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

1.护理心理学是从护理的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的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学科。

2.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4.思维是人类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性和规律性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5.个性,也称人格,指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心理学解释人类行为差异的核心概念。

6.挫折:指个体因动机性行为遭遇阻碍所体验的烦恼、苦闷和沮丧等不良情绪。

7.冲突,又称动机冲突,指个体心理上同时存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而无法同时满足,发生冲突并出现相应挫折感和负性情绪的状态。

8.气质:个体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该动力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速度、稳定性、强度、灵活性及指向性等方面。

9.形神合一论:是中医整体恒动观在认识人的心理活动方面的具体体现,是中医心理活动观的理论基础。

10.心主神明论:是中医学用藏象学说一元论阐述人体复杂生命活动规律的观点。

它认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是“心神”。

|心神总统(肝)魂魄(肺)志意。

11.应激:个体在觉察(认知评价)威胁或挑战、必须挑战或适应环境时的心理与生理状态。

12.应激源:指那些能引起机体稳态失调,并唤起适应和应对反应环境事件或情境。

13.心身疾病,广义指从心身相互关系出发,把许多人类疾病都归类为心身疾病:狭义:则特指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

14.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

15.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其水平做出全面监督的过程。

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量表法。

|艾森克人格问卷:E/N/P/L量表。

广义:每位医务人员同患者接触、谈话、诊疗的过程中,通过言谈举止、仪表态度等,对患者产生各种心理影响,直接或间接地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躯体状态。

狭义:指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理论,针对患者有意图、有计划地实施以精神效果为目标的具体治疗方法。

17.心理咨询:是在心理方面给人以帮助、劝告、建议和指导的活动。

18.心理健康(WHO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的虚弱的现象):国内学者:个体能够适应当前的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

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并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19.角色人格:指具有某种社会特定地位的人们,共同具备并能形成相似的角色行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0.护士角色人格:特指从事护士职业的人们,共同具有并能够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的总和。

21.疾病行为指患者显示其疾病的行为。

疾病行为的类型:主动疾病行为,被动疾病行为,医源性疾病行为。

22.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在特定环境中交感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23.同感,是指能深入到对方个人的精神世界,能从对方内心的参照系去体验对方的感受和体验,并能准确地向对方表达你对他的理解。

24.心理护理,指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在自身条件下活动最适宜身心状态。

25.个性化心理护理,指目标较明确、针对性较强、用以解决患者特异性、个性化心理问题的心理护理。

26.共性化心理护理,指目标不太明确、针对性不太强、仅从满足患者需要的一般规律出发,用以解决患者同类性质或共同特征心理问题的心理护理。

|27.有意识心理护理,也称狭义的心理护理,指护士自觉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以设计的语言和行为,实现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心理支持或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

|28.无意识心理护理,也称广义的心理护理,指客观存在于护理过程每个环节中、随时可能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的护士的一切言行举止,包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等,无论护士能否主动意识到,都可以发挥心理护理效应。

29.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感觉记忆,暂时记忆,长时记忆)、注意(特征: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和思维(特点分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的目的性分类:上升性思维,求解性思维,决策性思维。

根据思维过程分类:逻辑思维,直觉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分类: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根据思维的结果分类:习惯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影响思维的因素:定势,功能固着,认知联想。

)30.意志的基本品质:意志的自觉性指一个人在行动中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充分认知行动结果的社会效应,使之行动从社会、集体利益的品质。

VS盲从和独断。

意志的果断性VS优柔寡断。

意志的坚毅性VS动摇性。

意志的自制力3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32.。

产生挫折的原因:1.内在因素指个体自身因素和条件,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

2.外在因素:指那些阻碍动机性行为不得实现的实际存在的外部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

|挫折承受力的影响因素:生理因素(身体健康高于体弱多病者);既往经验(较多经受挫折而善于积累经验者高于很少经历挫折且逃避者);知觉判断(相同挫折,个体判断感受不同,强弱不等)33.冲突的类型:双趋式冲突(存在同时需要,客观影响只能二选一);双避式冲突(存在同时威胁,客观影响二选一);趋避式冲突(对同一事物既想接近,又想回避,但取其必然得失兼之的心理冲突)34.气质的类型: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黏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制型)。

35.应激源分为四类:社会文化性应激源、职业性应激源、环境性应激源和心理性应激源。

|应激反应:生理反应:应激状态下,个体为了应对紧张和压力,会发生生理适应性反应,涉及神经系统、酶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影响遍及全身;心理反应主要是情绪反应(焦虑、恐惧、愤怒、敌意、抑郁、失助)、行为反应(针对自身的行为反应、针对应激源的行为反应、认知反应)、认知反应和心理防御反应。

|心理防御机制(否认、压抑、反向形成、倒退、投射、认同、隔离、转移、转换、抵消、合理化、补偿、理智化、幽默、升华)。

36.|心理治疗的主要原则: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确定治疗目标与实施计划;心理治疗与躯体治疗相结合;心理治疗与家庭、社会相配合。

|常用心理疗法:精神支持疗法(解释,鼓励,保证,指导);精神分析疗法(自由联想,阐释,移情);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行为塑造法);认知疗法(理性情绪疗法(ABC理论:A指外来的激发性生活事件;B指患者内在的非理性认知系统;C指患者出现的不良后果);自我指导训练;贝克认知疗法;问题解决疗法);询者中心疗法(真诚,尊重,理解,表达)。

37.心理咨询过程的基本阶段:1.掌握材料阶段;2.诊断分析阶段;3.指导帮助阶段;4。

检查巩固阶段。

|心理咨询的原则:交友原则;启发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教育性原则;预防性原则。

|心理咨询中应注意的问题:1.建立“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思维模式;2.诊断和排除器质性疾病;3.少量应用药物;4.及时转诊。

38.心理教育在护理领域的作用: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护理质量的增效剂;增进沟通的桥梁;调动患者潜力的良方。

|心理健康教育与疾病健康教育的区别:1.教育对象:身心失衡的患者VS疾病知识的匮乏的患者;2.教育内容:促进身心保健的心理学常识VS疾病预防的临床知识;3.教育目标:帮助患者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VS帮助患者掌握自身疾病监控方法;4.施教形式:横向、同时面对各种患者VS纵向、分别针对某类患者39.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的主要内容:1.忠于职守并富有爱心;2.高度负责与同情;3.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4.擅长人际交往的能力与主导性;5.较健全的社会适应性;6.较适宜的气质与性格类型。

40.疾病行为指患者显示其疾病的行为。

|患者角色的基本特征:原有社会角色退位,自制力减弱,求助愿望增强,康复动机强烈,人际合作愿望加强。

|患者角色模式的主要类型:患者角色强化;患者角色淡化;患者角色隐瞒;患者角色牵强。

|患者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疾病认知;就医条件;求医经历;医疗经费;社会支持;个体人格。

41.患者需要的主要内容:健康需要;安全需要;适应需要;归属感需要;安抚需要;信息需要;刺激需要;尊重需要。

患者的心理活动强度与其“疾病认知”严重程度成正比(只有患者的心理活动的外显性与其年龄增长成反比)42.护患关系特征:职业关系;信任关系;群群关系;治疗关系。

|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1.熟悉-取得良好“第一印象”;2.工作-获得相互信任;3.终止-留下满意评价。

|护患关系的行为模式:1.主动-被动模式,适用于昏迷、休克、严重创伤、婴幼儿、精神病等患者;主体作用“为患者做些什么;2.指导-合作模式,适用于急危重症患者、重病初愈恢复期的患者、手术及创伤恢复过程的患者等,主体作用“教会患者做些什么”;3.共同参与模式,适用于各类慢性躯体疾病患者、心身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等,主体作用“让患者选择做些什么”。

43.护患关系的调控:1.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尊重,体贴,真诚,责任心);2.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1.注意第一印象(自我介绍,恰当称呼,介绍护理单元,注意外在形象);2.学会倾听;3.善用非语言行为(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姿势,沟通距离,触摸)4.善于交谈(充分准备,提问方式,认真倾听,恰当反应(复述,澄清,沉默,同感),小结,记录)|同感,是指能深入到对方个人的精神世界,能从对方内心的参照系去体验对方的感受和体验,并能准确地向对方表达你对他的理解。

44.心理活动的实施程序: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遵循伦理学三原则;有效的沟通技巧);2.全方位采集心理信息(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3.客观量化的心理评定(依据共性理论;考虑个体特征);4.确定患者的基本心态(区别良、中、差;明确性质、强度);5.析出主要影响因素(外因;内因);6.选择适宜的干预对策(控制外来危害;调动内在潜力);7.评估实施的效果(患者的主观体验;身心的客观指标);8.确定新的方案(阶段疗效小结;调整干预对策)。

45.慢性病患者,心理特点:沮丧,揣测,焦虑,依赖。

心理护理措施:住院期间,要使患者配合好几部诊治,平静地对待疾病,需要心理护理与其他治疗措施同步进行;常规检查前后;疾病加重,医护人员要镇静如常,恰当表达,避免其因紧张而致病情加重;消极、依赖患者,激发主观能动性,动员家属加强关心支持。

|急诊患者,心理特点:情绪冲动,认知狭窄,意志减弱,心理反应复杂、敏感。

护理措施:热情服务,迅速接诊;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保持环境安静,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紧张的心理;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

|癌症患者,心理特点:否认,恐惧和抑郁,孤独和怪癖,悲观和绝望。

护理措施:激发患者的积极期望;鼓起患者抗癌的信心;教会患者自我安慰的方法和技巧;建议患者十点体育锻炼;松弛-想象疗法。

46.影响痛觉的因素:认知(个体对疼痛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其疼痛程度);暗示(能使疼痛加重或减轻);注意力(注意力的集中与转移对疼痛影响);态度(疼痛的体验与组织损伤程度不一定呈正比关系,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对疼痛的态度);情绪(良好,疼痛轻,消极,疼痛加重)47.情绪和情感的联系和区别(1.情绪主要与生理需要满足与否有关。

情感则与人的社会需要向联系。

情绪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则为人类所特有,受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

2.情绪具有明显的情境性、不稳定性,往往由当时的情境引起,一旦情境发生改变,情绪会很快消失。

情感一般不受情境所左右,具有稳定性、深刻性。

3.情绪比情感强烈。

具有较大的冲动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体验一般较弱,很少有冲动性。

)48.艾丁浩斯遗忘曲线规律:遗忘的进程并不均衡,先快后慢的过程。

49.心身疾病的诊断要点:1.基本条件:1)具有躯体疾患;2)发病前存在较明确的不良社会心理因素,其疾病过程中心理因素与躯体因素相互影响;3)具有清晰障碍为中心的临床表现;4)有一定性格缺陷等易患素质;5)心理治疗和躯体治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疗效较好。

|心身疾病的防治原则;1)治疗原则:宜采用有效的躯体疾病治疗原则,以消除病症,促进机体健康,采用躯体和心理两方面综合治疗。

2)预防原则:个体预防(培养健全的性格;保持良好的情绪,建立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社会预防(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

|常见心身疾病(冠心病,A型人格;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50.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从特质出发,提出了人格维度理论。

他把人格分为3个主要维度,即内外向、情绪性和精神质。

再由内外向、情绪性两个维度进一步提出4种人格类型,分别与气质类型相对应:情绪稳定内向型(黏液质)、情绪稳定外向型(多血质)、情绪不稳定内向型(抑郁质)、情绪不稳定外向型(胆汁质)。

艾森克据其理论设计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被广泛应用。

51.心理治疗的主要原则: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2.确定治疗目标与实施计划;3.心理治疗与躯体治疗相结合;4.心理治疗与家庭、社会相配合。

55.患者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疾病认知;就医条件;求医经历;医疗经费;社会支持;个体人格。

THE END
1.应用心理学(心理学学科分支)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应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包括工业、工程、组织管理、市场消费、社会生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军事、司法、环境等各个领域。与研究相关的技能主要包括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心理科学方法论、实验心理学之类的研究。此类应用心理学职务最典型的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4%E7%94%A8%E5%BF%83%E7%90%86%E5%AD%A6/3536
2.应用心理学2. 从抑制控制和情绪调节两个方面探讨抑郁倾向个体的认知加工偏向。 3. 为抑郁症患者科学合理的治疗提供实践建议。 官方二维码 欢迎关注 《应用心理学杂志社》 公众号 编辑部公告 下载中心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心理学报 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心理发展与教育http://www.appliedpsy.cn/
3.运用心理学,能让生活变得多么奇妙?说到心理学,不得不提的就是,心理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了,今天,想给大家分享几个常被忽视的心理学技巧,让你活出轻松与智慧。 1 首先,分享一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此前,我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 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经常会因为被曲解或者误会而生气,甚至有时候忍不住委屈地哭。 https://m.gmw.cn/2024-06/15/content_1303763928.htm
4.如何正确地运用心理学美国洛杉矶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让一个开朗、乐观的人与一位愁眉苦脸、抑郁难解的人同处一室。结果,不到半个小时,这个原本乐观的人也开始变得长吁短叹起来。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斯·科因的研究表明,只需要 20 分钟,一个人就可以受到他人低落情绪的传染。https://www.jianshu.com/p/794f4e07ee80
5.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用户体验研究与大数据方向是运用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和技术,调研用户在使用某个产品之前、使用期间和使用之后的全部感受,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行为意向、生理和神经反应等心理加工过程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产品的改进方法,使产品设计更符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https://psych.tjnu.edu.cn/info/1054/2483.htm
6.谈谈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精选5篇)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谈谈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谈谈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篇1 伴随着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和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积极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方https://www.yjbys.com/bylw/shuoshi/87993.html
7.如何运用心理学方法处理不良情绪4.低调法: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情绪冲突越大,这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结论。人应该于“官”念,于“钱”途,于“物”欲低调期望值。于事业也该如此,“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向有人欣赏,但最终成为将军的士兵毕竟是少之又少。 5.宣泄法:宣泄按社会效果来讲,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善于心理自救者总是选https://sxws.sx.gov.cn/art/2013/3/12/art_1467288_17507850.html
8.世界七大著名心理学效应,学会一个受益终身为了新的开始,别再被自己的心理骗了。 了解这七个著名的心理学效应,做个明白人。 1 飞轮效应 假期过后,重新返回工作时总是异常艰难?面对工作,总觉得提不起精神,效率降低,甚至还会焦虑和神经衰弱? 有人说,这是万事开头难的体现,“飞轮效应”的理论正支持了这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IyOTk4MA==&mid=2660918560&idx=5&sn=936c8394b49d8cc286962f23d73b61c4&chksm=bc75d6a7c0e54d3b4e7af251a81cd684880f7378399a40d708ed08824184bac226e5c9f40feb&scene=27
9.谈心理学知识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人们往往认为这项工作需要的仅仅是爱心与奉献,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水滴石穿”。我认为仅仅如此是不够的,还需要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其中,使之成为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会使我们的工作如虎添翼,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做班主任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知识的体会。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121113220730_200018.html
10.沟通心理学文道电子书在线阅读沟通心理学,本书既阐述了在谈话中应该掌握和运用的心理法则,又深入地阐述了我们在谈话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应该采取怎样的心理应对方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切实际可行的方法。读者通过本书能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应付自如,轻松对应生活的各种场景。https://yuedu.163.com/source/42d9eeeb25e349af9194d208c6229e1e_4
11.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需要深入研究人们思想活动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而且需要深入研究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知识研究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对于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https://www.hbsy.cn/xydb/info/1008/1394.htm
12.解读:理学大类中,五大应用型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心理学的基本前提是运用心理学的原则及理论来克服其他领域中实际的问题,例如管理学、产品设计、人因工程学、营养学、法律及临http://www.gaokao.com/e/20161202/58411ad821a5a.shtml
13.应用心理学原理设计(精选十篇)[3]王中雨.运用心理学加强学生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2013 卫生监督执法应用心理学原理的探讨 篇4 1 在提升执法质量方面的应用 1.1 在办案前做好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分析,掌握执法心理优势 在办理每一个案件之前,执法人员必须认真做好现场调查取证、基本掌握违法的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在剖析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对当事人的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vtzj8g4.html
14.颜色心理学h13运用色彩心理学营造理想的公司会议环境 现代社会中,所有公司职员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烦恼,那就是长时间的会议。超过两个小时的会议,谁都会觉得烦。然而,开会又是公司必不可少的程序。我建议公司的会议室最好以蓝色为基调进行室内装潢,例如使用蓝色系的窗帘、蓝色的椅子、蓝色的会议记录本看到蓝色的东西,会让人觉得https://www.cnblogs.com/hoys/articles/2176059.html
15.心理干预在离婚调解过程中的运用调解员的角色定位要求其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也是中国有丰富调解经验的法官在主持调解时通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心理学知识的原因,无论是“宋鱼水工作法”还是“陈燕萍工作法”,我们都可以看到心理学知识在调解过程中的运用。因此,对法官进行心理学知识的专项培训,有助于法官更好地掌握调解的技巧。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1/05/id/4495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