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醉琼楼老板金先生告诉法晚记者,中国菜越来越普及,中国菜的复杂也是出了名的,而英国中餐馆的菜名之长也让人大吃一惊。
原来,英国人在点菜的时候通常比较腼腆,“抹不开面子”去向服务员问这问那。因此在英国,中国菜菜名要尽量能够呈现出更多的信息,让顾客了解到这道菜的原料以及大致的烹饪方法。
“比如宫保鸡丁这道菜,可能其他地方都直接音译成KungPaochicken,而英国人对此并不买账,即使在宫保鸡丁风靡全球的今天,他们还是喜欢菜单上告诉他们,‘这是一种用甜辣酱和花生混在一起炒成的鸡肉丁’。”金先生说。
而且,西方人不太爱吃动物的内脏或者味道怪异的食品。因此英国中餐馆多是提供常规的中餐。菜名翻译起来也相对容易。
鱼香肉丝没了“鱼”
菜名干脆用中文
而在其他国家,菜名的翻译则相对比较“随性”。美国中餐协会秘书长龚权伟告诉法晚记者,在美国,即使你随便给菜重新起个名字也可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现在,“鱼香”“宫保”“麻婆豆腐”“混沌”“饺子”等饭菜名已经在英语中非常普遍。
位于土耳其安卡拉的“金公园中国餐厅”老板谢女士告诉法晚记者,他们餐馆最叫座的是鱼香肉丝,十年前没人知道这是什么玩意,一开始因为英语也不好,的确自己用过翻译软件直接翻译中国菜,比如用“fish”来翻译“鱼香肉丝”里面的“鱼”字,结果客人找了半天没有鱼,生气地找老板投诉。而现在很多当地人都知道,“鱼香”只是一种中国的烹饪方法。
中餐·菜名趣事
奥巴马点菜倍儿顺溜
拜登被炒肝吓得退缩
对于中国菜的菜名,美国现任总统和副总统风格迥异。
2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到旧金山唐人街的一家名为“迎宾阁”的中餐厅,点了几份中餐外卖。老板向记者介绍,奥巴马说中国菜名特别“顺溜”,进来之后直接点了广式点心,包括虾饺、烧卖、叉烧包和小笼包。
美国中餐协会秘书长龚权伟表示,美国人对于中国的点心很熟悉,他们只要一坐进店里,张嘴一说“DimSum(点心)”,服务员就会把烧卖、包子之类的菜单递过去。“迎宾阁”的服务员说,奥巴马看起来对于点的几样食品非常了解,更不用说菜名了。
而在2011年夏天造访中国的副总统拜登则是在姚记炒肝点了炸酱面、猪肉大葱包子、凉拌土豆丝。而当他听了随行人员给他介绍了炒肝的名字和内容之后连连摆手,表示“吃不了这玩意”。
还有人因为以貌取“菜”闹了笑话。在中国生活了几年的英国人赛门告诉法晚记者,他第一次来中国时,对豆汁特别感兴趣,因为他从字面上以为是豆浆,或者是绿豆汤之类的东西,结果喝了一口浑身“一激灵”。
他曾经看到过有人把童子鸡翻译成“Chickenwithoutsex”(还没有性生活的鸡),但是他当初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以为是专门让小孩烹饪的鸡肉。
菜名·统一不易
麻婆豆腐成了耗子
文化不同难有标准
由于各地的文化差异,一些地区的中餐名称已经成为一种定式。一些身居国外的餐饮从业者认为统一标准的做法尽管值得肯定,但是推广起来会有难度。
土耳其的谢老板表示,由于土耳其是伊斯兰国家,所以他们会在菜单里避免出现“猪肉”这样的词汇,同时在菜肴里换成其他肉类。
同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如果官方统一一种翻译方法,有点不切合实际。比如当她介绍“麻婆豆腐”的时候,会提到“这是一道四川风味的菜肴”,而土耳其语中“四川”的发音和“耗子”的发音很相似。很多土耳其人听了之后都会一惊,以为这是传说中“什么都吃的中国人”的特色菜。
德国中餐同业会冯强庆表示,由于文化差异,的确经常出现连老板都解释得“一头雾水”的菜名。冯强庆说,德国人非常严谨,不习惯中餐菜名中的意境,因此他们就把中文菜单修改为中文发音的名称,这样发音会更标准。
美国中餐协会秘书长龚权伟也认为,语言本身就有很多变化,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一种叫法就很难改变。即使出台的菜名的标准翻译再正确,想要改变人们的固有模式绝非易事,推广难度可想而知。
近日,北京市外事办公室和市民讲外语办公室联合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为2158道中餐饭菜“正名”。而这些菜名基本涵盖了目前市面上可见到的中国菜。
多年以来,很多中餐菜名一直没有规范的翻译方法,一些餐馆老板将中文菜名直译成英文,闹出不少笑话。比如将火爆腰花直接译成Porkflower(猪肉花),红烧狮子头译成“Redburnedlionhead”(红烧狮子脑袋),弄得外国食客一脸迷茫。
有专家指出,中国的悠久历史赋予了中餐丰富的内涵,比如“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等背后都是有故事的,因此意译一定要慎重。本次为中餐“正名”,有利于推广中国的饮食文化。
但一些身居海外的中餐馆老板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让中国菜名标准化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中国菜的翻译代表了当地的某种文化,中国菜在外国生根发芽,也要适应当地文化的需要。
中国菜名翻译各国对比
回锅肉
SauteedSlicedPorkwithPepperandChili(中国标准)
TwiceCookedPork(两次烹饪的肉)(美国)
stir-friedboiledporkslicesinhot(煮过的肉片在锅中快炒)(英国)
SauteedShreddedPorkwithBeanSproutsinCurrySauce(中国标准)
PorkinPekingSauce(北京酱味儿的肉)(美国)
PorkShreddedwithYellowBeanSauce(黄豆酱做的肉丝)(英国)
京酱肉丝
鱼香肉丝
YuShiangShreddedPork(中国标准)
PorkwithGarlicSauce(蒜酱炒的肉丝)(美国)
PorkinGarandChiliSauce(蒜酱和辣酱炒的肉丝)(英国)
辣子鸡丁
SauteedDicedChickeninHotPepperSauce(中国标准)
SzechuanChicken
(四川鸡丁)(美国)
ChickeninGreenpepperinChiliSauce
(青椒和辣酱炒的鸡)(英国)
锅贴
PanFriedDumplings(中国标准)
Pan-friedmeatdumplings
(铁板烤的肉饺子)(美国)
GrillPorkDumpling
(烧烤的猪肉饺子)(英国)
木须肉
MooShuPork(中国标准)
MuShuPork(木须肉)(美国)
omeletandFunguswithshreddedpork
(木耳和鸡蛋炒的肉丝)(英国)
纸包鸡
FriedChickeninTinFoil(中国标准)
FoilWrappedChicken
(用金属纸包的鸡)(美国)
WaferWrappedchicken
(用锡纸包的鸡)(英国)
观点·中餐正名
统一菜名意境
有利中国饮食走向世界
“中餐是推广中国形象很好的载体,此次为中餐‘正名’,加深了中文菜单的意境,有助于老外了解中国文化。”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形象与城市文化创新战略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徐剑在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内外很多中餐馆没有能力自己翻译,早就期盼着有这样一个参考。”
徐剑指出,中国的悠久历史赋予了中餐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麻婆豆腐”、“过桥米线”、“宫保鸡丁”等背后都是有故事的,因此意译一定要慎重。“2008年,为迎接奥运会颁布的《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中,将肉夹馍翻译成ShanxiSandwich(陕西三明治),我个人认为这个意译很有问题,因为三明治其实是英国的一个地名。”
徐剑指出,中餐树立国家形象的空间很大。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却没有走向世界的餐饮品牌。“现在中餐已经是全球最受欢迎食物之一,但海外中餐馆众多、竞争过度,以致形象受损,引发信任危机。”
“要想推广中国菜,下一步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推广中华饮食文化,把中餐提升到软实力的高度,可以让西方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更全面、更感性地认知和了解中国。”徐剑说。
宫保鸡丁
KungPaochicken(中国标准)
KungPaochicken(宫保鸡)(美国)
ChickeninbatterinChili-
sweetandpeanutsauce
(甜辣酱和花生炒的鸡丁)(英国)
咕噜肉
SweetandSourPork(中国标准)
SweetandSourPork(甜酸肉)(美国)
SweetandSourPork(甜酸肉)(英国)
麻婆豆腐
MapoTofu(中国标准)
HotandSpicyTofu
(辣和香的豆腐)(美国)
TofuwithSpicyMincedBeef
(辣味的牛肉末豆腐)(英国)
春卷
SpringRolls(中国标准)
EggRolls(蛋卷)(美国)
SpringRolls(春卷)(英国)
本版文/记者程磊郭悦尹晓琳实习生高晓娟孙晓萌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