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帮助刘备取得益州赢得汉中之战,曹操也感叹未能将其招揽刘璋张松

正史上的法正确实改变了刘备;对于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也确实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

法正对于刘备的重要性,不亚于诸葛亮。奠定蜀汉政权生存基础的两大行动:入据益州、进取汉中,都离不开法正。

法正,是一位曾经被性格缺陷束缚的失意者

诸葛亮当初在襄阳的《隆中对》中,提到了这么一句话:“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里的智能之士,指的就是法正这种人。

法正并不是益州土著,而是关中地区的扶风人。建安年间,天下大乱,饥荒肆虐,他和老乡孟达一起进入蜀地,成了刘璋的幕僚。

但是,这期间的法正很不得志,担任的是诸如新都令、军议校尉之类的与决策圈压根不沾边的小官。至于主要原因,还真不是他外乡人的身份,而是“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

法正的“无行”,史书中确实进行了证实:“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说白了,就是心眼小,有仇必报、有恩必回。在如今看来真不是什么大毛病,但与东汉以来“孝廉、贤良方正”的品德要求并不吻合。偏偏刘璋跟他的同宗刘表类似,是个坐谈仁义、毫无进取心的“庸人”。在他这种满足现状的道德模范眼中,法正能力再强,也很难进入自己的法眼。

张松

那时,只有益州别驾(刺史的助手)张松跟法正关系要好,他俩一个不满刘璋的无能,一个不甘心自己所受的待遇,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刘璋并不明白的是,时代已经变了。当时的中原,各路诸侯的争霸大业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任人以才、容人所短的务实人才录用思路已经大行其道,曹操甚至在求才令中声称,“不仁不义而有治国用兵之术”之人,也能在自己这里某得一席之地。

正是秉承着这种功利主义方针,曹操逐渐在群雄逐鹿的乱局中崛起。直到他扫平中原、把眼光盯到汉中身上后,原本莺歌燕舞的刘璋才突然感觉到压力:汉中、益州唇齿相依,张鲁若落入曹操之手,自己也就完了。

刘璋首先派张松去荆州找曹操示好,在受到冷遇后,张松愤而劝刘璋跟曹操划清界限,转而结交刚刚在赤壁获胜、而且同为汉室后裔的枭雄刘备。而在此后决定由谁出使刘备时,张松极力推荐了法正。

这番机缘巧合之下,一直默默无闻的法正就此登上了时代的主舞台。

刘备能获得益州这一战略根据地,首先得感谢法正

对于出使刘备这一差事,法正原本还不大乐意,“正辞让,不得已而往”;但在跟刘备这位被曹操视为英雄的人物交谈之后,法正的态度彻底改观,他回到益州后,立即跟张松合计:刘备有雄才大略,是一位可以扭转益州未来、改变俩人命运的英主,绝非刘璋这类尸位素餐之人所能比拟的。

刘备

于是二人商定后,决定豁出身家性命,推动刘备这位猛龙顺利过江,从而带动益州人民改天换地;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让他俩从此能够一展抱负,辅佐英主,在乱世中建立一番不朽的伟业。

很显然,刘备跟曹操一样,也是一位极端务实的功利主义者。要实现当初隆中对的战略设想,拿下蜀地是关键的一步,张松、法正无异于及时雨。

于是,在接下来刘备入蜀的过程中,法正全程起到了穿针引线、点明方向、保驾护航的关键作用。

首先,刘璋派法正联络刘备共讨张鲁,法正却“阴献策于先主”,让他利用张松为内应,取代懦弱的刘璋,从而“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与当初隆中对中的主张完全吻合;刘备自然喜不自胜,全盘接受,当下就带兵南袭刘璋;其后,当听闻郑度劝说刘璋坚壁清野时,刘备大为担忧;法正淡然一笑:“终不能用,无可忧也”,刘璋的反应果然如他所料;而当刘备进围雒城后,法正写了一篇既是劝告、又是威胁的长文,指出“雒下虽有万兵,皆坏陈之卒,破军之将,若欲争一旦之战,则兵将势力,实不相当”,为今之计,只有“可图变化,以保尊门”。说白了就是威胁刘璋君臣,打你们是打不过的,想保住身家性命的话,赶紧束手就擒。

后来的走向证明,法正的心理战起到了效果。进围成都后,蜀将许靖意图投降,刘璋察觉后竟然也不敢治罪。

收买蜀地人心的推动者,夺取汉中的操盘手

夺下蜀地后,立下大功的法正一跃成了刘备的心腹,“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从此他进入了政权的领导核心,可以一展自己的满腹才华。

法正

法正虽然睚眦必报,但在面对大局时却异常清醒。对于当初意图投降的许靖,刘备打心眼里瞧不起,准备弃之不用。但法正认为,许靖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在蜀地的士大夫圈子里却挺有号召力,如果冷落他,很有可能让人认为刘备作贱贤才。因此,不如“宜加敬重,以眩远近”。

刘备对此言听计从,于是厚待许靖,这对笼络蜀地的士大夫、地主阶级起到了关键的示范作用。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在法正的推动下,刘备发起了夯实蜀汉政权基础的汉中之战。

起先,得知曹操不攻取巴蜀、反而返回朝廷,法正敏锐的分析出曹操一定后方不稳,短期内不可能亲临汉中;而留守的夏侯渊、张郃,远不是刘备的对手。因此,这正是蜀汉政权拿下汉中、巩固蜀地、进而“蚕食雍、凉”的战略机遇。

于是刘备“善其策”,率领几乎全部精锐进兵汉中。相持一年多后,到了公元219年,刘备移营定军山,吸引曹军主将夏侯渊前来争夺地势;法正看准时机,让刘备全军出击,于是黄忠率军居高而下,一举阵斩夏侯渊、击溃曹军。

此战后,刘备得以掌握了汉中之战的主动权,即使后来曹操亲自率大军前来,已无法改变既有局面。占据了汉中、巴蜀的刘备,至此才算真正具备了落实当初《隆中对》中“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战略的可行性。

曹操

而这场奠定三国鼎立格局的战役,战略与战术层面均由法正主导。甚至曹操在获悉汉中战局情况后,也不禁感慨:“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这个人,当然就是法正。一代枭雄曹操称郭嘉为自己的“奇佐”,对法正同样也是“情有独钟”,他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可见法孝直与郭奉孝皆为世间“罕物”,但凡欲图谋霸业者,都想求之。

算无遗策、深谋远虑,战略清晰、战术精明,法正的存在,对刘备起到了脱胎换骨的作用。对此,诸葛亮曾用了一个形象的描述:“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法正的存在,等于是给刘备安上了一对翅膀,从此才得以改变之前的落魄,摇身一变为翱翔于天际的雄鹰,再也没人能对其肆意拿捏。

可惜的是,在刘备成为汉中王的第二年,法正就英年早逝。智囊的缺失,也是后来蜀汉政权遭遇夷陵惨败、国力从此一蹶不振的原因之一。就像诸葛亮说的那样:“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THE END
1.阅读知识竞赛:《三国演义》知识竞赛考点巩固(最新版)7、问答题 董卓死后,士民莫不称贺,忽有一人伏其尸而大哭,此人是谁? 点击查看答案 8、问答题 杀了董卓的凶手是谁? 点击查看答案 9、问答题 说动刘备,让他下定决心夺取益州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10、问答题 关公的座骑赤兔马原本是属于谁的? 点击查看答案 11、问答题 被刘备、孙权封为“虎威将军”的http://www.91exam.org/exam/87-3796/3796617.html
2.《易中天品三国》学习笔记311、刘备夺取益州的原因1)孙权困难旱路水路均不通,也不能越过刘备攻蜀2)刘彰窝囊刘彰欲刘备攻汉中,借此威慑本土益州集团(核心诉求),但没想到刘备不听刘彰,另外张松和法正暗中投降刘备。P.s. 外来的东州集团(统治阶层)和土生土长的益州集团(被统治集团)矛盾深厚,益州集团意欲反叛。3)刘备厉害刘备“借兵助孙权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894879/
3.萌将冲冲冲答题指南答案大全萌将冲冲冲《三国演义》中,是何人说服刘备,让他下定决心夺取荆州 ?4 1. 诸葛亮 2. 赵云 3. 关羽 4. 庞统 孙坚死后,其子孙策举兵于何处,并为后来吴国的建立打下基础 ?2 1. 豫州 2. 江东 3. 荆南 4. 南海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句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请问这句话是谁说的 ?2 1. 周瑜 2https://a.9game.cn/tfqyczym/245704.html
4.刘备有四个儿子,但为什么说刘禅是当时的最优选择?如上所述,刘备不仅起家较晚,且生孩子也比较晚,当刘备于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去世之时,虽然自己已经是62岁的高龄,但其长子刘禅却仅仅16岁。至于刘永、刘理,史料虽未记载出生时间,但大概率生于刘备夺取益州之后的他们,此时更是只有八、九岁。如此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刘备又岂敢将未来托付在两个小孩子身上。 https://www.dztcqrm.com/news/50452
5.为何刘备一提“披发入山”?孙权就不敢西进取蜀?但在孙权说出要联合刘备共同夺取益州之时,刘备却说不妥。孙权想派孙瑜强行入川,刘备说你一定要这么做,我就是“披发入山”,也一定不会失信于天下。孙权无奈只好召回了孙瑜,所以为啥刘备一句话就让孙权认怂了呢?还是在周瑜活着的时候,孙权就蠢蠢欲动,想要夺取益州,而且有了一些实质性的行动。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就夺https://www.jianshu.com/p/73057831639b
6.QQ三国谋士大赛题库怪物名为灰色:比玩家弱很多的怪物(比玩家低5级外) 怪物名为绿色:比玩家稍弱的怪物(比玩家低5级内) 怪物名为黄色:和玩家差不多的怪物(与玩家同级) 怪物名为橙色:比玩家稍强的怪物(比玩家高5级内) 怪物名为红色:比玩家强很多的怪物(比玩家高5级外 说动刘备,让他下定决心夺取益州的是?庞统 哪咤的故乡https://m.360docs.net/doc/aa16763086.html
7.国士情怀与好汉气概——《三国》《水浒》比较研究之一《演义》这样虚构,是有意将庞统之死提前,让诸葛亮提前入蜀,以突出诸葛亮的形象。实际上,刘备夺得益州,实现跨有荆益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庞统才是头号功臣。他也不愧为胸怀天下,精通韬略的一流国士。 刘备的另一重要谋士法正,原为刘璋部属,因见刘璋闇弱,乃归心刘备,积极辅助刘备夺取益州。他目光远大,足智多谋,深http://www.sass.cn/916089/28163.aspx
8.三国时期经典战役研究之十211年,刘璋受制于汉中张鲁,且曹操也欲图汉中,蜀地受到严重威胁,于是,刘璋采纳张松建议迎刘备入川以增强实力自保。212年12月,刘备与刘璋决裂,战争爆发,历时3年余,刘璋投降,刘备占领益州。益州之战是刘备为夺取益州与刘璋发生的一场侵略性战争,是刘备建立蜀国政权最关键的一次战役。此役后,曹刘吴才真正意义上三分https://news.cjxy.edu.cn/info/1009/59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