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全麦可延年益寿!吃对了长寿就不是梦养生学堂健康

编者按:“民以食为天”。《本草纲目》也指出,“饮食者,人之命脉也。”今日,吃饭已经不仅仅是饱腹而已,如何吃得健康,吃得好成了我们吃饭的新标准。

吃全麦可延年益寿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研究指出,经常吃全麦等全谷食物有助于延年益寿。

结果显示,每天摄入16克全谷食物的人群总体死亡率会下降7%,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降低9%,癌症死亡风险降低5%。如果每天摄入48克全谷食物,保健效果更明显,可使死亡风险降低20%,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25%,癌症死亡风险降低14%。

10个习惯吃出长寿来

1、饭要稀一点

把饭做成粥,不但软硬适口、容易消化,而且多具有健脾养胃、生津润燥的效果,对益寿延年有益。但老年人不能因此而顿顿喝粥。

2、饭菜香一点

这里说的“香”,不是指多用盐、味精等调味料,而是适当往菜里多加些葱、姜等调料。人的五官是相通的,可以用嗅觉来弥补味觉上的缺失。闻着香喷喷的饭菜,人一定能胃口大开。

3、蔬菜多一点

多吃蔬菜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处,每天都应吃不少于250克的蔬菜。

4、菜要淡一点

老年人的味觉功能有所减退,常常是食而无味,总喜欢吃口味重的食物来增强食欲,这样无意中就增加了盐的摄入量。盐吃多了会加重肾的负担,可能降低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增加感冒病毒在上呼吸道生存和扩散的几率。因此,老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左右,同时要少吃酱肉和其他咸食。

5、荤菜少一点

要荤素兼顾,粗细搭配,品种越杂越好。每天主副食品(不包括调味料)不应少于10样。

6、质量好一点

7、食物热一点

生冷食物多性寒,吃多了会影响脾胃消化吸收,甚至造成损伤。因此,老年人要尽量避免吃生冷食物,尤其在严冬更要注意。

8、数量少一点

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轻人的1/3,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为年轻时的1/5,因而稍一吃多,就会肚子胀、不消化。所以,老年人每一餐的进食量应比年轻时减少10%左右,同时要保证少食多餐。

9、早餐好一点

早餐应占全天总热量的30%~40%,质量及营养价值要高一些、精一些,不宜吃油腻、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

10、晚餐早一点

吃对五点长寿不是梦

1、粗细搭配

中老年人每天吃的粮食品种,最好是粗细搭配,多样混食,米面之外,适量再吃些玉米面、小米等。

2、补充蛋白质

3、蔬菜不可少

蔬菜的摄入是不可缺少的,否则就不能满足身体所需的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老年人每日宜吃400克左右青菜,并尽量多吃绿叶蔬菜。

4、多用植物油

此外,烹调用的油也要注意,中老年的膳食里应主要用植物油,少用动物油,油脂的食用不宜过多。

5、补充营养剂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道消化酶的活力会不同程度的降低,牙齿脱落,咀嚼能力减退等,这些都会限制老人对有些食物的选择而不易满足营养的需要。所以,除了在三餐中获取身体所需营养外,刘教授在平日也注意补充一些营养制剂。比如,服用Vc、VE、复合维生素B、钙片等,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断调整。这点需要看个人情况,刘教授不主张别人效仿。

全球长寿地区的老人原来这么吃饭

为了寻找健康长寿的秘诀,美国长寿研究专家丹·巴特纳研究了世界上的长寿区域,那里的老人能活到很高的年龄并且仍然活力四射。现在为大家总结出这些长寿区居民的12种饮食习惯,不妨从今天起就开始尝试吧。

1、95%的食物来自于植物。

全粒谷物和豆类在长寿老人的饮食中占很大比重,他们还食用大量的应季蔬菜,并把多余的蔬菜腌制或风干,留在冬季食用。研究表明,最有益于长寿的食物就是绿叶蔬菜,与不食用青菜的同龄人相比,每天食用1盘蔬菜的成年人在未来四年内,死亡风险会减半。

2、每周吃肉不超过两次。

大部分长寿家庭都节制吃肉,要么把它当作配菜,要么用来给别的菜调味。他们每个月只吃五次肉,每次不超过2盎司(约57克,相当于一副扑克牌的大小)。他们更喜欢食用家庭农场养殖的鸡肉、羊肉或猪肉,这些动物大多自由觅食,体内含有更多的欧米伽3脂肪酸。

3、平均每天吃85克鱼肉。

鱼肉在长寿老人的日常饮食中最常见,多数情况下,吃海藻生长的鱼肉品质最佳,如沙丁鱼、三文鱼和黄花鱼,它们较少接触到高浓度的汞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

4、每周吃三个鸡蛋。

长寿区的人一次只吃一个鸡蛋,绝不多吃。他们或是把煎蛋卷入玉米薄饼,或者煮熟用来做汤,也与其他果蔬和全粒谷物一起食用。

5、每天食用半杯煮熟的豆子。

6、食用全麦面包。

面包是长寿区人们的主食,但成分和一般的面包不同。它由多种谷物制成,包括小麦、黑麦和大麦;每种成分都含有多种营养素和大量的膳食纤维;有助消化,而且升糖指数较低。

7、减少糖的食用量。

长寿区的居民食用糖的量只有现代人的1/5,他们通常每周只吃2~3次饼干、糖果和烘烤食品。百岁老人一般只在喝茶时放点蜂蜜,或是在庆祝场合吃少许甜点。

8、每天吃两把坚果。

哈佛大学的研究者通过3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与不食用坚果的人相比,食用坚果的人其死亡率会低20%。其他研究表明,含有坚果的饮食能将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20%,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9、增加水的摄入量。

每天要保证喝七杯水,体内水分充足能降低血液凝块的风险。

10、喝酒只喝红葡萄酒。

长寿区域的居民每天会饮1~3杯葡萄酒,后者有助于人体系统吸收植物性抗氧化剂,少量饮用可以减轻压力,促进整体健康。

11、常喝绿茶和咖啡。

绿茶有抗炎特性,饮用绿茶能降低人们患上心脏病和一些癌症的风险。还有研究表明,适量饮用咖啡的人,其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症的发病率较低。

12、多种食物搭配吃。

如果担心无法从植物食物中获取充足的蛋白质,解决办法是把豆类、谷物、坚果和蔬菜搭配起来食用,它们联合起来能提供人体无法合成的所有必需氨基酸。

豆豉,老人的“长寿豆”

豆豉属于发酵食品,含有蛋白质、钙、磷、铁、钴、硒、钼、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极其丰富。豆豉是老人的“长寿豆”,经常吃不仅有助于开胃消食、祛风散寒,还能预防脑血栓的发生。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豆豉的功效记载最为详细:“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蒸暑,故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即豆豉可以开胃消食、祛风散寒、治疗水土不服等。近年来研究发现,豆豉中钴的含量是小麦的40倍,对预防冠心病有良好的作用。此外,豆豉还能改善大脑的血流量,有效预防脑血栓的形成。

豆豉虽好,但老人不能多吃,每日以少于50克为宜。豆豉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很多盐分,如果菜肴中已加入豆豉,则应减少用盐量,以免摄入盐分过多。

营养师讲吃饭——慢一点

我们吃撑后,需要更多的胃酸及消化液来消化这些食物,同时,胃肠蠕动也会受到影响,这样很容易伤害到我们的胃肠道。同时,吃了过多的食物,摄入的热量也会增加,久而久之,会导致肥胖。还有一个危害就是胃“扩容”了。胃属于平滑肌,具有伸缩性,长期吃撑后会增加胃容量,让你感觉总是吃不饱从而形成过量饮食的习惯。

THE END
1.长寿最好的早餐通过采访长寿老人和研究,发现长寿老人的早餐习惯简单、天然、节制,以全谷物和蛋奶为基础,辅以新鲜蔬果和奶制品,整体营养均衡、清淡有度,这种早餐模式能为一天的活动提供持久能量,同时有利于肠道蠕动和新陈代谢,是养生之选。与现代人的高热量、高糖分、高反式脂肪的早餐相比,长寿老人的早餐更加健康。因此,学习长寿老人https://www.360doc.cn/article/70809935_1132194363.html
2.早餐吃什么最好孙明丽医生的语音科普早餐吃什么最好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每天能吃一顿好的早餐可以使人长寿,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应该吃一些营养价值高、少而精的食物,因为人经过一夜的睡眠,头一天晚上进食的营养已经基本耗完,早上的只有及时的补充营养才能满足上午工作劳动和学习的需要。https://www.miaoshou.net/voice/661187.html
3.什么时候喝牛奶效果是最好的?1早餐来自养生长寿V【什么时候喝牛奶效果是最好的?】1、早餐时早餐的热能供应占人体总热能需求的25%至30%,早餐时喝一杯牛奶,再配合鸡蛋或面包,就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2、饭后半小时喝牛奶的最佳时间也可以在吃完饭的半个小时后,因为牛奶有润肠通便的效果,这种效果配合蜂蜜一同食用会更加的明显。所以吃饭之后喝一杯蜂蜜牛奶,可以防止https://weibo.com/1759158377/OhoCToMXp
4.什么消耗阳气最多?在北京的中医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90岁仍在治病救人,是目前北京最年长的出诊大夫,他就是国医大师路老先生,路老说他每天的早餐桌上,都少不了生姜的影子,路老说平时他们家的姜一买就是好几斤,先用盐腌一下,再用醋泡,有时根据口味加点糖。吃的时候,切成姜丝、姜末,全家人早餐时一起吃。路老解释,姜有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080482.html
5.都市丽人8种早餐长寿又驻颜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都市丽人开始关注健康养生。其中,早餐作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为您介绍八种适合都市丽人的健康早餐,帮助您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健康。 1、早餐前先喝水 经过一夜的睡眠,人体会消耗大量的水分和营养,导致早上起床后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状态。因此,早餐前先喝一杯https://cont.jd.com/pccontent/969014
6.八大院士长寿经:不要人为诱发癌症,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1、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机器旧了、坏了,需要经常除锈、上油、疏通、修理;人同此理,人生病了,需要吃药、打针、动手术──这就是治疗。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只要我们每个人能做到平时积极预防,有病坦然面对、正确治疗,就可以做到健康、快乐、长寿。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6/16/c48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