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zhejiang@chinanews.com.cn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供餐质量,优化学生餐营养配比,“营养+”计划如今正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全面推开。
专家指导+科学计量定制营养餐带量食谱
细看杭州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学生的中餐,不难发现,每一道菜都费了不少心思。荤素搭配,红绿点缀,配上一碗紫色杂粮米,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
本学期,该校在学生的每周食谱上,再次进行新的升级——学生营养餐“能量与视觉升级”活动,让就餐成为舌尖和视觉的双重享受。
该校副校长朱新华表示,根据该区教育局“营养+”计划要求,该校自上学年起重点抓好抓细抓实食品安全和学生营养健康。该校后勤部门精心设计菜单,做到营养均衡、花样翻新,确保每天午餐的3个菜品都会有9种不同食材搭配。同时,在营养的基础上进行视觉升级,激发学生食欲,让学生胃口大开,为参加后续晚托活动保证能量供应。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的每周菜谱上,不仅备注详细的食材,更是制定了营养餐带量食谱,细化到食材的摄入量。例如,午餐炒青菜,1-3年级的合理量为100克,3-6年级的合理量为120克。
这些食材的摄入量是如何制定的呢?
原来,今年9月,余杭区教育局联合卫健局组织开展了学校食堂“营养+计划”,并实现了该区内中小学全覆盖。该区中小学在营养专家的指导下,为学生制定了科学健康膳食方案。
营养餐带量食谱让每一种食材做到“物尽其用”,既避免了浪费,实现光盘行动,又满足了学生健康成长每日所需摄入的营养量。
项橘香表示,带量食谱仅是参考,学校还是要根据学生摄入量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调整。更重要的是,要确保食品种类的多样性,让学生平均每天摄入食材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
她还表示,目前余杭区“营养+”计划稳步推进,各校的营养食谱制定均能做到膳食结构合理,营养均衡。
劳动教育+健康教育打造特色食育文化
自2020年启动“营养+”计划,余杭区教育局在实践中摸索,在总结中提升,积极优化“营养+”计划,全面倡导营养均衡、膳食平衡。针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学生挑食、偏食、不爱吃蔬菜等情况,该区教育局深入开展食育宣传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主题教育为重要载体,打造的特色食育文化“我爱吃蔬菜”。
以未来科技城海创小学开展情况为例,该校依托校内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来打造特色劳动教育课程,插秧摘瓜、种菜养殖已成为该校的一大亮点。
如今,该校将健康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创新饮食教育方式,引导学生珍惜粮食、尊重劳动,形成了健康饮食新风尚。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教师将学生亲自种植、采摘的蔬菜瓜果搬进课堂,进行别开生面的蔬菜营养知识科普。学生则是将蔬菜搬进厨房,在学习蔬菜营养知识后,亲自动手制作美食,享受劳动的快乐和舌尖的美味。
而在余杭区闲林和睦小学,学生走进学校的和美农场,结合学校“种植实践活动”,了解蔬菜的特点,学习蔬菜的烹饪方法。
浙江乌镇:打造“夜经济”让“客流”变“客留”...
掠影:浙江东阳又闻南枣飘香...
浙江德清出土大量千年瓷器疑似东晋到南朝时期...
“爱换换”为“智慧城市”提供出行场景数字化嬗变让绿色出行风潮吹向全国...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西路1199号中新大厦11楼邮编:3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