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历法与农历二十四节气命理四柱

格里历平均一年为365。2425日,与长度为365。2422日的回归年之间,要积累3300多年才有一日之差,达到我国南京杨忠辅于公元1199年(早格里历380多年)制定的《统天历》水平。

格里历按月分配日数掺有格里等帝皇威势,不很合理。合理的每月天数用两句话即可概括:”闰年单月小、双月大;平年2月减一天”。但因为格里历已在全世界通用,人为因素影响极大,改历很难。

2。农历:

农历是我国广泛使用的历法,又称阴历、夏历,是因为它的纪月法以月相为标准,以月亮从朔到上弦、望、下弦再到朔的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推算农历先推算二十四节气和定朔(推算日月黄经相等的时刻——朔),朔所在某日,即为初一,从朔到朔为一个月,相距29日的为小月,30日为大月。月从中气得名,月内有某中气的即为某月份,如含有中气”雨水”即为农历正月。无中气为闰月,闰月无名,取用前月名,如四月后的闰月为“闰四月”,如此使农历年与回归年的差距随时得到调正。在农历中,平年12个月,日数为354或355日;闰年13个月,日数为383或384日。这就是我国自公元前十四世纪的殷代起,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止,一直在使用的“十九年七闰(加七个闰)月”的历法。因为二十四节气是由太阳的视置决定的,因此农历合适的称呼应是”阴阳历”。

3。干支历:

4。节气:

节气产生于我国古代,它反映了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上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反映了农时季节,在农村家喻户晓。随着中国古历外传,华侨足迹所到之处,节气也广为流传。节气是根据太阳在星空间视运动的视位置来决定的。节气也叫二十四节气,是相间排列的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的统称。

二十四节气简介

立春:在每年公历2月4日前后。中国习惯把它作为春季开始的节气。

雨水:在每年公历2月19日前后。此时农村开始备耕生产。

惊蛰:每年公历3月6日前后为惊蛰。“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北方进入惊蛰,春耕大忙便开始了。

春分:每年公历3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径0°时为春分。这时阳光直照赤道,南北半球得阳光平均,所以昼夜几乎等长。

清明: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及大部地区的气温开始升高,雨量增多,春暖花开,天空清澈明朗,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另流行扫墓活动。

谷雨:在每年公历4月20日前后。“雨生百谷”道出了谷雨节气的由来。谷雨是北方春作物播种、出苗的季节。

立夏:中国习惯把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一般在公历5月6日前后

小满:每年公历5月21日前后为小满。顾名思义,小满是指夏收作物子粒将要饱满成熟的意思。小满后,北方各地的小麦就要熟了,而黄淮流域的冬小麦将开镰收割。

芒种:芒种表示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公历6月6日前后。

夏至:每年6月21日前后为夏至。夏至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同时也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小暑:在每年公历7月7日左右。一般小暑后就要数伏(伏指初伏、中伏和末伏。它是从夏至后第三庚开始的),所以小暑标志着一年最炎热的季节就要到来了。

立秋:在每年公历8月8日前后。中国习惯上把这一天作为秋季开始。

处暑:在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处暑是反映气温由热向冷变化的节气。

白露:在每年9月8日前后,白露指气温降低,并出现露水。

秋分:在每年公历9月23日前后。“秋分秋分,日夜平分”。此时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寒露: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前后。寒露一到,华北地区便开始进入深秋,原野一片金黄,是秋游的好时节;而东北地区则呈初冬景象,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却仍郁郁葱葱。

霜降: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霜降表示气候渐渐寒冷,北方地区已出现降霜或开始有霜。

立冬:每年公历11月7日前后为立冬。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的节气。这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

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前后。它表示已经到了开始下雪的季节。此时,东北、内蒙古、华北北部地区气候寒冷。

大雪:每年公历12月7日前后。一交大雪,黄河流域的冬小麦进入了休眠期。

冬至:每年12月22日前后为冬至。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这天昼最短,夜最长。冬至过后便是”数九”了。

小寒:在每年公历1月6日前后。这时正值”三九”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严寒时期。

大寒:在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大寒为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节气与公历(阳历)有着密切关系。我国民间流行有”节气歌”一首: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在公历中: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气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一、标准时与出生地的经度时差:

中国共分五个时区:

(1)中原时区:以东经120度为中央子午线。

(2)陇蜀时区:以东经105度为中央子午线。

(3)新藏时区:以东经90度为中央子午线。

(4)昆仑时区:以东经75(82。5)度为中央子午线。

(5)长白时区:以东经135(127。5)度为中央子午线。

例如:中原时区包括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海南、香港、澳门、台湾。这个大地区当时钟敲定正午12点时,只有位于东经120度线上的地点才是12点,其它的地方是少于或多于12点。如香港位于东经114度10分,比东经120度偏西5度50分,其真正经度时是11时36分40秒。

THE END
1.中国农历年份,rpa,机器人,自动化日历网万年历_日历网1 天前?·?日历网提供的万年历主要包含万年历查询表,万年历1900-2099年日历,还有一些相关查询,如:阴阳历转换,生辰八字查询,生日查星座等功能。更多内容请查看https://www.rili.com.cn/wannianli/ 至此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历——汉历(农历)所采用得干支纪年方法,与皇帝年号纪年一样以新年https://wdlinux.cn/html/zonghe/20241128/20015.html
2.万年历阳历农历 相隔天数计算器 起始日期: 结束日期: 生日查星座 阳历农历 阴阳历转换 阳历农历 万年历1900~2099年日历表 1900~1909 1900年日历表1901年日历表1902年日历表1903年日历表1904年日历表 1905年日历表1906年日历表1907年日历表1908年日历表1909年日历表 https://www.rili.com.cn/wannianli/haorizi/banjia/2046/10/
3.农历转换农历 十一月大 初一日甲辰年 乙亥月 己亥日 壬申时回历(伊斯兰历)1446年5月29日 朔14:21 公元年月大 公元2024年 农历甲辰年(龙年)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十一月大 2初二 3初三 4初四 5初五 6大雪 7初七 8初八 9初九 10初十 11十一 12十二 13十三 14十四 15○十五 16十六 17十七 18十八 19https://www.gcti.edu.cn/time/Cal.htm
4.万年历万年历,农历; 阳历; 月历; 节日; 时区; 节气; 八字; 干支; 生肖,春节,火车票,购票日历, gregorian solar; chinese lunar; calendar;https://hao.360.cn/rili/?utm_source=518dmj.com
5.万年历查询日历查询农历查询农历日历老黄历万年历表万年历是记录一定时间范围内(比如100年或更多)的具体阳历与阴历的日期的年历,方便有需要的人查询使用。万年只是一种象征,表示时间跨度大。 提供1900年至2100年的所有年份阴历阳历对照万年历。 农历是中国目前与格里历(即公历)并行使用的一种历法,人们习称“阴历”,但其实是阴阳历的一种,即夏历,并非真正的“阴历”https://tool.365jz.com/day.html
6.中国历法秦朝历法一个月几天农历,是中华传统阴阳历,自从中国于1912年采用格里历起,也视为旧历。 儒略历,在曾经通用之的国家地区,是之于新历格里历的旧历。 天保历(ja:天保暦),是日本最后的阴阳历,自从1873年采用格里历起,也视为旧历(ja:旧暦)。 太阳历 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https://blog.csdn.net/welcomejzh/article/details/3518813
7.农历阳历转换阴历转公历查询阴历阳历换算农历公历与阴历阳历 历法小知识:国际通用的历法是以一个太阳回归年为周期,谓之太阳历,简称为阳历,全球公用,故亦称为公历。阳历即是公历。 中国传统的历法自夏朝始,称为夏历,是以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月亮号为太阴,故谓之太阴历,简称为阴历。由于阴历的一年只有354天,少于太阳回归年的365天,所以夏https://www.buyiju.com/cha/yyl.asp
8.农历是阴历还是阳历农历和阴历的区别一般来说,农历指的是阴历,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其实农历是以阴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所以我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农历也称夏历,相传我们的祖先在夏代就使用这种历法。以干支记年,以月相周期来定月,这点与阴历相同;设置24节气反映季节变化,这点与阳历有相似的特征,所以http://qt.ychedu.com/QTZY/616891.html
9.中国主要的历法及历法的发展耀星科普协会关于中国的历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当时已经形成了“夏历”的雏形。但也有国外学者认为夏朝未有出土古物作为依据,便不承认夏及更早的历史。所以,在世界范围内,普遍认为中国历法起源于殷商时期。 古代中国编制历法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指导农业生产,这或许是中国历法被称作农历的原因。除此之外,历法还使社会生活规范化、https://www.bokeyuan.net/3662.html
10.科学网—张启斌创立的中华太阳历介绍大衍答:中国目前使用的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即以阴历为主,以干支历和24节气阳历为辅的一种历法,建国初叫夏历,文革时改称农历。 历法在中国古代的功能,除了为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授时服务外,更要为王朝沟通天意,趋吉避凶。因此,日食、月食,以及各种异常天象的出现,常被看做是上天出示的警告。所谓“天垂象,示吉凶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do=blog&id=1226563
11.历法农历历法 历法是为了配合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根据天象而制订的计算时间方法。在中国,农业向来是经济的命脉,而农业依赖历法以计算季节的更替,因此中国采用的历法又称为农历。 根据月球环绕地球运行所订的历法称为阴历;根据太阳在不同季节的位置变化所订的历法称为阳历;农历是涵盖月球运行规律及太阳位置变化的阴阳历。 https://my.weather.gov.hk/sc/gts/time/calendarinfo.htm
12.文化与传承——古代历法历法 公历,即为格里高利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是阳历。阳历是太阳历的另一种说法,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有关,与月相无关。公历为西方的历法,非中国所创。中国从辛亥革命后采用格里高利历,故又名曰“国历”。1949年正式规定采用公元纪年。 农历 历法 https://www.hbdfxy.cn/traffic/detail/36/36/7455
13.公历农历对照表万年历吉凶日(万年历:公历农历对照表及吉凶日查询万年历,顾名思义,是指可以查询多年日期信息的一种历法工具。万年历上不仅有公历农历对照表,而且还可以查询一些重要的吉凶日信息,比如节假日、黄道吉日、黑黄道日等。万年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颇深。 如何使用万年历查询吉凶日 http://www.hctjq.com/sheji/37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