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周文化

一篇对得起历史、经得起未来的文化史稿。谨以此文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内容摘要:

中华文化不止于孔子,也不止于周公,而是从华夏民族的老祖宗对于大宇宙这个被称作“天”的认识开始的,周文王姬昌是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集大成者。

周文王姬昌坐在羑里的监狱里、恐怕没有多少心思为后世写一部卦书,而是借助对古老《八卦》的注释,在酝酿一场人类社会的文明大变革。所以,解读周文化,离不开对周人先贤姬昌第一部成文著作《八卦》的解读。笔者联系文王注释“八卦”的时代背景再读“八卦”,发现“八卦”不仅是文王讨伐殷纣王的战斗檄文,而且是古代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哲学经典,文王在“八卦”注释中充满了人类的理性之光,文王将“天道”引入“人道”创立了“君子之道”的光辉思想,将人类社会由野蛮争斗阶段引向自食其力的文明期,文王是中华文明受之无愧的奠基人、大圣人。

文王《八卦》是中华文明的思想巨著,是开创“农耕文明”、剪商兴周和后世周公“制礼作乐”的指导纲领,是周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源头。

文王发现“元、亨、利、贞”的大自然法则,是人类认识自然最辉煌的成就,至今具有全人类认识世界、治理社会、规范自我的普世思想价值。

正文

周文化是什么?

开宗明义:周文化是将中华民族由荒蛮凶残的争斗阶段引向秩序和自食其力的文明时代的思想产物,是人类思想文明的曙光,是文王姬昌思想的结晶。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生存的思想智慧,凝聚力、创造力是文化的两大功能。

什么是文明?文明是文化智慧所产生出来的成果,这个成果包括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

在人类迄今的文明史中,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和“农耕文明”的漫长历程,十八世纪又开创了“工业文明”,自二十世纪起随着马克思主义和各种近代思想文明的诞生,人类又进入了“制度文明”的构建中,当今世界无论东方或西方,人类都在致力于自由、民主、文明、富强、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制度建设进程中。

(注:马克思的《资本论》为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生产的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和“劳资两大阶级对立”的社会矛盾指明了方向,属于人类的社会科学)

人类是从荒蛮中走过来的,人类的先祖们面对残酷的自然环境和野兽的侵袭,为了生存,产生的第一个文化智慧就是“共同打猎,共同吃肉”,假如没有这个“共同”智慧,人类当初就会成为兽类的盛宴,根本不会繁衍到今天,“共同”文化意识就是人类先民们的第一个生存智慧。

同时,人类为了消灭野兽,自然养成了比野兽更“凶残的习性”,当人类进入社会化后,这种“凶残习性”总是难能根除。又自从人类进入私有化后,人类又滋生了“自私习性”,因此,“凶残和自私”就成为人类的一种原生态劣根性。

正是由于这种“凶残和自私”的劣根性,让人类自己变成了地球上的一群斗兽,人类与野兽的争斗也从而演化为人类内部的“争斗”。

面对这一可悲的历史现实,逼迫人类再进行新的生存思考:当人类的生存问题不再是来自外部野兽的侵袭,而是来自人类自己的“恶化”时,自然就诞生了“善”与“恶”的命题,“扬善抑恶”自然也就成为千百年来人类的主流文化思考。

人类的文化包括周文化就是在这样的人类生存背景下诞生的。

周文化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第一次“善化”文化,面对商纣的残暴统治,周文化首创“礼”,无疑这是对“暴政”的善化,孔夫子“克己复礼”,是与周文化一脉相承的。顺便指出,周人首创的“礼”,在周人意识里是指规律、规矩与规范。

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第二次“善化”文化是十四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进一步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自由思索精神,鼓励创新,这就让各种随意“杀戮民众”的凶残专制制度再次被弱化了。

随后十八世纪发生在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以“平等、自由、民主、科学”为主题思想,完成了以“人”的价值和尊严为纲领的“共和”制度的构建,这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善化”文化历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以上三次文化的“善化”,改善的都是人类社会的“凶残习性”,都没有触及以“私有制”为社会形态的人类的“自私习性”。

马克思是一位人类思想的尖子,马克思以历史巨人的眼光,直接触及到人类的“自私”本性,为人类构思了一条“公有制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共创与共享”的社会主义的新路。这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善化”文化历史上的第四次飞跃。

对于西方的“人性论”和“共和制”文化,德国人马克思有着独到的见解,马克思认为,“资本从头到脚都充满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合作委员会”,马克思的眼光,具有超人的穿透力,马克思认为,只有无产阶级得到解放,才算是全人类的解放,没有穷人的翻身解放,所有“自由、平等、博爱”都是虚伪的,于是,马克思提出公有制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人人平等的、由社会公仆管理的这么一种制度,被称作共产主义。

顺便指出,做人民公仆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首要条件,因为马克思设想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同时,必须是权力的共有制,但当今社会总体上还是缺失“做人民公仆”的制度设计自觉,不应当由此来否定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思想价值。

迄今为止,人类的文化和文明脉略是非常清晰的:是周人先祖及古公亶父、季历、姬昌对大自然的认知智慧缔造了人类的“农耕文明”社会,是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人对人类社会的认知智慧和近代科学巨人哥白尼、伽利略、牛顿、法拉第、爱迪生等人的科学发现缔造了人类的“工业文明”社会,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在影响和构建着人类社会的“制度文明”。

人类文化的每一步进程,都是适应着为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客观需要,“农耕文明”确立了“自食其力”的生存方式,为着让人类摆脱荒蛮、游牧与抢夺的劣根,“工业文明”提高了人类科学开发和利用自然的效能,为着让人类摆脱艰辛与劳苦之痛,“制度文明”构建全人类的“公平与公正”,为着让全人类彻底摆脱“争斗”的不良习性。

厘清了人类文化和文明的这些大致脉略,也就厘清了周文化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也就能真正理解当今弘扬周文化是要弘扬什么?!

认知自然规律、认知客观真理,是人类产生正确智慧与思想和行为的必然途径,比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就彻底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精神枷锁。伽利略与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基础。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发现,开辟了人类整个电世界。同样道理,开创人类“农耕文明”先河的周文化,一定有其深邃的对自然规律的重大认知。

周文化是周部落几代人的集体认知智慧。

首先,周人的先祖自后稷、公刘、古公亶父至季历,开发农业,励精图治,引导人类走自食其力的道路,开创了人类自给自足的生存方式,为中华文明撒下了第一粒火种。

周始祖后稷为尧舜之相,司农之神,教民稼穑,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五谷之神,农耕始祖。假若没有后稷教民稼穑,人类就永远走不出荒蛮野生的丛林。

古公亶父在周人发展史上更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武、周公之盛世的伟大人物,放弃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争斗而迁徙土地肥沃的周原这一伟大决策,为中华文明奠基了发祥地。

在生存方式选择上,周人认识到了大自然的客观真理,为中华民族开辟出了一条自食其力、避免争斗、自给自足的农耕智慧大道。

周文王姬昌是周文化的集大成者,长期农耕生活的实践启迪了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兴趣,牢狱之灾又迫使他思考了社会变革,他以亲身对自然与社会的感悟、借助对古老“八卦”的注释,酝酿了一场人类社会的文明大变革。文王“八卦”是中华文明的思想巨著,是开创“农耕文明”、剪商兴周和后世周公“制礼作乐”的指导纲领,是周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源头。

※乾:元、亨、利、贞。

乾为天,现代意义是指大自然,“元”是根本,“亨”是亨通,“利”是有利,“贞”是坚贞,乾卦是说大自然哺育万物,具有根本、亨通、惠利、坚贞的本能。

“元、亨、利、贞”有四层含义:

元是根本、本质、本性、本分的含义。

亨是亨通、容纳、包容的含义。

利是给予、有利、惠利的含义。

贞是永恒、诚信、一言九鼎、说一不二的含义。

“乾”在中国文化里也为“君”,君子之道就是根本之道、亨通之道、惠利之道、坚贞之道,这一卦辞是中国文化中“君子之道”人文精神的奠基。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坤为地,大地深厚广阔,负载万物,同样具备“元、亨、利、贞”的本能,“利牝马之贞”,是说只有像温顺的母马那样才能永恒。这一卦辞是中国文化中“温和顺从”人文精神的奠基。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离代表太阳,附着于天空,离、丽同音,日月丽乎天,同样有着“利、贞、亨”这一哺育万物的本能,“畜牝牛,吉”是说象母牛那样勤勉、温顺就更吉利了。这一卦辞是中国文化中“甘做人民孺子牛”人文精神的奠基。

※震:亨,震来虩虩(xixi),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chang)。

震为打雷,“虩虩”是恐惧的样子,“震来虩虩”是说雷震发生起来很恐惧,之后乃平安无事,同样具有“亨通”的品性。“匕鬯”是古代宗庙祭祀用酒器,“不丧匕鬯”是说没有甩掉手上的酒器,镇定自若,“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文王用这一卦辞激励新生力量面对反动势力的淫威要有处事不惊、临危不惧的胆略。这一卦辞是中国文化中“大义凛然”人文精神的奠基。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巽,风也,和风习习,巽、逊同音,谦逊必定亨通。“利”是有利,“攸往”是长久往来的意思,“大人”指贤能人物,“利有攸往,利见大人”,是说怀着谦和之心就必定能长久、必定能联合贤能人物。这一卦辞充分彰显了文王动员社会贤能共同参与剪商的宏图大略。这一卦辞是中国文化中“谦逊”人文精神的奠基。

※兑:亨,利,贞。

兑的本意是喜悦,八卦中兑为泽,是说江河湖海有泽润万物之意,顺乎天、应乎人,因使人喜悦故为“兑”,同样具有“亨,利,贞”的天性。这一卦辞彰显文王创导为政者要象江河湖海那样泽润于民,从而取得民众的欢心、拥护与爱戴,也彰显了文王依靠民众完成剪商大业的深谋远虑。这一卦辞是中国文化中“仁爱”人文精神的奠基。

※坎: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坎为水,古人视洪水为灾害故命卦名为坎,坎者即陷也,“习坎”就是重复去跨越艰险,“孚”是诚信、信心,“维”是维系、保持,“尚”是高尚,“有孚,维心亨,行有尚”是说有诚信,保持亨通的心态,追求高尚。这一卦辞彰显了文王对完成剪商大业艰难险阻的认识和攻坚克难的意志。这一卦辞是中国文化中“诚信尚义”人文精神的奠基。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jiu)”。

艮是山,艮者坚固、坚硬、坚定也,“其”是代词,在这里指山,“背”是山脊,“身”是山体,“艮其背,不获其身”是说站在山脊也看不全整个山体,“行其庭,不见其人”是说行走在山间也看不见山里有人。这两句卦辞寓意山的雄宏、广袤,“无咎”是说没有祸殃。这一卦辞意境深奥,只有站在文王剪商的历史背景下,才能从卦辞中体悟出文王大山般的从容与坚定。这一卦辞是中国文化中“敦厚”人文精神的奠基。

文王注释“八卦”,八卦中有七卦是说“元、亨、利、贞”的大自然造物功能,这个功能也就是大自然法则,这个法则就是“给予”,也即“天爱万物”。天的恩惠、地的厚道、阳光的温暖、雷震的亨通、轻风的和熙、水泽的滋润、坎坷的磨砺、大山的敦厚,文王对大自然的人文注释,每一句都是对人类思想文明的启迪。

文王更伟大之处,不仅仅是发现了大自然本能,而且以理性之光,找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源,大自然怎么爱人?怎么哺育万物?怎么不图报答?而人应当怎么效法大自然而为人?“元、亨、利、贞”就是为人的法则,用现代语境来说,就是“做人要本分、处事要亨通、待人要有利、言行要诚信”。

文王把“天道”引申为“人道”,为中国文化开辟了“君子之道”的光辉人文思想,文王倡导的君子之道就是效法天道,启迪人类要把"本分、亨通、互利、诚信"作为社会治理与做人的思想准则。乾乾君子、勤勉温顺、大义凛然、谦逊仁爱、诚信敦厚,这些人文品质都出自文王“八卦”注释中。

显然,周文化就是周文王启迪人类社会应当效法“元、亨、利、贞”的大自然法则的思想大智慧。

在人类宗教至今还宣扬“神”是造物主的当今,文王早在三千多年前就说清了,那就是自然法则。中国文化中虽然也有“盘古氏开天辟地,女娲氏用黄土造人”的神话,或许受文王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始终未能形成“人神合一”的宗教。

文王《八卦》注释有哪些思想价值呢?

一、文王发现“元、亨、利、贞”的大自然法则(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最辉煌的成就

是文王最早认识了“天性法则”,并把“天性法则”定义为“德”从而提出了“人道法天”的主张,在社会治理中文王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这三个“德”的“德治”纲领,在其辖区内忠实地践行“元、亨、利、贞”的大自然法则。

“德”在中国文化里是文明程度的度量衡,最早的“德”字可索源于商朝的甲骨文,偏傍带“彳”(chi),有“行走”之义,右部是“直”,还没有下部的“心”,“心”是在西周的金文中才出现的,基本含义是指“走的端,行得正”。春秋时代“德”与“道”形成合成词“道德”,“道”指方向、规律,“德”指认知方向、规律与顺应方向、规律的能力。《黄帝内经》中有一词叫“淳德全道”,其文字意义就是一丝不苟的顺乎自然规律。周朝初年,文王将“元、亨、利、贞”这一自然法则作为社会“四德”而推广与践行,将“走的端,行得正”的这个“德”,用“四德”元素推向了一个更理性的高度。“以德配天”,就是要忠实地践行天道法则,“敬德保民”,就是要象天爱万物一样爱护百姓,“明德慎罚”,就是要象天道一样多给予、少惩罚。

中国共产党执政中长期奉行的“让人民当家做主”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奉行的“和平共处、协商对话、对外开放、互利共赢、包容性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也都与“元、亨、利、贞”的大自然法则一脉相承。

二、八卦”体现的哲学思想是人类的哲学建树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社会、规范自我,是哲学科学的初衷,“八卦”就是文王最早以唯物论的认识论来认知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哲学典范。

文王说事论理,首先是基于八种自然物质现象的,“八卦”把八种自然现象又分为阴、阳两类,乾为阳、坤为阴,其它六种都是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命题是人类哲学史上首创的“对立统一”规律。阴、阳相互转化,就是“量变与质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从“八卦”中我们认识到当今哲学的三大定律,是我们文王的建树。

“八卦”中的“六爻”是一部辨证法经典,从“潜龙勿用”到“飞龙在天”,文王把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揭示得淋漓尽致,一句“亢龙有悔”,又完整表达了“物极必反”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后世哲学家们研究的那点事,早就被文王说破了。

宋代学者陈抟老祖读懂“八卦”后所画的阴阳图,弥足珍贵地告诉了阴、阳哲学的奥秘智慧:一是物象的对称性(黑白图样对称);二是事物的对立性(黑白图样对立);三是事物的包容性(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显然,陈摶老祖读懂了“八卦”智慧的秘诀,在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里,对称方有稳定,对立才能依托,包容方可共存,这是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生存的法则,也是人类社会治理的天机。

阴、阳对立统一哲理虽不为文王首创,而“八卦”六爻显然是阴、阳对立统一或一分为二哲理的经典应用。

文王注释“八卦”,既是唯物的,又是辨证的,吉-凶,利-弊,成-败,得-失,始-终,因-果,这些现代逻辑、观念、意识、概念,在六爻的爻辞中活龙活现。

六爻中处处有哲学,最光辉的当属“含章可贞”和“无成有终”这两句爻辞,“含章可贞”是说有光彩的东西总会发光,“无成有终”是说正义的事业总能成功,这么深奥的事理逻辑与信仰自信,只有能看得透的哲人才能具有,是啊,三千多年后的当今,文王的思想光辉继续闪烁,中华文明更加成熟。对文明的探索、发现、信仰与自信,文王姬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榜样。

三、剪商兴周,是文王思想指引下的一场社会政治文明大变革

推进中华民族的文明与进步,文王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种惕励奋发的领路人情怀,今人读起来也不得不为之感动。从乾卦六爻注释中可以窥见到文王“潜龙勿用”的隐忍、“利见大人”的冥思、“夕惕若”的眷眷初心、“或跃或渊”的审时度势、“飞龙在天”的举义、“亢龙有悔”的自我告诫,为剪商大业、为中华文明的奠基,文王付出了何等苦苦思索啊!。

“君子终日乾乾”,是文王倡导的领导人精神风范,这种勤奋、本分与谦虚的人格魅力,对当今社会有着多么巨大的现实意义。

文王的功业不是说教,而是一场推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大实践,从“八卦”注释中我们可以看到文王对剪商大业的周密布局,不论思想舆论的构建、或是新生力量的组织动员,不论战略战术的谋思、或是目标远景的规划,其严谨、通透、精准的程度,谁读来都会惊讶。

思想舆论准备上,“元、亨、利、贞”是一面栩栩生辉的义旗,文王通过对优美天性的歌颂,一针见血地揭露和鞭笞了殷纣王违背天道、悖逆天性、无元、无亨、无利、无贞、残暴腐朽的罪恶本质。这一天道法则的揭示,既是讨伐殷纣王的思想檄文,也为周王朝的立国做好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

文王通灵天理,借助八卦,树起“元、亨、利、贞”的一面剪商义旗,自然天成。

文王求贤若渴在历史上也是有名的,“八卦”注释中不止一次的说到“利见大人”,这里的“大人”不是指他自己,而是指社会贤能,“利牝马之贞”、“畜牝牛,吉”,文王以母马、母牛的勤勉、温顺来规范贤能们的思想境界,流行在中国文化中的“孺子牛”精神取向,就是文王创导的,至今成为中国人永恒的道德尊崇。

细读“八卦”六爻,可以领略到一幅波澜壮阔的剪商战争图景,从“潜龙勿用”、“履霜,坚冰至”的开始,到“飞龙在天”、“龙战于野”、“焚如,死如,弃如”的结果,足见这场战争的辉煌与壮丽。

联系剪商战争读“八卦”,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取得战争胜利的最基本因素在文王“八卦”里都能找到,“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这是文王意识到天时不可错过。“艮其趾,无咎,利永贞。”,这是文王意识到地利不可忽视。“和兑,吉”、“孚兑,吉”、“孚于剥,有厉”,这是文王意识到人和的重要与脱离民心的凶险。除此之外,文王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意念”创造,那就是“引兑”,白话文就是“带领民众谋幸福”。

“引兑”是剪商大业的终极目标。读到这里就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中国历史上自周朝以后的改朝换代的帝王们的思维,都是停留在“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死窟窿里,背离了“带领民众谋幸福”的初衷,因此,都没有找到能够“江山永固”的出路。出路有没有?文王在“八卦”注释里也早明确说了,那就是“敦艮,吉”,对人民敦厚仁爱就有吉利,文王注释“八卦”告诫了世人一条真理:做任何事情,民心不可丢!

细心解读,“八卦”里还有诸多思想精灵,“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原来后世战争中“优待俘虏的政策”也出于文王的灵魂,更有甚者,“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这种“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高风亮节,也是发源于文王、发源于“八卦”。

“有孚,维心亨,行有尚”,这种坚守诚信、不忘初心、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是出此文王“八卦”啊。

大道至简,文王用482个字(卦辞82、爻辞400)解读了乾坤,发现了真理,“八卦”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华民族的人文教科书。

一场成功的社会变革,必定有接地气的指导思想与理论,站在文王剪商的大历史背景下解读“八卦”,让我们深层次领悟到历史上发生的那场剪商战争,是文王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的告捷。

在周初,“元、亨、利、贞”被称作“四德”,德的真正含义是什么?《黄帝内经》中有一词叫“淳德全道”,华夏远古文化里“道”就是指大自然规律,“德”就是顺应,“淳德全道”其文字意义就是一丝不苟的顺乎自然规律。所以,中华文化就是这么一种以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为“德”的“德文化体系”。

周朝立国后,在文王的光辉思想指引下,文王的儿子周公“制礼作乐”,设计了人类最早、最精致、最完美的宗法人文制度,开创了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先河。周公姬旦把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礼"的范畴,使其成为系统化的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周文化缔造的“周原文明”,是中华文明史上最璀璨的一颗明星。

周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大法则,具有着强大的社会内生动力,其本质性、融合性、开放性、互利共享和诚信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毫无疑问,姬昌是周文化的始祖!岐山是中华文明的圣地!

周文化及其产生的文明成果是全方位、多层面、系统性的,在哲学认知、思想启蒙、政治变革、经济奠基、社会与人文制度构建上,都具有中华文明的开创地位。

当今弘扬周文化,就是要弘扬周人的思想大智慧,学习周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管理社会、规范自我的思想方法与能力。笔者认为以下周人的思想认知与社会管理能力值得我们当今大力学习和弘扬:

1、学习周人认知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

2、学习周人构建社会制度文明的思想能力。

3、学习周人以秩序与规范管理社会的组织能力。

4、学习周人亨通互利、诚信文明、包容共处的做人能力。

5、学习周人自食其力、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创业能力。

当今社会,周文化具有全人类认识世界、治理社会、规范自我的巨大普世思想价值。比如,我们治国理政长期奉行的让人民当家做主、为人民服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思想,我们处理国际关系中奉行的和平共处、协商对话、对外开放、贸易自由、互利共赢、包容性发展、生命共同体等一系列思想,都与“本分、亨通、互利、诚信”的周文化思想智慧是一脉相承的,周文化具有着人类思想智慧的绝对制高点。

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与弘扬,当务之急要解决以下学术问题:

第一、矫正儒学一统天下和周文化研究的误区

1、把文王为酝酿一场社会文明大变革而注释的“八卦”思想自孔夫子始当做算卦工具书,这是千古之谬误。

2、如今到处悬挂的“弘扬周礼文化”的文宣大标语,殊不知“周礼”是周人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等等一系列社会生活的规范典章,弘扬这个能有什么意义?

3、周文化所创造的“周原文明”是世界文明标准要素最齐全的中华文明,可主流社科书却从不提及。

4、号称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教科书提及的最早思想家不是周文化的缔造者文王姬昌、却是比文王晚出生约500年春秋时代的孔子。

5、把距今3000多年就诞生了的周文化与春秋时代产生的孔儒说教混淆,矮化了周文化的博大精深,淹没了周文化对全人类的建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等思想光辉。

6、把周文化研究仅仅停留在故事和器物文字的搬家上,或是星座、命理、命运的推算上,根本理不出周文化的思想源头来。

7、对周文化的研究仅停留在周人如何“敬天保民”、“励精图治”,或是“礼乐德治”、“明德慎罚”这些周人治理社会的行为方式或表象上,至于周人为什么要“敬天保民”?为什么讲“礼乐德治”?对周人这种行为方式的深层次思想源头解读尚属空白?

第二、确立周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思想根脉地位

由于夏商周断代史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原因,历史教科书提及的最早思想家是春秋时代的孔子,可孔子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中华思想文明若止于孔子,显然就失去了我们号称五千年文明的文化之根,所以笔者认为文化寻根、确立周文化的思想地位是学术研究的当务之急。

史载孔子是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古文化典籍的编纂人,清人龚自珍在《六经正名》中明确指出:“仲尼未生,已有六经;仲尼之生,不作一经。”,可见历史对孔圣人的文化地位是有存疑的。从六经内容看,《乐》已失传,留存的《诗》、《书》、《易》、《礼》都是记载西周王朝的事,作为晚辈的孔子只能是后世学生了。长期以来,封建王朝尊孔为“至圣先师”,尊周公姬旦为“元圣”,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又高呼“打倒孔家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确实处于“尊孔与反孔”的纠结中,解除这种纠结是学术研究的良心与责任。

历史不可能是虚无的,人类智慧也不可能是断裂的,沿着孔子到周公姬旦这条文化脉略,很容易就可以寻找到中华文化的根脉。

孔子有句名言叫“克己复礼”,这个“礼”就是周公姬旦所作的《周礼》,《周礼》是周人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等等一系列社会生活的规范典章,属于周人的制度建设,而引领这一制度构建的思想,无疑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

孔子显然只是“八卦”的一位读者,并对“八卦”做了很多自己的注释,流传下来被称为《周易》、实为孔子所做的“象辞”、“彖辞”、“卦传”、“十翼”,附会了很多儒学伦理,实际上矮化了文王“八卦”的思想精髓,并把“八卦”引入了卜卦的歧途。此后再经历朝历代算卦先生的反复杜撰,让史传的《周易》彻底演变成为一本脱离社会、玄奇怪异的卦书了,我们文化的根也自然就被埋没了。

孔子的《论语》与文王《八卦》比,孔子阐述的是做人心术,而文王阐述的是宇宙大道,前者充其量只是“学而优则仕”的生存技巧教导,后者却是人类社会能够守正和发展的大智慧启迪。孔夫子教给我们的属于做人的“行为规范”,而文王教给我们的却是认知客观世界的“思想大法则”。

文王“元、亨、利、贞”的思想大法则是解决人类问题的唯一大智慧。

当今社会,尽管人类因“凶残与自私”的劣根性而继续在争斗着,各种意识形态形成的政治偏见也层出不穷,国家间的利益捍卫与争夺更是不懈,但人类的出路,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本分、亨通、互利、诚信、共创、共享”的智慧大道上去!

在习总书记提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今,很有必要把中华民族的文化脉络厘清,去伪存真、去粗存精,让中华民族的真魂回归、发扬光大,这对于中华文明将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2019年5月22日落笔于古城岐山2019年9月3再修改发布

附录

一、八卦卦辞新解

乾为天,“元”是根本,“亨”是亨通,“利”是有利,“贞”是坚贞,乾卦是说上天哺育万物,具有根本、亨通、惠利、坚贞的本能。

八卦的思想精髓有四层含义:

震为打雷或地震,“虩虩”是恐惧的样子,“震来虩虩”是说雷震发生起来很恐惧,之后乃平安无事,同样具有“亨通”的品性。“匕鬯”是古代宗庙祭祀用酒器,“不丧匕鬯”是说没有甩掉手上的酒器,镇定自若,“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文王用这一卦辞激励新生力量面对反动势力的淫威要有处事不惊、临危不惧的胆略。这一卦辞是中国文化中“大义凛然”人文精神的奠基。

坎为水,古人视洪水为灾害故命卦名为坎,坎者即陷也,“习坎”就是重复去跨越艰险,“孚”是诚信、信心,“维”是维系、保持,“尚”是高尚,“有孚,维心亨,行有尚”是说有诚信,保持初心,追求高尚。这一卦辞彰显了文王对完成剪商大业艰难险阻的认识和攻坚克难的意志。这一卦辞是中国文化中“诚信尚义”人文精神的奠基。

艮是山,艮者坚固、坚硬、坚定也,“其”是代词,在这里指山,“背”是山脊,“身”是山体,“艮其背,不获其身”是说在山脊也看不全整个山体,“行其庭,不见其人”是说行走在山间也看不见山里有人。这两句卦辞寓意山的雄宏、广袤,“无咎”是说没有祸殃。这一卦辞意境深奥、洁静精微,只有站在文王剪商的历史背景下,才能从卦辞中体悟出文王大山般的从容与坚定。这一卦辞是中国文化中“敦厚”人文精神的奠基。

二、八卦爻辞新解

※乾六爻

“初九:潜龙勿用。”。这是乾卦的第一爻,龙是我国古代最受崇拜的神秘动物,龙也象征有贤能的伟大人物,文王这句爻词的寓意就是说新生力量还处于潜伏期,不到动手的时机,这纯粹是一个隐忍待机推翻商纣的吐白。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是乾卦的第二爻,是说龙一旦出现在田野,就有机会见到贤能人士了。寓意文王自己出狱后,将可以深入民间、集结贤能,具体谋划剪商大计了。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是乾卦的第三爻,“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乾乾”是本分、守正的状态,“夕”是夜晚,“惕”是警惕,“若”在这里相当于“初心不改”,“厉”是精神专注,这段爻辞是说君子要本本分分,昼夜警惕不动摇,精神专注就不会有过失。寓意文王出狱后决心为剪商大业要惕励奋发了。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这是乾卦的第四爻,是说跳跃或继续潜伏都是可以的。寓意剪商的时机把握和步骤安排是可以审时度势的进行,这纯粹是一个战略战术的深刻谋划。

“九五:见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是乾卦的第五爻,是说龙已经飞起来了,选贤用能的时机到了。寓意剪商的大旗已经举起,可以浩浩荡荡的联络各路诸侯贤能推翻商纣了。

“上九:亢龙有悔。”。这是乾卦的第六爻,是说龙不要飞得过高,过高就会有懊悔。寓意剪商大业完成之后,到了“九五之尊”的地位,就不能高高在上了,这是文王在自我告诫永远不能脱离民众。

※坤六爻

“初六:履霜,坚冰至。”。这是坤卦第一爻,“履霜,坚冰至”是说寒凝大地,寓意新生力量还处在艰难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这是坤卦第二爻,“直、方、大”是说地域广阔,“不习无不利”,是说这么优越的地利条件不用怀疑,新生力量一定能够崛起。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这是坤卦第三爻,“含章可贞”是说美丽的文采总能发光,“或从王事,无成有终”是说做一番王业,即使自己看不到成功,但相信结果是美好的,彰显出文王对剪商大业胸有成竹。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这是坤卦第四爻,“括囊”是把口袋收紧,“无咎”是没有过失,“无誉”是不图虚荣,这段爻辞是说时机不成熟时必须谨言慎行。

“六五:黄裳,元吉。”。这是坤卦第五爻,黄为土,是大地的本色,土在五行里居中,“黄裳,元吉”的寓意相当于古代哲学所主张的“中庸”一词,文王在这里是告诫自己先不要锋芒太露,。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这是坤卦第六爻,“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是说剪商大业是一场必定流血的战争,寓意新生力量要有不怕牺牲、血战到底的气概。

※离六爻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这是离卦第一爻,“履”足也,“履错然”是说剪商大业的步伐不能错乱,“敬”即谨慎,“敬之无咎”是说谨慎行事就不会错,寓意等同坤卦的六四爻的“括囊,无咎”。

“六二:黄离,元吉。”。这是离卦第二爻,“黄离”是说太阳的颜色是黄的,黄为土,处五行中央,处中央必定安全,是谓“元吉”即大吉,寓意等同坤卦的六五爻的“黄裳,元吉”。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fou)而歌,则大耋之嗟(jie),凶。”。这是离卦第三爻,“昃”是日头西斜,“鼓”是敲击,“缶”是瓦器,“耋”是老人,“嗟”是伤叹,辞意是说:当日头西斜再不鼓缶而歌就是年迈人的悲哀了,文王在这里感叹自己到这个年纪若再不完成一番剪商大业就太遗憾了,这段爻辞是文王告诫剪商大业如若错过时机、不进则退,是有凶险的。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这是离卦第四爻,“突如其来”是说剪商大业之急迫,“如”同“汝”,第二人称代词,这里代指殷纣王,“焚如,死如,弃如”就是要让殷纣王无容身之地。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这是离卦第五爻,“出涕”是流泪,“沱若”是滂沱,“戚”狭指手足兄弟或亲近的人,广指人民大众,“若”是顺从,这段爻辞的寓意是说文王自己为剪商大业含辛茹苦甚至悲伤流泪,必定会迎来社会大众的响应。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这是离卦第六爻,“王用出征”是指用兵,“嘉”是嘉奖,“折首”是低头,“获”是获得,“匪”是不要,“有嘉折首”是说对低头认错的人要给予嘉奖,“获匪其丑”是说抓住俘虏不要侮辱,这段爻辞的寓意是说在剪商战争中要礼遇放下武器的人。

※震六爻

“初九:震来虩虩(xixi),后笑言哑哑,吉。”。这是震卦第一爻,“震”是打雷或地震,“虩虩”是恐惧的样子,“笑言哑哑”是坦然的神态,这段爻辞是说打雷或地震发生起来觉得可怕,但坦然面对就没有凶险,文王用这段爻辞鼓励民众面对殷纣王的残暴要有临危不惧的气概。

“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这是震卦第二爻,“亿”是安宁,“丧”是损失,“贝”是古代的贝币,“震来厉,亿丧贝”是说坦然面对打雷或地震致使的财产损失,“跻于九陵”是说面临凶险时可以跻身九重山陵躲避起来,“逐”是角逐,“勿逐,七日得”是说不必计较或在意财产损失,七日就会又得到。这是文王想到了剪商大业的凶险与对付凶险的心态。

“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sheng)。”。这是震卦第三爻,“苏苏”意为苏醒、复活,“眚”是指病、灾,“震苏苏”是说打雷或地震可使万物复苏,“震行无眚”是说这种灾难并无大碍,文王用这段爻辞提示殷纣王的残暴只能让民众更加觉醒。

“九四:震逐泥。”。这是震卦第四爻,“逐”当驱逐,是说地震可以驱逐污泥。这段爻辞寓意剪商大业是一场摧古拉朽、驱逐一切污泥浊水的战争。

“六五: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这是震卦第五爻,“往来”是反复,“厉”是厉害,“亿”是安然,“丧”是损失,“事”指变化规律,这段爻辞是说打雷或地震的反复尽管厉害,安然面对就不会有多大损失,这是规律。这段爻辞是文王对剪商大业艰难曲折性的充分预见。

※巽六爻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这是巽卦第一爻,“利”是有利,“武人”是指武士,也代指勇敢果断,“贞”是始终如一,这段卦辞是说进退乃战争常态,胜利属于勇敢的人,寓意完成剪商大业要勇敢果断、始终如一、坚定不移。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这是巽卦第二爻,“巽”为风,也有谦逊的涵义,“巽在床下”等同于当今的“不出风头”,“用”是利用或鼓动,“史”是掌管占卜的官,“巫”是巫婆,“纷若”是纷纷响应,这段爻辞是说自己可以不出头露面,而鼓动“史、巫”们去宣传动员民众参与剪商大业也是可行吉利的。

“九三:频巽,吝。”。这是巽卦第三爻,“吝”可以当“为难”讲,这段爻辞是说对于剪商大业持过于保守的态度是不足取的。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这是巽卦第四爻,“悔亡”是亡掉后悔即“不后悔”的意思,“田”是田野,“获”是收获,“三品”是古代猎物等级分类,“田获三品”就是在田野多打各种猎物,整段爻辞寓意在剪商大业中不要有所顾及,只需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这是巽卦第五爻,“贞”是坚决,“吉”是得,“悔”是失,“亡”是摒弃,“贞吉悔亡,无不利”是说坚决摒弃得失观念就无往而不胜。“无初有终”是说可以没有开始,而必须有终了,“庚”是古代以天干计时的庚日,“先庚三日”为丁日,“后庚三日”为葵日,“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这句爻辞很相似当今所讲的“革命不分先后”的含义。文王用这句爻辞号召民众对剪商大业不分先后、重在参与。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这是巽卦第六爻,“巽在床下”相当于“不出风头”,“资斧”古代指旅行盘费,“丧其资斧”寓意失去剪商机会,“,贞凶”是说过度不出头露面是凶险的。文王用这句爻辞是对剪商大业持优柔寡断态度的风险的告诫。

※兑六爻

“初九:和兑,吉。”。这是兑卦第一爻,“兑”是喜悦,“和兑,吉”是说和颜悦色必定吉利。

“九二:孚兑,吉,悔亡。”。这是兑卦第二爻,“孚”为诚信,“孚兑,吉,悔亡”是说让人心悦诚服必定吉利,没啥后悔。

“六三:来兑,凶。”。这是兑卦第三爻,“来”是招来,“来兑,凶”是说以不正当的讨好手段招来的赞扬是有凶险的。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这是兑卦第四爻,“商兑”指媾和的行为,“未宁”是不安宁,“介”是分割、摈弃之意,“疾”指毛病,“商兑,未宁”是说媾和得到的表面欢喜并不可靠,“介疾有喜”是说摈弃媾和才有真欢喜。

“九五:孚于剥,有厉。”。这是兑卦第五爻,“孚”指诚信,“剥”是剥落、侵蚀,“孚于剥,有厉”是说诚信受到伤害是很危险的。

“上六:引兑。”。这是兑卦第六爻,“引”是带领,“兑”是喜悦,“引兑”就是带领民众谋幸福。

兑卦六爻围绕“兑卦”泽润于民的本质,深刻阐述了从事剪商大业而和颜悦色动员民众的工作态度与思想方法。

※坎六爻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dan),凶。”。这是坎卦第一爻,“窞”指深坑,这段爻辞是提示在跨越重重艰险的时候不要误入陷阱而不能自拔。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这是坎卦第二爻,这段爻辞是提示在攻克艰难险阻的时候只求有小的收获才是妥当的。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这是坎卦第三爻,“来之坎坎”是说处于两陷之间,“枕”在这里是没有办法只有休息的意思,“来之坎坎,险且枕”是说处于两陷危难中就没有办法,“入于坎窞,勿用”是说落入陷坑就没法解脱了。这段爻辞是告诫遇到重重险阻就该伏枕以待、不可妄动。

“六四:樽(zun)酒簋(gui)贰,用缶(fou),纳约自牖(you),终无咎。”。这是坎卦第四爻,“樽”是盛酒器具,“簋”是盛饭器皿,“缶”是瓦罐,“牖”是窗户,这段爻辞是文王说自己被囚禁期间的生活,一樽酒,贰簋饭,用瓦罐自窗户送进接出,终于平安无事。告诫身陷困境时要知道隐忍。

“九五:坎不盈,只既平,无咎。”。这是坎卦第五爻,“盈”是溢出,这段爻辞是说当坑里的水没有溢出,仅与坑平,就没有可担心的。

“上六:系用徽纆(mo),寘(zhi)于丛辣,三岁不得,凶。”。这是坎卦第六爻,“徽”是三股绳,“纆”是绳索,“寘”同置,这段爻辞是说用重重的绳索捆住,置于荆棘丛中,三年不能解脱,就十分凶险。

坎卦六爻围绕“坎”的各种可能凶险,考量种种应对办法,深刻阐述了在剪商大业中应对各种凶险发生的预案。

※艮六爻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这是艮卦第一爻,“趾”指山脚,这段爻辞是说山脚下是最安全、有利、永久、正确的地方。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这是艮卦第二爻,“腓”指山腰,“拯”是拯救,在这里可当“顺从”理解,这段爻辞是说在山腰如果不顺从其形,心情会是别扭的。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yin),厉熏心。”。这是艮卦第三爻,“限”是界限、禁区,“列”同裂,这里指开裂的山脊,“夤”是攀附,这段爻辞是说超越禁区,或在裂脊上攀附,其危险就如同心被火熏了。

“六四:艮其身,无咎。”。这是艮卦第四爻,“身”是指整个山体,这段爻辞是说只有占领整个山体才是安全稳固的。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这是艮卦第五爻,“辅”是畿辅,指重要的位置,“序”是古代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这段爻辞是说处于重要位置,说话得体,就没有后悔。

“上九:敦艮,吉。”。这是艮卦第六爻,“敦”是敦厚,这段爻辞是说怀着大山般的敦厚就是吉利。

艮卦六爻围绕“艮”的地形、地貌、特质,深刻阐述了在剪商大业中趋利避害、一言九鼎、敦厚仁爱的精神境界。

后记

想不到一篇博客文字,被百度快照,点击量快上二千了。

真正的文化人会当做大餐,读懂就领会了人类最原始的灵魂境界。

当今,杂闻飞度乱心,娱乐至死乱志,八卦沦落为调侃,其实文王八卦是真正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启蒙书,这里研究的是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文明生存的大智慧。

天道本是给予,人道何以变成索取?中华古文明决不是如今这股风气!

拯救人类的灵魂,孔夫子的心灵鸡汤《论语》靠不住,而需要文王揭示的这最原始最淳朴的古道德!

岐山人,百忙中请光顾一下自己地域的文化,因为岐山不仅是周公故里,也是文王故里,更是黄帝故里。

流淌在箭括岭下曾养育过古周原的姬水,也同时养育了中华民族和她的辉煌文化!作为每个岐山学子,真该懂,真该传播岐山这深厚的文化底蕴。

化数亿元建造的周城,要想做大做强周文化,我想不必再浅薄到最初的用妲己与纣王来吸引眼球,应该请周文王归位。

THE END
1.天机真解,玄学大秘伏羲金星八卦木星道学现在很多人都把《周易》简单地理解成“占卜”的工具书,这倒也不能说不对,只是太过于片面和肤浅了。 要知道,易经是咋来的? 前面我说过,先天八卦测不准了,周文王弄出一个后天八卦来。 后天八卦怎么来的? 无他,仿古尔! 在那个“观天授时”的时代,他肯定不是推算的,而是模仿上古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SARVI60556AP3U.html
2.八卦占卜新解孔夫子旧书网:与八卦占卜新解有关的图书大全。国内领先的古旧书交易平台,汇集全国各地13000家网上书店,50000家书摊,展示多达9000万种书籍;大量极具收藏价值的古旧珍本(明清、民国古籍善本,珍品期刊,名人墨迹,民国珍本,绝版书等)在孔网展示与交易,吸引了大量的学https://m.kongfz.com/topic/1846925/
3.八卦占卜新解定价:¥3.00 作者:费秉勋著 出版社:陕西旅游出版社 丛编项: 标签:八卦 ISBN:9787541800986出版时间:1990-11-01包装: 开本:19cm页数:178页字数: 内容简介 暂缺《八卦占卜新解》简介 作者简介 暂缺《八卦占卜新解》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暂缺《八卦占卜新解》目录https://www.dushu.com/book/10168998/
4.八卦数字占卜方法(八卦占卜新解)?如果有一种占卜术 ?能预测六十多种常见事项,几乎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简单易学,准确度高,还很有趣 ?你愿意花多少时间来掌握它呢? 6年?6个月? 不,只需要6小时! 【八卦神数】是为这样的你准备的占卜课程—— ●对玄学术数有浓厚的兴趣 http://kuai369.com/news/11/4/19875.html
5.六爻占卜新解—八卦? 后人把伏羲氏这个时代产生出来的八卦 坤 叫做【先天八卦】。 3 兑 离 震乾 兑 坤 ?后天八卦也叫文王八卦,是周文王被囚在羑里的时候,将 先天八卦进行了改革,把伏羲八卦的顺序重新排列。 离南坎北、 震东兑西、 艮东北坤西南。 乾西北巽东南、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3/0118/07/20502731_1064065584.shtml
6.《周易》与武术文化11篇(全文)八卦之学是易的基本文化智慧,其原型是一种巫术智慧。它是在龟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在中华巫术史上,一般认为先有卜后有筮,卜是渔猎时代巫术的主要方式,筮是农耕时代的巫术的主要方式。占卜巫术方式更古老。所以《左传·僖公四年》有“筮短龟长,不如从长”的说法。占卜是占筮的前期状态,两者在文化意识和情感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ga1idjk.html
7.费秉勋他从事编辑工作14年,1978年留校任教,1986年评为副教授,1993年评为教授,发表论文百余篇。[1]著有专著《中国神秘文化》《八卦占卜新解》《奇门遁甲新述》等。被授予“世界著名易学导师”荣誉称号,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易学名家”等。[2] 词条图册 中文名 http://baike.soso.com/v8069842.htm
8.八卦基本知识【“伏羲画八卦与造书契”新解】 伏羲氏是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最早的智者之一。伏羲氏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他又拥有着超人的智能。伏羲氏将他观察到的一切,用一种数学符号(这种二进制数学模式成为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石)描述了下来,这就是八卦。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511107/article/details/98335558
9.快速排盘七政四余算命七政四余在线排盘免费算命《公元与干支相互换算的新方法》 《六壬学起源及基本认识》 《六壬实战详解》 《六壬粹言》 《六壬辨疑》 《六支八卦断阳宅秘诀》 《八卦断阳宅秘诀》 《及卦象预测风水浅谈》 《快速构思法》 《断卦技法》 《经》 《内经图》 《冰鉴刚柔章》 《冰鉴容貌章》 https://www.16757.com/ysh/suanming/392.html
10.《周易六十四卦新解》(四)蒙卦,小鬼偷钱之象。山高水深,蒙道昏昏;求之启蒙,心诚则亨;摆脱愚昧,志守坚贞;学而不厌,温故知新。 《象》曰: 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 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 【易连山解】: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 )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https://www.meipian.cn/56wxjc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