咳嗽、成功、失败、省、节约、浪费、减少、增加、增长、占线、降低、反对、出生、死、拉、推、发、收、输、赢、来得及、来不及、继续、停止、预习、得
注意区别其中一些形近词的意义,如“增长”和“增加”;“同意”和“允许”;“组成”和“组织”;“提供”、“提前”和“提醒”;“保护”和“保证”等。有些动词可用在其他动词后边做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如“醒”、“死”、“破”、“掉”、“过”、“起来”。
2.根据语法位置推断
3.根据语义搭配判断
(1)根据搭配判断
例如:A工具B收D到底E辛苦F抱歉A:我刚从会议室过来,怎么一个人也没有B:对不起,今天的会议改到明天上午了,您没()到通知吗
在这一题中,宾语是“通知”,根据常用的搭配,我们可以说“收到邮件/通知”,所以这一题答案是B。
(2)根据语义推断
三、形容词的应试策略与技巧
注意:可怜、可惜,合适、适合,及时、准时,正确、准确等近义词的用法。2.根据语法位置推测所填词语(1)形容词可以接受副词的修饰,大多可以出现在程度副词如“很”、“太”、“非常”等的后边,也可以出现在否定副词“不”的后边。一般不会带宾语。(2)形容词可以出现在名词前,做定语。如:安全标准最近有了变化。(3)形容词可以出现在谓语的位置。形容词一般不直接做谓语,但如果在其前后加上如副词等其他成分,就可以。如:我很难受;房间乱得很。(4)用在动词后做补语,说明动作的结果。如:弄脏、收拾整齐。(5)用在某些短语中,如“有点儿....”....一点儿”、“太...了”等。“有点儿”后边多接形容词表示程度不高。3.根据前后语义推测所填词语。四、副词的应试策略与技巧
1.常见副词:肯定、确实、极其、十分、挺、至少、稍微、尤其、到处、共同、互相、完全、光、专门、按时、本来、从来、刚刚、忽然、永远、原来、到底、究竟、难道、千万、果然、竟然、恐怕、也许、却、实在、只好、不得不、自然、最好、重新、往往、偶尔、大概、大约、故意、好像、逐渐、顺便、仍然。
1.注意下列量词用法:趟、遍、顿、场、倍、朵、棵、份、页、台、只、篇、群、座、公里、俩,注意下列代词用法:咱们、各、另外、其次、任何、一切。
2.牢记量名搭配。量词相对其他实词来说,数量有限,复习起来也比较简单,只要考生掌握上表列出的这些量词用法,基本上可以应对阅读第一部分考试的要求。3.注意汉语当中对分数的表达方式,需要用到“分之”,如三分之一(1/3),另外,还有数词“许多"(表示数量多)和“亿”的用法及意义。
六、介词和连词的应试策略与技巧
1.注意下列介词用法:按照、连、通过、往、以、由、当、对
阅读第二部分
一、叙述性表达方式的应试策略与技巧
2.掌握事件开始、发展变化和最终的结果。
3.了解叙述的主题和对主题的说明。
基本格式2:开始→发展或变化→结果
基本格式3:主题+对主题的说明
基本格式4:基本情况+结论/结果
二、议论性表达方式的应试策略与技巧1.通读三句话,了解每句话的意思。2.抓住观点,看能否作为首句。3.注意结构为...是...”.等下定义的句子可能是首句。4.一般情况下,把材料性的、总结性的句子往后放。5.带有“如”、“例如”、“比如说”等举例性质短语的句子一般不会作为首句。6.带有“因此”、“所以”等表结论性连词或副词的句子可能是最后一句。
三、说明性表达方式的应试策略与技巧1.通读三句话,了解每句话的意思。2.说明性的表达方式所涉及的话题一般是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等。3.抓住三句话主要说明的事物,看能否作为首句。4.注意代词在句中的使用。由于说明性的话题首句一般会提及一种事物,在后边的句子里会使用代词对该事物进行回指。如果某个句子当中出现代词,且其他还有一个句子的主语是事物类名词,则带有代词的句子通常不会是首句。这里的代词主要指人称代词(如:他、她、它等)或指示代词(如:这、那、这个、那个等)。
四、关联词语的应试策略与技巧1.熟练掌握大纲中所涉及的关联词的用法。2.根据关联词,首先将关系最直接和紧密的两个句子排列出来,然后用排除法或试验法确定首句或末句。3.在排序时注意一些固定用法,如“谁..谁..“有的...有的..”.“越.....越...”4.注意“果然”、“尤其”、“另外”、“特别是”、“仍然”、“可惜”、“其实”、“换句话说”等词或短语对句子排序的影响。
阅读第三部分
一、相同词语表达辨识的应试策略与技巧
1.先看问题和选项,带着问题去读材料
2.寻找题干与选项匹配的词语。
3.题干大意与问题、选项验证。
第一步,先看问题和选项,记住问题和选项。
第二步,寻找段落中是否有与问题、选项相同形式词语。
第三步,将选项代人题干验证。
第四步,确认选项。
二、辨识与选项意义相近的词语的应试策略与技巧
跟相同词语表达辨识相似:
第一步,先看问题和选项记住问题和选项。
第二步,寻找段落中是否有与问题、选项意义相近的关键词语。
段落:很多观众批评这个做法,因为电影院的东西特别贵,大约比超市贵三倍。
问题、选项:观众不满意(xA票价高xB座位少√C东西太贵xD电影不精彩)
其中“特别”≈“太’
第四步,确认选项c。
三、辨识选项的近义表达形式的应试策略与技巧第一步,先看问题和选项记住问题和选项。第二步,综合段落大意,寻找段落与问题、选项意义相近的词语。段落:小组讨论教学,....提供了一种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敢想、敢说、敢做、敢怀疑。问题、选项:小组讨论教学使学生(×A更诚实√B更有信心×C不重视知识×D学会主动放弃)其中:“才敢想、敢说、敢做、敢怀疑”≈“有信心”第三步,题干中没有出现“xA更诚实xC不重视知识xD学会主动放弃”选项,排除掉。第四步,将选项代人题干验证,确认选项B。
十、段落重复信息捕捉的应试策略与技巧1.先看问题和选项,带着问题去读材料。2.重视连续出现的信息。例如:有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拒绝别人。拒绝别人,要找到合适、礼貌的方法,否则,如果表达不合适,就会引起误会。“拒绝别人”属于连续出现信息,提示该关键语句是段落的中心。3.比对问题选项,确认正确选项,排除干扰选项。这段话主要说怎样:√A拒绝别人B获得尊重C减少误会D获得原谅
十一、段落中关键信息捕捉的应试策略与技巧1.先看问题和选项,根据所提问题去读段落。2.跳跃障碍,领会关键语句,捕捉关键信息。例如:经济、社会、科学、教育等各方面的变化,都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但是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应该还是教育。汉语表达中表转折的复句,如“①.....,②但是(然而、不过等)....”一般表转折的后一个小句②是作者真正的意图,考生了解这一点就能抓住主旨信息。“但是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应该还是教育”是作者的主旨所在。3.比对问题选项,确认正确选项。十二、段落主旨归纳的应试策略与技巧1.先看问题和选项,带着问题去读段落;2.跳跃障碍,领会语句,掌握段落脉络关系。3.比对段义和问题选项。4.根据脉络关系或常识,排除干扰选项,确认正确选项。
十三、归纳推导的应试策略与技巧1.先看问题和选项,带着问题去读材料。2.确定关键信息点,适当加以归纳。3.比对问题和选项,确认正确选项。十四、延伸推导的应试策略与技巧1.先看问题和选项,带着问题去读材料2.归纳关键语句3.对比问题和选项,大胆排除干扰选项,确认正确选项。
十六、复句与关联词的应试策略与技巧例如:医生提醒人们,在使用感冒药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且最好只选择一种感冒药,否则药物之间可能互相作用,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医生一共有几个提醒A.一个B.两个C.3个D.4个答案B1.先看问题和选项。2.浏览段落文字。3.重点分析有关联在使用如:如[例4]医生提醒人们,在使用感冒药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且最好只选择一种感冒药,....复句“a,并且b”,意义上表示“a+b”。4.04阅读4.考生要熟悉和理解汉语复句的用法。如与“a,并且b”类似的复句还有“a,又b”、“不仅a,而且b”等。除此之外,汉语还有类似的更为复杂的复句形式,如“除了....”:汉语中“除了....”句式有两种情况:①“除了a,还/也.....”是包括式,即“a+b”。如:他除了吃面包,还/也吃水果=他吃[面包+水果]②“除了a,b都/.....”是排除式,即不包括a。如:他除了海南,哪儿都去过=[去过的地方-海南]→他没去过海南。
写作第一部分
四、多项定语的语序的应试策略与技巧1.领属性词语+“这/那”(量)+形容词+名词中心语
2.主谓短语+“这/那”(量)+形容词+名词中心语3.数量+主谓短语+形容词+名词中心语
五、把字句和被动句的应试策略与技巧
1.掌握把字句的常用形式
主语+“把”+名词+动词+了
主语+“把”+名词+动词+补语(补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
主语+“把”+名词+动词+‘得”+补语(形容词)
主语+“把”+名词+动词+介词结构2.如果把字句出现副词、助动词等,要把这些词放在把的前面
写作第二部分
一、主题词是动词的应试策略与技巧
外国学生考HSK,汉语老师怎么教
HSK专项教学技能培训课程
课程研发背景
自2017年4月1日起,中国统一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用计点积分的方法将赴华工作的外国人分为A、B、C三类,即外国高端人才(85分以上)、外国专业人才(60分以上)、外国普通人员。其中,凭专为非中国国籍人员开设的HSK(汉语水平考试)1-6级合格成绩单可分别获得2、4、6、8、10、10分。
HSK成绩不仅仅是高校选拔外国留学生、签发各类高校奖学金的必备证明,也成为了留学生在华工作的必要条件。HSK教学成为了各大高校必开的中文科目之一,同时,具备专业素养的优秀的HSK汉语教师也成为了目前高校及汉语培训机构迫切需要的汉语师资。
为了满足海内外高校及汉语教学机构对HSK汉语师资的需求,国际汉语考教结合研究中心联合寰语学院HSK一线教师团队共同组织举办“国际汉语教师HSK教学培训”,培养打造掌握HSK1-6级各个级别教学技能的精英HSK汉语教师。
课程简介
本课程适合希望成为一名HSK主打教师的学员;无论是否有汉语教学经验,都可从零基础了解学习HSK1-6级汉语教学,从语言测试角度掌握各级别各部分教学技巧,完全胜任HSK及HSKK课堂,成为HSK主打教师,帮助外国学生获得来华留学工作的通行证。
本课程由拥有21年教学经验的HSK教学专家、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首次推出的《HSK真题解析》系列教材主编郑丽杰老师设计并亲自授课,以及国际汉语考教结合研究中心教师亲自授课。
授课内容包括HSK全球概况及教学定位、HSK听力、阅读及书写各部分教学技能、HSK1~6级各级别综合教学技能、HSK试题解析在线教学技巧、HSKK(初、中、高)教学技能、HSK1~6级各级别真题解析实录。
优秀学员可直接推荐至海内外就业!
授课方式与定价
网络录播:6800元(180天有限期内至少可听6遍)
本课程对于在任公派教师/志愿者报名学习可以直接按照团报优惠政策优惠(非洲各国在任公派教师/志愿者有特殊优惠),在职教师且持有汉办证书者按照老学员报名优惠政策报名学习。详询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