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葛洪《神仙传》记载,仙人李意期生于汉文帝年间,得天师张道陵真传,善预测。建安十六年,李意期云游至涪县,被这一方福地所吸引,于是结茅为庐,住下来修行布道。
????一天,他仙游至芙蓉溪北宝盖峰下,见一山洞左有虬龙(石龙)俯首望溪,右有玄武(石乌龟)引颈赴水,便扩洞为室,名之曰“冷源洞”(现存富乐堂左侧)。李意期常在这修行布道,关于他的传说逸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一笔画出仙人桥
????当年芙蓉溪上无桥,百姓进城极不方便,李意期深悯百姓之苦,从背囊中取出纸笔,画出一桥,扬手掷向芙蓉溪,溪上顿起一座石桥,民众跪呼:“仙人!仙人!”,后来这座桥便得名“仙人桥”。
三分天下果应验
????李意期在布道中曾预言:汉室气数将尽,尔后天下必定三分。十年后,魏、蜀、吴相继建国,应验了他三分天下的预言。
献符图刘备必败
????章武三年,刘备准备十万大军伐吴,行前派秦宓备礼寻李意期预测胜败,李意期笑而不答,送上一幅符图,画有船载粮草,船首向东南,船上令旗却向北飘,还附上谶语:东不东,北非北,身至白帝天将黑。再后来,刘备伐吴被陆逊打败,逃到白帝城一病不起,向诸葛亮完成托孤后去世。
????后来邓艾入蜀,蜀国灭亡,邓艾四处寻李意期而不得。原来李意期早知邓艾有此企图,便从冷源洞出发云游天下了。后人为纪念李意期,在他结茅为庐的老龙山下建了游仙观,游仙也因此而得名。
针灸始祖涪翁
????据《后汉书郭玉传》记载:“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西汉末年,在涪县芙蓉溪与涪江交汇处的一个村子里,来了一个老头,问他姓甚名谁、家住哪里一概不答,还在江边自己搭房子安下了家(今惠泽堰附近)。老头常去涪水边钓鱼,人们干脆叫他涪翁。
????涪翁经常用草药和艾灸帮乡亲们治病,后来他受一个士兵因腿上中箭而治好肩痛病的启发,把器械刺穴法提炼为针刺术,后又与艾灸相结合,形成了传播后世的针灸疗法。
????他将一生的医学总结成《针经》《诊脉法》,并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给弟子程高,程高再传给弟子郭玉。郭玉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后汉书》为他立传,追溯师承关系,涪翁其人其事才得以为后人所知。
????为纪念涪翁,人们将其隐居的地方称为渔父村,并将其列入乡贤,清代一位不知名诗人所作的《游渔父村》便是对涪翁在游仙悠闲生活的真实写照。
白云深处碧溪流,渔父逍遥溪上头。
世际周秦嫌逐鹿,身潜江渚伴浮鸥。
桃园鸡犬名还在,柳浪纶杆事竟休。
风景尽随烟水去,依稀新月旧时钩。
“二刘”涪城会
????公元211年,刘璋邀刘备入蜀助其抵抗张鲁,从成都率三万步骑赶往涪县,刘备从荆州带来了两万余兵力,二人在东山(今富乐山)欢宴百日,刘备望蜀之全胜,饮酒乐甚,欢曰:“富哉!今日之乐乎!”富乐山因此而得名。
????欢宴的背后暗流涌动,刘璋手下的卧底张松、法正劝刘备趁机拿下涪城,进而夺取益州,刘备未许。欢宴之后,刘璋送刘备兵马粮草送其北上攻打张鲁,刘备北上佯装与张鲁作战,趁机收买人心,壮大实力。
????次年,刘备与刘璋决裂,先攻占白水关,进而占领涪城,两年后,益州失守,刘璋投降,真可谓“富乐独入眼,方知使君雄。”富乐山的涪城会成为蜀汉政权的发祥地。
????后来,这里便成为蜀军北上的基地,蒋琬在此屯兵三年。蒋琬死后,蜀国衰败,富乐山也见证了诸葛瞻战败、姜维投降钟会等重大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