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农历表固定,二十四节气,中国人的时间制度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规律,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到了秦汉年间,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对中国人的农耕文明有着巨大的影响。

01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清明和冬至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立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心目里和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和极尽赞颂之情一样(人们把月亮和太阳神格化,编创出大量的神话传说就是最好的说明),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我们古代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呈现的状态以及我们人体内部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霜降,草木黄落;立秋,凉风至等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于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体系与其他某些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有些民族的节日体系是以宗教人物或某些社会名人的纪念日作为核心而制定(当然在设置这些宗教节日时,有时也不得不考虑要“挂靠”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传统),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则主要是以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而建立的。

比如,我们中国人和月亮有着特别亲密的情感关系,我们的一些节日和地球视角月亮的圆缺有关,这在西方文化中是很少见的。上元、仲秋、除夕乃至人日、七月七、腊八、腊月二十三,我们都会联系到月亮的状态。中国人对月亮的这种特殊的情感,是把月球这个天体看成与人间世界雷同的一个所在。那里有巍峨的建筑——广寒宫,那里有神圣的植物———砍不倒的桂树,那里有可爱的动物———捣药的白兔,那里有从人间飞到天上、升格为神的嫦娥、吴刚,那里是人间的缩影,人间的美化。

对于月亮这样一个天体,我们一往情深,月亮成为我们象征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象。我们依据这一象征,纪念和庆祝着一系列重要节日,月望的元宵节、中秋节,月半弦的七夕和腊月廿三,月朔的除夕和大年初一,等等。我们的这一节日体系,已经化为我们民族文化灵魂的一部分,也成为我们民俗传统根基的一部分。“每逢佳节倍思亲”,不思亲,没有亲,六亲不认,无朋无友,不爱社群,不爱家乡,民族将何在?国家将何在?民族性,是节日的本质品格之一。

02

二十四节气的创立

春季,许多地方有迎春、鞭春、唱春、拜春等仪式活动,祭祀春神,开始农事。立夏,在杭州一带,有吃乌米饭、登高等传统活动,旨在强身健体。立秋,湘西花垣苗乡庆祝“赶秋节”,人们举行仪式,唱苗歌、打苗鼓,共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到了“霜降”节气,在广西一些地方,则有“壮族霜降节”,举行仪式欢庆丰收,感谢天地自然的恩赐。

俗话说,“冬至大于年”。冬至时节,浙江三门等地向有祭冬习俗。社区民众举行祭天祭祖仪式,庄严而隆重。感恩社会,敦睦族亲。三门祭冬习俗,千百年来,连绵不断,延续至今。

顺天应时,循时而动,融入了中国人道法自然、崇尚和谐、珍视生命的民族精神。人们为了便于记忆,还编成了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03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

其次,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它是我们在面对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和自然对话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非常精细的、科学的认知方法,是我们对于自然认知和实践的记录手段。

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二十四节气显然是一种具有特定科学内涵、具有重大借鉴意义的创造,这是在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大背景下,人类可以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很好的典型范例。

二十四节气设置的深层寓意和功能,在于调整我们人类群体同自然的关系,就拿清明节和端午节来说吧:在二十四节气当中,清明节这一节气成为人们广泛开展的民族传统节日。清明在春分后的第十五天,是其后的第一个节气。阳春三月,万物萌生,天气清静而明洁,一切生物(植物、动物也包括人),萌发出强烈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有“少女游春”等等说法。踏青、春游,同时祭扫,是其相当普遍的节俗。直到今天,国内许多民族尚存有三月三歌墟和男女交谊之类的活动。正因为有了夏历,它使清明这一节气与大自然之间有了亲和呼应关系。

再说端午节。四、五、六3个月为夏季,五月是仲夏之月。寅月为岁首(正月),卯为二月,辰为三月,巳为四月,五月即午月。午月午日,故曰“重午”、“重五”。午月午日午时(12时),日在中天,所以端午节又有“中天节”之称。是时阳气盛极,阴气初生,故又称“恶月”。在这危机潜伏的重要关节,当然要小心过渡、平顺过渡。邪气萌动,当须避之。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如沐浴兰草汤、登高、采药、戴香包、系五彩线、龙船竞渡等,借助于艾、菖蒲、艾人、艾虎、艾旗、蒲剑、雄黄酒、朱砂等,以防五毒,以送瘟神。同样,也正有了夏历,端午节也告诉我们要与大自然保持紧密的联系。

二十四节气还激发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历代诗人围绕着二十四节气创造了无数广为人知、脍炙人口的佳作。广大民众也创造了无数内涵丰富的二十四节气的民间谚语。

THE END
1.中国农历年份,rpa,机器人,自动化日历网万年历_日历网1 天前?·?日历网提供的万年历主要包含万年历查询表,万年历1900-2099年日历,还有一些相关查询,如:阴阳历转换,生辰八字查询,生日查星座等功能。更多内容请查看https://www.rili.com.cn/wannianli/ 至此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历——汉历(农历)所采用得干支纪年方法,与皇帝年号纪年一样以新年https://wdlinux.cn/html/zonghe/20241128/20015.html
2.万年历阳历农历 相隔天数计算器 起始日期: 结束日期: 生日查星座 阳历农历 阴阳历转换 阳历农历 万年历1900~2099年日历表 1900~1909 1900年日历表1901年日历表1902年日历表1903年日历表1904年日历表 1905年日历表1906年日历表1907年日历表1908年日历表1909年日历表 https://www.rili.com.cn/wannianli/haorizi/banjia/2046/10/
3.农历转换农历 十一月大 初一日甲辰年 乙亥月 己亥日 壬申时回历(伊斯兰历)1446年5月29日 朔14:21 公元年月大 公元2024年 农历甲辰年(龙年)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十一月大 2初二 3初三 4初四 5初五 6大雪 7初七 8初八 9初九 10初十 11十一 12十二 13十三 14十四 15○十五 16十六 17十七 18十八 19https://www.gcti.edu.cn/time/Cal.htm
4.万年历万年历,农历; 阳历; 月历; 节日; 时区; 节气; 八字; 干支; 生肖,春节,火车票,购票日历, gregorian solar; chinese lunar; calendar;https://hao.360.cn/rili/?utm_source=518dmj.com
5.万年历查询日历查询农历查询农历日历老黄历万年历表万年历是记录一定时间范围内(比如100年或更多)的具体阳历与阴历的日期的年历,方便有需要的人查询使用。万年只是一种象征,表示时间跨度大。 提供1900年至2100年的所有年份阴历阳历对照万年历。 农历是中国目前与格里历(即公历)并行使用的一种历法,人们习称“阴历”,但其实是阴阳历的一种,即夏历,并非真正的“阴历”https://tool.365jz.com/day.html
6.中国历法秦朝历法一个月几天农历,是中华传统阴阳历,自从中国于1912年采用格里历起,也视为旧历。 儒略历,在曾经通用之的国家地区,是之于新历格里历的旧历。 天保历(ja:天保暦),是日本最后的阴阳历,自从1873年采用格里历起,也视为旧历(ja:旧暦)。 太阳历 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https://blog.csdn.net/welcomejzh/article/details/3518813
7.农历阳历转换阴历转公历查询阴历阳历换算农历公历与阴历阳历 历法小知识:国际通用的历法是以一个太阳回归年为周期,谓之太阳历,简称为阳历,全球公用,故亦称为公历。阳历即是公历。 中国传统的历法自夏朝始,称为夏历,是以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月亮号为太阴,故谓之太阴历,简称为阴历。由于阴历的一年只有354天,少于太阳回归年的365天,所以夏https://www.buyiju.com/cha/yyl.asp
8.农历是阴历还是阳历农历和阴历的区别一般来说,农历指的是阴历,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其实农历是以阴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所以我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农历也称夏历,相传我们的祖先在夏代就使用这种历法。以干支记年,以月相周期来定月,这点与阴历相同;设置24节气反映季节变化,这点与阳历有相似的特征,所以http://qt.ychedu.com/QTZY/616891.html
9.中国主要的历法及历法的发展耀星科普协会关于中国的历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当时已经形成了“夏历”的雏形。但也有国外学者认为夏朝未有出土古物作为依据,便不承认夏及更早的历史。所以,在世界范围内,普遍认为中国历法起源于殷商时期。 古代中国编制历法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指导农业生产,这或许是中国历法被称作农历的原因。除此之外,历法还使社会生活规范化、https://www.bokeyuan.net/3662.html
10.科学网—张启斌创立的中华太阳历介绍大衍答:中国目前使用的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即以阴历为主,以干支历和24节气阳历为辅的一种历法,建国初叫夏历,文革时改称农历。 历法在中国古代的功能,除了为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授时服务外,更要为王朝沟通天意,趋吉避凶。因此,日食、月食,以及各种异常天象的出现,常被看做是上天出示的警告。所谓“天垂象,示吉凶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do=blog&id=1226563
11.历法农历历法 历法是为了配合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根据天象而制订的计算时间方法。在中国,农业向来是经济的命脉,而农业依赖历法以计算季节的更替,因此中国采用的历法又称为农历。 根据月球环绕地球运行所订的历法称为阴历;根据太阳在不同季节的位置变化所订的历法称为阳历;农历是涵盖月球运行规律及太阳位置变化的阴阳历。 https://my.weather.gov.hk/sc/gts/time/calendarinfo.htm
12.文化与传承——古代历法历法 公历,即为格里高利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是阳历。阳历是太阳历的另一种说法,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有关,与月相无关。公历为西方的历法,非中国所创。中国从辛亥革命后采用格里高利历,故又名曰“国历”。1949年正式规定采用公元纪年。 农历 历法 https://www.hbdfxy.cn/traffic/detail/36/36/7455
13.公历农历对照表万年历吉凶日(万年历:公历农历对照表及吉凶日查询万年历,顾名思义,是指可以查询多年日期信息的一种历法工具。万年历上不仅有公历农历对照表,而且还可以查询一些重要的吉凶日信息,比如节假日、黄道吉日、黑黄道日等。万年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颇深。 如何使用万年历查询吉凶日 http://www.hctjq.com/sheji/37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