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项羽:不以成败论英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李清照在诗中借古讽今、抒发悲愤,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李清照的这首诗让我们想起了这首诗的主角项羽,以及和项羽争夺天下的刘邦。

项羽虽然死了,而对项羽的最好的挽歌却是一个女子为他写的。当男人们都在嘲笑项羽不懂政治时,反而是一个女子最懂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在一个柔弱的词人李清照胸中,反而有着太多男人所没有的霄汉之气,穿越古今,一直在启迪着后人。

这也许并非偶然,因为精神上久已被阉割的古代中国的男性心中,有项羽的男儿豪气者寥寥可数;而在中国女性心中,这种对男子豪气的期望反而绵绵不绝,历千年而不息。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公元前232年,农历己巳蛇年,天干五行属土,项羽的生肖称为土蛇。

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今江苏省徐州丰县)人,汉朝开国皇帝(前202年~前195年在位)。公元前256年,农历乙巳年蛇年,天干乙五行属木,刘邦的生肖称为木蛇。

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项羽生于公元前232年,刘邦比项羽大了二十四岁。刘邦、项羽都属蛇,刘邦生肖木蛇,项羽生肖土蛇,从五行相生相克来看,两人属于相克相刑之相。

刘邦、项羽从开始相遇就注定了他们的人生境遇。这也许就是中国人认为的所谓命运。

公元前202年,项羽大败后来到了乌江,四面楚歌,因无脸面见江东父老,选择自刎而死,霸王别姬,这就是项羽的“命”。

刘邦比项羽年长二十四岁,双方交战大败次数多,甚至逃命时连亲生的儿子都得扔掉,尽管一败涂地,但刘邦依旧挺立不倒。这就是刘邦的“运”。

楚汉之争,刘邦项羽之间,赢在年龄上输也在年龄上。这个年龄差距就是我们常说的“运”,正如孔子所说:“时也,命也,运也。”

项羽进入“而立之年”时,刘邦已经在“知天命之年”上,人生阅历、心理素质是二人最重要的区别。

西楚霸王项羽,出身于贵族家庭,刘邦出身于农民家庭。当刘邦因押运囚犯去骊山修墓不利,而不得不起义时,这时候他已经四十八岁,而此时的“反秦英雄”项羽才刚刚二十四岁。

项羽起义之初就有两万人马,军事上力量强大,战无不胜。刘邦起义之初只是拥有沛县这个地方,军事力量薄弱。最后刘邦取得天下,项羽身死东城,既有“天”的因素,也有“地”的因素,更有“气”的因素。

“时、位、气”三者的失衡,才是导致项羽失败的重要原因。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当初秦始皇巡视东方,项羽见到后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之”,吓得他的叔叔项梁赶紧捂住了他的嘴巴。这短短一句话就可看出他那不可一世的豪气,他不崇拜任何人,觉得自己才是最厉害的人,这里也显现出他与生俱来的自信,最后走向了自负。而当刘邦见到秦始皇时的反应,恰恰是“大丈夫当如此乎”这样的情景,这里同样显现出刘邦的豪情壮志,但是由此看出的却是刘邦对秦始皇的崇拜和羡慕之情。

作为一个中国人,项羽的失败这一事件对心理上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从此,中国人记住了“成王败寇”,学会了“不择手段”,认可了无尊严的生活,懂得了人生的灿烂是需要熬的。

项羽的性格和心理也给了我们一个对典型“英雄人格”的认知:坦率正直、重道义、讲尊严、有自信、不功利、愿意保护弱小、不倚强凌弱。这就是中国人的贵族精神,这就是珍视自己荣誉的高贵的君子人格。

在刘邦与项羽的战争中,项羽的仁爱不一定有益于胜利,但是在项羽心中它是不可缺少的。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更人性的原则,这是对仁爱和正义的坚持。

历史往往会有这样的情景:为了战胜一个魔鬼而不择手段,虽然最终战胜了魔鬼而自己也变成了魔鬼。

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上,项羽不愿意杀死在自己面前示弱的潜在竞争者,不听亚父范增的劝告,放走了刘邦。虽然在后人看来,这是项羽愚蠢的表现,而在他自己看来,如果没有充分的道义上的理由,仅仅为了铲除竞争者就杀死刘邦,这也是不可做的事情。

这在项羽心中,可能是对贵族精神的一种亵渎。

西方法治社会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果没有法律上认可的证据,即使心里明知某个人犯的罪,也不能把他关进监狱,这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原则。

项羽刘邦两人争夺天下,项羽讲道义并且有着一颗怜悯百姓的仁心,《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和刘邦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项羽的斗力和刘邦的斗智,已经显而易见,结局已露端倪。最后,项羽的乌江自刎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

项羽为什么会输呢?司马迁说得很清楚,刘邦没有礼节,喜欢骂人;项羽提倡礼节,是个君子。

但是刘邦更懂人性,每次攻城略地后,他是真拿出东西分给他的部下,不管是攻城的士兵,还是投降的士兵,只要是我得到好处,大家都有封赏。

但项羽则不同,喜欢和士兵谈奉献,和亲戚谈利益,好处都留给自己。在垓下夹击项羽的军队中,有不少将领都曾是他的亲信,包括韩信、英布等,最早投靠的都是项羽。

哪怕是项羽的发小龙且这种关系,项羽还是不信任,到了韩信灭齐,楚军危在旦夕时,项羽决定派龙且抵抗,这时候龙且仍只是一个副将,而主将则是项羽的侄子项佗。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武将,似乎都带着自己的天命降生,韩信就是为了辅佐刘邦建立大汉,霍去病就是为了抵抗匈奴巩固大汉,或许项羽的天命就是为了覆灭秦朝,就是来验证那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来完成亡秦的历史进程。

记得有人讲过这样的话,深以为然。如果一家人喜欢冒险,这家人面临危险的可能性一定比其他家要高,但是这个家庭也更有生命力;如果一家人勇敢善战,这家人死亡的危险也会更高,但是这个家庭也会更有生命力。

同理,如果整个中华民族多一些像项羽这样的人,在当年日本人侵略我们的时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总想聪明地“曲线救国”,而一定是有尊严地“直线救国”,从而也会有更多人杀向战场,保家卫国,减少屈辱。

一个社会也是这样,如果大家都能遵守基本规则,这个社会的总体发展就会更好一些。

在刘邦项羽的战争中,项羽相对来说是比较遵守规矩的,但是最终却失败了。对中国人的人格养成和进化来说,这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因为刘邦的成功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也让很多的国人学会了没有规矩,也开始允许自己的道德堕落,允许自己可以不要尊严,更学会了为了生存而放弃自己的尊严。

一个人在成功的路上,可以暂时放弃尊严,但往往在成功之后,心里会有一种通过侮辱别人来获得更多补偿的倾向。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病态的表现,这种放弃尊严而产生的自恨心理,使得他们把这种自恨发泄在别人身上,去侮辱别人。而被侮辱的人如果为了未来的“长远利益”,也会选择暂时放弃尊严,长此以往,这样就会形成一个不断往复的恶性循环,以至于成为一种观念来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如今的时代,当我们再回头看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思考呢?“不以成败论英雄”,这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辩证历史观。

如今看来,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依旧是个了不起的真英雄;项羽虽然有他的不足,但他身上的精神是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项羽缺少管理手段,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等等,这些缺点虽然导致他的失败,但不足以掩盖他人性的光辉。

千百年来,项羽所代表的君子精神已经没落,不讲廉耻的纵横家早已经胜过了讲廉耻的君子格局。项羽的失败,应该是一种君子精神的回光返照;刘邦的胜利则是功利精神的新生。

项羽死了不要紧,更要紧的是项羽所代表的精神死了。这是一种刚勇血性的丧失,如今看来,可惜可叹。

THE END
1.项羽性格决定命运项羽|性格决定命运 项羽自刎油画 小学时便读过李清照的那首诗,犹记得诗里那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初识英雄血性;中学时历史课上再遇项羽,得知英雄非良王;一首《虞美人》才识英雄原是多情郎;《阿房宫赋》道尽项羽愚昧冲动残忍暴行;今日又看“秦时明月”秦苏苏版项羽,却是又爱又恨又疼又怜又发人沉思。https://www.jianshu.com/p/b4f7e1fcdff8
2.项羽与刘邦命运分析探索项羽与刘邦的命运是否与性格有关 *1. 你认为项羽的失败与他的性格有关吗? 有 没有 *2. 你认为刘邦的成功与他的性格有关吗? 有 没有 *3. 你认为他们的成功与失败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吗? 有 没有 *4. 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多选题】 当时的政治环境 得民心与否 个人能力 其他https://www.wjx.cn/jq/19042290.aspx
3.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性格决定命运!楚汉之争最后的赢家是刘邦,这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都把项羽列入了帝王规格的《本纪》中来记述,对这个失败英雄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深切的仰慕。在后世文人墨客的笔下,项羽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深切同情和热烈赞颂的,如李清照《夏日绝句》中就写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422/17/1077682658_1077682658.shtml
4.项羽死后楚国的命运爱问知识人项羽在灭掉秦国以后自封西楚霸王,项羽夺取政权以后并没有采取秦国的郡县制,而是大封诸侯王,名义上是https://iask.sina.com.cn/b/newqgeLGnHjNnl.html
5.命运冠位指定项羽怎么样fgo命运冠位指定项羽值得培养吗命运冠位指定项羽怎么样?卡池第一弹中的五星英灵是项羽,恩,万夫莫敌的项羽变成了人马兄贵,不过比起立绘战斗模型超级霸气,除了没人样之外,还是蛮有西楚霸王霸气的。那么fgo命运冠位指定项羽值得培养吗?下面小编为你带来详细的项羽角色介绍,接下来一起看看项羽的强度如何吧。 https://www.32r.com/zx/3205.html
6.项羽和刘邦:命运交错的对位曲王方陈胜、吴广,不过瞬间风光;齐韩燕赵,家国旧梦难圆;最终是两个楚人——刘邦和项羽围绕着时代裂变的核按钮(从分封建国到中央集权)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一位美人,一个流氓;百二秦川,十年生死;终于,灿烂的,熄灭了;卑微的,神圣了。 作品依据正统史料,从制度演进、政治哲学、领导素质、人性心理和混沌机遇等现代角度,尝试https://read.douban.com/ebook/1341399/
7.秦始皇东巡,项羽刘邦各说了一句话,暴露了两个人的命运秦始皇东巡,项羽、刘邦各说了一句话,暴露了两个人的命运 推荐视频 05:38 打开APP阅读 触动心弦!原创歌曲《为什么当医生》,唱出了万千医护的心声…01:18 打开APP阅读 有激光雷达,车长5米级!长安启源全新一代SUV悬念图发布 02:09 打开APP阅读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浙江舟山新建村:一场穿越过去与未来的乡村奇遇 03https://v.ifeng.com/c/625b4453-ce6d-4abb-ad02-60ef8bd2a175
8.史记人物灵动性与修辞艺术《史记》不仅对上述重大事件的场面作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而且在多处运用反复修辞,凸显出对项羽命运影响至深的一系列节点。陈涉被叛徒所杀、项梁战死定陶,这无疑是对反秦义军的连环重击,士卒皆为之震恐:“沛公、项羽相与谋曰:‘今项梁军破,士卒恐。’乃与吕臣军俱引兵而东。”黄河以南的反秦义军退守东部的彭城https://www.gwyoo.com/lunwen/jiaoyue/wxlw/201208/536206.html
9.当你读懂了刘邦的格局,早晚能改变命运最后,刘邦步步为营,拖垮项羽,赢得天下。 项羽只盯着一时之胜,一时之败。 反观刘邦,从不在意暂时的起落沉浮,着眼之处便是全局。 这两者决定了他们各自的成败。 登顶之路,命运会布危局、设险关,不会轻易允许一个人直抵山巅。 但一个人的成事格局就在于此,你对待成败的态度,就是你能到达的高度。 https://m.thepaper.cn/wap/v3/jsp/newsDetail_forward_23600964
10.史记之项羽本纪:分析项羽的人物性格特点其四是多疑.范增本是项羽的得力助手,然而项羽却因为一个小小的离间计生出疑心,疏远范增.范增也离开了他.在《高祖本纪》中刘邦分析项羽得天下的原因时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多疑,使得项羽失去了身边最后有力的支持. 有句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项羽的悲剧命运,与他的性格弱点是分不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9a27a4012117fd6a928f3bb7c01ce2ed.html
11.刘邦究竟是凭什么战胜了项羽?通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是靠阶级优势五、命运对比!项羽确实比刘邦出身好,但这并不代表项羽比刘邦命运好!项羽跟着叔叔项梁起兵反秦,好不容易把旗帜稳住了,项家的主心骨项梁又战死了。虽说根基还在,天下共主楚怀王熊心又开始玩政治套路了,把他架空了。他再摆出猛虎出山的架势,夺取兵权,并取得巨鹿之战的伟大胜利,一举成为诸侯上将军,那些诸侯贵族又各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55137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