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被定义的新汽车人车商动态

车主之家车主之家无锡2022-09-2308:59

2022年,是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的一年,是全球汽车业需要做出抉择的一年。

在百舸争流,力争上游的新汽车时代,历经半年疫情沉浮后,2022年7月10日-11日轩辕之学铃轩2期以“新汽车与产品战略”为主题在英雄之城武汉迎来了首次开课。

武汉不仅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还是一个书写新汽车传奇的地方。

轩辕之学铃轩班与武汉的渊源早在去年就已缔结。2021年12月3日,在这样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一群不平凡的汽车人相聚武汉,为铃轩1期历时7个月的短暂游学课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但挥别不是告别,再见终有归期,武汉是铃轩1期的终点亦是铃轩2期的起点。时隔半年,铃轩2期首课在武汉开讲,属于铃轩2期的传奇将在这里开始正式书写。

近年以来,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为代表的“新汽车”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成为中国汽车品牌崛起的分水岭。

轩辕之学铃轩班,以“打造中国汽车供应网络最强生态圈”为己任,面向汽车行业零部件企业领导人推出供应链进化方向的顶级创新课程,师资力量由多为产业主流车企采购领导人、研发领导人和行业专家构成,致力于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向上提供三大武器:革新、链接和化反。

30多位汽车行业精英齐聚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研发导师和采购大咖一同探讨“新汽车与产品战略”行业课题,共同聆听行业专家在新汽车产品战略方向的独到见解。

作为全球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引领者,黑芝麻智能专注于大算力计算芯片与平台等技术领域的高科技研发,能够提供完整的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解决方案。

在“缺芯”的浪潮下,黑芝麻智能不断地向市场释放自己的能量,旗下华山二号A1000芯片是首款已量产的国产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目前,黑芝麻已经建立起包含芯片、算法、数据、软件和工具的完善客户赋能体系,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产品体系、开放的生态以及灵活的商业模式,帮助客户打造差异化产品。

在这样一个拥有“黑科技”的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公司中教学相长、习学共进,新汽车与新科技势必将会擦出新的火花,也必将赋能新时代的新汽车人。

在智能化的逻辑底层与长期趋势下如何去定义一个产品如何把产品的开放目标在上下游达成共识新汽车背后依靠的是完整的数据闭环,数据闭环应该从哪一些角度着力,让它形成一个有效的互动

开课之初,SoCar产品战略咨询创始人、CEO张晓亮导师发出了新汽车时代的灵魂三问,将众人的思维一把拉向新汽车与产品战略课题上来。

轩辕之学铃轩班导师、SoCar产品战略咨询创始人、CEO张晓亮

从何谓新汽车到场景定义汽车再到数据闭环管理架构,张晓亮导师向学员们绘制了一幅新汽车时代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战略地图,展示了在新赛道、新场景下的新玩法。

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都会成为决胜市场的关键因素。随着智能电驱化变革的持续深入,汽车的内涵、外延均已被重新定义,用户和市场对汽车品牌的认知也将被彻底改写。

基于这样的市场背景,张晓亮导师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智能车的关键首先在于充分挖掘和理解关键用车场景,其次是打通产品视角和用户视角的知识鸿沟,再次是在可持续的路径上不断积累和覆盖各种新增场景。”

张晓亮导师模拟了用车场景,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纬度上去理解新汽车场景。与传统汽车场景不同的一点是,新汽车场景更加注重用户视角。张晓亮导师坦言道:“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用户视角和产品视角对起来,否则无法产生价值。”

可要“对起来”是很难的,唯有从人的视角去主导,从车的视角去匹配,才可以打造用户真正所需的汽车场景,不然,即便科技再炫酷,场景再丰富,脱离了用户本身,也只不过是车厂“自嗨”罢了。因此,必须牢牢记住用户是前提,场景是线索,软件是灵魂,硬件是资源。

打通产品视角和用户视角的知识鸿沟后,构建数据闭环就相对容易了,张晓亮导师建议从两个方面去支撑构建。一是结构化的场景库,二是标准化的服务。场景库不是一次性搭建,它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增加、积累、丰富新的场景,整个车企上下游都要向场景库反馈素材,包括交流、设想等,并对其进行结构化处理进而反馈到场景库里,逐步形成持续扩大积累的数据库。

在汽车“血海”中杀出一条“共赢之路”

听完张晓亮导师对于新汽车产品战略的独到见解后,如何将理论应运到实操中成了亟需解决的新问题,来自东风汽车集团的尤峥导师给出了答案。

当下汽车市场从2000年初以合资企业为代表的“蓝海”市场,发展到今天的“红海”市场,未来还要变为“血海”。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导师单刀切入,扒开汽车市场的外衣,将“血海”的刀光剑影毫无保留的展示在我们面前。

轩辕之学铃轩班导师,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

如何布局汽车产业链如何探寻新时期产业共赢之路

此次尤峥导师从自主品牌、原创设计为入口深度剖析了新时代产品战略的底层逻辑、实施难点,探讨了新汽车时代下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开发体系,探寻企业战略到产品之旅,展现了一条汽车产业发展的共赢之路。

“汽车产业是一个长期主义”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再次在课堂上被提及,在面对汽车这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家伙”时,非长期不成功,入了汽车这个局,就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尤峥导师站在企业统筹的高度上,以战争类比,向我们展示了一条产品战略的进阶之路。“在打汽车这场持久战时,要有战略目标,同时要配备业务布局、资源布局,也就是你的军种、所用枪支弹药和能够打仗领军人物要进行详尽布局,最后以车这一场重大战役来破局。”

因此,同战争一样,构建一个高质量持续发展的企业必须有一个战略体系,如果不考虑企业长治久安的战略,就会进入“拼价”的恶性循环中。

那怎样才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在市场层面上,竞争维度上对企业进行一个精准定位,是属于领先水平、平均水平、亦或是落后水平,定位之后再看商品,从投资业务维度,技术开发维度,营销纬度等判定该产品的现状,以及距离目标还有多远的路要走。其次,一定要打有效的战争,而其中的关键制胜点就在于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

同为研发导师的江铃福特CTO兼总助,智能网联研究院院长黄少堂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实际对供应链最大的影响,是技术的发展趋势,因为技术到来,反映了是什么评判,什么才是结果,未来供应链可能会全部重塑,其结构形式、组织形式、文化形式,以及管理人的方式都要发生变化。”

产业的变迁始于技术的变革,在新能源汽车搅动汽车百年格局的当下,围绕着新能源汽车而迅速崛起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领域,支撑他们发展的正是创新技术。

创新技术成为决定汽车供应链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症结点。可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背景下,拥有创新的核心技术远远不够,零部件企业在变革中将面临新的风险与挑战。

轩辕之学铃轩班导师、江铃福特CTO兼总助,智能网联研究院院长黄少堂

黄少堂导师认为汽车供应链在新时代下将面临五个方面的风险。

一是协调风险。供应链属于一种战略性合作体,链上企业作为合作博弈主体,因为信息不对称、信息扭曲、市场不确定性、以及其他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变化,导致各种风险存在。

二是利润分配风险。由于供应链是一种动态的联盟形式,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和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很难使各企业紧密团结,将对供应链的存在提出直接质疑。

三是资金风险。供应链上下游互相提供信用,各企业都需要在反应速度和效率之间进行权衡,一旦出现资金危机,如多米诺骨牌,整个供应链面临崩溃。

四是安全存货风险。适量存货是厂商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过多的存货投资使厂商承担过重的储存成本。

五是外部环境风险。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对供应链有影响的任何行为。

往往风险与机遇并存,零部件企业在面临风险的同时,也承接了供应链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人们的消费升级,电动汽车利用智能化的先发优势吸引了愿意“尝鲜”的人群,人们的出行需求不断提升。汽车已经成为了未来移动智能端,成为4个轮子的机器人,这一切都促使用户的体验与需求发生改变,以往汽车对于人们来说只是出行工具,而现在变成了用户的第三空间。

整个汽车产业由此进行了一场颠覆式变更,如今的情状就成了主机厂穿透Tie-1技术壁垒,与底层核心零部件企业建立合作,从传统交付模式变成扁平化交付模式。这也就让整车厂成为整个供应链的“链主”,与软件、芯片、生态、数字运营等其他零部件供应商一同构筑起了汽车产业的铜墙铁壁。

绝不做供应链“躺平家”

从乘用车产量销量徘徊在10万辆左右,到如今不到半年就突破8万大关,东风乘用车公司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厚积薄发,它的“螺旋式上升”发展情状正是中国自主品牌向前发展的缩影。

轩辕之学铃轩班导师、东风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徐斌

第一个故事是主机厂给供应商拜年。以往在大家的印象中,主机厂处在汽车行业“金字塔”尖处,需要什么汽车零部件,只需招招手便可引来无数供应商,可如今,在缺芯与疫情双重打击下,主机厂的往日风光不再,徐斌导师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形象生动的将曾经艰难“求芯求电”之路向大家娓娓道来。

在“缺芯”的浪潮下,求芯的过程显然不会很顺利,“只谈风月,不谈电池”成了徐斌导师两次求芯之路上最真实的写照。两次求芯之路的无功而返,让徐斌导师感叹道:“为什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售这么好,原因就在于它的自研自产自销模式,如今各大品牌也在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掌控零部件资源,所以在关键核心零件上面,一定要把握自己的主动权。”

第二个故事是春暖花开。缺芯凛冬已至,芯片已从急性病变成慢性病,长期陪伴在主机厂身边,春暖花开与寒风凛冽之间差多少呢,徐斌导师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两者不过相距咫尺,也许上一秒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春暖花开而欢欣鼓舞,下一刻的风云骤变可能便会将你拉入万丈深渊。

这种大起大伏令供应链变得极为脆弱,因此,徐斌导师认为要解决芯片问题,无论主机厂还是供应商,首先要解决订单问题。

第三个故事是143个传感器。从未想过一个年产几十万只,一月需求才不到一万只的传感器供应商最后竟然无货可供,徐斌导师被突如其来的传感器供应中断打了个措手不及。

第四个故事是躺平的代价。供应链保证能力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在芯片短缺的大环境下,无论是整车厂还是零部件都过的非常不容易,可这并不能成为躺平的理由。

有一家芯片公司就属于躺平的状态,迟迟完不成芯片交付,无法满足最基本的生产,而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被替代掉。躺平的供应商,在这波芯片危机中失去了客户,失去了项目,失去了机会,最后等待它的必然是出局的结果。所以任何时候,无论主机厂还是供应商,都不能选择躺平。

躺平的代价是惨重的,随着汽车“新四化”的不断深入,汽车产业链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变,由原来的链状走向环状,从环状走向网状,这种变化意味着汽车供应链已经从里到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旧还选择“躺平”,那么被淘汰就是必然的结果。躺平容易,拼搏不易,徐斌导师认为:“一个合格的采购,可以是经济学家、气象和地质学家、纵横学家,但绝不能是躺平家。”

开放透明的跨界合作

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毋庸置疑是产品。

路特斯作为全球著名运动汽车生产厂家,与法拉利、保时捷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跑车制造商,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在汽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路特斯也在加速变革。

2019年7月,路特斯于英国伦敦发布旗下全球首款英伦纯电超跑Evija,向世界展示了路特斯超凡的技术实力以及未来产品趋势,是路特斯积极拥抱全球汽车行业变革的重要体现。

路特斯科技采购中心高级总监张亮导师告诉我们:“路特斯现在有一个非常高的共识,那就是‘产品力决定品牌’,我们始终相信产品力一定是前进的动力,且是唯一的目标”。

轩辕之学铃轩班导师、路特斯科技采购中心高级总监张亮

2020年,在一次与行业前辈谈话的过程中,张亮导师受益匪浅,引发了对自动驾驶领域以及行业现状的思考,即汽车工业空心化问题该如何解决该如何冲破汽车人供应链的固有思维以及如何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出品

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都会成为决胜市场的关键因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尤甚。面对供应链产品化这样一个宏大命题,需要重塑供应链思维,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进行变革。基于这样的供应链现实,张亮导师提出了实现供应链产品化的四大解决方案。

一是跨行业的合作伙伴资源,这是实现产品化的重要基石。首先,从消费电子行业的经验出发,会发现消费电子行业整个制造体系比传统行业严密,因此,借鉴消费电子行业的管理经验和发展策略非常有必要。

其次,要小批量大集成,抓住小批量的优势实现大集成。最后,要学会纵横于半导体行业以及科技行业,形成大的合作平台,共同打造一个大的汽车生态。

二是工业化能力。毋庸置疑,中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化能力,可却没能走出去,其最大的问题便是中国绝大部分供应商没有意识到,工业化是一个能力。其次,我们在质量、技术、以及运营能力上都没有跟上,对质量的把控不过关,对技术的政策洞察不够,对运营方向的理解不透彻。

三是最佳数字运营。大数据,是国家安全话题,如果在做产品的时候连大数据安全性都没考虑到,那么这个产品一定是失败的。

四是成本理解能力。苦竞标久已的问题就在于成本,要想解决这个大麻烦,首先要要实现产品的规模效应。规模效应并不是简单的将产品从100万件做到1000万件,而在于产品对整个生产线,制造系统一种适应程度。

其次,要学会垂直整合,分段资源整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由主机厂整合大家共创,如果把这个做好了,成本根本不是问题。做到以上四点,汽车行业供应链一定可以产品化,而产品化之后带来的一定是开放透明的生态圈。

导师们的倾囊相授激起了学员们对新汽车与产品战略的好学之心,上课之余,下课间隙,纷纷同导师一同探讨行业话题。以下是随机选择的几个问答摘要。

上海翌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陆维琦就如今供应商与整车厂之间的关系切入对黄少堂导师进行提问:“车厂软件很重要,但是它的边界不知道在哪里,供应商应该从哪个角度切入,才能够成为车厂的伙伴”

张晓亮导师认为:“新汽车应从场景入手,才能实现对车的底层结构和重新构造,要主动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参与越多,机会也越多。”

东来涂料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副总经理朱孝鋆就国内涂料市场的未来趋势向徐斌导师提问道:“在涂料行业,国产替代是不是未来趋势,国内自主品牌是否能更进一步”

徐斌导师回答道:“中国整个科研技术发展和海外品牌质量上的差距越来越小,国产化替代成为可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进入时机。”

THE END
1.雷军为谁造车?车家号发现车生活雷军并非完全没有提到,他说他不在意汽车界流行的型谱之说,只想造的是一辆媲美保时捷、Tesla的梦想之车,给喜欢先进科技、有品位、热爱生活的人。他在发布会结束前用了十分钟向奔波在路上的人们致敬,来传递现实的苟且和诗与远方是能够和谐存在的观点。最后,他说这款DREAM CAR是为梦想路上的驾驶者而造,为奋斗者和https://chejiahao.autohome.com.cn/info/18267554
2.李想:汽车之家和理想制造汽车创始人(三)薛蛮子就是汽车之家最早的投资人之一,2007年薛蛮子向李想推荐了一个人,名叫秦致。秦致与李想的背景有着天壤之别,李想高中辍学,秦致中学毕业于著名的北京四中(陈景润 、李敖、陈凯歌、北岛、高晓松),之后考入清华大学,然后在爱荷华大学、哈佛商学院等名校深造,毕业后在IBM、北方电信、麦肯锡等跨国公司工作。2005年底,https://www.360doc.cn/article/72271024_944234856.html
3.李想:汽车之家和理想制造汽车创始人(一)凤凰网汽车前面三期节目,咱们聊了易车网、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的故事,很多朋友问我能否聊聊汽车之家的李想? 那咱们今天就正式开始聊聊李想的创业史。 但是,去年我有一期节目聊中升集团和汽车之家闹矛盾,结果那期节目的文字版上传到汽车之家之后,直接被封号1个月。因此,这期节目的文字版我得跟编辑提前打好招呼,汽车之家网站是https://auto.ifeng.com/quanmeiti/20200313/1395087.shtml
4.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一个勇立潮头不断创造奇迹的人李想,80后,理想汽车创始人,汽车之家创始人,泡泡网创始人,连续成功创业者……他被公众熟知,他的身上有太多的标签,以至于当我们想描述他时,会发现有些困难。 那李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才是一个对他准确的描述呢?也许,只有深入了解他的成长和经历,才能更好的找到答案。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62338166731440703
5.我是一直关注汽车之家这几个人,从汽车之家,李想,陈震(二环十三郎我是一直关注汽车之家这几个人,从汽车之家,李想,陈震(二环十三郎),韩路,胡永平,到他们去上市敲钟,到每个人陆续出来创业~韩路要做无人机,说了小时候的梦想,后来开发遇到困难,开5x商城,同时李想,秦致也相继辞职了,韩路彻底关掉无人机项目(我一直认为是卖给大疆了,大疆紧接着发布的Spark,符合韩路一直主张的无人机https://www.lixiang.com/community/detail/article/35545.html
6.第80篇·取名汽车之家创始人都有谁?——贾群第80篇·取名 | 汽车之家创始人都有谁?——贾群 2005年,汽车之家成立,三位联合创始人是李想、秦致、樊铮。 汽车之家联合创始人李想 汽车之家联合创始人秦致https://www.douban.com/note/666914955/
7.那些没上过大学的互联网大佬以上的几位大佬都家境贫寒,因为外在因素在少年时期没办法完成更高的学业,而下面这几位大佬虽然也是高中学历,但是家境不错,并非上不起学。 泡泡网、汽车之家、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 学历:高中 和其他大佬不同,李想是主动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父母都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学表演,父亲是导演。 https://m.36kr.com/p/786460808262024
8.汽车之家汽车之家,隶属北京车之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汽车消费和汽车生活服务的汽车互联网平台[1],联合创始人为李想、樊铮[2]。该网站于2005年6月1日正式上线[3],2010年10月发布iOS与Android版,2013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代号ATHM[4]。 汽车之家的主要业务是围绕看车、买车、用车、换车等场景,提供汽车消费https://baike.sogou.com/v17436.htm
9.谈谈我对汽车类社区的理解:懂车帝VS汽车之家汽车之家的车友圈其实更多像是一个在线的群聊,只是借用了时下流行圈子的头衔。其结构为车系分论坛下有多个车友圈(多个群聊)。整个论坛还是保持了传统论坛的结构,即版主管理、维护论坛。我们大概估算有3000个热门车系,假设要把它们都运营起来,常规做法可能就是要招几百号人,一人负责几个车系论坛维护,那人力成本就https://www.jianshu.com/p/817deac2084c
10.汽车之家S(02518)股票价格行情提供汽车之家-S(02518)股票的行情走势、五档盘口、逐笔交易等实时行情数据,及汽车之家-S(02518)的新闻资讯、公司公告、研究报告、行业研报、F10资料、行业资讯、资金流分析、阶段涨幅、所属板块、财务指标、机构观点、行业排名、估值水平、股吧互动等与汽车之家-S(02518)有http://quote.eastmoney.com/q/116.02518.html
11.李想离职汽车之家背后:持股比例仅3.4%[摘要]多位知情人士均向腾讯科技指出,李想早已成为职业经理人。 腾讯科技 雷建平 6月5日报道 汽车之家今日(NYSE:ATHM)日前宣布,公司创始人李想不再担任汽车之家总裁一职,但会继续以汽车之家董事、股东身份,在公司战略规划等重要事务上发挥作用。 作为汽车之家的创始人,李想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让外界心生感叹https://www.west.cn/info/html/IDCzixun/xunizhuji/20150615/2974608.html
12.深度丨平安产险170亿收购“汽车之家”26%股权,与腾讯私有化“易车汽车之家、澳洲电讯以及中国平安三方经过一系列斗争,最终汽车之家的控制权花落中国平安。2016年6月25日,澳洲电讯与平安信托正式完成股权交割,平安信托以47.4%的股权成为汽车之家最大股东,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CEO秦致的股份分别被稀释为2.6%和2.9%。同时,中国平安对汽车之家高管团队进行大换血,汽车之家彻底易主,平安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7/23/c3805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