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丨《2024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饥饿营养素粮农组织健康膳食

核心提示:2024年7月24日,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今天在巴西二十国集团全球反饥饿与贫困联盟工作组部长级会议期间发布2024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约有7.33亿人面临饥饿,相当于全球每11人中就有1人食不果腹,非洲每5人中就有1人面临吃饭难问题。……(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4年7月24日,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今天在巴西二十国集团全球反饥饿与贫困联盟工作组部长级会议期间发布2024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约有7.33亿人面临饥饿,相当于全球每11人中就有1人食不果腹,非洲每5人中就有1人面临吃饭难问题。这份年度报告警告称,各国进展严重不足,难以到2030年如期实现零饥饿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SDG2)。报告表明,全球消除饥饿的步伐不进反退,食物不足水平倒退15年,相当于2008-2009年间水平。

尽管在发育迟缓和纯母乳喂养等特定领域有所进展,但令人无法释怀的是,仍有大量人口处于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状况,全球饥饿水平连续第三年居高不下,2023年有7.13亿至7.57亿人食物不足,中位数高达7.33亿,较2019年新增约1.52亿。

区域趋势差异悬殊:就饥饿人口比例而言,非洲持续攀升(20.4%),亚洲虽然保持平稳(8.1%),但因区域内饥饿人口占全球半数以上,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拉丁美洲取得一定进展(6.2%)。2022至2023年间,西亚、加勒比和非洲大多数次区域饥饿形势呈现加剧趋势。

饥饿之外,形势堪忧

报告强调,仍有数十亿人难以获取充足的食物。2023年,全球约有23.3亿人面临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这一数字在2020年因新冠疫情而骤增,此后并未发生显着改观。其中,8.64多亿人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有时整日甚至多日忍饥挨饿。从2020年起,这一数字始终居高不下,虽然拉丁美洲有所向好,但各地仍普遍面临广泛挑战,非洲的形势尤其严峻,58%的人口处于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

因经济拮据而无力负担健康膳食,是全球三分之一以上人口面临的严峻问题。本年度报告运用全新的食品价格数据,并对评估方法加以改进,发现2022年共有超过28亿人无力负担健康膳食。这种差异在低收入国家中极为显着,无力负担健康膳食的人口比例高达71.5%,相比之下,高收入国家的这一比例仅为6.3%。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和北美及欧洲的这一数字已降至疫情前水平以下,而非洲的这一数字则大幅增加。

虽然在提高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方面有所进展(48%),但就实现全球营养目标而言,仍然挑战重重。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徘徊在15%左右,5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率虽已降至22.3%,但仍未达标。此外,儿童消瘦发生率没有显着改善,15至49岁女性贫血发生率则出现上升。

同样,最新估算表明,在过去十年中,成人肥胖率稳步攀升,已从2012年的12.1%升至2022年的15.8%。预测表明,到2030年,全世界将有超过12亿成人面临肥胖问题。此外,营养不良的双重负担,即营养不足与超重和肥胖并存的现象,在全球所有年龄组中急剧增加。在过去20年中,瘦弱和体重不足人数有所减少,但肥胖人数却急剧增加。

五家机构表示,这些趋势突显出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构成了错综复杂的挑战,亟需采用“精准滴灌”策略,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确保各国重回正轨,到2030年如期落实七项全球营养目标。

在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全球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状况持续恶化,包括食品价格出现上涨,不断侵蚀许多国家普罗大众的经济利益。主要不利因素日益频发、不断加剧,例如冲突、气候变化和经济衰退等。这些问题连同深层因素,例如健康膳食成本高昂、食物环境不利于健康和不平等现象持续存在,正在交织叠加,形成相互加剧的恶性循环。

发挥融资拉动效应,助力消除饥饿

今年的报告选定“为消除饥饿、粮食不安全和一切形式的营养不良提供资金”作为主题,强调实现SDG2(零饥饿)需要多方联动、多点发力,积极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加强农业粮食体系建设,消除不平等,以及确保所有人负担得起并便捷获得健康膳食。报告呼吁加大融资力度,提升融资成本效益,并明确对粮食安全和营养领域融资进行标准化定义。

在报告前言中,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农发基金总裁阿尔瓦罗·拉里奥、儿基会执行主任凯瑟琳·拉塞尔、粮食署执行干事辛迪·麦凯恩和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准确估算粮食安全和营养供资缺口,并探索创新融资途径来弥补缺口,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要消除饥饿、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取安全、营养且充足的食物(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目标2.1),彻底消除一切形式的营养不良(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目标2.2),必须出台并落实政策、法规和干预措施,为此需要筹措大量资源。这不仅是对未来的投资,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坚定致力于保障当代及子孙后代享有充足食物和营养的权利。”

正如近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高级别政治论坛活动所强调,报告着重指出,融资缺口日益凸显,各国亟需创新思维,寻求兼顾公平的解决方案,国内饥饿和营养不良状况在气候影响下愈演愈烈的国家更应如此。

最亟需扩大融资的国家往往面临突出的融资难问题。在报告分析的119个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国家中,约有63%的国家掌握的融资渠道有限或尚可。此外,大多数国家(74%)受到一项乃至多项加剧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困扰。各方协调配合,努力调和数据、提高风险容忍度、加强透明度,可为填补资金缺口以及加强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框架奠定重要基础。

五家机构负责人表态

儿基会执行主任凯瑟琳·拉塞尔指出:“营养不良威胁儿童生存、体格成长和大脑发育。在过去20年中,全球儿童发育迟缓率下降了三分之一,5500万儿童从中受益,妇幼营养投资的成效彰显无疑。然而,全世界每4个5岁以下儿童中就有1人营养不足,今后可能面临长期损害。我们必须加紧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力消除儿童营养不良。世界各国能够而且必须确保融资落实到位。这不仅是义不容辞的道义之举,还是对未来的投资,回报可期。”

粮食署执行干事辛迪·麦凯恩指出:“只有统筹各方资源,凝聚政治意愿,紧扣发展需求,推行经过实践检验的长效对策,才能创建没有饥饿的未来。我谨此呼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学习巴西的先进经验,大力采取雄心勃勃的全球行动,努力消除饥饿和贫困。我们不缺技术、不缺才干,有能力、有把握消除粮食不安全,但唯独急缺资金,难以全面运用技术、发挥才干。粮食署愿与各国政府和各方伙伴加深合作,从根源上消除饥饿,健全社会安全体系,助推可持续发展,确保每一个家庭都能生活得有尊严。”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我们在减少发育迟缓和推广纯母乳喂养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可见我们面临的种种挑战并非不可战胜。我们必须以巩固提升这些成果为动力,帮助全球亿万民众脱离每天在饥饿、粮食不安全、不健康膳食和营养不良中艰难度日的困境。以可持续方式生产健康安全的食物,固然需要大量投资,但比起因任其发展而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冲击,根本不值一提。”

编辑说明:《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

《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每年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联合编写。

1999年创刊以来,报告持续监测和分析世界各国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和改善营养的进展。报告还深入分析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背景下实现这些目标面临的关键挑战。报告广泛面向有关各方,包括政策制定者、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和公众。

今年报告的主题可谓恰逢其时,对于下半年未来峰会和2025年第四次发展筹资问题国际会议的筹备工作极具参考意义。

主要术语解释

膳食质量(或健康膳食):包含四个重要方面:多样性(食物类别内部及之间)、充足性(富含各种必要的基本营养素)、适度性(食物和营养素不至引发不良健康状况)和平衡性(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应确保食用的食品安全。

食物环境:消费者参与农业粮食体系活动,从而就获取、制备和食用食物进行决策的物质、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背景。

饥饿:由膳食能量摄入不足引起的一种不舒适或痛苦的身体感觉。本报告中,饥饿一词与长期食物不足为同义词,以食物不足发生率来衡量。

营养不良:由宏量营养素和/或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不均衡或过量,并/或由导致体重下降的疾病引起的异常生理状况。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儿童发育迟缓和消瘦)、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又称微量营养素缺乏)以及超重和肥胖。

中度粮食不安全:粮食不安全严重程度,处于该级别时,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并且在一年中某些时候由于缺乏资金或其他资源,被迫降低摄入食物的质量和/或减少数量。这表示人们无法持续获取食物,导致膳食质量降低,干扰正常的膳食习惯。按照粮食不安全体验分级表衡量,用于监测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目标2.1(指标2.1.2)实现进展。

重度粮食不安全:粮食不安全严重程度,处于该级别时,人们在一年中某些时候可能没有食物,挨饿,甚至一日或多日未能进食。按照粮食不安全体验分级表衡量,用于监测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目标2.1(指标2.1.2)实现进展。

食物不足:个体的惯常食物消费量不足以提供维持正常、积极、健康生活所需的膳食能量。食物不足发生率用于衡量饥饿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目标2.1(指标2.1.1)实现进展。

THE END
1.可持续饮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20世纪以来,伴随农业的工业化和食物链条的“远距化”,典型食物危机事件不断涌现并沿着食物贸易网络蔓延至全球,引发了学界对饮食系统及其可持续性的持久关注。国外地理学界关于饮食系统主要有生产主义、消费主义和关系主义等认识。在梳理已有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将这三类认识归结为不同情境下、特定形式的“身体-食物”关系https://www.dlyj.ac.cn/CN/10.11821/dlyj020180570
2.全球食品营养成分数据集深度分析与应用E --> F[设计营养产品] 2.3.2 食品标签推荐系统的构建 食品标签推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数据挖掘应用,它需要考虑食品成分、营养价值、消费者的健康状况以及饮食偏好等多个因素。通过构建一个推荐系统,可以为特定的消费者群体提供个性化的食品标签建议,从而促进健康饮食。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600615/article/details/143483979
3.◇综述:限制超加工食品食用,倡导降饮食模式综述与报告(二)中国营养学会:首次提出“东方膳食模式” (三)江苏:规范全省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 (四)浙江:发布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 (五)广东深圳:加强食品包装营养标签的监督管理 五、食物系统的变化引起各国关注 (一) 日本:以均衡饮食确保健康陀螺正常运转 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311/t20231102_474752.htm
4.论坛议程FBIF2021食品饮料创新论坛未来食物: 全球食物系统新探索 食物生产已经加剧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粮食浪费。联合利华为此宣布新的全球年度销售目标,在未来5到7年内,从植物肉和奶制品替代品中获得10亿欧元的销售额,并承诺提高人类营养标准和缓解食物浪费问题。植物肉的出现和即将到来的植物革命将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促进生态的持续发展。 https://www.foodtalks.cn/news/9583
5.食品欧阳钟美指出,饮食主要是辅助减少压力带来的伤害,而不是藉由吃东西来解除压力本身。 减压食物有哪些? 那究竟什么东西是属于“减压食物”呢?营养师表示主要仍以抗氧化物质为主,像是维生素B群、维生素C、维生素E、钙、镁、Q10、异黄酮、多酚类、茄红素以及胡萝卜素等。另外,有些食物种类可以帮助减缓压力: 1.碳水https://vibaike.com/3117/
6.每日热点0529一是清淡饮食,营养均衡。日常饮食嗜肥腻、煎炸、辛辣刺激的食物,容易导致脾胃湿热,致使头面油腻而脱发。均衡膳食能给头发提供足够的营养,平时应多吃谷物、蔬菜和水果,也可适当食些黑豆、黑米、黑芝麻等养发食物。 二是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熬夜。中医认为,失眠、焦虑紧张、过度疲劳不利于气血的生成,均可导致脱发。 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3732
7.在新加坡学习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学在新加坡学习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学 ▲左起:新加坡国立大学食品科学家刘绍泉副教授(Liu Shao Quan),阮垂羚女士(Nguyen Thuy Linh)和杜铭霑博士(Toh Mingzhan)研发出一项零浪费工艺专利技术,利用未售出的面包制成一款新颖的益生菌饮料。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2019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中,通过可负担性、https://www.jrlxym.com/news_detail/23897351.html
8.营养与降论文饮食与糖尿病8篇(全文)糖尿病与肥胖、心血管病称为现代社会富裕病,它们均与人们营养过度、饮食失调、食物过于精细以及缺乏运动密切相关。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所引起的血糖升高、尿中有糖的病症。糖尿病起病可急可缓,其临床症状与分型关系密切,也就是说,糖尿病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典型的症状是“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obbbneu.html
9.AHA重磅指南:做好10大饮食要点,改善心血管降!水果和蔬菜的大多数亚类都与降低死亡率有关,种类繁多的食物可以提供足够的必需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所有形式的水果和蔬菜(新鲜的、冷冻的、罐装的和干制的)都可以纳入有益心脏健康的饮食模式。冷冻水果和蔬菜比新鲜水果和蔬菜保质期长,即食,营养含量相似或更高,有时价格更低。应该限制添加盐和糖的种类。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2bdc220038ca
10.联合国发出最后警告!40年内全球人口必须转向植物性饮食!刻不容缓还要把90%的食物营养浪费在下水道! 全球还有十几亿人在挨饿! 我们需要一份全新的食谱,以填饱未来的世界人口。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经济学家指出, 解决全球粮食危机的第一步, 首先应该是以素食代替肉食。 显然,素食是未来的饮食方式, 也是人类必须再次选择的饮食方式。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57554008&efid=LQweSTx8P2MNisjvcq8Zog
11.全球最降的十大饮食方式十种世界公认的合理饮食方法→MAIGOO杂食(饮食多样) 为了保证营养摄入均衡,还要保证饮食均衡,杂食是十大健康的饮食习惯之一。杂食充分体现食物互补的原理,不同的食物可以带来各种营养物质,满足机体的营养摄入需求,比如摄入水果和蔬菜,满足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摄入各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补充机体所需蛋白质的含量等,可先从每天吃10种、15种食物做起。但要https://www.maigoo.com/top/433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