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三年半,他用动画打造了一部「项羽」概念片!
wuhu专访
一起进入项羽重生的世界!
改写项羽命运,霸王重生!
书写作者过往,我命由我!
WUHU:欢迎徐子晖做客WUHU专访!
你曾说过“在学生时期看到了大量以古代题材为主优秀的影视作品,以项羽为首无数历史人物总是让我们为他们的处境和遭遇感到惋惜。”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项羽作为故事的主角呢?你认为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徐子晖:大学期间除了《楚歌》系列之外我还创作了《齐天》和《唐武士》两个系列,这两个系列一个是对于原著西游记的二创,一个是在唐朝这个历史节点原创的故事。在《楚歌》创作前夕我就已经决定去完成一部以改编历史故事为主的作品系列。
一路到黑
通天路
在我的认知中,项羽是一个有勇有谋令无数人敬畏的英雄人物,但在这背后却是他的傲慢刚愎自用,这也使他最终走向失败。《楚歌》系列赋予项羽新的生命转世重生在汉朝,最初的少年项羽保留了历史中项羽傲慢极端的性格缺陷,但在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之后,少年项羽认识到了自己的极端与傲慢,将这一股执拗化为力量去完成他未尽的使命。
神鬼之力
霸王终将凤凰逆磐
WUHU:您在《楚歌》的介绍中提到希望项羽可以成为年轻人的一个符号。您觉得他代表着一个怎样的符号呢?
徐子晖:少年项羽在故事中要面对来自外界刻板印象的诋毁和冷漠,而他的内心中也面临着自我怀疑以及心中信仰的崩塌。但面对着这无数挫折打击和负面情绪,少年项羽心中产生了一种力量。
就像现在无数的年轻人在自我怀疑内心迷茫的同时还要面对学业或是工作中他人的批评与教诲,有人因此倒下、有人变得顺从、有人却在绝望中产生力量并完成他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希望《楚歌》这个系列能够激励现在的年轻人向后者一样在绝境中产生力量,去成为一个自己想成为的人,做自己认为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我创作这个系列的初衷。
拘灵遣将
昭告天下
徐子晖:《楚歌》系列意图探索项羽重生后复仇的可能性。我将历史中的成年项羽与《楚歌》中的少年项羽所处的客观环境有所区分。
其一,出身不同。《项羽本纪》中的项羽是楚国贵族出身,将领后人;《楚歌》中的少年项羽是个出身贫寒的流浪少年。
其二,项羽与刘邦的关系不同。《项羽本纪》中刘邦与项羽互为兄弟、并肩作战,共同完成了抗秦大业,其中,刘邦集团弱小,项羽集团强大;《楚歌》中相反,此时的刘邦已建立汉朝,自封汉高祖,刘邦集团势力远超项羽,少年项羽以复仇刘邦为重生使命。
天地宿命
搅龙潭
楚汉天下
虞歌
然后是对故事剧本的构建:首先是项羽重生的剧情设计,即重生项羽相比于原生项羽,保留了原生形象的外貌特点的同时,赋予其新生命,使其成为项羽生命延伸的寄托,从而能够更多角度地剖析原生项羽形象。
其次是在楚汉传统故事中大胆加入现代剧情设计元素——平行世界,在平行世界中展示了“项羽称帝”的剧情分线,目的是将史实与假设结合,多维度剖析原生项羽的性格缺陷。
通天河,传天路
混沌之隙
巨鹿之战
徐子晖:制作这部概念动画笼统分为七步:故事框架、绘制画面、视差运镜、剧本台词、制作字体、配音配乐、视频剪辑。
困难的话一方面是身份的转变。因为我是一名画师,并不擅长ae等剪辑软件,概念动画主要通过视差运镜的方式呈现,随着故事的深入画面元素越来越复杂语言也越来越难以描述清楚我设想的镜头运动,这也难坏了我的某张姓合伙人,为了配合他的工作,我也是自己下手去帮他制作视差运镜,在这个基础上他再进行增添和完善才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
不死都
鸿门宴
攻城略地
垓下歌
WUHU:你的作品中,不管画面中的要素是多是少,构图都很有考究。要素多时,画面繁而不杂,不会让人眼花缭乱;要素少时,则更会通过构图和色彩的搭配让人感受到主体的情感或者画面的重点。请问你在构图和搭配色彩有哪些独门的诀窍或者考究吗?
星宿
徐子晖:对于构图来说偶尔的灵光一现只是暂时,长期的反复打磨才是王道。而且我自己有一些创作自虐的倾向,通过楚歌系列就能明显的看出来,从第一张画面跟随剧情的深入,你可以看到下一张作品永远会在上一张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提升。而奠定整个画面不断向上这个基调的秘诀就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再反复思考的过程中去完成一张细致的线稿。
龙夜·邪马祭祀会
假面容
色彩方面就是根据剧情以及人物内心情绪走,有时候剧情占主要就根据前期设想的剧情去做色彩,有时候人物内心情感占主导色彩就以情感为优先。
WUHU:《楚歌》作品集中更有大量的中国风元素,不仅有中国传统建筑,还有中国宗教中特有的符号,尤其是对于鬼神的绘画,可以说是相当出神。为什么会喜欢画这种风格的作品呢?像这样风格化的元素以及平时画功的练习,你平时又是如何积累的呢?
徐子晖:说到底还是审美的同频,因为这种传统中国风元素是一直植根在我的审美上,自从接触原画以来一直是以中国风元素为题材进行创作。
《唐武士》
对于画功的积累主要是通过每一张作品都要比上一张作品提升一个档次这种创作理念去积累下来的,我个人平日没有画功练习的习惯。
《唐武士》手稿及作品
WUHU:之前看到到你说过喜欢先画纸质线稿,现在依旧保持这样的习惯吗?为什么喜欢先画纸质线稿呢,你觉得纸质作品和CG原画有带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纸质创作相比于板绘创作会增加更多的随机性以及不确定性,这也是绘画的魅力所在,而板绘创作相对来说就要理性很多。
《楚歌》手稿
卧龙阁
西楚霸王
蛟穴
独错付
四面楚歌
白蟒台
WUHU:从大一大二的《齐天》,大三大四的《唐武士》,到如今的《楚歌》,你的画风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逐渐具有了个人独特的风格。你觉得您这种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有没有对你来说算是艺术启蒙的作品或者艺术家?尤其像你的作品有极强的视觉冲击感和张力,在你个人风格形成的过程中您有做过哪些思考以及参考吗?
徐子晖:一个是画面,《齐天》系列可以看做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当时自己刚进大学接触板绘看到了钟风华等多位老师的西游系列创作,《齐天》系列也由此出现。
《唐武士》系列是一个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我个人的审美喜好为参考去挑选创作的题材进行创作。
《楚歌》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楚歌》在我看来是三个系列中唯一有美术内核的系列,它能够完全代表我当时的审美喜好并出现了具有个人风格的画面内容。
大一大二时期作品《齐天》
另一个是题材《齐天》系列是根据《西游记》的二次创作,《唐武士》是一个基本全部架空的原创故事,《楚歌》是基于两个系列的融会贯通,介于历史题材和原创故事两者的改编创作。
WUHU:看了《狼藉》的线稿后感觉和您之前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相比于之前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狼藉》则多了些许留白却又不失意境,有一种像是塞外“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的孤独和凝重之感。看您最近在进行您的新作《狼藉》能给大家提前透露一下这部作品您打算讲述什么样的故事吗?关于未来你更想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呢?如果除去您擅长的历史和神话类的题材,您更想尝试哪种类型的题材呢?
徐子晖:《狼藉》采用的是双主人公:草原遗孤——“乱”与漠北郡王——“荻”,两人在一望无际的草原暗中牵引着两人坎坷的命运这样一个故事。
《狼藉》草稿
我还会坚持自己的这种创作方式。相比于《楚歌》,《狼藉》会进行优化,首先是会更加侧重于画面的故事性,其次是每5-6张画面就会制作一个完整的动画概念片,能够让观众在早期就能了解到整个系列的概念,自己也可以从观众中找到想要的灵感。
未来我觉得我还是会以传统内容创作为主,因为我自己是这片土地传统文化的忠实拥护者。
楚歌
项羽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用自己的画笔,书写英雄伟业
用热爱的色彩,画出国潮神话
感谢徐子晖参与WUHU的专访,让我们看到了《楚歌》背后的故事,也看到了徐子晖为了宏大的中国神话IP做出的思考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