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财商教育第一课:培养孩子财富观,从主动谈“钱”开始

我们今天的主题叫“爱孩子,从主动谈钱开始”。关于孩子财商教育的这个话题,这两年都很火爆,相信家长们都有所耳闻。许多家长都会有相似的困惑:孩子这么小,我该不该去和孩子谈钱?我又该怎样去和孩子谈钱?我自己都不是很懂,我该如何去跟他说?

很多家长在家庭里不愿意或者是不敢在孩子面前谈钱。在这么小的时候跟他谈钱,长大之后会不会很功利?以后没有钱,可能他就不愿意工作了。会不会张口就说钱,像一个守财奴一样?所以很多时候家长都不敢去说,包括也有一些家长会觉得孩子那么小,那么错综复杂的信息他能够理解得了吗?

许多家长是因为自己不懂,怕说错了让孩子种下了一个错误的理解,所以干脆就不讲了,反正以后长大了都有机会知道的。

但如果家长不主动谈钱,孩子会怎样得到关于钱的信息呢?有以下两种情况:

1.我们在很多时候发现孩子很小,认为长大后自然能知道这些道理。其实不一定。

2.如果父母不讲,我们的孩子会从很多地方收集到一些我们都不知道的信息。

曾经在北京的一个幼儿园做了一个调查,当被问及“知道父母的钱是怎么来的吗?”有的孩子回答说打劫可以拿到很多钱,有的孩子回答说卖白粉可以赚很多钱,还有的说赌博、骗人都是可以赚到钱的;而回答“父母的钱是通过上班劳动得来”的孩子仅仅只有20%!这份调查结果让很多家长目瞪口呆。由此可见,即使家长平常没有跟孩子宣导钱,孩子仍然会通过其他渠道接触到钱,甚至了解到一些不可取的赚钱手法!

和孩子谈钱,家长都会有的两个误区——1、不能苦了孩子。2、自己不懂,希望社会和老师能够教育孩子。

所以家长的言传身教就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就和大家谈谈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什么是正确的财富观,从而给孩子提供正确的言行示范。

家长也可以通过生活小事帮助孩子形成这种观念,比如可以让孩子去做一些简单而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给予相应的奖励,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孩子本身责任的东西就不能够算钱,但是如果他帮助家庭的公共区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我们可以通过小小的零花钱奖励让他们感知到原来劳动是可以获取财富的。

很多家长会担心,和孩子谈钱后,他们会不会变得很功利,为了钱什么都愿意去做,而没钱就不愿意做。家长在建立孩子对钱的认知时,需要让孩子明白,钱只是一个满足需求的工具,并不是我们的一切,很多东西是不能够用钱买回来的,比如说我们的亲情和爱情。

金钱满足的只是我们的人生需求。需求是什么?需求是可以量化的,比如说可能在十年之后,我要送孩子去外国读书,去哪个地方,预计要花费多少钱;又或者说我退休养老后,大概想过怎样的生活、为此要花多少钱,这些都是我们可量化可预知的需求。

而如果把金钱当成满足欲望的工具,就很容易成为金钱的奴隶。中国有个成语叫“欲壑难填”,什么意思?就是说欲望是永远没有办法填满的。许多富二代不把钱当钱,就是因为他们满足的是自己的欲望,而不明白什么是自己必需的、什么是自己想要的。

所以从小我们要教会孩子,金钱仅仅是满足需求的工具,让孩子从小:

1、不藏富。

不藏富的意思是说避免孩子成为一个很吝啬的人,像个守财奴一样。

2、不炫富。

很多孩子会觉得父母有钱,自己就很牛逼,但其实父母有钱跟孩子是没什么关系的,父母有钱并不代表孩子可以拿去炫,作为富人家长更应该让孩子明白这一点。

3、不仇富。

有些愤青不满社会的阶级和贫富的差距,是很仇富的,甚至觉得富人有钱是万恶的。这样的观点会让孩子产生对财富的厌恶心理,那么他未来也很难去拿到钱或者是获得财富。

4、不崇富。

即不崇尚财富,不要让财富变成你的一切,要明白它只是满足我们需求的工具。当我们所有的需求都满足完之后,其实财富对我们来说就没有太多的意义了。

1.财富是流动的。

财富如果不流动,它就是一潭死水,所以财富一般只会是两种状态:要么流出,要么流入。如何能做到合理的流出,让我们的金钱可以流入大于流出,从而掌握财富的动向,这是一个需要学习的小技巧。

2.财富是有灵性的。

财富会选择懂得用它的主人。财富是有灵性的,它明白要去到谁的手里才能被更好地运用。如果你只知道满足个人的欲望,钱去到你的手里,没什么作用,仅仅满足个人的私欲,一个人可以花多少钱?但是如果财富去到了懂得花它的人的身上,它可以创造很多社会价值,不仅能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还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如果不懂这个道理,财富是不会选择到你手上的。

3.布施其实是播撒财富的种子。

佛学有一个种子法则系统:就像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种下什么,用心滋养培育后,它就会种出什么样的果。如果你想得到财富,那就种下财富,也就是布施。当然,学会布施也可以培养孩子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和观念。

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对于那些并不是走投无路而只是把乞讨当职业的人,我们会觉得如果给钱就是受骗了。同样的我们也会教育孩子不要理这类人,谨防上当受骗,因为怕被骗,慈善之心也渐渐被消磨殆尽了。

其实布施这个动作不在于你的受众是谁,而在于你给予时的发心是什么。你的想法就是我要把这个财富给他,希望他能够更好,而不管他是不是真乞丐。这就够了。

其实很多乞丐虽然是集团化,但是如果他今天讨不到足够的钱,可能回去也会被人家责骂、挨打或者是没饭吃,那你的布施是不是也帮到他了呢?如果你能够怀有这样的心态,其实你就种了一个很好的财富种子。

我们种财富种子要想明白一个道理,他不会因为你这10块、20块而富有,你也不会因为被骗的这10块、20块而贫穷,你给钱只是因为你希望通过这个布施的行为让这个财富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你种下这个财富的种子,是希望他未来能够有更大的爱心去帮助更多的人。

孩子不投钱或者是被骗了10块、20块不是重点,倘若孩子从此失去勇气,以后都不敢“怀有爱心去帮助别人”了,这才是最可怕的。如果你不懂得怎么去布施,其实你的财富也非常有限。

很多赚了钱的人为什么会经常做善事?哪怕他不理解或者他发心不对,但做善事就是为了布施种子,让财富重新又回到他这里来,这是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家长们养成这些正确的价值观之后,将这些观念转化成更生活化、更落地化的一些语言,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确的跟孩子谈钱了。

这里列举一些常见的问题,教大家如何在生活中正确回答和钱有关的问题。

1.“爸爸,我们家里有钱吗?”

普通家庭:对于不算很富有的家庭,我们不能单单只是对孩子说“我们家庭没钱”,这会让孩子在钱上过于自卑,认为别人是富人,自己是穷人,别人的生活是自己无法企及的。家长一定要正确的引导孩子,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有信心。

我们可以这样回答:“我们家里虽然不是很富有,但通过爸爸妈妈的辛勤劳动,正常孩子拥有的你基本都能拥有。爸爸妈妈相信我的孩子,有一天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也可以像社会上很多有钱有能力的人一样赚取到自己的财富。”

富裕家庭,你可以这样回答:“有,我们家里是有钱,但这个钱是爸爸妈妈辛苦赚来的,跟你是没有关系的。但爸爸妈妈相信有一天你可以做得比爸爸妈妈更好,你可以赚到属于你自己的财富。所以爸爸妈妈的财富并不等于你的财富,你的财富要通过你的努力和创造。”

不管有钱还是没钱,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正确地去认知财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而得到的,我们不能够让孩子过分自卑,也不能够让孩子因为家庭有钱而过分生出无畏的自信。

2.“钱是怎么来的?”

对于这个问题,即使孩子不问,家长也要主动去跟他探讨这个问题。“钱是父母通过正当且辛勤的劳动得来的,在赚钱的过程中爸爸妈妈花费了很多的心力,所以每一分钱我们都要去珍惜。”

千万不能让孩子产生错觉,认为钱是从家庭的柜子里包括从银行按出来的。我们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要在生活中让孩子体会到钱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可以带他去参观自己平常工作的环境,也可以去街上感受环卫工人的工作,当然也包括前文讲到的用金钱奖励孩子劳动。

通过这些方式,孩子会感同身受,明白家长赚钱确实不容易。

3.“打麻将、抢劫、骗人、做贪官、做奸商、卖毒品都可以赚很多钱”

遇到这种问题家长应该怎么样去引导?

假如你平时会约三五知己在自己家里打麻将,你赢钱了还跟孩子说“孩子,给你一点钱”,孩子就会种下了一个概念:爸爸妈妈不需要上班,打麻将就可以赚到钱。所以首先一定要让孩子远离赌博,哪怕你真的很想打麻将,你也把这个场地拉到外面去,不要让你的孩子看见。

像抢劫、骗人、卖毒品这些可能是在电视里看到的,父母要及时作出引导:抢劫、骗人、买毒品是不对的,是会被被警察叔叔抓起来的,赚钱一定要用正当的方式。

同样的,孩子认为做贪官、做奸商可以赚到钱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说说贪官、奸商的下场是怎么样的,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不能粗心大意或者马虎。有时候在你不注意的情况下,孩子可能就已经受到了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主动谈钱,帮助孩子把这些错误信息一一清理掉,未来孩子的价值观才会比较正确。

4.“我将来要怎么样才能赚到很多钱?”

回答这个问题,是具有弹性的,可以围绕着刚才我们讲的财富的正确价值观去引导孩子。

比如说要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够赚到很多钱,在一开始我们赚不到钱的时候,要爱惜金钱,不能赚了钱就随便花掉。

有时候孩子也会问“我们要不要赚到很多钱?”这时候家长要正确引导,什么叫很多钱?一个亿吗?还是十个亿?一百个亿?其实赚多少钱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课题。

也许开始时我们会想“如果我这辈子能够赚几百万就能够安逸地生活了”,但是当有了几百万之后,你又开始为一千万在苦苦挣扎。赚到了一千万,又想五千万,一个亿,十个亿......追求财富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所以家长需要先让孩子明白很多钱大概是多少钱,然后再引导孩子通过正确的方式去赚到这些财富。可以给孩子建立一定的自信心:将来孩子一定会比父母有出息。同时还要让他明白一个道理:自己牛才是真的牛,父母牛跟你没什么关系。

5.为什么要捐钱给别人?如果别人捐给我多好,我还需要别人捐点钱呢。

利用前文所说的财富的正确价值观,要让孩子明白:我们捐钱给别人是因为我们能帮助这些值得帮助的人,这样财富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我能够捐给别人是因为我自己本身心中也是富有的。我虽然不是十分有钱,但是我心中是富有的,我有这个想法去帮助别人。

“别人捐给我多好?”我们要引导孩子去思考: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去获取别人的捐助?要么就是穷得揭不开锅,要么就是懒得劳动的人。

如果孩子也养成等着被人救济的心态,这会给孩子带来两个认知误区:1、他不懂得去种财富的种子;2、他等着别人去给他施舍。

可能今天讲的很多话对于经历过现实的家长来说,会觉得过于美好而不太现实,但我们一定要为了让孩子能获得这份美好而去相信。我呼吁,所有的家长一定要让你的孩子对这些正确的观念有清晰的认知,哪怕你现在真的不相信,但是不要让你的孩子丧失相信的能力。

THE END
1.笔记.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提醒孩子看着你 告诉孩子怎么做 站在旁边看结果 定规矩法则一览: 定规矩法则1:面对面说话,小家伙才听你的 定规矩法则2:告知可能的后果,孩子就会乖乖听话 定规矩法则3:小家伙越闹越凶?就让他独自冷静几分钟 定规矩法则4:列个任务单,轻松培养孩子的自觉力 https://www.jianshu.com/p/22c2e2381ec4
2.到底怎么样才能给孩子培养好的习惯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作息习惯和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父母在培养新生儿作息时,应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如果有任何疑问或困难,可以咨询专业的人员哦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4347370?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3.小学一二年级成绩差以后跟得上吗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入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千万不要随随便便就给孩子“贴标签”。既便全世界的人放弃了孩子,家长也不能放弃。 孩子要怎么学才能提高成绩? 1、要让孩子喜欢上学习 孩子学习成绩差,一般都是对学习不喜欢,不感兴趣。尤其是二年级的孩子,主要是父母或老师平时批评的太厉害了,致使孩子对学https://www.zhihejia.com/jzkt/zt/dydwowry/
4.日本教育家多湖辉的《学生用功术》264、加强写字与计算,能培养实力 很多人批评,最近孩子的基础教育是“歪斜的三脚架”。因为,过去一直被视为初等教育三大支柱的“读书、写字、计算”之中,写字和计算如今都极端恶化了。在这种不平衡的基础之上,要再堆积什么,都会纷纷滚落,正如三脚架的两腰矮了半截一样。 https://blog.csdn.net/longxin5/article/details/83648569
5.培养孩子责任心的8个技巧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会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喜欢,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所以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责任心到底该怎么培养呢? 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让孩子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从小要培养孩子说话算话,自己做事自己http://www.zgkyw.com/zt/ngvrawjv/
6.乐岛门票,乐岛,团购,打折,门票,北戴河乐岛,2024年旺季180元淡季如果您带孩子到北戴河旅游,想把您的孩子培养成学霸,或者我们共同研究怎么才能把孩子培养成学霸,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因今年时间太紧,我们将来有时间会把经验分享给大家。如果能通过北戴河旅游把您的孩子培养成学霸,您的北戴河旅游将非常有意义,这是您在其他方面花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也很难做到的事情。 https://www.beidaihe186.com/jd_ledao3.php
7.一亿小目标孩子怎么培养才能赢在起跑线上?一亿小目标孩子怎么培养?游戏当中,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我们就面临着一个问题了,孩子要如何培养呢?今天就来教教各位。 在我们有了孩子之后我们可以点开右上角的家庭按钮,并且选择子女的菜单,在其中我们就能够看到培养的“滑条”了 自己的培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性格,这些就等着玩家们自己在游戏当中发现了。除了https://m.wandoujia.com/apps/7837441/17696315139423041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