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中午时分,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的食堂又飘散开浓浓的烟火气。循着阵阵饭菜的香味,小学生排着整齐的队列走进食堂,土豆牛肉、虾仁炖蛋、炒包菜、炒三丁、紫菜蛋皮汤以及饭后的酸奶、水果……一道道健康美味、营养均衡的美食,跃动在孩子们的舌尖。“我最喜欢吃学校的饭菜,已经连续20多天被评为‘光盘小达人’了!”一年级学生宋尔意开心地说。
南通市教育局局长成宾说:“学生营养餐工作直接关系到青少年身体健康,影响到学生学习能力、今后的就业能力和人生幸福,影响到国民素质和整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南通是闻名全国的“教育之乡”,基础教育优势突出。作为全国9个“双减”工作试点城市之一,今年以来,南通市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出发,在落实“双减”政策、压降课业负担的同时,聚焦学生饮食健康,推动实施学生营养餐工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加油助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菁菁校园,见证孩子们的成长
聚焦舌尖味蕾推进营养育人
“一年多来,‘双减’政策实施效果逐渐显现,学生作业明显少了,精题精课多了、教学质量高了。”盘点“双减”政策的成果,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全中日前表示,从去年9月1日起,全市100%小学开展“5+2”课后延时服务,100%初中提供夜自习服务。
去年9月,南通市成为全国首批9个“双减”工作试点城市之一。学校提供的课后延时和夜自习服务,延长了学生的在校时长。南通市教育系统紧扣“学习时长要合理、教学效率要提高、五育并举要落实、教育资源要丰富、学生营养要跟上、创新思维要强化”的六项要求,在坚守教育质量生命线的同时,聚焦学生的舌尖味蕾,实施学生营养餐工程,进一步提升营养育人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近期,南通市教育局对35所市直属学校落实营养餐情况进行了调研,所有学校落实了课间加餐,有17所学校聘请了营养师,其余各校将在年底前完成营养师聘任。
延时服务期间,学生在教室内享用课间餐
“花式”餐点养胃安全监管放心
校园营养餐,美味可口、品种丰富是保证学生“吃得好”的关键。南通各地的中小学校根据学生不同成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以及饮食习惯的偏好,尽可能满足多数人的膳食需求。
在老师的陪护下,紫琅一小的学生在食堂用午餐
“舌尖上的安全”是校园营养餐要过的第一道关。南通市教育系统正在建立以公示制度、陪餐制度和反馈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食堂安全监管体系,涵盖从食谱制定、食材验收到加工制作等营养餐加工的全过程,最大程度减少食品安全隐患,构筑“食安校园”。
“今天的饭菜可真香!”
办好民生实事擦亮教育品牌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落实好校园营养餐工程,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健康基础,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南通市将促进学生营养膳食均衡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项目,持之以恒推进落实,擦亮“教育之乡”品牌,再造教育发展新优势。
近年来,南通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持续改善学校食堂条件,实施了多所学校的食堂改造,改善了市直属5万多名中小学生的就餐条件。南通明年准备再投资1亿元,改扩建或装备5所市直属学校食堂。推进学校食堂建立HACCP体系或ISO22000体系,并通过认证,依托已建成上线的“互联网+明厨亮灶”信息管理平台,构建“从源头到餐盘、从进货到餐桌、从厨房到餐厅”全过程全覆盖监管网络,持续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
校园营养餐工程的实施,给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阶段的中小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能量。“以前下午上完第二课,我就会有点饿了。现在学校提供课间餐点,不仅可口而且还补充了能量,课堂上学习更专注了。”南通市实验学校三年级学生姚诗语说。
“学生营养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更可能会对成年后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江苏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徐广飞认为,南通市推进实施校园营养餐工程,符合“健康中国”理念,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掌握必要的营养健康知识,对提升全社会的营养健康水平,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劳动课上,小学生体验餐食制作
校园营养餐也被列入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一环。南通市正在倡导各类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校联系群等方式向家长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增强家长营养健康意识,引导家长科学、合理安排家庭饮食,发挥家庭在学生营养健康行动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