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在企业中,固定资产的扩建、改建、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新产品的试制,老产品的改造等方面的支出,都是属于长期投资。
特点:①投资项目的金额大;
③一次投放,分次收回;
④它对比短期经营决策来说,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分类:长期投资决策按其经营的范围,可分为战略性的投资决策和战术性的投资决策两种。
战略性的投资决策是指对整个企业的业务经营发生重大影响的投资决策。
战术性的投资决策是指对整个企业的业务、经营方面不发生重大影响的投资决策。例如对原有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或降低产品成本所进行的投资决策。
第二节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
1、复利终值
所谓复利,就是不仅要计算本金的利息,而且还要计算利息的利息,也就是说,利息可转化为本金,同原来本金一起作为下期计算利息的根据。
所谓复利终值,是指一定量的本金按复利计算若干期后的本利赫。
2、复利现值
3、年金终值
所谓年金是指在若干期内,每隔相同的间隔期收到(或支付)相等的金额,此种金额称为年金。
年金终值是指按复利计算的定期等额收入或支出的终值。
4、年金现值
年金现值是指按复利计算的定期等额收入或支出的现值。
5、关系
复利终值=现值×复利终值系数
复利现值=终值×复利现值系数
年金终值=年金额×年金终值系数
年金现值=年金额×年金现值系数
二、现金流量的测算
1、现金流出量的内容COF
①固定资产的投资(即投资项目的原投资额),如外购的,其投资应包括购置费、运输费、安装费等;
②为保持有关投资项目的有效运用而投入的各项流动资金;
③开发资源所发生的现金支出;
④革新产品等方面发生的现金支出。
2、现金流入量的内容CIF(2002多选)
①营业的净收益(即有关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取得的净收益);
②固定资产投产后,每年计提的折旧(即投资项目原投资额的收回);
③固定资产报废的残值收入。
3、现金净流量NCF
现金流出量和现金流入量的差额,称为现金净流量。
第三节评价投资效益的一般方法
评价投资效果的分析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部收益率法等。(2003多选)
一、投资利润率ROI
投资收益率反映单位投资一年给企业所创造的全部收益。
二、投资回收期PP
回收期短,表示投资回收快,效果好,风险较小,因而对投资者较为有利;回收期长,表示投资效果差,风险大,对投资者不利。
优点:易于计算和理解,并可促使企业千方百计地加速资金的周转,缩短周转期,尽快收回投资。
三、净现值法NPV
标准:NPV>0可行
把与某投资项目有关的现金流入量都按现值系数贴现成现值,然后同原始投资额比较,就能求得净现值。
净现值NPV=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总现值-原始投资额
缺点:如果不同投资方案的原始投资额不相同,净现值这个指标实际上就没有可比性了。
四、现值指数法PVI
标准:PVI>1可行
现值指数法是用现值指数的大小作为取舍投资方案的一种方法。
现值指数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和原始投资投资金额之间的比率。
现值指数PVI=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总现值÷原始投资额
优点:通过现值指数指标的计算,能够知道投资方案的报酬率是高于或低于所用的折现率。
缺点:无法确定各方案本身能达到多大的报酬率,因而使管理人员不能明确肯定地指出各个方案的投资利润率可达到多少,以便选取以更小的投资能获得更大的投资报酬的方案。
基于上述原因,在进行长期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价时,还需采用内部收益率法。
五、内部收益率法
内含报酬率IRR或r是“净现值=0”时的贴现率
内部收益率是指一个投资项目的逐期现金净流入量换算为现值之总将正好等于原始投资金额时的利息率。(1999简答)
在每期现金流入量不相等的情况下,内部收益率要通过“逐次测试”来确定。
①经过逐次测算,即可求出由正到负的两个相邻的折现率。(2004单选)
②依据正负相邻的折现率,采用内插法计算出方案的内部收益率。
2、如果每期现金流入量相等,也就是表现为年金形式。
第四节投资方案经济评价中“资本成本”的计量和“风险”程度的估量问题
一、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就是以折现率的形式表现的要求达到的更低收益率。
资本成本的计量是投资经济评价重要考虑的第一个重要问题,第二个重要问题是投资风险程度的估量。
1、债券的成本
债券是一种证明债权人有权按期限取得固定利息,到期取回本金的有价证券。
债券利息和银行贷款利息一样,可以在税前利润中支付,所以,企业就可以在缴纳所得税上得到好处,即实际上企业少上交了一部分所得税。
企业实际负担的债券利息=债券利息×(1-所得税率)
2、优先股的成本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给投资者(股东)证明其所拥的股份数并有权取得股息的有价证券。
股票按其股东的权利可分为优先股和普通股。
股票的股息不能计入成本,要在税后利润中支付,所以不会减少企业应上缴的所得税。
3、普通股的成本
4、企业留利成本
企业留利的资金成本与其他资金成本不同,它不是实际发生的支付成本,而是一种机会成本,即由于用于本企业某项投资而放弃了存入银行的能得到利息收入或在其他投资收益的机会。这个机会成本可以看作是企业留利的资金成本。
一般应以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作为计算依据,即可以按照投资项目有效期相同年限的定期存款利率来确定。
若是股份制企业,企业留利实际上是普通股资金的增加,其资金成本可用于普通股的资金成本方式加以计算,只是不必考虑筹资费用而已。
5、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特点:①长期债券的投资风险更小,利率更低,而且利息可在税前利润中支付,实际上可以减少上缴的所得税,所以其投资成本更低;②优先股的风险较大,股率较高,筹资费用率也比较高,加上股息不能计入成本,要在税后的利润中支付,因此,资金成本较高;③普通股投资风险更大,股息一般随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而不断提高,所以,其资金成本率更高。
二、投资“风险”程度的估量
要求达到的更低收益率同风险程度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关系:一个方案包含的风险程度越大,要求达到的更低收益率也就越高,否则,要承担较大风险的方案就不会有吸引力了。
1、确定投资项目未来净现金流量的“期望值”
2、计算标准差与标准离差率
3、计算预期的投资风险价值
第五节投资效益评价方法的具体应用
一、固定资产购置或建造的决策方法用净现值法
固定资产购置或建造的决策就是指计算扩建或添置有关的厂房设备所需要的投资额和添置扩建后所增加的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然后进行比较,如果前者低于后者,说明固定资产购置或建造的方案是可行的。
计算方法:
首先,计算购买这套设备后的现金流出量,即投资额。其次,计算购买设备后的现金流入量的现值。更后,计算投资的经济效果。
二、固定资产何时更新的决策用年均总成本法
所谓“更佳更新期”是指使固定资产的年平均成本达到更低的使用年限,也称为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2000名词)
三、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分析
先用现金流量的差额计算法,再用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2000计算)
第六节长期投资决策中的敏感分析(不属于考试大纲)(P224-228)
在长期投资决策中,敏感分析通常用来研究①有关投资方案的现金净流量或固定资产寿命发生变动时,对该方案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也可以用来研究②有关投资方案内部收益率变动时,对该方案的现金净流量或使用年限的影响程度。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