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多样性全球变化与人类健康

编译/陈能场(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协环境生态领域首席传播专家)林大松(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副研究员)

图1描绘了当代全球环境和社会经济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饮食与健康之间关系的模型,并为讨论对人类福祉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框架。

图1: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物多样性,饮食与健康模型

饮食多样性与健康

少数流行病学研究支持了饮食指南中关于多种饮食的益处所体现的传统观点(Tucker2001)。例如,在一项针对42,254名美国女性(平均年龄61岁)的研究中,食用大量推荐食品的人的死亡风险降低(Kant等,2000)。最高四分位数(中位品种得分为15)的妇女,与最低四分位数(品种得分为7)相比,在五年半期间死亡的赔率为0.69。Kant等人(1995年)以前的工作表明,饮食多样性与寿命的延长和男女慢性退行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发病率降低有关。

在意大利的一项研究中,饮食多样性(最主要是蔬菜和水果)与降低胃癌的发生率有关(LeVecchia等,1997)。这与公认的地中海饮食在减少慢性退行性疾病风险与食用水果和蔬菜的益处方面的关系相吻合。同样,Drewnowski等(1996)表明,尽管法国人的饮食中脂肪的含量高于美国,饮食质量的指标也较低,但总体多样性可能是其公认的益处。

支持发展中国家饮食多样性对健康的贡献的数据较少。然而,在肯尼亚,1-3岁儿童的饮食多样化与人体测量学的改善有关(Onyango等,1998)。在马里,Hatly等(1998年)证明了水果和蔬菜的多样性与总体营养充足性以及特定营养素(例如维生素A和C)的存在很强的关联性。

在不同的研究中,通过单个食物的数量以及优质食物的数量来衡量多样性是不一致,使得比较和一般结论变得困难。这一领域未来工作的关键是开发用于测量饮食多样性的通用方法。尽管如此,水果和蔬菜的多样性有助于营养和健康的建议一直得到支持。

与饮食多样性有关的食物功能

全球变化,饮食与健康

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迅速变化的过程深刻地改变了人类与他们所生活的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对饮食产生了影响。传统的生计系统通常代表经过微调和独特的人力资源互动,确保满足营养需求。环境完整性的破坏反过来会影响人类健康、疾病和营养状况的模式(JohnsandEyzaguirre,2000)。饮食不足,包括多样性的丧失,是变化的一个关键结果,因为它直接引发了对人类健康的挑战。

影响人类的主要环境干扰包括人口增长、与工业、商业和农业发展有关的生态系统破坏、气候变化、城市化和生物资源的丧失。由于后者同时受到其他干扰和人类食物系统基础的影响,它在饮食变化和潜在解决方案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图1)。饮食的退化和环境压力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人类社会的健康提出了挑战,包括营养不良、免疫力、感染、环境毒物和氧化应激。

营养不良

人口过多和导致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因素破坏了粮食生产能力,导致营养不良食物的摄入和/或消费不足,进而导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在许多情况下,饥荒是人为原因。微量营养素营养不良可能反映了对传统生计方式的破坏,导致对关键生物资源的获取和摄取减少。所谓的富裕疾病,例如糖尿病和冠心病,也代表着人类与环境关系的中断。传统的生存模式将用于粮食采购和其他活动的能量消耗与摄入低能量密度的食物相结合。除了能源过度消耗外,在工业社会的饮食中,对加工食品的依赖增加,可能会通过减少营养物质和非营养物质的摄入而对健康产生影响,这些营养物质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健康(Johns,1999)。

免疫力和感染

毒物和异种生物

在远离主要农药使用的地方生产的的传统食品系统上,可能遭受大气中迁移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污染(KuhnleinandChan,2000)。依靠狩猎和捕鱼的北方人特别容易受到这些破坏的影响。不幸的是,在偏远社区,市场食品的膳食替代品价格昂贵,,而且营养质量通常较低。

氧化应激

氧化状态在许多疾病状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这既是因果因素,也是不良结果。在图1中的环境变化和健康模型中,环境毒物是氧化应激的重要原因。外源性抗氧化剂,特别是饮食中的维生素和非营养物质,是对抗氧化应激的正常防御的关键成分,因此减少植物饮食的多样性会带来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城市化与饮食转型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变化的特点是饮食中能量较高,包括植物油和其他在氧化条件下加热的脂肪,而水果和蔬菜的多样性低于农村人口。因此,在今后几十年内,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率有望跟随拉丁美洲(Albala等,2001;Uauy等,2001)和其他地区的流行趋势(Popkin等,2001)。

在非洲,大部分人口可能与典型的营养缺乏和传染病共存。联合国人类住区中心(人居署)预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城市化率将在未来15年内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并覆盖该地区超过50%的人口,因此避免这种趋势带来的营养和健康的影响的解决办法很迫切。在该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基于对植物特性的科学评估、文化支持计划、饮食教育、创新加工和营销,更多地利用植物生物多样性,为调解变化的影响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作物多样性以及被忽视和未充分利用的物种的重要性

粮食作物多样性的丧失

传统上有七千多种植物用于食物,而水稻、小麦和玉米这三种物种占人类饮食中总热量摄入的60%(Eyzaguirre等,1999)。全球现代农业通常侧重于几种农作物的产量,多年的基因工程带来了少数不同粮食品种的高产、抗虫和抗旱品种。农业对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巨大投入,导致更多种谷物的消费量下降。所食用的蔬菜和水果种类的多样性也随之减少。文化变革和城市化加剧了这一趋势(Chweya和Eyzaguirre,1999)。另外,现在许多传统食品与贫穷或落后有关。结果是饮食结构的破坏和饮食多样性的丧失。这些饮食变化对人类营养和健康的影响,人们知之甚少。

被忽视和利用不足的物种(NUS)

然而,遵循饮食多样性的良好支持原则,各种食物无疑有助于当地社区的均衡饮食。例如,在非洲,具有当地饮食重要性的NUS包括谷物类作物,如福尼奥米(即非洲全小米fonio(Digitariaexilis)),根茎和块茎,如山药,豆类和油料种子,如bambara花生(Vignasubterranea)(Heller等,1997),多叶蔬菜(Chweya和Eyzaguire,1999年)和热带水果,例如非洲李子(Dacryodesedulis)或丛林芒果(Irvingiagabonensis)。

尽管即使不知道饮食中各个成分的特定营养成分也能理解多样性的重要性和采用NUS的传统系统固有的智慧,但有关少数物种的现有数据仍可提供有益的见解。例如,以猴面包树(Adansoniadigitata)的幼嫩的叶子和果实为食,在一些非洲国家具有重要的饮食意义。将干果肉添加到粥中,制成酱料,然后直接添加到煮熟的菜肴中。不仅富含钙(285毫克/100克可食用部分),而且还含有大量的铁(7.4毫克/100克)和维生素C(270毫克/100克)(West等人,1988年),两者结合后应相互作用以增加铁含量吸收性和预防贫血,即使没有得到全面的研究,我们也知道,带叶蔬菜通常在维生素A,维生素C,叶酸,铁,钙,纤维和蛋白质中有重要贡献(West等,1988;Chweya和Eyzaguirre,1999;Uiso和Johns,1996),尽管最近关于维生素A的生物利用性有一些争议(dePee等,1998;Solomons和Bulux,1997)。

发展中国家背景下的功能多样性

传统饮食概念可能包括与健康的联系。一般来说,这些不是指营养素,而是指特定的功能特性。从营养方面讲,某些传统属性(如补品或增强剂)是可以理解的。从食物中获取利益的其他概念与生理和药理特性有关,可以通过在这些领域的科学调查加以支持。

我的研究团队的民族植物学和分析工作涉及许多此类活动。例如,在肯尼亚西部和坦桑尼亚的罗人(theLuoofwesternKenyaandTanzania)对胃肠道紊乱起作用的叶类蔬菜中,叶菜Solanumnigrum对原生动物寄生虫贾第鞭毛虫(Giardialamblia)有强烈作用(Johns等,1995)。

Maasai和其他饮食系统中植物的潜在免疫刺激作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希望的方向,对HIV/AIDS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传统医学和饮食中使用的植物(如仙人掌属植物)或苦瓜(Momordicacharantia)(MarlesandFarnsworth1995;JohnsandChapman1995)的降血糖特性为研究糖尿病和饮食转换的其他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这种功能活性可归因于这些植物的植物化学成分。因此,功能和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为世界各地使用的食品和药用植物固有的多样性增加了更多维度。

尽管某些传统食品和医药产品的商业化带来了创收的潜力,但与欧洲、北美或日本相比,功能性在满足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口的需求方面具有不同的意义。无论是农村生活还是城市居民饮食,具有文化意义的物种的功能对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健康都具有直接的生物学和社会重要性。

饮食适应与优化

合理利用膳食资源并应用有关其价值的知识,为全球人口所面临的变化提供了最佳适应途径(图1)(Johns和Eyzaguirre,2002)。时下生活方式发生转变时空前的、规模巨大的,考虑到这一点,对环境、饮食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变化的不利影响的科学见解,以及科学评估植物和动物食品的属性,似乎是获得当代问题新解决方案的必要工具。然而,在这一适应过程中,以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土著知识的丰富性以及资源本身的多样性为代表的过去的教训对于适应过程至关重要。在这方面,应高度重视对世界生物文化多样性的文献记录和研究。

结论

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对于使人们能够满足其营养、健康和社会文化需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等同于饮食多样性,等同于健康。由于它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和生态福祉,因此,全世界所有人都应该寻求健康,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在当今世界,全球变化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方式影响传统生态,同时破坏人类的生存,这种健康是管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理由。

致谢

TheNaturalSciencesandEngineeringResearchCouncilCanada(NSERC),theFondQuébécoisdelarecherchesurlaNatureetlesTechnologies(FCAR)andtheFondsdelarechercheensantéduQuébec(FRSQ)providedfinancialsupportforthiswork.PabloEyzaguirreandMikkelGrumoftheInternationalPlantGeneticResourcesInstitute(IPGRI)contributedtothedevelopmentoftheideasexploredinthepaper.

加拿大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理事会(NSERC),自然科学技术基金会(FCAR)和魁北克自然科学基金会(FRSQ)为这项工作提供了财政支持。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IPGRI)的PabloEyzaguirre和MikkelGrum为本文探讨的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Albala,C.,F.Vio,J.KainandR.Uauy.2001.NutritiontransitioninLatinAmerica:thecaseofChile.NutritionReviews59(6):170-176.

Brown,L.,E.B.Rimm,J.M.Seddon,E.L.Giovannucci,L.Chasan-Taber,D.

Spiegelman,W.C.WilletandS.E.Hankinson.1999.AprospectivestudyofcarotenoidintakeandriskofcataractextractioninUSmen.Americ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70:517-524.

Chapman,L.,T,JohnsandR.L.A.Mahunnah.1997.Saponin-likeinvitrocharacteristicsofextractsfromselectednon-nutrientwildplantfoodadditivesusedbyMaasaiinmeatandmilkbasedsoups.EcologyofFoodandNutrition36:1-22.

Chweya,J.A.andP.B.Eyzaguirreeds.1999.TheBiodiversityofTraditionalLeafyVegetables.InternationalPlantGeneticResourcesInstitute(IPGRI),Rome.

dePee,S.C.W.West,D.Permaesih,S.Martuti,MuhilalandJ.G.A.J.Hautvast.1998.

Orangefruitismoreeffectivethanaredark-green,leafyvegetablesinincreasingserumconcentrationsofretinolandbeta-caroteneinschoolchildreninIndonesia.

Americ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68:1058-1067.

Drewnowski,A.,S.A.Henderson.A.B.Shore,C.Fischler,P.PreziosiandS.Hercberg.

1996.DietqualityanddietarydiversityinFrance:implicationsfortheFrenchparadox.JournaloftheAmericanDieteticsAssociation96:663-669.

Eyzaguirre,P.B.,S.PadulosiandT.Hodgkin.1999.IPGRI’sstrategyforneglectedandunderutilizedspeciesandthehumandimensionofagrobiodiversity.InS.Padulosi,ed.Priority-settingforUnderutilizedandNeglectedPlantSpeciesoftheMediterraneanRegion.InternationalPlantGeneticResourcesInstitute(IPGRI),Rome.

Hatly,A.,L.E.TorheimandA.Oshaug.1998.Foodvariety–agoodindicatorofnutritionaladequacyofthedietAcasestudyfromanurbanareainMali,WestAfrica.Europe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52:891-898Heller,J.,F.BegemannandJ.Mushongaeds.1997.BambaragroundnutVignasubterranea(L.)Verdc.InternationalPlantGeneticResourcesInstitute(IPGRI),Rome.

Johns,T.1981.Theauandthemaca.JournalofEthnobiology1:208-212.

Johns,T.1999.Thechemicalecologyofhumaningestivebehaviors.AnnualReviewofAnthropology28:27-50.

Johns,T.andL.Chapman.1995.Phytochemicalsingestedintraditionaldietsandmedicinesasmodulatorsofenergymetabolism.InJ.T.ArnasonandR.Mata,Eds.

PhytochemistryofMedicinalPlants,RecentAdvancesinPhytochemistry29.

PlenumPress,NewYork.pp161-188.

Johns,T.andP.B.Eyzaguirre.2000.Nutritionforsustainableenvironments.SCNNews21:24-29.

Johns,T.andP.B.Eyzaguirre.2002.NutritionandtheEnvironment.InNutrition:AFoundationforDevelopment,Geneva:ACC/SCN.

Johns,T.,G.M.Faubert,J.O.Kokwaro,R.L.A.MahunnahandE.K.Kimanani.1995.

Anti-giardialactivityofgastrointestinalremediesoftheLuoofEastAfrica.

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46:17-23.

Johns,T.,R.L.A.Mahunnah,P.Sanaya,L.ChapmanandT.Ticktin.1999.Saponinsandphenoliccontentofplantdietaryadditivesofatraditionalsubsistencecommunity,theBatemiofNgorongoroDistrict,Tanzania.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66:1-10.

Johns.T.,M.Nagarajan,M.L.ParkipunyandP.J.H.Jones.2000.Maasaigummivory:implicationsforPaleolithicdietsandcontemporaryhealth.CurrentAnthropology41:453-459.

Kant,A.K.,A.SchatzkinandR.G.Ziegler.1995.Dietarydiversityandsubsequentcause-specificmortalityintheNHANESIepidemiologicfollow-upstudy.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Nutrition.14:233-238.

Kant,A.K.,A.Schatzkin,B.I.GraubardandC.Schairer.2000.Aprospectivestudyofdietqualityandmortalityinwomen.JAMA283:2109-2115.

Kuhnlein,HVandH.M.Chan.2000.Environmentandcontaminantsintraditionalfoodsystemsofnorthernindigenouspeoples.AnnualReviewofNutrition20:595-626.

LaVecchia,C.,S.E.Munoz,C.Braga,E.FernandezandA.Decarli.1997.Dietdiversityandgastriccancer.InternationalJournalofcancer72:255-257.

Lindhorst,K.1998.AntioxidantactivityofphenolicfractionofplantproductsingestedbytheMaasai.M.Sc.thesis,McGillUniversity,Montreal,Canada.

Marles,R.J.andN.R.Farnsworth.1995.Antidiabeticplantsandtheiractiveconstitutents.Phytomedicine2:137-189.

McCune,L.2000.AntioxidantactivitiesofBorealplantsusedagainstdiabetes.Ph.D.

thesis.McGillUniversity,Montreal.

Onyango,A.,K.KoskiandK.Tucker.1998.FooddiversityversusbreastfeedingchoiceindetermininganthropometricstatusinruralKenyantoddlers.InternationalJournalofEpidemiology27:484-489.

Owen,P.AntioxidantactivityofTibetanplantremediesusedforcardiovasculardisease.

M.Sc.thesis,McGillUniversity,Montreal.

Owen,P.andT.Johns.1999.XanthineoxidaseinhibitoryactivityofnortheasternNorthAmericanplantremediesforgout.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64:149-160.

Platt,A.E.1996.InfectingOurselves:HowEnvironmentalandSocialDisruptionsTriggerDiseaseWorldwatchInstitute,Washington.

Popkin,B.M.,S.Horton,S.Kim,A.MahalandJ.Shuigao.2001.Trendsindiet,nutritionalstatus,anddiet-relatednoncommunicablediseasesinChinaandIndia:theeconomiccostsofthenutritiontransition.NutritionReviews59:379-390.

Price,L.L.1997.Wildplantfoodinagriculturalenvironments:astudyofoccurrence,management,andgatheringrightsinNortheastThailand.HumanOrganization56:209-221.

Quiros,C.F.andR.Aliaga-Cardenas.1997.Maca.LepidiummeyeniiWalp.InM.

HermannandJ.Heller,eds.AndeanRootsandTubers:Ahipa,Arracacha,MacaandYacon.InternationalPlantGeneticResourcesInstitute(IPGRI),Rome.

Shimbo,S.,K.Kimura,Y.Imai,K.Yasumoto,K.Yamamoto,S.Kawamura,T.Watanabe,O.Iwami,H.NakatsukaandM.Ikeda.1994.Numberoffooditemsasanindicatorofnutrientintake.EcologyofFoodandNutrition32:197-206.

Slattery,M.,T.Berry,J.PotterandB.Caan.1997.Dietdiversity,dietcompositionandriskofcoloncancer.CancerCausesandControl8:872-882.

Solomons,N.W.andJ.Bulux.1997.Identificationandproductionoflocalcarotene-richfoodstocombatvitaminAmalnutrition.Europe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51:S39-S45.

Sommerburg,O.E.,J.E.Keunen,A.C.BirdandF.J.vanKuijk.1998.Fruitsandvegetablesthataresourcesforluteinandzeaxanthin:themacularpigmentinhumaneyes.BritishJournalofOphthalmology82:907-910.

Spielman,A.andA.A.James.1990.Transmissionofvector-bornedisease.InK.S.

WarrenandA.A.F.Mahmoud,eds.TropicalandGeographicalMedicineMcGraw-HillInformationServicesCompany,NewYork.

Tomkins,A.2000.Malnutrition,morbidityandmortalityinchildrenandtheirmothers.

ProceedingsoftheNutritionSociety59:135-146.

Tucker,K.L.2001.Eatavarietyofhealthfulfoods:oldadvicewithnewsupport.

NutritionReviews59:156-158.

Uauy,R.,C.AlbalaandJ.Kain.2001.ObesitytrendsinLatinAmerica:transitingfromunder-tooverweight.JournalofNutrition131:893S-899S.

Uiso,F.C.andT.Johns.1996.ConsumptionpatternsandnutritionalcontributionofCrotalariabrevidensinTarimeDistrict,Tanzania.EcologyofFoodandNutrition35:59-69.

West,C.E.,F.PeppingandC.R.Temalilwa.1988.TheCompositionofFoodsCommonlyEateninEastAfrica.WageningenAgriculturalUniversity,Wageningen.

THE END
1.可持续饮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20世纪以来,伴随农业的工业化和食物链条的“远距化”,典型食物危机事件不断涌现并沿着食物贸易网络蔓延至全球,引发了学界对饮食系统及其可持续性的持久关注。国外地理学界关于饮食系统主要有生产主义、消费主义和关系主义等认识。在梳理已有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将这三类认识归结为不同情境下、特定形式的“身体-食物”关系https://www.dlyj.ac.cn/CN/10.11821/dlyj020180570
2.全球食品营养成分数据集深度分析与应用E --> F[设计营养产品] 2.3.2 食品标签推荐系统的构建 食品标签推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数据挖掘应用,它需要考虑食品成分、营养价值、消费者的健康状况以及饮食偏好等多个因素。通过构建一个推荐系统,可以为特定的消费者群体提供个性化的食品标签建议,从而促进健康饮食。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600615/article/details/143483979
3.◇综述:限制超加工食品食用,倡导降饮食模式综述与报告(二)中国营养学会:首次提出“东方膳食模式” (三)江苏:规范全省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 (四)浙江:发布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 (五)广东深圳:加强食品包装营养标签的监督管理 五、食物系统的变化引起各国关注 (一) 日本:以均衡饮食确保健康陀螺正常运转 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311/t20231102_474752.htm
4.论坛议程FBIF2021食品饮料创新论坛未来食物: 全球食物系统新探索 食物生产已经加剧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粮食浪费。联合利华为此宣布新的全球年度销售目标,在未来5到7年内,从植物肉和奶制品替代品中获得10亿欧元的销售额,并承诺提高人类营养标准和缓解食物浪费问题。植物肉的出现和即将到来的植物革命将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促进生态的持续发展。 https://www.foodtalks.cn/news/9583
5.食品欧阳钟美指出,饮食主要是辅助减少压力带来的伤害,而不是藉由吃东西来解除压力本身。 减压食物有哪些? 那究竟什么东西是属于“减压食物”呢?营养师表示主要仍以抗氧化物质为主,像是维生素B群、维生素C、维生素E、钙、镁、Q10、异黄酮、多酚类、茄红素以及胡萝卜素等。另外,有些食物种类可以帮助减缓压力: 1.碳水https://vibaike.com/3117/
6.每日热点0529一是清淡饮食,营养均衡。日常饮食嗜肥腻、煎炸、辛辣刺激的食物,容易导致脾胃湿热,致使头面油腻而脱发。均衡膳食能给头发提供足够的营养,平时应多吃谷物、蔬菜和水果,也可适当食些黑豆、黑米、黑芝麻等养发食物。 二是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熬夜。中医认为,失眠、焦虑紧张、过度疲劳不利于气血的生成,均可导致脱发。 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3732
7.在新加坡学习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学在新加坡学习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学 ▲左起:新加坡国立大学食品科学家刘绍泉副教授(Liu Shao Quan),阮垂羚女士(Nguyen Thuy Linh)和杜铭霑博士(Toh Mingzhan)研发出一项零浪费工艺专利技术,利用未售出的面包制成一款新颖的益生菌饮料。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2019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中,通过可负担性、https://www.jrlxym.com/news_detail/23897351.html
8.营养与降论文饮食与糖尿病8篇(全文)糖尿病与肥胖、心血管病称为现代社会富裕病,它们均与人们营养过度、饮食失调、食物过于精细以及缺乏运动密切相关。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所引起的血糖升高、尿中有糖的病症。糖尿病起病可急可缓,其临床症状与分型关系密切,也就是说,糖尿病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典型的症状是“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obbbneu.html
9.AHA重磅指南:做好10大饮食要点,改善心血管降!水果和蔬菜的大多数亚类都与降低死亡率有关,种类繁多的食物可以提供足够的必需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所有形式的水果和蔬菜(新鲜的、冷冻的、罐装的和干制的)都可以纳入有益心脏健康的饮食模式。冷冻水果和蔬菜比新鲜水果和蔬菜保质期长,即食,营养含量相似或更高,有时价格更低。应该限制添加盐和糖的种类。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2bdc220038ca
10.联合国发出最后警告!40年内全球人口必须转向植物性饮食!刻不容缓还要把90%的食物营养浪费在下水道! 全球还有十几亿人在挨饿! 我们需要一份全新的食谱,以填饱未来的世界人口。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经济学家指出, 解决全球粮食危机的第一步, 首先应该是以素食代替肉食。 显然,素食是未来的饮食方式, 也是人类必须再次选择的饮食方式。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57554008&efid=LQweSTx8P2MNisjvcq8Zog
11.全球最降的十大饮食方式十种世界公认的合理饮食方法→MAIGOO杂食(饮食多样) 为了保证营养摄入均衡,还要保证饮食均衡,杂食是十大健康的饮食习惯之一。杂食充分体现食物互补的原理,不同的食物可以带来各种营养物质,满足机体的营养摄入需求,比如摄入水果和蔬菜,满足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摄入各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补充机体所需蛋白质的含量等,可先从每天吃10种、15种食物做起。但要https://www.maigoo.com/top/433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