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就是古代的谷神。“社稷”的“稷”字是小米。为什么说谷神不死?因为维持生命需要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
小米在任何贫瘠的土地上都能生长,有极强的生命力。同是种子,数量越多,能量也就越大,生发的力量也就越强,谷物中数小米的生命力最强,又是春种秋收,得天地之气最全,得土气最厚,最养脾胃。所以谷物首选小米。这也是从南到北女人生孩子都要喝小米粥养身体,小婴儿辅食首选小米汤的原因。小米以养脾胃来补虚损,是元气补法。无论是手术后特别虚弱的人,还是日常的体质偏颇,它都能应对。一碗小米汤里那么多的种子,就是用它们的生命力来强化你的生命力。
小米最精华的部分,是熬好后那层米油
米油是小米力量最足的地方,它最主要作用是养胃气,健脾胃,温肾阳。真正好小米熬好以后,稍微凉一些,米油会在表面结成一层皮。米油越厚,小米的能量越足。米油,也是检验小米质量的最直观标准。煮粥时千万别把那层粥油给熬洒了,不然粥就没什么作用了。小孩子腹泻先别吃药,喝点小米粥油
曾经看到一个中医小儿专家的采访,他说对小儿腹泻,小米油就特别管用。小孩子如果是因为脾胃虚寒,消化能力弱导致的腹泻,热热的连着粥油这层皮喝下去,喝几次就能好。因为孩子消化能力弱,脾胃的生发力量就弱。小米本身就是温性的,它在任何贫瘠的土地上都能生长,它具有极强的生发之力,所以气往上提了,腹泻就会慢慢止了。《本草纲目》中记载,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经常有胃灼热,反胃,呕吐的话,也适合喝小米粥油,润养脾胃。如果大人是虚寒性的腹泻,煮小米粥的时候加一些生姜、红糖进去,驱寒的效果也很好,红糖能益气补血,小米健脾胃补虚损,总比吃药来的舒服些。消受不了大补之药的肾阳虚(多表现为精力不济,腰痛畏寒等),日常多喝一些小米粥油也可以温补肾阳。脾胃、肾阳双补,所以小米很养人。农村有很多孩子吃得没城里孩子好,但是他们吃的都是新鲜的谷物,没有陈粮,所以长得很结实。问题来了,如何熬出浓浓的米油?
《清朝医家王士雄赞云:米油可代参汤。小米为谷中之良米,蒸食最益力,煮食最益人》。小米煮粥,待几沸之后,上面浮一层酽滑的膏油,即为米油,俗谓米汤油,性味甘平,滋阴养力,营养丰富。另外一位清代的中医也称赞小米油的功效,说小米油胜过熟地黄,正因为米油有如此棒的功效,所以小米在北方一直被称小米为月子米,养生米、宝宝米,坐月子补身体、小孩辅食、食疗养生常喝。下面为大家介绍熬小米粥的办法?怎么才能熬出小米的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