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往事:为夺益州,孙权玩起了无耻,刘备却更加无赖看看头条

三国时期,当刘备"三顾茅庐"第一次见到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就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建议刘备夺取益州:"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诸葛亮提出了一个比较无耻的强盗逻辑:刘璋昏庸懦弱,不该当这益州之主,应该是由主公这样的明君来掌管。

不独独是诸葛亮惦记益州,东吴的周瑜和甘宁等人也都向孙权提出过进取益州的策略。

为何两方势力都惦记着益州呢?一句简单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便能说明原因。

益州牧刘璋是否昏庸不知道,但是他治下的益州却是一个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宝地。益州的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四川、重庆一带,是汉代十三州刺史部之一,由于特有的盆地地形,使得益州很容易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自古还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汉灵帝末年,刘焉听人说"益州有天子气",就请求来这里当上了益州牧。刘焉和后来继承其位的儿子刘璋野心也不大,在别人纷纷起兵争霸的时候,他们关起益州大门,认真经营,使益州成为乱世里难得的世外桃源,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也夸赞说"民殷国富"。

由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刘璋认为中原争霸的各路诸侯都畏惧蜀道之难,不会来打扰他的清静日子。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刘备和孙权早就把夺取益州当作了自己的事业来规划了。

曹操暂时还没考虑夺取益州的问题,因为他把刘备和孙权视为最大的对手,一个小小的益州还没放在眼里。

建安十五年(210年),在赤壁之战获胜后的两年,周瑜主动请缨,提出与孙权堂兄孙瑜搭档,率军进取益州,进而吞并汉中的张鲁,然后由孙瑜镇守益州,并与西凉的马超结盟,他则回军与孙权占据襄阳,与曹操对抗,这样就可以图谋北方了。

东吴伐蜀,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走北路,经今天的湖北房县、上庸,再经安康、西取汉中入蜀,但这要从曹操控制的地盘上经过;二是走西路,沿江西上,但是要通过已经被刘备占据的荆州。

东吴的人认为孙刘联盟,刘备没有任何理由阻拦,周瑜也许认为根本不用考虑刘备的态度,也许他没想到自己会死的这么早,还没来得及征询刘备的态度。

周瑜虽然死了,但事业还得继续啊。为此,孙权派使者面见刘备,说:"米贼张鲁(张鲁为五斗米道的教主)在巴汉称王,是曹操的耳目,图谋夺取益州。刘璋不能自守。如果曹操得到了蜀地,那么荆州就危险了。现在我们可以先攻取刘璋,然后讨伐张鲁,这样首尾相连,一统吴楚,才能彻底对抗曹操。"

孙权想的是自己夺取益州,进而排挤刘备,却说成了是为双方在荆州的共同利益着想,孙权是多么一个无耻的人啊!

然而,老辣的刘备又岂能被孙权所忽悠?刘备直接拒绝了孙权,并列出了三条理由:一是胜负难料;二是担心曹操会乘机袭击荆州;三是破坏与刘璋的同盟关系,会给曹操可趁之机。

明明是不想让益州落入东吴之手,但刘备却找了这样三条理由,而且每一条理由似乎都是在为孙权着想!

天下争霸,有时候比的就是谁更无耻!

孙权的愿望没有实现,直接撕下了脸,他派孙瑜率领水军进驻夏口,蓄势待发。

刘备一看孙权动真的了,就派人对孙权说:"刘备与刘璋是宗亲,希望借先祖英灵,匡扶汉室,现在刘璋得罪了您,刘备非常担心,希望您能原谅刘璋。"

面对孙权的无耻,老练的刘备还没有撕下盟友的面具。明明是为了自己夺取益州,却故作姿态地为刘璋求情。

刘备为确保益州的安全,还找到孙瑜,放出大话:"你真要攻取蜀地,我就披发入山,从此不再见人,以不失信于天下!"

这需要拥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说出如此无赖的话呢?

若论无耻,孙权是比不上刘备的;而若论耍无赖,刘备似乎比孙权更擅长。

刘备不仅在语言上有表示,在军事上也是积极布防:他让关羽驻扎于江陵,张飞驻扎于秭归(今湖北省秭归县),诸葛亮驻扎于南郡,自己则驻扎于公安,构成了一道数百里的防线。

刘备摆出了一副血拼到底的无赖样子:孙权你有本事就来吧。

孙权当然没有这本事,因为他没有信心同时应对曹操、刘备、刘璋三方势力。因此,孙权就让孙瑜撤了回来。

当孙权撤兵的消息传到益州,很多人都无比感激,说:"刘皇叔真是益州的保护神啊!"

可是,益州也有人感到害怕:"刘备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人啊!他和谁站在一个阵营,谁就要被他利用、陷害,甚至被取代。"

这样的话也很有道理,想想当初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孙权,这些想当当的英雄,不都是被刘备利用过吗?

刘备虽然挡住了孙权伐蜀的步伐,但是,他又不能再公开出兵伐蜀了吧?要不然,不仅是孙权,估计整个天下人都会攻击他。

正当刘备郁闷的时候,曹操却无意中帮了刘备一个忙。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说曹操要派兵到汉中征讨张鲁,心中恐惧。

刘璋手下张松、法正建议迎刘备入益州,以借刘备之力,抵抗曹操。这样,刘备率领数万大军,顺利地进入了蜀地。次年,刘备就与刘璋反目,开始了夺取益州的征伐。

看到最后的读者朋友们,你们认为刘备与孙权谁更加无耻和无赖呢?

THE END
1.阅读知识竞赛:《三国演义》知识竞赛考点巩固(最新版)7、问答题 董卓死后,士民莫不称贺,忽有一人伏其尸而大哭,此人是谁? 点击查看答案 8、问答题 杀了董卓的凶手是谁? 点击查看答案 9、问答题 说动刘备,让他下定决心夺取益州的是? 点击查看答案 10、问答题 关公的座骑赤兔马原本是属于谁的? 点击查看答案 11、问答题 被刘备、孙权封为“虎威将军”的http://www.91exam.org/exam/87-3796/3796617.html
2.《易中天品三国》学习笔记311、刘备夺取益州的原因1)孙权困难旱路水路均不通,也不能越过刘备攻蜀2)刘彰窝囊刘彰欲刘备攻汉中,借此威慑本土益州集团(核心诉求),但没想到刘备不听刘彰,另外张松和法正暗中投降刘备。P.s. 外来的东州集团(统治阶层)和土生土长的益州集团(被统治集团)矛盾深厚,益州集团意欲反叛。3)刘备厉害刘备“借兵助孙权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894879/
3.萌将冲冲冲答题指南答案大全萌将冲冲冲《三国演义》中,是何人说服刘备,让他下定决心夺取荆州 ?4 1. 诸葛亮 2. 赵云 3. 关羽 4. 庞统 孙坚死后,其子孙策举兵于何处,并为后来吴国的建立打下基础 ?2 1. 豫州 2. 江东 3. 荆南 4. 南海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句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请问这句话是谁说的 ?2 1. 周瑜 2https://a.9game.cn/tfqyczym/245704.html
4.刘备有四个儿子,但为什么说刘禅是当时的最优选择?如上所述,刘备不仅起家较晚,且生孩子也比较晚,当刘备于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去世之时,虽然自己已经是62岁的高龄,但其长子刘禅却仅仅16岁。至于刘永、刘理,史料虽未记载出生时间,但大概率生于刘备夺取益州之后的他们,此时更是只有八、九岁。如此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刘备又岂敢将未来托付在两个小孩子身上。 https://www.dztcqrm.com/news/50452
5.为何刘备一提“披发入山”?孙权就不敢西进取蜀?但在孙权说出要联合刘备共同夺取益州之时,刘备却说不妥。孙权想派孙瑜强行入川,刘备说你一定要这么做,我就是“披发入山”,也一定不会失信于天下。孙权无奈只好召回了孙瑜,所以为啥刘备一句话就让孙权认怂了呢?还是在周瑜活着的时候,孙权就蠢蠢欲动,想要夺取益州,而且有了一些实质性的行动。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就夺https://www.jianshu.com/p/73057831639b
6.QQ三国谋士大赛题库怪物名为灰色:比玩家弱很多的怪物(比玩家低5级外) 怪物名为绿色:比玩家稍弱的怪物(比玩家低5级内) 怪物名为黄色:和玩家差不多的怪物(与玩家同级) 怪物名为橙色:比玩家稍强的怪物(比玩家高5级内) 怪物名为红色:比玩家强很多的怪物(比玩家高5级外 说动刘备,让他下定决心夺取益州的是?庞统 哪咤的故乡https://m.360docs.net/doc/aa16763086.html
7.国士情怀与好汉气概——《三国》《水浒》比较研究之一《演义》这样虚构,是有意将庞统之死提前,让诸葛亮提前入蜀,以突出诸葛亮的形象。实际上,刘备夺得益州,实现跨有荆益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庞统才是头号功臣。他也不愧为胸怀天下,精通韬略的一流国士。 刘备的另一重要谋士法正,原为刘璋部属,因见刘璋闇弱,乃归心刘备,积极辅助刘备夺取益州。他目光远大,足智多谋,深http://www.sass.cn/916089/28163.aspx
8.三国时期经典战役研究之十211年,刘璋受制于汉中张鲁,且曹操也欲图汉中,蜀地受到严重威胁,于是,刘璋采纳张松建议迎刘备入川以增强实力自保。212年12月,刘备与刘璋决裂,战争爆发,历时3年余,刘璋投降,刘备占领益州。益州之战是刘备为夺取益州与刘璋发生的一场侵略性战争,是刘备建立蜀国政权最关键的一次战役。此役后,曹刘吴才真正意义上三分https://news.cjxy.edu.cn/info/1009/59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