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816:59发布于上海科技领域创作者
这是一个值得反复探讨的问题——不过,在蔚来掌门人李斌的话语体系中,蔚来的众多企业标签中一定有一个核心关键词:AI企业。
毕竟,在7月27日举行的NIOIN2024蔚来创新科技日活动上,李斌明确表示,一个成功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一定是一家成功的AI公司。他还强调,AI将成为智能电动汽车企业的核心基础能力。
而AI也由此成为本次活动的绝对核心主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2023年9月的NIOIN活动上,李斌就已经对外宣布了「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的存在和部分信息,而它也是蔚来技术全栈的12大板块之一。
而这一次,SkyOS·天枢终于对外揭晓了它的整体面目。
在深入到SkyOS·天枢的细节之前,我们要回答第一个关键问题:蔚来为什么要打造SkyOS·天枢?
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用两个点来回答。
第一,芯片和操作系统,是当今信息技术的两座高峰。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在这两个方面都相对弱势;其中操作系统方面,中国企业也是长期依赖外国技术,中国车企也不例外。
因此,从核心技术独立自主的角度,打造整车操作系统也是必要的。
第二,AI时代也在呼唤一个全新的整车全域操作系统。
简单来说,汽车在进化过程中也在逐步拥抱软件和智能化,尤其是到了数字时代,汽车领域的操作系统存在着功能复杂、体系混乱、非原生等诸多问题。
而当汽车行业进入AI时代,智能电动车进化为AI智能体,更需要具备整体的感知、思考和控制执行能力,从而满足智能车控、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车联等方面的诸多复杂而多样化的需求。
这种情况下,行业里需要一个以AI能力的落地实现为核心的整车全域操作系统——而这个操作系统,就是智能电动汽车在AI时代的「灵魂」。
正是基于这一考量,蔚来才进行了SkyOS·天枢的研发工作。
根据李斌的说法,SkyOS·天枢是蔚来历时4年研发、投入超过23,000人月、面向AI打造的汽车智能底座,目的是提升全生命周期的用户体验,和企业的体系化效率。
第二个关键问题:SkyOS·天枢有什么独特之处?
根据官方说法:SkyOS·天枢具备高带宽、低时延、大算力与异构硬件、跨域融合、灵活持续进化、高可靠性、信息安全七大特性。
同时,它可以在底层打通智能硬件、计算平台、通信与能源系统,实现对车联、车控、智能驾驶、数字座舱、手机应用等全域应用的统一管理与协调,在AI时代构建真正的整车全域智能。
第三个关键问题:SkyOS·天枢是如何构建的?
简单来说,SkyOS·天枢采用「1+4+N」的技术架构。
其中:
「1」指的是多场景优化、高性能、高可靠的虚拟机监视器SkyOS-H,用来管理和调度整车的异构大算力资源,为各个系统提供安全隔离的运行环境。
「4」指的是SkyOS的4个操作系统内核。包括:
「N」是指SkyOS-中间件,是实现分层解耦、跨域融合的关键,也是支持全生命周期升级和信息安全保障的基础。
第四个关键问题:SkyOS·天枢面向AI做了哪些努力?
根据官方说法,SkyOS·天枢可以做到数据闭环,这是智能汽车实现数据驱动、全生命周期迭代的核心机制。
基于数据闭环,SkyOS·天枢可以做到以天迭代原子模块,以周迭代软件平台,以月迭代整车能力,并且代际兼容下,支持至少10年的整车智能化升级与维护。
总体来说,SkyOS·天枢作为一个整车全域操作系统,是蔚来作为一家智能电动汽车企业在核心技术布局上的关键一环,它解决的是智能电动汽车在AI时代的「灵魂」问题。
而从落地的角度来看,SkyOS·天枢将会在蔚来旗下的NT3平台上进行部署。
如果说SkyOS·天枢是蔚来旗下智能电动汽车的「灵魂」,那么蔚来自研的神玑NX9031无疑是一颗硬核的蔚来之「芯」。
而在本次NIOIN2024活动上,李斌正式宣布神玑NX9031的一个重大动态,那就是:神玑NX9031流片成功。
无疑,这是蔚来在自研芯片道路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根据蔚来官方的说法,蔚来神玑NX9031芯片和底层软件均已实现自主设计。神玑NX9031拥有超过500亿颗晶体管,不论是综合能力还是执行效率,一颗自研芯片能实现四颗业界旗舰芯片的性能。
在技术层面,神玑NX9031具备超强任务并发处理能力的CPU计算群和充裕的访存带宽,能够实现快速且稳定的延时处理;全链路超感增强——自研图像信号处理器ISP,能实现全天候、全场景识别,实现紧急场景下更早的刹车响应。
此外,蔚来神玑NX9031芯片还拥有蔚来自研的推理加速单元NPU、行业最高等级的原生安全设计、双芯片毫秒级备份能力,将全方位提升用户的行车效率和出行安全。
考虑到智能驾驶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核心地位,以及智能驾驶与AI之间的深刻关联,毫无疑问,神玑NX9031芯片也是蔚来在AI落地领域的一个关键布局。
在本次NIOIN2024活动上,蔚来发布了全新Banyan3智能系统——从功能上来看,Banyan3也是以AI为核心。
其中,Banyan3的其中一个关键角色是NOMIGPT。NOMIGPT是基于AI大模型和原生智能系统打造而来,它可以帮助NOMI实现更好的用户赋能体验。
举例来说,有了NOMIGPT的加持,NOMI灵动视窗配合高自然的交互、绘声绘色的表情,交互体验更加拟人。同时,通过NOMIAgents多智能体架构,可以重构NOMI的认知和复杂任务处理能力。
同时,通过首创的NOMI情感引擎,可以让NOMI成为更有温度、更专属于用户的情感伙伴,为用户带来情绪价值。
另外,伴随着蔚来SkyOS-C数字座舱全栈架构及多个AI模型上车,催生出全新AI原生应用及个性化的服务和生态。比如说,蔚来数字座舱实现了和自身服务能力的打通,比如可以通过NOMI预定代驾、预约售后服务等。
另外,蔚来AI智能底盘采用全栈自研的底盘架构,通过异构算力融合、跨域融合、实时数据共享的硬件基础,结合端云一体架构和群体智能,得以在Banyan3智能系统上实现4D全域舒适领航以及后排尊享模式。
Banyan3智能系统预计将于8月下旬向用户推送首个版本。
关于智能驾驶技术,蔚来在本次NIOIN2024上发布的最新动态是:发布了中国首个智能驾驶世界模型NWM(NIOWorldModel,蔚来世界模型)。
根据官方说法,蔚来世界模型NWM,是一个多元自回归生成式的具身驾驶模型,可全量理解数据、具有长时序推演和决策能力,能在100毫秒内推演出216种可能发生的场景,寻找到最优决策。
同时,作为生成式模型,NWM可将3秒钟的驾驶视频作为Prompt(提示词),生成长达120秒的视频。NWM还具备与生俱来的闭环仿真测试能力,已在复杂交互场景中全面测试并验证性能。
伴随着蔚来世界模型的发布,蔚来也发布了智能驾驶技术架构的最新版本NADArch2.0。
具体来说,NADArch2.0在算法层升级为引入世界模型的端到端架构,直接从原始传感器数据生成驾驶决策,减少传统方案中的信息损耗,并且预测能力更强,让智能驾驶体验更安全、更拟人。
在模型训练层面,NADArch2.0架构还可充分利用群体智能的数据闭环和生成式仿真数据,通过海量数据驱动智驾模型进行快速迭代。
其中,NADArch2.0中的端到端AEB算法,大幅提升了对于风险场景的覆盖能力,尤其是应对原本无法响应的场景,提升响应覆盖6.73倍,守卫用户的驾驶安全。
更重要的是,基于NADArch2.0架构,全域领航辅助NOP+和智能安全将同步升级为2.0版本,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加轻松和安全的智能驾驶体验。
在本次活动中,全新NIOPhone正式发布。这是蔚来布局手机业务后的第二款作品。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款手机在硬件上的配置信息:
当然,以上这些配置是全新NIOPhone作为一款旗舰智能手机的基本配置,但它并非是这款手机的亮点。
同时,NIOPhone在隐私保护、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设备互联安全方面进行了升级。比如,它搭载了国密认证安全芯片、横幅通知内容隐藏(AON+人脸识别)、车牌智能打码等软硬件功能,能够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
全新NIOPhone搭载了NOMIGPT,支持包括百科全书、生活常识、历史事件等60多个问答场景自由对话。此外,全新NIOPhone还将提供通话录音智能摘要、文本摘要、相册大模型搜索、AI消除笔等功能。
不过,全新NIOPhone最大的功能看点,还是它与蔚来汽车的互联能力。
具体来看,结合AI能力,依托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全新NIOPhone以跨端融合打造出更智能的座舱体验。
一个典型的场景是,全新自定义车控键可直达常用功能。
长按车控键能快速启动系统或车控功能,并且支持根据手机离车的不同距离设置不同功能,甚至全新智能车控能自动识别车内外位置,一键直达常用车控功能——未来,此键可升级支持60+项车控功能。
另外,NIOLink蔚来全景互联,还能实现超感车钥匙、超感泊车、智能寻车、增强版天空视窗、NIOLink接力等功能。NIOLink随车播功能可以直接调用车辆摄像头,打造最快捷、方便的移动直播间,这也是「手车互联」的典型应用场景。
有意思的是,尽管李斌表示手机并不是蔚来的主业,但蔚来还是开放了全新NIOPhone在京东、抖音等平台的销售。
2023年9月,蔚来举办了它自成立以来的第一届NIOIN科技创新日,并且首次系统展示了蔚来的12项全栈技术能力——在这场NIOIN活动中,李斌强调,AI将成为智能电动汽车企业的核心基础能力。
从这次活动来看,AI再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
实际上,之所以从去年开始持续举办NIOIN,李斌还是希望对外反复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蔚来是AI时代的一家致力于技术研发的企业,并且已经有了诸多的技术成果。
确实,从李斌在本次NIOIN上的发布信息,蔚来在过去多年间数百年的研发投入,正在结出一个个硬核的果实——比如说SkyOS·天枢整车全域操作系统、神玑NX9031智驾芯片、150度电池包、第四代换电站、900V高性能电驱等。
这些成果,都在一步步塑造蔚来作为一家AI时代的智能电动汽车企业的技术形象,也在逐步转化为蔚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用户体验价值——当然,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技术能力本身,也在构建蔚来的「护城河」。
换句话说,技术正在成为蔚来在「服务」之外的又一个重大标签。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本次NIOIN举行的前几天,蔚来发布企业价值体系3.0。其中,蔚来最新的企业愿景是「成为技术和体验领先的用户企业」,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领先」已经成为蔚来长期发展目标的两大战略支撑之一。
而NIOIN这个活动,无疑也是这一大战略支撑的有力注脚。
为此,李斌还在内部会议表示:外界对我们的感知主要在服务、社区等方面的创新,却往往忽视了我们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努力。
他还专门强调,技术才是蔚来的底色。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也许会更加理解,为什么即使是在蔚来销量并不太好的时候,「头铁」的李斌也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投入到技术研发之中——2022年和2023年,即使是在亏损的情况下,蔚来的研发投入都超过100亿元。
而从更宏大的视角来看,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自研芯片,蔚来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的投入布局和成果落地,不仅仅是蔚来自身对长期主义坚持不懈的表现,某种程度上也是它作为一家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企业在技术自主独立方面的担当。
当然,无论是技术投入本身,还是技术的最终落地,蔚来都需要更大规模的销量来支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自5月以来,蔚来已经连续两个月实现月销2万辆的成绩,而乐道L60和第三品牌车型的布局也都在后续的节奏之中,等待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销量问题,蔚来方面也在NIOIN后的采访中表示,蔚来用户大部分都来自传统高端的油车用户,现有油车用户里面有30%已经决定下一辆车要买新能源车,蔚来有信心成为一个承接这些用户的重要品牌。
那么,李斌的期待会实现吗?
眼下还不好说。
但无论如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技术布局和体系能力的支撑之下,蔚来在属于它的这条长期主义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坚定,它也在非常努力地走向并接近一个以智能电动汽车为核心的复杂商业体系的正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