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小菜园获巨额融资,中餐“隐形大佬”还有谁?新闻中心

品类,零售商业世界的微小组成单元,是人们消费需求的具化载体。本系列,展示传统品类的应时之变,发现消费洪流中裂变而出的“新”品类。

此篇为,中式正餐。

内文图片丨均来自品牌官方渠道

撰写丨熊舒苗主编丨付庆荣

低调的中餐大佬,高调浮出了水面。

近日,创立于2013年的徽菜品牌“小菜园”,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融资,投资方为中国消费行业头部机构加华资本。

无论是门店规模、拓展速度,还是营收业绩,小菜园俨然已经进入中餐第一梯队,与西贝、太二等品牌同处头部阵营。

据赢商大数据监测,小菜园商场店300多家,95%布局华东。扩张打法类似茶颜悦色,在某一个区域集中开店,牢牢占据地方市场。

◎小菜园商场店,于华东区密集分布图源/赢商大数据

中餐向来连锁难、融资难,小菜园凭啥获得资本青睐?我们不妨把目光聚焦到这个沉默许久的品类,看看还有多少品牌正在“闷声发大财”?中餐在商场还有啥新故事?

数据说明:

本文“中餐”特指中式正餐,不包括中式简快餐

01

mall中式正餐现状:川菜独大,多数品类缺“大佬”

1、川菜最受欢迎,其次为江浙菜

据赢商大数据监测,目前中式正餐在购物中心约有2万家门店。其中:

川菜最受欢迎,占比23%。代表品牌太二、江渔儿,均主打酸菜鱼。

江浙菜位居第二,占比11%,远低于川菜。代表品牌如绿茶餐厅、外婆家。

湘菜、粤菜并列第三,占比均为10%。湘菜代表品牌有费大厨,粤菜则有客语、点都德等。

小菜园所属的徽菜品类,未进入前十,于全国范围属于小众菜系。

2、大众化品牌占主流

从档次来看,市场上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式正餐品牌,基本为大众化档次,占比76%,远高于其余档次。可见,中式正餐品牌要连锁化发展,价格亲民是必备要素。

3、集中度低,百店规模品牌凤毛麟角

从商场门店规模来看,中式正餐市场集中度较低,单店品牌占比超六成,20家店以下的品牌占比超97%。规模50店以上的品牌不足1%、百店以上的品牌不足0.2%。其中,粤菜、鲁菜、赣菜、东北菜等多个品类均未有百店规模的品牌。

中式正餐规模化,怎么这么难?

规模化的关键是标准化,而中式正餐对口感要求高、对厨师的依赖程度较高,许多流程难以标准化;

消费者偏好地域差异大,众口难调,品牌需要在保持自身特色和本土化中寻求平衡点,异地复制难度大……

02

TA们“闷声发大财”,做对了什么?

纵观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式正餐连锁品牌,可看到一些共性打法:

聚焦大单品,成为品类头部。如太二、江渔儿,主打酸菜鱼,制作流程简单,可标准化程度极高;守柴炉烤鸭,主打北京烤鸭,传统挂炉烤制加以果木熏香,差异化十足;2020年创立的虎丫炒鸡,在老品类中开拓出新机会,首次将“炒鸡”开进商场。

高效单店模型,保证盈利能力。目前,兰湘子200㎡的店,最高日营业额可达7万元,翻台12次,背后是极致效率——菜单上只有24~28道菜,保证3分钟内出餐;每个厨师负责5-6个菜,保证产品和操作高标准化。

合伙人机制,迅速扩张。2015年西贝莜面村独创“创业分部+赛场制”的事业合伙人机制,随后几年迅速扩张至全国各地,占领西北菜头部,已在全国24个省58个城市开设350+家门店。

1、定位:“快餐之上,大中餐之下”市场,人均消费百元以内

不同于以“席宴”为主的传统大中餐,同时区别于仅满足饱腹需求的快餐,中式正餐新秀大多瞄准了介乎两者之间的市场,精致、体验感强,好吃不贵,满足25-35岁主流客群“小吃小喝小聚”轻社交的隐性刚需。

虎丫炒鸡,作为商场餐饮,人均消费仅55元左右(鸡+菜+主食+小吃+饮料),击穿底价,满足一次吃饱、喝好需求,降低了消费者的尝鲜门槛,也实现了较高的复购率。

小菜园,大多数菜品价格在60元以下,人均价格低于100元,以家常菜品为主。

2、产品:大单品+地方特色菜出圈

跷脚牛肉,至今有数百年历史。主打清汤锅底,口味清爽,为川菜里的一股“清流”。还可添加各色配菜,一并加入跷脚牛肉锅里,吃法多样。

这一品类在川渝市场已较为成熟,但在全国尚处发展初期。肖四女乐山跷脚牛肉将“乐山跷脚牛肉”特色地方单品嵌入品牌名称,强化品类认知,并以官方认证的非遗传承者名店打响名气。

臭鳜鱼,徽菜代表之一,小菜园每桌必点招牌菜。此外还打造农家红烧肉、地锅本仔鸡、石板蒜蓉虾等多款畅销菜品。传承徽菜基础上,小菜园推出“新徽菜”的概念:健康营养,少油少盐、少用调味品,尽可能还原食物天然味道。

“大单品”建立了品牌记忆点,树立品牌在某一菜品的品类认知,起到引流作用;“地方特色菜”则在深化品牌个性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丰富选择,满足多元需求。两者组合打造牢固菜品优势,更易出圈。

3、空间:注重门店颜值管理

中餐历来讲究口味,许多品牌对门店形象投入少、未能与时俱进,失去了部分年轻客群。不少新秀品牌正是抓住了这点,通过打造新潮时尚的门店形象,填补市场空白。

虎丫炒鸡,可爱的老虎形象IP,贴近年轻人审美。门店设计国潮风,符合年轻人审美,视觉冲击力强,在终端一众门店中脱颖而出,又满足了消费者的打卡社交需求。

兰湘子,打破传统湘菜餐厅风格,门店形象主打色调是近几年流行的克莱因蓝,时尚、干净,识别度高。加上绿植点缀,小资惬意,适合日常商务、家庭聚餐等各种场景。

凸显菜系的地域文化特色,亦是一种做法。小菜园利用徽派古建筑元素:绿植、假山、潺流水,白墙、黑瓦、马头墙等,打造清新典雅环境,韵味足。

4、服务:“海底捞”式服务

中式正餐界,不少品牌服务模式偏传统,因隐形收费、上菜慢、服务态度差等备受诟病。新秀品牌服务对标海底捞,足以KO掉大多数同行。

小菜园,提出三大承诺“所点菜肴超时免费赠送此菜”、“对菜肴不满意无条件退换”、“确保优质食材,如有问题十倍赔偿”,留住了消费者。

5、扩张:模式灵活、店型多元,快速裂变

门店合伙人模式,备受青睐。半天妖、华莱士、西贝、喜家德等知名餐企都采用这种模式。

小菜园迅猛扩张,关键在此。不开放门店加盟,而选择与厨师长合作,由厨师长担任店长,公司不收管理费、品牌使用费,但物流供应、员工培养、菜品研发等都由公司负责。

小菜园还实行“师徒裂变”机制。鼓励店长培养徒弟,当徒弟符合晋升标准后,店长就可以选择去管理新店,老店交由徒弟负责。

通过这种模式,将小菜园、厨师长、普通员工绑定在一起,保证了团队的稳定性与积极性。

此外,不少中式正餐连锁餐饮品牌近年来扎堆开社区店,小店模式成规模化第二曲线。

江渔儿2021年初便开启全新的社区店合作模式,实现了“购物中心店+社区店”两大渠道的布局。据CEO品牌观察了解,仅58平米的江渔儿广州东圃店,10张桌子、32个座位、7名员工,能做到单日平均营业额约1.9万元、月收入超过50万元。

03

萌芽中的先锋品牌,还有啥创新思路?

1、重塑高端餐饮,俘获“新贵”阶层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拥有600万人民币家庭净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达到508万户,和9年前相比,几乎增长了一倍多。

而市场上,能满足这类“高净值人群”需求的中餐并不多。在过去,高端中餐更多服务于商务需求,且在“国八条”后沉寂许久,重新爆发潜力可观。

近年来,不少购物中心都在追捧黑珍珠、米其林餐厅,也预示着这类稀缺的餐厅正逐渐回归主流。

旺顺阁旗下的提督·TIDU,新锐京菜品牌、2022黑珍珠入围餐厅,招牌“五味三吃烤鸭”屡获大奖,还打造了「意大利黑醋咖啡咕噜肉」、「一口酥豆腐」,以及中式食材、西式出品的高颜值甜点。

目前,品牌已开8店,进驻北京坊、上海前滩太古里、上海港汇恒隆广场等购物中心,每家店均获得了大众点评4.9分的高评价。

2、聚焦细分地方菜、地方特色食材

中国地大物博,真正的美食往往深藏在村口巷尾、街边小店,小众地方菜、稀缺地方食材,都是高端餐饮的品牌卖点。

民间粮仓,“杨记隆府”品牌创始人打造的新品牌,专做川菜中的重庆菜。门店还原七八十年代老重庆人就餐氛围,以“26区12县38道民间菜”,还原地道重庆菜。重庆毛血旺、泡椒民间石烹鱼、重庆鱼香肉丝、山城泡椒兔……

山石榴,主打贵州菜,入选2023上海米其林指南餐厅。招牌菜凯里酸汤鱼和花溪牛肉粉销售火爆。门店装修精呈现出浓厚的贵州风情,贵州名花“山石榴”与手工蜡染元素在店内随处可见。

山石榴主要进驻购物中心,已开进上海前滩太古里、上海K11、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苏州中心等中高端项目。其中,苏州首店引发排队热潮,春节期间日均客流达600人次。

3、研发新品类,创造新需求

新鲜感、独特性是吸引顾客的重要元素,研发新品类向来是餐饮创新方向。

米其林星厨段誉首次提出“新京菜”概念,以“传承经典·当代表达”为特点的新拾玖·新京菜,首店于2022年在北京华熙Live五棵松开业,第二家店落地成都银泰中心in99、入选2023成都米其林指南餐厅。

柿合缘·新京菜,为甬府创始人翁拥军携手段誉打造,入选2023上海米其林指南,已进驻上海环贸iapm、深圳万象天地、南京国金中心等。招牌菜品有柿合缘烤鸭三吃、段氏绝味鱼头等。

注入新元素创新、与西方特色融合发展,是中式正餐不断探索未来可能性的必经之路。行业人士称“世界的食材融入中餐,用中餐技法发挥,既保留中餐传统精华,又结合世界级食材,中餐迭代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消费洪流中,品牌应时而变。

CMicloud品牌云,基于赢商专业的数据服务团队、强大的数据支撑以及数智化品牌库系统,帮助企业建立高质量数据品牌库,实现项目精准高效招商招调。

THE END
1.预制菜赛道涨停潮背后:大单品红利见顶地方特色菜成新突破口?产品高度同质化、大单品红利见顶、市场仍需培育……刚驶上快车道的C端预制菜,在口味创新与还原、品类拓展等方面仍需一把燃料。 6月14—16日,FBIF2023食品饮料创新论坛及FBIF食品创新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6月14日,在主题为“拥抱预制派”的Foodtalks沙龙中,针对C端预制菜赛道的发展趋势,川娃子技术总监程英、https://www.time-weekly.com/wap-article/303064
2.沉下去,走出去,遍地是黄金5万字解读2024餐饮佬猫餐饮是一个创立于2001年的品牌,关联品牌还有“农家菜老大”和“佬肥猫”,至今已发展30多家直营门店。定位做家常、地道的江浙味道,浙江美丽乡村文化,基地食材直接到餐桌,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食材,如浙江成立杭白菜基地、永康烟熏豆干、舟山带鱼等。 喊出“新鲜食材,现场做”的口号,门店打造的很有烟火气。人均70https://www.foodtalks.cn/news/52824
3.后厨累成狗,服务一团糟的餐厅,我这样让它起死回生很多人把“打造特色”作为经营的主标,笔者在此提出:特色菜和大单品战略是餐饮界最大的毒瘤理论。 每个地方都有令人津津乐道的特色菜,但这个特色菜是基于本土文化、历史、口味等诸多因素形成的本土化的主流需求。 更简单的说,只有当地人才是当地特色菜的主流消费群体。 http://www.jiangxinsc.com/news/canting/1618.html
4.大排档市场前景预测与逆势增长战略研究报告那么,跷脚牛肉为 什么能爆火,观察君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跷脚牛肉属于大单品,标准化程度高,易复制。 跷脚牛肉虽然是特色小吃,但做法却不复杂。门店用的多是预处理好的食材,比如牛肉及各类 牛杂隔天加工好,汤底也是提前熬制好,有人点菜直接在高汤锅里汆一下即可上桌,出品方式较为 简单,容易上https://doc.mbalib.com/view/0a6d786775449016be164079b32059dc.html
5.海底捞价格海底捞注意事项近日,在北京合生汇购物中心,看到一家名为【超岛自选火锅】的新店,更像是集火锅食材于一体的“自选火锅集市”,在门店里设置了“蔬菜农场”、“鲜切肉铺”、“火锅特色菜”和“海鲜水产”选菜档口,以及茶饮吧、小料台等。没有菜单,吃啥拿啥,没有服务,一切自助,整个门店也强调了“火锅自由”。 自选菜均是小份菜https://www.yinghuodd.com/keywords/word_483.html
6.5%利润率将成餐饮行业新常态品牌破局之路在哪?零售比如苏州人,可能不是要求特别辣,而是要求有一点回甜,东北人可能要求有一点酱香,针对地区的不同口味,对大单品、超级爆品和招牌产品,进行辣度和咸度的调整,同时推出2、3款符合本地人需求的城市特色菜,这是产品结构的考量。 第三,解决顾客群体最底层的需求。https://www.ebrun.com/20241031/5634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