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产业+互联网的8种增长战略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电商门户互联网+智库

增量竞争,往往远离竞争了,竞争并不激烈。我们尽量找增量竞争,选好需求的突破口。

产品有三要素:产品=目标客户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调整3要素,就会出来不同的:产品-需求组合,这就是创新。

传统产业四大增长战略分成两组:一组是需求导向和竞争导向,另一组是成本领先和解决方案。

需求导向型(增量竞争):最好的竞争是远离竞争,我抢先进入一个新市场,等别人跟上来的时候,我又进入一个新市场。增量竞争是最好的竞争,因为别人始终在追随,而我是引领需求的。

竞争导向型(存量竞争):这块市场已经是红海,没办法。但是我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做得好,我把这个优势传递给客户,客户就来买单,这叫存量竞争。

成本领先型(运营竞争):同样一个产品,我的成本比别人便宜,所以我卖这个价格还有利润,别人卖这个价格要破产。这是一个低价竞争的策略,主要靠运营才能实现。

解决方案型(技术竞争):解决方案型往往是你有一招鲜,一个技术型抓手,别人很难替代你,你就可以卖得贵一点。

什么叫产品?产品等于目标客户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产品有三要素:

第一个是目标客户;

第二个是特定需求;

第三个是解决方案。

需求导向型就是调整了产品三要素,既而创新出一个产品需求的新组合。最好的竞争就是没有竞争,最好的竞争是远离竞争。如果这个创新组合是引领需求的,那别人就是跟在我们后面的追随者,这对我来说就是没有竞争。

首先,要明确目标客户是谁?

传统面食是面向普通大众的,客户群广泛,男女老少都可以吃。能不能聚焦目标客户,更具象一些,比如面向年轻人?

他们的特定需求是什么?

年轻人喜欢健康的面条,且还要有点时尚。他们不太喜欢地方老品牌,太土得,就不愿意去。

所以年轻人,一方面有个真实的物理需求,我想吃健康的面条;另外一方面,是个情感的需求,我需要吃一个时尚的面条。

这是两个特定需求。

解决方案是什么?

你能不能把这个需求,做一个产品方案出来?产品方案就是:阿利茄汁面。

阿利是个品牌名,茄汁是什么意思?就是番茄。

西式快餐里,番茄酱和很多东西配合在一起调味。感觉不管什么东西,蘸点蕃茄酱似乎就有点时尚调味了。

阿利茄汁面就是一个解决方案。产品三要素一调,它就调出一个跟别人完全不一样的增量市场出来。

卖得怎么样呢?卖得还不错。

阿利茄汁面,在河南省主要地级市的一线商圈开店。一开始看见一家两家,大家感觉可能还很一般,但是一旦看到全省每一个地级市都有它,就形成一种从众效应,大家就会觉得这真是一个区域型品牌。

对河南省年轻人来说,第一次看到专门为我们年轻人生产的健康时尚面条,已经形成了品牌,所以去吃它是应该的,转化率就会提升。这是一个典型的需求导向型案例。

当门店开到一定数量,会进入到一个怪圈:收入是上升的,但利润却是下降的。

这个时候怎么破局呢?

阿利茄汁面,投资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社区电商,叫有井有田。

可能有人会说不对,一个是餐饮,一个是零售,这是两个不同的行业。专门干餐饮的去做其它业务肯定不够专注,这么早就多元化,肯定要吃亏。

其实我们现在说的同业,跟以前不太一样,以前是按所处的行业属性来划分。而现在,只要两家服务的是同一个目标客户群,它们就是同业。

因此它投资社区电商是有道理的。因为两家服务的是同一个客户群,你愿意吃健康面条,欢迎到店里来吃。你在家里想做饭的时候,希望吃到健康的食物。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新零售渠道,送货上门。

竞争导向型就是红海市场,我只要证明我的产品在某些方面比竞争对手更强,我就能卖得动,就是这么一个逻辑。

酸菜鱼为什么不是一个品类?

酸菜鱼是川菜里面的一个知名家常菜。作为一个知名菜品,它的地位很尴尬,有品无类。

大家觉得它好吃,是川菜里面的一部分,但到底还是个家常菜,卖不贵。你一卖贵大家就都不来,怎么办?

太二酸菜鱼的母公司九毛九是做山西菜的,利润其实不是太好,它需要突围,也需要破局。

干脆我来证明,我做酸菜鱼比一般的川菜店做得要更好。只要能证明这点,客户就来找我了。于是他们就开出太二酸菜鱼这个单品店。

单品店,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超级大单品。

超级大单品的逻辑:

还要破一个地方特色。因为酸菜鱼是重庆菜,也是川菜里的一道知名菜。

太二的策略是,工业化生产+品牌调性。

酸菜鱼本来出餐很慢,价格很贵,上来一大份两个人吃不完,得好几个人吃。它本来是社交属性的,太二搞出一些完全反社交属性的规则:

4个人以上不接待。4个人以上肯定吃吃喝喝又聚会的,翻台率会低。

不做外卖,不拼桌,不加位,等等。讲很多“不”,这是品牌调性。

最重要的是,太二把整个酸菜鱼的生产工业化,把中餐做成快餐。这样一来,它就拿到另外一笔收入。

所有的快餐都可以拿到中餐拿不到的收入,快餐在租金的减免上比一般中餐要厉害得多。

大家知道海底捞大概的翻台率在4.5左右,太二的平均翻台率在4.8,去年达到4.9。4.9就意味着中餐+晚餐翻台5次,非常厉害。

它跟很多商场谈的是流水分成,没有固定租金。这就很牛,所以疫情期间商场跟着倒霉,收不到太二的固定租金。

超级大单品就是竞争导向型的,我的产品在某一方面比对手做得好,因此客户认可我。

太二早期把原来川菜市场里喜欢酸菜鱼的客户拉过来,早期并没有新增客户,但是后期会有增量客户。现在酸菜鱼市场已经到200亿,这就是增量市场,以前没有这么大的市场份额。

第一,团购10人起订。

这就是差异化。虽然条件苛刻,但是整体价格比别人便宜,服务比别人好,竞争力就强。当然,运营难度是极大的。

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还是很难的。对做团购的来说,波动性是最难掌握的。

今天行情好,准备了10000份全部卖掉。后面还有1000个客户找上门来,竟然没有产品可以服务他们,实在痛心。

这时候就需要比拼运营能力。

收盒子的时候看看什么东西剩得比较多,跟客户道歉,今天我们没有安排好,对不起。你们还有什么意见,我们记下去向公司反映。

然后再问,明天你们大概还要点多少份,能不能跟我说一说。这样就把预定的数量也确定了。

早年日本NHK电视台去采访他们,明天你们要卖多少份。创始人查了查经营数据说,我们明天卖63,100份。

玉子屋有个非常差异化的特点,每天只卖一种便当,但是每周都不重样。现在一年的收入大概在6个亿人民币左右,一天的订单数是13万单。

这就是成本领先型。整个运营系统领先,我的每一样东西你都可以替代,替代我的饭盒,替代我的菜品,替代我的米饭,替代我的服务,但是把它组装在一起,你替代不了我。

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有技术型抓手的时候,就可以发挥比较优势。

轮胎销售竞争激烈,米其林运用技术输出策略,扩大增量市场。

另外,我们不再卖轮胎给你,以租代售,用一天就付一天的钱,不用你就不用付钱。物流公司当然愿意干了,到后面一看确实效果好,确实省钱。

米其林一举成为欧洲第4大物流公司轮胎部门的运营服务商。本来是卖轮胎的,现在变成运营服务商。

这就是解决方案型的,别人很难替代这种服务,一旦形成稳定的合作之后,再想换是换不了的。因为不仅仅有情感在,还有技术诀窍在。

换成别的牌子试试看,一开始肯定乱的一塌糊涂,损失巨大。当然2B企业一旦用得顺手就很难再换。

这就是新零售,2B的企业也可以新零售。

我不仅仅会生产轮胎卖轮胎,我还会把轮胎以租代售,变成新零售。我承包你的轮胎使用部门,帮你节省下来的钱,你要付我一半。签能源管理合同,收益更大。

我们这里介绍的传统产业的4大增长战略,似乎和互联网没关系。其实不然,做得好的也可以跟互联网有关系,你可以在互联网上找需求,在互联网上去跟别人竞争,可以使用互联网比别人成本领先,可以利用互联网输出解决方案。

流量驱动型:流量成本比别人低,即使转化率没有别人高,但是整体的业绩还不错。

流量驱动型你可以近似理解为在河里面捞鱼。我们大家都到河边去捞鱼,河边站的人越来越多,租地盘费用也越来越贵,流量成本就越来越高了,最后有可能河道管理员赚的钱比你捞鱼赚的钱还要多。

用户驱动型:干脆我自己养鱼,搞一个小鱼塘慢慢养小鱼苗。这鱼有生命周期,哪一批先长大了就先宰杀,剩下的慢慢养。

在用户方面进行竞争,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现在互联网所谓的公域流量、私域流量,近似可以理解成公域流量就是流量竞争,私域流量就是用户竞争。

当然,私域流量和用户运营两个还是有很多区别的。

数据驱动型:数据一定要发挥价值,上ERP、上云,都是有成本的。如果数据能够发挥价值出来,这个价值客户又认可,又能付费,那就厉害了。

这种价值如果找到了,数据就变成了能源。

认知驱动型:看同样一件事情,你的认知跟别人是否一样?如果看的东西跟别人一样,这笔钱你就赚不到。如果你看的东西跟别人不一样,这笔钱就有可能赚到。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案例来一一介绍:

流量驱动型,我们看三个流量:公司级流量、产品级流量、平台级流量。

西贝的内容营销矩阵,生产很多内容。

为什么我们在河边捞鱼越来越贵?因为河道是有限的,流量是有限的,可是想来捞鱼的人是无限的,需求大于供给。所以导致我们租一个河道边上的小摊位价格越来越高。

那么我们怎么样去找流量?

在客户没有消费欲望的时候,就去想办法跟客户进行接触,让客户留下很好的印象,这就是内容营销的一个底层逻辑。

熟悉是用户决策的一个重要维度,眼熟就是人的决策点。

熟悉使人对决策的阈值拉低。如果不熟悉,人戒备心理是很强的。

这个有没有质量问题,我买了之后给谁用?用之后出现问题,我要不要担责任?

这些都是信任成本。

2018年的西贝的外卖,我们近似可以理解为在线上做流量。1100万单,我们近似理解成1100万人次,客单价73块钱,收入8个亿。

假设西贝有个竞争对手叫东贝,如果西贝不做外卖,不做线上业务,不做数字化业务,全部由东贝来做,东贝会不会赚大发?会不会反向侵蚀西贝的堂食消费人次?

如果这1100万人次都被东贝引去,我相信西贝线下的5000万人次,到2019年就保不住了,搞得不好要少500万人次,就变成4500万人次。

熟悉就是消费理由,线上有1100万人次都去买东贝,西贝线下一定会大受影响。这就是一个传播效应。

有人问我,曹老师,不对,虽然餐饮毛利比较高,但也没有到很高的地步。你看客单价堂食店变成96,外卖店是73。少23块钱,它怎么赚钱?不赚钱还做什么外卖。外卖就是叫好不叫座,赚个吆喝。

不能这么看,我们看下面这个数据。

因为西贝不是上市公司,我们看不见他们很多数据,但是我们能看到上市公司星巴克的数据。

为什么?

因为坪效跟人效一定有共用的部分,而且外卖有可能错开营业高峰期。外卖宵夜和下午茶也可以增加利润。

我个人有一个经验数据,如果做餐饮的,外卖占到20%,差不多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个平衡点,单店的经营效率是大幅提升的。

第一,想办法通过“两微一抖”,在客户还没有消费欲望的时候,就跟客户混个脸熟。

第三,最后一算账,单店的营业效率坪效跟人效都提升了,所以数字化业务还是很划得来的。

猫爪杯就是产品级流量,每天限量1000个。

猫爪杯典型的功能上没有发生变化,杯里面变成一个猫爪,喝水功能发生变化了吗?能保温吗?水能变甜吗?能把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吗?不能。所以产品功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它不就是一个茶杯吗?但是你倒不同的饮料进去,特别有颜色的饮料进去之后,你会发现比较好玩,一个猫爪出现了。

产品是目标客户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

猫爪杯是什么产品?如果你认为它是个茶杯就糟糕了,那个产品定义不出来,三要素就没有。

如果你认为它是一个小姑娘求关爱的一种代替,一种象征型礼物,产品定义就出来了。

什么人买它?

当然是小姑娘希望自己的男朋友老公甚至于老爸去买它。

什么特定需求?

猫爪好可爱,喜欢猫的人,多半都希望别人像对待猫一样对待自己,有一种求关爱的心理。

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这个可爱的杯子,倒不同颜色的饮料进去,形成一个小猫爪,好有意思。悦己消费,号召男朋友、老公或者甚至于老爸来关爱自己。

这个产品很有意思,在产品中注入内容,功能是没有任何变化的,但是形成猫爪视觉效果,这个内容又具有社交属性,就可以自传播。社交属性又能把流量拉过来变现。

这就是产品级流量的一种方法。我们把它称为爆品的四轮驱动,也就是内容营销的四轮驱动:

产品注入内容基因,内容注入社交基因,社交注入商业基因,商业最终要回归到产品中去。

产品是1,剩下那些都是0。如果1起不来,后面0再多都没用。产品本身不好,后续的一切都大打折扣。

互联网大公司平台都是平台级流量。现在做电商的,功能型产品、服务型产品、内容型产品是标配。

美团产品的底层逻辑:

功能型流量:美团出行,平时想不到它,有需求的时候才会想到它。大家都是冲着产品功能去的,用完即走,不会再想它。

服务型流量:以前只要产品好,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产品过剩,信息过剩,品牌过剩之后,通过服务型产品,形成一个流量入口。

美团外卖本身不生产任何餐饮产品,作为一个平台提供服务,不仅仅帮助送货,还帮助客户拓展了消费的物理范围,大大提升消费体验。

流量驱动策略有很多,我们把它简化一下,功能型流量、服务型流量、内容型流量是关键。把这三种流量做好,就已经领先很多人,差不多能超过行业70%的竞争对手。

用户驱动型的核心,就是要找到用户关系链的一个杠杆。

什么东西会在用户跟用户之间传播完之后,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传播,还能把那个人给够勾过来,勾过来之后还有行动?

这个关系链是怎么走通的?在哪些人中间更容易走通,不仅仅是把信息传出去,还能把人给勾回来。

连咖啡目前经营上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早期的时候,有个点抓得还是挺好的。

他们经过调研发现,真正喝咖啡自己掏钱的人,大概只有5%是真正喜欢喝咖啡的,已经形成消费习惯。还有95%是什么?随大流,从众消费。

所以,怎么样找到这5%的人,撬动95%的人,这就形成关系链。

连咖啡先找第一批种子用户,坚定的5%咖啡的使用者,为他们建个咖啡库,也就是产品库。在互联网上的产品库,你可以买下来作为礼品送人。

我听说过一个案例,有一个人买了500张连咖啡的券,自己不喝,全送人。

为什么送人?很奇怪,理由是什么?

我们再回顾一下产品的定义,产品是目标客户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

如果我请一个人办事情,办完之后请他吃一顿饭,花200多块钱好像有点不值,办的事情又没到这一步。但是发一个20块钱的红包,又显得有点侮辱人。

别人帮了我一个小忙,我想表达谢意怎么办?送一张价值25元的咖啡券给他,这样皆大欢喜。

所以连咖啡的产品定义是什么?传情达意,表达谢意的一个替代物。

我请别人帮忙,事情办成之后想感谢他。因为觉得轻重拿捏不好,我干脆送他一个咖啡券,这就是一个传情达意的设计。

连咖啡找到用户关系链,这么一个杠杆,把5%的人和95%的人联动起来。

乐纯也找一个比例:1%的种子用户,9%的传播者,90%的人就跟随去买。乐纯把早期推广费用都花在这里面。

产品即传播。乐纯卖得比一般的酸奶贵,包装盒上面就有暗示乐纯三三三倍。口吃吗?不是口吃。

因为我卖得比一般的酸奶要贵三倍,所以我就告诉你,普通的酸奶每三盒才能提纯出我们这一盒这样的。所以它也在不断地强化记忆点,这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地方。

乐纯早期找了一批种子用户来测试酸奶配方。测完之后大家投票,投完之后就进入生产。

参与测试的用户大概1000个人,都是种子用户,大家都觉得这一款东西好像是我自己选的,口感不好的投没了,好的才有机会生产,好像客户就是产品缔造者一样。

给消费者一个新的身份,这就是新零售跟传统零售不一样的地方。传统零售掏钱的才叫客户,新零售不一样,这个产品是客户跟着一起创造出来的,新零售的客户往往是一个商业合作者。

1:9:90

1%的种子用户就愿意帮你传播,9%的人再放大传播,最后影响身边90%的人购买。就跟湖中的涟漪一样,石子投入湖中,第一层1%,第二层9%,第三层90%。

1%跟9%之间怎么联动起来,9%与90%怎么联动起来?

乐纯把这2个用户运营的关系链节点做好了,销量就起来了。

intel怎么设计传播策略的?

只有乔布斯不干,苹果电脑是美学产品,你在上面硬生生地贴一个你的intelinside标签太丑了。

intel一直不断向消费者传递:一流电脑使用intel芯片,如果你们买非intel芯片的电脑,那就意味着买到的是低质量的电脑。使用AMD芯片的品牌只能卖得更便宜,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终端客户反过来要挟控制品牌商。

这是一个典型的用户驱动案例,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链,找到杠杆,然后通过广泛传播,出人意料地拿到了品牌超额溢价。

建筑行业互联网化程度非常低,互联网渗透率低就意味着没人用,怎么办?要破这个局,也要找到关系链,你在什么场景下用,什么场景下觉得是痛点?

用传统方法做建筑设计3D效果图,从设计到渲染出图需要10个小时,用酷家乐10秒钟就可以出图。它就变成一个设计师刚需、痛点、高频的服务。

想象一下传统的场景:

客户来咨询设计师,我有个三室两厅的房子,你能不能帮我设计一下?

设计师跟客户聊完需求,跟客户说,我们大概10个小时之后出效果图?这个客户体验多差?客户等不及的,一下子就流失了。

现在设计师可以跟客户说,你稍等一下,你看看是不是按照这个意思,床是不是放这?茶几是不是这样摆?我大概给你画一个比较简单的图,根据你的意思我再调一下。这画一下那画一下,几分钟就出图。当然成交的概率就变大了。

我们把心智份额分成三大类:

心智预售客户:这类客户转化率最高,客户只认你这个品牌或品类。比如为了接待客户买高端商务车,基本都会在奔驰宝马里选。这就是直接选择品类权威。

随机销售客户:只要做好流量运营就可以,这类客户转化率最低。

很多人误以为数据驱动一定是大数据,整个公司一定要收集大量数据最后引起决策。不一定,只要能给客户创造价值,小数据也可以成为一个小产品。

太二酸菜鱼,把中餐做成快餐,达到4.8的翻台率,流量就高。

海底捞在有些地级市竟然可以拿到2折的租金,而且最长的免租期竟然有一年。这对商场来说也是划算的买卖,海底捞超高的翻台率可以带来客户。

这就是最小的小数据产品,4.8这个数据就可以转化成商业价值,多么简单粗暴。

饿了么早期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创业时,给夫妻店做数据分析,酸菜鱼本周卖得比较火,面条上周卖得比较火。这些数据是很有用,但是小老板们没有支付意愿,怎么办?

饿了么转变了思路:

我们的提成比例是8%,你这个月1号能不能按照上个月提成比例,先把这个月的服务费付给我,月底的时候多退少补。这样一来很多人就愿意合作。

这相当于向这些夫妻店免费贷款一个月,这不就是个金融型产品吗?大家可以理解了吧?这么一个小数据产品,没那么复杂的。

气象科技公司很难把数据产品卖给服装公司。

服装公司说,你把土豆洗一洗直接卖给我,我怎么用?我们不像航空公司、物流公司那样有大厨,可以把土豆做成青椒土豆丝。

那做成直接可以食用的薯条是不是就好卖了?

服装公司订货的时候风险特别大,如果经销商没有底气不相信这些款式可以热卖,他们也不敢下订单去规模化生产。

同时,如果能提前预知未来9个月的天气数据,准确判断生产哪些适合天气的款式,那服装公司的支付意愿度就提升了。

智布互联是工业大脑,品牌商服装商找它,可以节省原材料成本的5%~10%,不算特别多,但是工期可以缩短30%,这就很厉害。

同时,另外一端是印染厂开工率提升,染缸的使用率从60%多提升到90%多。织布厂开机率提升,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织布机从一年开机200天,大概可以提升到300天左右,两边效率都提升了。

所以智布互联就成了工业大脑。

认知驱动型就是你看到的跟别人不一样。本质是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

整个方便面市场都在下行,为什么还会出现拉面说这样的速食面爆品?

拉面说的创始人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日式拉面在堂食中可以卖得比中式拉面贵,同时客流量还多。消费者在线下的认可它,认知成本低。那么我们能不能生产一种在家里就可以吃的日式拉面。

日式拉面说白了不就是高档的方便面吗?能不能把消费者在堂食中的认知成本给拉过来,这样我就不用再付钱教育他们。

华为手机做用户决策标准。

买手机有很多种的决策点:

手机会不会发热?

玩游戏的时候是不是流畅?

……

买的时候有无数个关心的点,担心的点都是决策点。

华为近年主打人像摄影大师,拉升到对华人照相最友好的拍照手机。这叫用户决策的引导。这个认知跟别人就不一样,一下就差异化了。

现在大家都跟在它屁股后面都在打拍照优势。那是它引领的,很难被超越。

伟大的企业家往往假设能力都特别强,伟大的企业家,有一大半精力放在未来,一小半精力放在现实,然后不断地把未来变成现实。

我们今天讲8种战略,分成4组:

第一组需求导向型与竞争导向型,一个是增量竞争,一个是存量竞争。

第二组成本领先型与解决方案型,一个是价格卖得便宜,一个是价格卖得贵。它俩竞争的逻辑不一样,一个靠运营的竞争,一个靠技术的竞争。

第一组:

流量驱动型:到大河里去捞鱼,流量竞争。

用户驱动型:自己在池塘里面养鱼,用户竞争。

第二组:

数据驱动型:数据的价值能不能找出来?客户是否认可,支付意愿度高不高?数据是能源,一定要可以产生客户愿意支付的商业价值,否则数据再多也都是成本。

认知驱动型:跟数据驱动型正好反着来,可能没有数据就拍脑袋凭直觉决策。本质是趋势投资与价值投资。

THE END
1.预制菜赛道涨停潮背后:大单品红利见顶地方特色菜成新突破口?产品高度同质化、大单品红利见顶、市场仍需培育……刚驶上快车道的C端预制菜,在口味创新与还原、品类拓展等方面仍需一把燃料。 6月14—16日,FBIF2023食品饮料创新论坛及FBIF食品创新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6月14日,在主题为“拥抱预制派”的Foodtalks沙龙中,针对C端预制菜赛道的发展趋势,川娃子技术总监程英、https://www.time-weekly.com/wap-article/303064
2.沉下去,走出去,遍地是黄金5万字解读2024餐饮佬猫餐饮是一个创立于2001年的品牌,关联品牌还有“农家菜老大”和“佬肥猫”,至今已发展30多家直营门店。定位做家常、地道的江浙味道,浙江美丽乡村文化,基地食材直接到餐桌,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食材,如浙江成立杭白菜基地、永康烟熏豆干、舟山带鱼等。 喊出“新鲜食材,现场做”的口号,门店打造的很有烟火气。人均70https://www.foodtalks.cn/news/52824
3.后厨累成狗,服务一团糟的餐厅,我这样让它起死回生很多人把“打造特色”作为经营的主标,笔者在此提出:特色菜和大单品战略是餐饮界最大的毒瘤理论。 每个地方都有令人津津乐道的特色菜,但这个特色菜是基于本土文化、历史、口味等诸多因素形成的本土化的主流需求。 更简单的说,只有当地人才是当地特色菜的主流消费群体。 http://www.jiangxinsc.com/news/canting/1618.html
4.大排档市场前景预测与逆势增长战略研究报告那么,跷脚牛肉为 什么能爆火,观察君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跷脚牛肉属于大单品,标准化程度高,易复制。 跷脚牛肉虽然是特色小吃,但做法却不复杂。门店用的多是预处理好的食材,比如牛肉及各类 牛杂隔天加工好,汤底也是提前熬制好,有人点菜直接在高汤锅里汆一下即可上桌,出品方式较为 简单,容易上https://doc.mbalib.com/view/0a6d786775449016be164079b32059dc.html
5.海底捞价格海底捞注意事项近日,在北京合生汇购物中心,看到一家名为【超岛自选火锅】的新店,更像是集火锅食材于一体的“自选火锅集市”,在门店里设置了“蔬菜农场”、“鲜切肉铺”、“火锅特色菜”和“海鲜水产”选菜档口,以及茶饮吧、小料台等。没有菜单,吃啥拿啥,没有服务,一切自助,整个门店也强调了“火锅自由”。 自选菜均是小份菜https://www.yinghuodd.com/keywords/word_483.html
6.5%利润率将成餐饮行业新常态品牌破局之路在哪?零售比如苏州人,可能不是要求特别辣,而是要求有一点回甜,东北人可能要求有一点酱香,针对地区的不同口味,对大单品、超级爆品和招牌产品,进行辣度和咸度的调整,同时推出2、3款符合本地人需求的城市特色菜,这是产品结构的考量。 第三,解决顾客群体最底层的需求。https://www.ebrun.com/20241031/5634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