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研究精品(七篇)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营养特性;星级评价系统

1货架营养标签的内容

许多超市食品都有营养标签。营养标签主要包括营养特性和星级评价系统两方面内容。

许多超市使用营养评级系统以帮助他们的顾客简化识别健康产品的过程。有两个主要的国家公认的美国超市营养评价系统:GuidingStars(星级评价)和NuVal(分数评价)。科学咨询委员会参与创建了这两个系统并且排除了食物行业或政府的干预。

2营养标签是如何监管

3营养评级系统如何起效

星级评价。这个系统用不同数量的星(0-3)来帮助消费者找到好的(1星),较好(2星,)和最佳(3星级)营养选择。这个程序可在超过1500个全美门店中找到,包括纳福(Hannaford),马什(Marsh)和狮子超市(FoodLion)。马什超市在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健康营销与研发主任玛丽斯内尔举办营养之行帮助消费者了解该计划,他说“星级评价系统不需要解释,非常容易让顾客使用。

分数评价(NuVal)。这种评分系统运用在美国数百家门店,包括大减价(PriceChopper),梅耶尔(Meijer)。运用0-100的分数,更高的分数意味着更高的营养价值,纽约大减价超市高级营养师艾莉威尔逊硕士认为该计划有很广的适用范围,包括父母,孩童,和单身购物者,因为它让人们轻松地用分数找到营养成分最高的。

大量研究表明现在的两种指导星级评价(Stars)和分数评价(NuVal)对消费者有正面的影响,提高了他们在购买时对于营养选择的能力。2010年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一家连锁超市在执行营养评价系统后,立马增加了更健康的食品的销量,并且在随后的一两年内都持续有效。此外,哈佛大学发表在美国预防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也表明,购买具有更高营养价值得分的食物与低风险患慢性疾病有一定关联。

4结语

二、参加对象

初二(14)班三、活动形式独立活动和小组活动相结合,主要调查对象是小区里的中学生四、活动内容1、设计“中学生营养与健康”的调查表

2、进行问卷调查

3、对问卷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4、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5、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营养与健康的知识

6、制作ppt和手绘小报7、成果分析与展示

五、活动要求

1.调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想好预设问题。

2.与他人交往中,要注意礼貌,顾及自身形象。3.注意安全问题。4.调查中及时记录,做好文字、相片、录音等资料收集。

六、活动反馈

七、活动总结

饮食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而是要增强卫生健康饮食的意识,日积月累才能有一个健康身体。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常常给孩子们买补品,但没注意到其实我们每天所吃的事物中有这些营养,只要合理搭配,注意每天的摄入量就可以了,何必要舍近求远呢?

附表:

Q1:作为中学生你平时有没有注意营养与健康问题呢?会注意不会注意不怎么注意

Q2:正直春节期间你有没有整天大鱼大肉呢?会有没有有时会有

Q3:放假期间有没有按时吃早餐呢?有没有有时有

Q4:在正直长身体期间你觉得营养重要吗?很重要废话,当然重要不是很重要

Q5:在饮食方面,你是否有真的注意,平时都吃些什么?零食辣辣牛奶面包五谷杂粮按时吃饭,吃早餐多喝碳酸饮料

Q6:你觉得怎样的饮食方式才算是健康的呢·?____________

Q7:你是否有吃宵夜的习惯?一般都吃什么?零食饭烧烤小吃面泡面花生,酒

关键词:食品营养;食品健康;调查分析

引言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2.1对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知识认知程度的分析调查结果表明,100名居民中只有48人进行问卷调查的总分在60分以上,合格率为48%;有86个人(占86%)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认知度较低;仅有25个人(占25%)了解平衡膳食宝塔内容。其中,男性居民对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知识认知程度低于女性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学历低的居民对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知识认知程度低于学历较高的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2.2对待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待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的态度较好,其中95个人(占95%)问卷调查的分数合格,并愿意改变自身不良饮食习惯,愿意学习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知识。2.3日常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行为的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有62个人(占62%)有合理的日常食品营养与食品健康行为,其中有家庭食用植物油人最多,共86人(占86%),能够每天食用牛奶的人最少,共14(占14%)人。

3讨论

关键词:食品营养强化管理体系

一、食品营养强化管理缺陷

(一)食品生产厂商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

(三)大众营养知识匮乏

二、完善食品营养强化管理方法

(一)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二)加强食品营养强化知识宣传

除了对营养强化剂和强化食品进行科学管理之外,消费者的营养知识的匮乏是最终限制消费者选择强化食品种类的重要因素,同时对消费者的营养状况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加强食品营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营养知识水平,使其通过知识了解和判断自身的营养状况和营养需求,并培养消费者使用食品标签中营养信息的知识和技能,做出健康选择。国家应该对食品中各种营养强化剂的品种、添加量、适用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并对食品生产厂商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定期到食品生产厂进行安全卫生检测,督促食品生产商进行营养知识学习,生产符合国家最新营养强化规定标准的食品。

我国现今已经加入WTO,协调与CAC标准的一致性将是一项较为迫切的任务,因此,在保护人民健康的前提下,应该积极向CAC标准靠拢,完全融合于国际大环境下。如果食品生产商仅仅出于商业竞争、牟取暴利的目的,盲目添加各种营养素,是不被允许的。

(三)组织检查监督机构

三、结论

参考文献

[1]李晓瑜.美国的食品强化管理[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33(2).

[2]李晓瑜.澳大利亚食品强化管理法规标准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18(6).

[3]李晓瑜,王茂起.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法规、标准状况及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16(4).

[4]符锡春.营养强化剂与营养强化食品[J].

[5]李晓瑜.对食品营养强化剂管理的几点建议[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年第20卷第4期.

是否以偏概全?

山东是中国一个大省,即便如此,山东农村儿童肥胖是否就意味着全国也是这种情况?显然,山东的情况并不能代表全中国,但是,这项研究结果也反映出某些问题。

一是研究的样本较大,有一定的代表性,包括了27840名7~18岁的农村学生,数据来自山东省6个地市政府的调查。二是从该项研究和其他研究也能推算出中国农村孩子目前的肥胖程度,体现了在30年间中国农村孩子急剧变胖的事实。通俗地说,30年前,在中国每遇到100个孩子,很难找出1个肥胖儿,但到2014年,每6个男孩和每11个女孩中就分别有1个肥胖儿。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男孩肥胖的比率比女孩高近两倍,这意味着,中国农村家庭重男轻女的现象一直非常严重,因为,家长都把好吃的东西给了男孩。而这些好吃的食物在研究人员看来基本上是垃圾食品。法国的肥胖专家达维德诺卡认为,西式饮食的引入,尤其是含高热量的美国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是农村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

当追究中国农村儿童肥胖和全中国的肥胖问题根源的时候,在国际社会似乎也产生了一种共鸣:都是美国垃圾食品惹的祸。

垃圾食品的争议

营养卫生专家把中国农村儿童变胖的原因归结为以美国垃圾食品为代表的洋快餐。但是,对于垃圾食品专家有过不同的表述和争议。

垃圾食品最初被视为仅仅提供一些热量,别无其他营养素的食物,或是提供超过人体需要,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过去曾有说法,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过10大垃圾食品,包括: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火腿等)、饼干类食品(不包括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雪糕等)、烧烤类食品。

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有大量研究和充分证据证明,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饮食习惯将导致肥胖,以及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此,人们对饮食的选择应当是,多吃水果、蔬菜、豆制品、坚果和谷物;减少盐、糖和脂肪的摄入。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选择不饱和脂肪,避免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此后,国内的营养卫生方面的专家表达了一些共识,认为上面列举的食品本身并不是垃圾,只是需要人们适量、均衡食用。不恰当的烹饪手法,以及过量、不均衡的吃法,才使得食品成为了影响健康的“垃圾”。也就是说,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所谓的垃圾吃法是,饮食不均衡,长期吃某一类食品,结果是,要么导致营养过多过剩(如长期吃高脂高蛋白食品),产生肥胖;要么是营养不良,如长期吃素。

对麦当劳的争议

美国的麦当劳一类的快餐被视为垃圾食品,在世界上也引起了争论。现在,以色列卫生部部长里兹曼也把以色列人肥胖的原因归咎于美国垃圾食品,尤其是麦当劳。2016年4月12日,里兹曼提出:“抵制垃圾食品。杯葛我国麦当劳!”

2013年,以色列卫生部的统计表明,约有一半的以色列成年人超重和肥胖,原因就在于麦当劳之类的美国快餐在以色列流行。以色列卫生部认为麦当劳是垃圾食品并反对吃快餐的理由是,快餐不需要刀叉,在7~10分钟内可吃完且不需咀嚼,在20分钟后就可让食用者感到很饱,这种快速进餐方式会让进餐者消耗更多的食品。快餐的高消耗易导致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和心脏病。尽管最近几年麦当劳的菜单里确实多了一些健康食品,但用这些标准来衡量,麦当劳仍属于垃圾食品。

但是,以色列的麦当劳连锁店提出了反驳,他们已经将未经加工的肉的脂肪从18%减少到了9%,消除了油炸薯条里的反式脂肪,减少了油炸食品三分之二的脂肪,并减少了其所有产品中糖和钠及饱和脂肪的成分。

不过,以色列卫生部的回应是,没有一个国家的营养委员会对垃圾食品做出过明确定义。根据以色列卫生部指控麦当劳让人肥胖的理由可以看出,快餐这种饮食方式是引起肥胖的重要原因,因为以麦当劳为代表的快餐食品可以让人们吃得更多。这个理由与中国一些营养卫生专家的解释相似,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

怎样避免因食物摄入而致肥胖?

尽管对于垃圾食品尚无科学的定义,但是有一种比较认可的解释是,垃圾食品是提供单调的热量或提供的某些营养素远超人体所需的食品。但是,以此而论,也不能定义为垃圾食品,因为任何食品都对人有利并为人体所需,只是饮食的不均衡――热量或某些营养超过需求――才导致人肥胖、患癌和罹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

从饮食的不均衡可以看出,不只是洋快餐或西餐可以使人肥胖,就连中餐也可能致人肥胖,这一点也是中国研究人员所认同的。山东农村儿童肥胖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张英秀认为,传统的中国饮食已经向着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的结构转变。这也意味着,即便不吃麦当劳等洋快餐,而是吃已经发生改变的中国传统食品,也有可能导致儿童和成人肥胖,无论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指出,过去10年间,中国城乡居民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但是,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这个变化显然表明城乡居民膳食在向着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的结构转变。

即便不考虑中国人传统饮食向着大鱼大肉方向转化,仅仅是一般的中式食品制作方式(煎、炸、烤、烘、爆炒)等,也蕴藏了让人摄入过多营养的风险。中国传统的做菜注重油和盐的过量使用,样样烹调方法都离不开食用油,即便是蒸菜,之后也还要浇汁(带油的调味汁)或淋油。饭馆的炒蔬菜要放两道油:炒菜前放油,出锅前再淋一次明油。一项调查发现,餐馆的一份炒青菜含900大卡以及2200毫克的钠,6个猪肉蒸饺的热量为500大卡,几乎等同于煎炸食品的热量。

我国成慢性病重灾区

2010年我国平均每人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际2.5~3.3瓶的水平。即便如此,也没能控制疾病高发的趋势。中国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重灾区。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75%的死亡与慢性病有关,201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高达9400万,并且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年癌症的发病人数约为200万,死于癌症的人数超过140万,全国血脂异常患者已达1.6亿人,2.6亿人超重和肥胖,1.6亿人患高血压。中国正进入慢性病的高发期。未来10年,将有8000万中国人将死于慢性病。难道面对如此来势汹汹的慢性病,中国人真的束手无策了吗?

慢性病的特点

其实不然,慢性病的特点是可防、可控、不可根治,而且,并发症、死亡率、致死率极高。得了慢性病就等于在烧钱。其实,慢性病的潜伏期也是非常长的,如果我们稍加注意一下身体发出的信号,就能够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就不必叹息“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丝”了。

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其实,有80%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中风,以及40%的癌症都是可以预防的。

预防重于抢救和治疗

据统计,在中国亚健康人群占75%以上,也就是说,亚健康人群接近10亿,而且,数字还在不断扩大。亚健康就是疾病的潜伏阶段,往往正是因为亚健康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中国人有个习惯,把攒下的钱,留给生命最后三个月抢救使用。如果将医疗投入的80%提前十年用于保健,相信每个人至少可以健康地多活十年。

发挥营养治疗的作用

自古即有“医食同根、药食同源”之说,营养是把“双刃剑”,多则“火上浇油”,少则“雪上加霜”,故营养治疗贵在合理平衡。

卫生部长陈竺提出,未来医生必须会开两张处方:一张是针对病情开具的药方;另一张是膳食营养处方。未来的医生必须具备营养学的知识,特别要发挥营养治疗的作用。将来,让我们的健康取决于每一天生活的均衡营养。

可是,即便天天好好吃饭、睡觉,也达不到均衡的营养,因为由于化肥、农药、添加剂的出现,使动植物的营养素只保留了100年前的五分之一。因而,保健食品是时代的需求和必然的产物。

增强保健预防意识

100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呼吸的空气是没有被污染的,饮用的水是纯天然地下水,食用的蔬菜、水果使用的都是农家有机肥,虽说是粗茶淡饭,但远比含有大量激素、防腐剂、添加剂的食品健康的多。而今,大气污染、水质污染,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等,是时代决定了我们必须具备保健和预防意识。

其次,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中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逐年加大的医疗投入,换来的只是“带病增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长寿。研究得出:在保健方面1元钱的投入,可以节省8.59元的医疗费,同时,节省100元的急救费,保健预防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把健康比作一条河,那么,得了疾病就是这条河流的水被污染了。医生的办法是在下游打捞垃圾;营养保健,是在上游控制污染的源头。治病是“亡羊补牢”,养生保健是“未雨绸缪”。你说哪个成本更高呢?

李里特教授在2005年撰写多篇论文阐述“食育”理论。作为国内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的专家,李教授从事食品研究工作二十多年,深谙食育对于传统文化、农业经济、国民健康的重大意义,为此本刊专访了李里特教授,为我们更深入解读“食育”。

食育由来已久

也许,有人没有听说过“食育”。也许,有人纳闷吃了这么多年饭,现在反倒要学如何吃饭了。实际上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饮食偏好,而这些偏好大多数都受环境的影响,尤其与家庭、父母的影响有关。

其实,食育一直以各种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从我们在母腹中就受到来自母亲的饮食教育,在源自母亲、家庭、地域的饮食习惯中,我们从小就接受着朴素自觉的饮食教育。各个民族、各个省份、南方北方不同的人对食品的喜好,一生都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严格地说这都是食育的过程。比如有人从小爱吃辣椒,有人从小就闻不惯大蒜味,山东人口味比较重,江浙人饮食偏甜。所以,那么多带有家乡味、母亲味的食物,让人一生怀念。但是,一代代传承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经历时代变迁时却遇到了问题。

专家们希望通过食育让人们在无数的选择和诱惑面前,科学合理地选择自己的生命基础――日常膳食,而并非单纯的沿袭多年的口味偏好。

食物越丰富越需食育

食品短缺的年代,人们对饮食营养的认识局限于“吃饱肚子”,为了能够将粗杂的食物吃下去,很多地方烹调时油盐较重,形成了偏咸喜油的口味。

近二十年来,随着农业技术、食品工业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饱食时代。人处于不受节制的食物世界中,饮食结构更多地受欲望和习惯所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过去的不良饮食习惯和不正确的饮食知识对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许多国家做营养调查时,发现了此类问题。

率先提出食育概念的日本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在国民饮食生活中存在偏食、饮食不规律、肥胖、生活习惯病增加、过度减肥等问题。此外,还有新出现的食品安全、食品依赖海外进口和食品信息泛滥成灾的问题。”

“从改善饮食、确保饮食安全方面人们需要知道‘食’应有的状态。先人在绿色和水的恩惠

的自然中哺育出的带有地域多样性、丰富的味觉、充满文化气息的日本食文化有逐渐失去的危机。”于是,我们看到日本的食育教育从婴幼儿就开始抓,走在了世界前沿。在幼儿园中,通过颜色丰富的搭配,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选择食物的全面性,也把膳食搭配的概念通过日常饮食灌输给孩子们,让他们养成终生的健康饮食好习惯。

弘扬中华食文化

李教授在国内首先提出食育概念也正是忧心于“国民吃什么、怎么吃、吃哪国的食品,不仅关系到国民健康,更关系到本国农业兴衰”。

食育的问题也是饮食习惯的培养,着重于人的健康,还关系一国的农业,维系本国农产品的市场,和食品战略安全。当今很多发达国家利用他们的食品工业化、营销的优势努力改造世界食品消费最大的中国人的食物构成,借此打开自身农产品的销路,对我国传统食品产生很大影响。比如如果中国人都愿意吃面包,而中国的小麦恰好比较适合做馒头、面条,那么中国的小麦、大米生产就会受到影响。现在很多孩子口味改变更喜欢吃面包,这实际上对农业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而和馒头、面条相比面包并无营养上的优势。

所以印度、韩国、法国都引导国民欣赏并喜爱吃本国传统食品。韩国提出的“身土不二”、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营养和基因组学上找到了证据。“水土不服”主要是吃的东西改变后,不适合于肠胃的消化,引起肠胃的疾病。

而李教授也从多年的研究和食育倡导中受益,逐渐改变了口味。“过去食物短缺,吃不上肉,生活水平提高后曾一度喜欢吃肉,现在发现肉、奶酪吃多了对身体并不好,豆浆和豆腐更适合中国人吃”。现在李教授的早餐里必有豆浆,传统的面食馒头也是他的最爱。

李教授强调,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包括继承发扬传统中科学合理的东西,也包括学习吸收世界一切有益的食文化,克服传统中的愚昧和陋习。

食育误区纠正

1.食育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营养知识普及,而是许多吃的实践。通过实践使每个人形成对健康饮食的牢固印象,使人们把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健康有益的食谱和摄食方式,变成自己的嗜好习惯,自觉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2.食育不是枯燥的知识学习,而是满足身心需要的愉快实践。食育必须吸收现代预防医学的一系列成果,通过对人们日常饮食生活营养的分析、改进,让人们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食育当然还要体现人类和自然和谐的原则。

THE END
1.可持续饮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20世纪以来,伴随农业的工业化和食物链条的“远距化”,典型食物危机事件不断涌现并沿着食物贸易网络蔓延至全球,引发了学界对饮食系统及其可持续性的持久关注。国外地理学界关于饮食系统主要有生产主义、消费主义和关系主义等认识。在梳理已有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将这三类认识归结为不同情境下、特定形式的“身体-食物”关系https://www.dlyj.ac.cn/CN/10.11821/dlyj020180570
2.全球食品营养成分数据集深度分析与应用E --> F[设计营养产品] 2.3.2 食品标签推荐系统的构建 食品标签推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数据挖掘应用,它需要考虑食品成分、营养价值、消费者的健康状况以及饮食偏好等多个因素。通过构建一个推荐系统,可以为特定的消费者群体提供个性化的食品标签建议,从而促进健康饮食。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600615/article/details/143483979
3.◇综述:限制超加工食品食用,倡导降饮食模式综述与报告(二)中国营养学会:首次提出“东方膳食模式” (三)江苏:规范全省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 (四)浙江:发布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 (五)广东深圳:加强食品包装营养标签的监督管理 五、食物系统的变化引起各国关注 (一) 日本:以均衡饮食确保健康陀螺正常运转 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311/t20231102_474752.htm
4.论坛议程FBIF2021食品饮料创新论坛未来食物: 全球食物系统新探索 食物生产已经加剧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粮食浪费。联合利华为此宣布新的全球年度销售目标,在未来5到7年内,从植物肉和奶制品替代品中获得10亿欧元的销售额,并承诺提高人类营养标准和缓解食物浪费问题。植物肉的出现和即将到来的植物革命将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促进生态的持续发展。 https://www.foodtalks.cn/news/9583
5.食品欧阳钟美指出,饮食主要是辅助减少压力带来的伤害,而不是藉由吃东西来解除压力本身。 减压食物有哪些? 那究竟什么东西是属于“减压食物”呢?营养师表示主要仍以抗氧化物质为主,像是维生素B群、维生素C、维生素E、钙、镁、Q10、异黄酮、多酚类、茄红素以及胡萝卜素等。另外,有些食物种类可以帮助减缓压力: 1.碳水https://vibaike.com/3117/
6.每日热点0529一是清淡饮食,营养均衡。日常饮食嗜肥腻、煎炸、辛辣刺激的食物,容易导致脾胃湿热,致使头面油腻而脱发。均衡膳食能给头发提供足够的营养,平时应多吃谷物、蔬菜和水果,也可适当食些黑豆、黑米、黑芝麻等养发食物。 二是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熬夜。中医认为,失眠、焦虑紧张、过度疲劳不利于气血的生成,均可导致脱发。 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3732
7.在新加坡学习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学在新加坡学习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学 ▲左起:新加坡国立大学食品科学家刘绍泉副教授(Liu Shao Quan),阮垂羚女士(Nguyen Thuy Linh)和杜铭霑博士(Toh Mingzhan)研发出一项零浪费工艺专利技术,利用未售出的面包制成一款新颖的益生菌饮料。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2019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中,通过可负担性、https://www.jrlxym.com/news_detail/23897351.html
8.营养与降论文饮食与糖尿病8篇(全文)糖尿病与肥胖、心血管病称为现代社会富裕病,它们均与人们营养过度、饮食失调、食物过于精细以及缺乏运动密切相关。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所引起的血糖升高、尿中有糖的病症。糖尿病起病可急可缓,其临床症状与分型关系密切,也就是说,糖尿病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典型的症状是“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obbbneu.html
9.AHA重磅指南:做好10大饮食要点,改善心血管降!水果和蔬菜的大多数亚类都与降低死亡率有关,种类繁多的食物可以提供足够的必需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所有形式的水果和蔬菜(新鲜的、冷冻的、罐装的和干制的)都可以纳入有益心脏健康的饮食模式。冷冻水果和蔬菜比新鲜水果和蔬菜保质期长,即食,营养含量相似或更高,有时价格更低。应该限制添加盐和糖的种类。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2bdc220038ca
10.联合国发出最后警告!40年内全球人口必须转向植物性饮食!刻不容缓还要把90%的食物营养浪费在下水道! 全球还有十几亿人在挨饿! 我们需要一份全新的食谱,以填饱未来的世界人口。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经济学家指出, 解决全球粮食危机的第一步, 首先应该是以素食代替肉食。 显然,素食是未来的饮食方式, 也是人类必须再次选择的饮食方式。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57554008&efid=LQweSTx8P2MNisjvcq8Zog
11.全球最降的十大饮食方式十种世界公认的合理饮食方法→MAIGOO杂食(饮食多样) 为了保证营养摄入均衡,还要保证饮食均衡,杂食是十大健康的饮食习惯之一。杂食充分体现食物互补的原理,不同的食物可以带来各种营养物质,满足机体的营养摄入需求,比如摄入水果和蔬菜,满足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摄入各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补充机体所需蛋白质的含量等,可先从每天吃10种、15种食物做起。但要https://www.maigoo.com/top/433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