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方式有很多,太极拳、泡脚等等都是一些很有益的养生方式,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一种新的养生食物:药膳鸡汤。药膳鸡汤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不同阶层年龄的人都有不同的作用,它还可能增强人的体质,预防某些疾病等作用。养生药膳鸡汤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秋季用什么炖鸡汤最好
秋季燥字当令,气候多变,是各种疾病高发的季节,人体也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因此,秋季成了滋养进补的最佳时节。喝鸡汤是人们秋季进补的一种方法,那么秋季用什么炖鸡汤最好呢
鸡汤中加入不同药材,具有不同的滋补功效。加入生姜,可滋补强精、缓解感冒、提高人体免疫力;加入枸杞能平补阳气,有助于人体阳气生长,抵抗严寒。也可以加些冬瓜、蘑菇之类吸油食物,能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鸡汤向来以营养美味着称,想要其养生作用更好,建议加入香菇、党参和黄芪这3味料。香菇里含有一种叫香菇多糖的成分,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黄芪、党参这两种补益的知名中药,它们的有效成分也是多糖,分别叫黄芪多糖、党参多糖,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因此香菇加黄芪、党参,这三种多糖联合在一起,再加上滋补佳品鸡肉一起清炖,其提高免疫力的效果更佳。一般1只母鸡,可加入25克党参,50克干香菇,15克黄芪。
熬鸡汤最好加薏仁。薏仁性微寒,所以不太适合煮粥或者单吃,而与具有温补作用的鸡肉一起煲汤却是个不错的选择,同时还能起到健脾补虚的作用。炖煮前,放几颗红枣进去,再用党参炖,味道会更柔和。
秋冬时节喝人参鸡汤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滋补方法。人参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秋冬季患上感冒的几率。柠檬汁可使经典鸡汤配方风味更加独特,同时还可增加额外的维生素C摄入量。
鸡汤中加入红辣椒,不仅增加鲜香辣味,更有益健康。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抗菌功效,有助于缓解头痛等疼痛及鼻塞症状。
炖鸡汤,可以丢几颗山楂进去,煮出来的鸡肉更易酥烂,也能起到消食化积的作用。而且,山楂中的有机酸能够保证维生素C在加热的情况下也不被破坏,是不是一举多得啊但是,山楂不宜与人参等大补的药同时服用,也不能吃得太多。
山药是养肺佳品,而鸡是营养价值非常丰富的家禽,将两者放在一起煲汤,对养护我们的肺,润燥效果特别好。秋季也可以用山药来煲鸡汤。
2养生药膳鸡汤有哪些
药膳鸡汤的功效:
白领人群:在鸡汤里配上枸杞子、茯神、百合,具有养心安神、抗疲劳的保健作用。
老年人:在鸡汤里配上山药、菟丝子、杜仲,具有补肾、抗衰老的作用。
青年女性:在鸡汤里配上玉竹、菟丝子、女贞子,具有养颜护肤、美容的作用。
体质较弱、经常生病的人群:在鸡汤里配上黄芪、黄精、白术,具有益气养肺、调节免疫的作用,还可以预防感冒。
患有脂肪肝、血脂高的人群:这部分人平时不敢喝鸡汤,害怕鸡汤导致症状加重,因此这部分人群在食用鸡汤进补时,可以在鸡汤里配上些降血脂的中药,比如山楂、首乌等,这样可以起到软化血管、降脂保健的作用。
一、鸡汤做法:党参2根、当归1片、枸杞少许。
1、将鸡宰杀干净烫去血水,入砂锅或炖锅加冷水开始烧,加入姜片料酒去腥;
2、水开后加入黄芪,当归和党参,小火慢炖1个半小时。出锅撒入盐和枸杞即可。
药膳鸡汤对于以下几类人慎吃:消化道溃疡等胃肠功能不好的人群,也不宜多喝鸡汤,鸡汤有较明显的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对患有胃溃疡的人,会加重病情;肾脏功能较差的病人也不宜多喝鸡汤,鸡汤会增加肾脏负担。
3鸡汤能过夜吗
1、鸡汤是可以隔夜喝的,但是应该注意晚上放到冰箱中,否则容易滋生细菌的。第二天煮滚了再喝。
2、一些人也担心隔夜的鸡汤滋补功效会不会丧失。其实,鸡汤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就是蛋白质以及氨基酸的,而这些东西在冰箱的低温中是不会破坏的,也不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掉。所以,只要保存好,鸡汤的营养价值不会降低多少。
3、最好的保存方法是汤底不要放盐之类的调味料,煮好汤用干净的勺子勺出当天要喝的,喝不完的,最好是用瓦锅存放在冰箱里。
4教你如何喝水最健康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70%是由水分构成的。因为水的存在,营养得以输送、食物得以消化、废物得以排泄、体液得以循环,人体的各项机能在水的帮助下得以顺利运行。
人一旦脱水,就会造成便秘、皮肤干燥、饥饿、头昏眼花等各种病症。为保证正常的生理代谢,一个人每天必须饮用适量的水。
喝水量依体重不同而有增减
想要预防中暑,喝水很重要,每个人体重不同,需要的水分也不一样,一般建议一个人每公斤体重约需要喝30毫升到45毫升水,但因为夏天过于炎热,每公斤体重需要喝40毫升到45毫升,才会足够。
假设一个人体重50公斤,乘以40毫升,代表这人一天喝水至少需要喝到2000毫升,即2升水。如果是乘以45毫升,大家可以自己计算一下,这就是每天身体所需要的水分。
喝水时机也是预防中暑的关键
不只喝水量多寡,喝水时机也是非常重要,喝水时机正确,才能真正帮助预防中暑。如果一次就喝水500毫升,可能这样就不太容易预防中暑。想预防中暑,必须身体有持续、稳定含水量。建议将一天所需要喝的水,以200毫升到300毫升为单位,每隔2到3小时分次、慢慢饮用,身体含水量才会足够。
不渴也得喝水
有时只要一个中午在外面,出门前后没有喝水,就可能中暑。因此除了少量多次补充水分,不渴时,外出前、回家后,也都要补充水分,出门在外期间,也要记得适时补充水分,如此才能预防中暑。
香港卫生署曾做过一项调查,有1/3成年人每天喝水少于6杯。上班族工作忙碌,常常半天也顾不上喝一口水。美国“水健康”网站指出,当人们觉得口渴时,身体已经流失了至少1%的水分。因此,上班族应该形成良好的喝水和排尿习惯,每1小时喝一次水,每2—3小时排尿一次。
小Tips:眼睛容易酸涩可以用菊花、枸杞泡水喝
当上班族眼睛很干涩时,可以用菊花、枸杞泡茶喝,如果有便秘的问题,可以另外加上决明子泡茶。如果每天需要喝2升的水,建议最好有一半是白开水,这样比较健康。
5三伏天忌冰饮夏日湿疹不上门
夏日炎炎,不少民众怕热,单穿汗衫背心或大吃雪糕冰淇淋来消暑气,冰品融入口中,看似爽快又消暑,殊不知人体内因此累积寒气。
“湿”在身体健康的病理上,初期几乎没有症状,经年累月的不良饮食、错误生活习惯后,最终才表现在皮肤表面或其它器官,可能是湿疹、汗疱症、鼻塞气喘,甚至心肌梗塞。湿疹不易根治,且哮喘、过敏性鼻炎和体质虚弱、夏日发烧感冒等,都属于肺经发炎的疾病。想要彻底摆脱痰湿体质,须避开海鲜食物(包括海苔、海带、虾仁、小鱼干、干咸鱼等海鲜加工料),易影响身体代谢,引发过敏症状加剧,治疗期间切勿食用。待湿疹、过敏痊愈,再偶尔、少量的间歇性食用。
湿疹患者务必耐心回诊医治,平常多吃蔬果,尝试摄取五色蔬果,红、白、绿、黄、黑,对应人体五行,可修补损伤的细胞,打造强健体魄。日晒后,用毛巾将汗水擦干,让皮肤保持清爽,当肝肾气疏泄通畅,三伏天也不怕湿疹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