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共营养师职业技能公式汇总

第1节食物摄入量调查:24小时回顾法,膳食史回顾法,记账法,称重记账法

1.(1)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

(2)全家总人日数=所有在家用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P5)

2.(1)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废弃食物总量—剩余总量

(2)家庭平均每人每日每种食物摄入量=实际消耗量÷家庭总人日数

(3)食物中某营养素含量=[食物量(g)÷100×可食部分比例]×每百克食物中营养素含量

(4)家庭某种营养素的总摄入量=家庭摄入所有食物中的营养素的量的累加

(5)平均每人每日某种营养素摄入量=家庭某种营养素摄入量/家庭总人日数(P25)

3.标准人:60Kg成年男子、轻体力劳动、能量供给量10.03MJ(2400Kcal)

(1)标准人日=标准人系数×人日数(P26)

(2)标准人的平均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混合系数

第二节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4.RDA: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EAR:平均需要量DRIs: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RNI:推荐摄入量AI:适宜摄入量UL:可耐受最高摄入量RNI=EAR+2SD

5.供能比=能量摄入量/总能量×100%

(1)蛋白质供能比:蛋白质摄入量×4/总能量摄入量×100%

(2)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碳水化合物摄入量×4/总能量摄入量×100%

(3)脂肪供能比:脂肪摄入量×9/总能量摄入量×100%(P40)

6.提供能量百分比=各类营养素提供能量÷能量总和×100%

7.根据DRIs,来自蛋白质的能量应占10%~15%;来自脂肪的能量占20%~25%;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占55%~60%(P43)

8.(1)家庭平均每人每日每种食物摄入量=实际消耗量(g)÷家庭总人日数

(2)混合系数=(家庭成员1标准人系数×人日数+家庭成员2标准人日数×人日数+?)÷全家总人日数

(3)标准人的每日每种食物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各种食物摄入量÷混合系数(P45)

9.(1)在家庭中,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个人某种营养素总摄入量÷个人人日数

(2)标准人的平均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标准人系数(P46)

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第一节人体体格测量

1.人体密度D=c-m×(log皮褶厚度值)

2.人体脂肪百分含量:BF%=(4.95/D-4.50)×100%

3.上臂肌围(cm)=上臂围(cm)-3.14×三头肌皮褶厚度(cm)

4.上臂肌面积(cm)=[上臂围-3.14×三头肌皮褶厚度(cm)]2÷(4×3.14)(P78)2

第三节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

5.PEM: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UL: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AC: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系数(维B2缺乏的诊断标准)

第三章营养咨询和教育

第一节营养咨询:

体力活动水平测评

(2)运动强度:以功能的百分数来表示,包含一个相对于个体运动水平的度量。可根据心率、自觉疲劳度(RPE)、最大吸氧量(V来确定。

第二节营养教育

(1)CFU菌落形成单位

(2)MLs重金属在食品中的限量值,一般以mg(金属元素)/kg(食品)表示。

第四章膳食指导和评估

第一节营养和食物需要目标设计

膳食中脂肪需要(g)=全日能量参考摄入量(kcal)×脂肪占总能量比重(30%~35%)÷脂肪的产能系数9(kcal/g)=全日能量参考摄入量×30%÷9(P253)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参考摄入量(g)=全日能量参考摄入量(kcal)×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比重(56%)÷碳水化合物的产能系数4(kcal/g)=全日能量参考摄入量×56%÷4

主食数量=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目标量÷某种食物碳水化合物的百分含量

儿童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例:蛋白质占14%,脂肪为30%,碳水化合物为56%。

AAS:氨基酸分=被测食物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氨基酸含量(mg)/参考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氨基酸含量(mg)×100(P290)重量保留率:WRF(重量保留因子)%=烹调后食物的质量(g)/烹调前食物的质量(g)×100%

VRF:营养素保留因子的两种计算方法:

AR(表观保留率)%=烹调食物中某种维生素含量/食物原料中该维生素含量(干重)×100%

TR(真实保留率)=(烹调食物中某种维生素含量×烹调后食物的质量(g))/(食物原料中该维生素含量×烹调前食物的质量(g))×100%

第5章食品营养评价

能量(cal)=4×蛋白质(g)+4×碳水化合物(g)+9×脂肪(g)+3×有机酸(g)+7×乙醇(酒精)(g)+2×膳食纤维(g)(P318)

能量密度=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能量值/能量推荐摄入量(P337)

营养素密度=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营养素含量/相应营养素推荐摄入量

食物营养质量指数(INQ)=营养素密度/能量密度(INQ=1或>1表示营养质量合格,INQ<1表示食物提供营养素的'能力小于提供的热能)

蛋白质真消化率(%)=氮吸收量/食入氮=(食入氮—(粪氮—粪代谢氮))/食入氮×100%(P345)

经消化校正后的氨基酸评分(PDCAAS)公式如下

PDCAAS=氨基酸评分(AAS)×真消化率(TD)

蛋白质利用率指标:

蛋白质功效比值(PER)=试验期内动物增重体重(g)/试验期内蛋白质摄入量(g)(P346)

蛋白质生物价(BV)=氮储留量/氮吸收量×100

*注:氮储留量=摄入氮-(粪氮-粪代谢氮)

氮吸收量=氮吸收量-(尿氮-尿内源氮)

蛋白质净利用率(NPU)%=生物价×消化率

=氮储留量/氮吸收量×氮吸收量/食物氮O2max)和代谢当量(MET,1MET=1kcal/h/kg.bw)

=氮储留量/食物氮

相对蛋白质值(RPV),净蛋白质比值(NPR),氮平衡指数(NBI)

血糖生成指数: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血糖生成负荷(GL)

GI=含50g碳水化合物试验食物餐后2h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AUC)/等量碳水化合物标准

参考物餐后2h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AUC)×100(P365)

GI大于70的为高GI食物,55~70为中GI食物,小于55为低GI食物

GL=食物GI×摄入该食物的实际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g)(P358)

GL>20为高GL食物;11~19的为中GL食物;<10的为低GL食物。

脂肪酸比例:

脂肪酸占脂肪百分比(%)=食物脂肪酸含量(g/100g)/食物总脂肪含量(g/100g)×100%(P366)

第6章摄取营养管理和干预

人群基本资料的计算与分析

构成比=某一组成部分的数值/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数值总和×100%(P435)

相对比=甲指标/乙指标,也可用百分数表示(×100%)率=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人数

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患病率=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

年平均患病率=年内患病总人数/年平均人口数×k

第二章医学基础

1)前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6,后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kg)+3.6+(月龄-6)×0.5P39

2)两岁内乳牙数=月龄-6P41

3)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7(或8);身高(cm)=年龄×7+70P42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

1)1kcal=4.184kJ1kJ=0.239kcal

1000kcal=4.184MJ1MJ=239kcalP60

2)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种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生能量,即“生理卡价”则

为:

1g碳水化合物:17.15kJ×98%=16.81KJ(4.0kcal)

1g脂肪:39.54KJ×95%=37,56kJ(9.0kcal)

1g蛋白质:18.2KJ×92%=16.74KJ(4.0kcal)P62

3)基础代谢=体表面积(㎡)x基础代谢率(KJ/㎡h或kcal/㎡h)×24

人体的体表面积,可根据身高和体重来推算:

男性:A=0。00607H+0.0127W-0.0698

女性:A=0。00568H+0.0126W-0.0461

式中:A——体表面积㎡

H——身高cm

W——体重kg基础代谢率的代号是(BMR)见表3-1P63

4)能量需要量=基础代谢率(BMR)×体力活动水平(PAL)P65

5)食物热效应(TEF),过去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进食碳水化合物可使能量消耗增加5~6%,进食脂肪增加4~5%,进食蛋白质增加30~40%。一般混合膳食约增加基础代谢的10%。

能量需要量=BMR(基础代谢率)×PAL(体力活动水平)

6)我国成年男子,轻体力劳动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RNI)为10.03MJ/日(2400kcal/日)

7)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每克样品中含氮量(g)×6.25×100%P67

8)B=I-(U+F+S)

式中:B-氮平衡I-摄入氮

U,F,S,-排出氮(U-尿氮;F-粪氮;S-皮肤氮)P71

9)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摄入氮-粪氮)/摄入氮×100%P73

10)真蛋白质消化率(%)=[摄入氮-(粪氮-粪代谢氮)]/摄入氮×100%P73

11)蛋白质功效比值(PER)=[实验期内动物体重量加量(g)]/[实验期内蛋白质摄入量(g)P74

12)被测蛋白质PER=[实验组蛋白质功效比值]/[对照组蛋白质功效比值]×2.5P74

13)生物价(BV)=(储留氮/吸收氮)×100

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氮)

吸收氮=摄入氮-(粪氮-粪代谢氮)P74

14)氨基酸评分(AAS)=被测食物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氨基酸含量(mg)/参考蛋白质每克氮

或蛋白质氨基酸含量(mg)×100P75

15)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DCAAS)=氨基酸评分×真消化率P75

16)EFA必需脂肪酸

17)血糖生成指数(GI)=某食物在食后2h血糖曲线下面积/相当含量葡萄糖在食后2h血糖线下面积×100%P87

18)视黄醇当量、视黄醇。β-胡罗卜素的换算关系如下:

1μg视黄醇当量=1μg视黄醇或6μgβ―胡罗卜素

1IU维生素A=0.3μg视黄醇当量=0.3μg视黄醇

1μg胡罗卜素=0.167μg视黄醇当量=0.556IU维生素AP115

19)人体组织和食物中维生素E的含量以α-生育酚当量(α―TE)表示。混合膳食中维生

素E的总α-TE,应按下列公式折算:

膳食中总―α-TE(mg)=1×mgα-生育酚)+(0.5×mgβ-生育酚)+(0.1×mg

γ-生育酚)+(0.02×mgδ-生育酚)+0.3×mgα-三烯生育酚)。P119

20)烟酸当量(mgNE)=烟酸(mg)+1/60色氨酸(mg)叶酸膳食参考摄入量(RNI),成年

男子14mgNE/日;成年女子13mgNE/日P126

21)膳食叶酸当量(DFE)μg=膳食叶酸(μg)+1.7×叶酸补充剂(μg),叶酸膳食参考摄入量

(RNI),成年人400μgDFE/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1000μgDFE/日。

第七章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

判断肥胖病的常用指标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kg/㎡)

正常为18.5~23.9;超重为>=24;肥胖为>=28

腰围(WC):男性>94cm;女性>80cm

腰臀比(WHR):男性>0.9;女性>0.8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肥胖度=[(实测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

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

THE END
1.公共营养师理论3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D.培养营养专家 76.( )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A.DRIs B.RDAs C.UI D.AI 77.营养配餐是按人们的身体需要,根据食物中( )的含量设计的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即达到平衡膳食 A.各种营养物质 B.各种蛋白质 http://www.gmjk.com/article-jiankangzixun_baojianyangsheng_fuqibaojian-585.html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年全新修订)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关键在于平衡;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食物成分有哪些?食物多样化才能摄入更多有益的植物化学物质以及怎样正确理解血糖生成指数等。同时还分析了人们对于谷类食物营养的认识误区,如:大米、面粉越白越好;主食吃得越少越好及吃碳水化合物容易发胖等。 https://www.htu.edu.cn/sxxygh/2012/1130/c6168a68967/page.htm
3.营养摄入量(精选八篇)本刊讯 6月12日, 中国营养学会在上海正式发布了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RIs) 》。这是自2002年以来, 中国营养学会时隔10年后, 根据中国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及国内外营养学界最新科研成果, 对中国DRIs相关数据做出的新版修订。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坦言:“新版DRIs是指导大众合理膳食的科学基础,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3ure3m7.html
4.食品营养与降调查报告(精选11篇)因此,人体补充营养素的基本原则是:必须把所缺的全部补齐,不缺的不能再补,使人体内各种营养素达到均衡。 (一)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素 (1)钙 钙是中国居民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的营养素。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05毫克,仅达到RDA(如果人体长期摄入某营养素不足,就会发生缺乏症的危险。当摄入量达到某一数值时,https://mip.ruiwen.com/gongwen/baogao/473252.html
5.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介绍及对照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为了保证人体合理摄入营养素而设定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一组参考值2000年第一版包括四个参数: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可耐受最高摄入量随着营养学研究的发展,DRIs内容逐渐增加2013年修订版增加了与NCD有关的三个参数: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MDR)预防非传染性慢性https://www.jianshu.com/p/42c43ee8c93b
6.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CD与同年龄女性相同。?“—”表示未制定;“+”表示在相应年龄阶段的成年女性需要量基础上增加的需要量。10膳食微量营养素可耐受最高 摄入量(UL)注:“—”表示未制定。11水的适宜摄入量a注:a温和气候条件下,低强度身体活动水平时的摄入量。在不同温湿度和/或不同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430/16/20654250_1122002477.shtml
7.适宜技术营养与疾病预防系列(5):营养与糖尿病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膳食纤维摄入量为14g/1000kcal。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每日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以30g左右为宜。 5.微量营养素糖尿病患者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正常代谢需要微量营养素,适量和平衡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纠正代谢紊乱、防治并发症。http://www.jcyipong.com/contentYiPong.action?contentID=919
8.食品标签与食品营养标签解读是食品营养标签上比较食品营养素含量多少的参考标准, 是消费者选择食品时的一种营养参照尺度。 营养素参考值依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和适宜摄入量(AI)而制定。 适用范围 仅适用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 但4岁以下的儿童食品和专用于孕妇的食品除外。 使用方式 1. 用于比较和描述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https://www.nujiang.gov.cn/xxgk/356072064/info/2021-181713.html
9.三大营养素摄入量8、钴 目前尚无钴缺乏症的病例,从膳食中每天可摄入5~20μg。 9、氟 成年人氟适宜摄入量(AI)1.5mg/日,UL为3mg/日。 10、锰 成年人锰适宜摄入量(AI)4.5mg/日。 5、维生素(有具体量的14种) 人体必需的一类微量营养素。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https://www.360doc.cn/article/20654250_1016588681.html
10.能量的摄入量必须达到“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95%以上。()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能量的摄入量必须达到“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95%以上。( )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https://www.shuashuati.com/ti/9cf49b9ccdd54983be999c50bdf815f4.html?fm=bdbds8d8fd0aecea3003f3309e21f06e24c5f
11.合理膳食降身体通知公告信息公告5、少量多餐,以细软易消化,少纤维少刺激性及少产气的软食或半流质膳食为主。 6、忌用食物油煎炸的及多油食品。 高血压病的饮食指导 1、限制总热能。 2、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3、选用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 4、低钠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2-5g为宜;少食过咸食物及腌制品。 http://m.gxhospital.com/notice/2012/BeXQoAay.html
12.《设计食谱与指导营养配餐》练习题及参考答案A、三餐一点制B、四餐一点制C、三餐二点制D、四餐二点制 17、下列哪项不是营养配餐的的理论依据() A、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B、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C、食物成分表D、营养平衡理论E、中国居民的膳食习惯 18、在进行营养配餐时,健康正常成年人的早餐、中餐、晚餐的适宜餐次比是() A.20%、50https://www.wjx.cn/xz/26553637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