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概述

先机投研2022-07-1018:20收录于合集#智能汽车1个

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ConnectedVehicle,ICV),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通常又称为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这里我们没必要去做严格的概念区分,按通俗的说法即可

一、汽车升级(智能化+网联化)已成为全球共识

汽车智能化:是未来行业发展重要方向之一,包括人车交互智能化以及车辆行驶自动化。

人车交互智能化是在驾驶过程中为驾驶员提供内容与服务,提升驾驶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等。车辆行驶自动化则包括辅助驾驶阶段和自动驾驶阶段,通过对路况及车辆信息预测,保障驾驶过程中的车辆安全以及出行效率。

汽车智能化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自动驾驶发展进度。

汽车网联化:智能汽车发展到自动驾驶阶段,除了单车智能化外,也离不开网联化。

网联化关键是要解决V2X的问题,即人、车、路、云闭环环境下的联网通信,从而实现车-车、车-路、车-云、车-人等互联(人车路云互联),基于这个大的框架,通过感应-决策-执行一体化,实现智能驾驶。

这些数据的传递离不开4G和5G网络的支持,基于5G的V2X是争夺智能驾驶制高点的关键。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即为智能化和网联化协同发展,目前来看网联化发展的较早较快,车辆本身、车-云之间已经有广泛的商用化案例;而作为网联关键的车-车之间,也只是局限于主机厂内部同软件平台之间的简单模式。而智能化的发展,则是要在网联化基础上,将智能车辆和智能交通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完全自动化的驾驶阶段,即智能网联汽车。

二、自动驾驶汽车的分级(国际、国内)

在自动驾驶等级划分上,SAE(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L0-L5级,其中L0-L2仍然需要驾驶员驾驶,属于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范畴。而L3将是一个风水岭,从L3开始,汽车才真正进入到自动驾驶范畴。

L0级别:无自动化。没有任何驾驶辅助功能,需要驾驶者全权操控汽车。

L1级别:驾驶支援。可以通过方向盘对车速进行控制,比如“定速巡航”。但是像转向、变道、控制车距这些较为复杂的操作依然需要驾驶员手动去操作。

L2级别:部分自动化。可以理解为“ACC自适应巡航”功能。系统主要是依托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硬件对前方路况实施监测,从而达到在一定条件下完成主动加速、主动刹车自动保持车距以及障碍物识别等纵向控制功能。这种的程度自动驾驶技术目前为止已经较为普及。

L3级别:有条件自动化。从L3开始,汽车才真正进入到自动驾驶范畴,整个自动驾驶技术将会发生一个质的转变。在良好的路况环境下,大多数操作将由汽车为主导,驾驶员只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对汽车进行干涉,车辆将自动完成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自动变道、自动驶入(驶出)高速匝道等操作。

L4级别:高度自动化。可以在大多数良好的路况环境下,让汽车完全自主操作,代替驾驶员的所有操作。

今年3月1日,《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GB/T40429-2021)正式实施。自动驾驶从L0-L5总共被分为6个级别,0级为应急辅助,1-2级为驾驶辅助,驾驶主体为驾驶员;3-5级为自动驾驶,驾驶主体是系统。

根据《条例》,智能网联汽车,是指可以由自动驾驶系统替代人的操作在道路上安全行驶的汽车,包括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三种类型,分别对应L3、L4、L5级别。

注意:L3和L4级别的智能网联汽车,应当具有人工驾驶模式和相应装置,并配备驾驶人。完全自动驾驶L5级别,可以不具有人工驾驶模式和相应装置,可以不配备驾驶人。

为了更一步方便大家的理解,可以这么简化:L1,驾驶员可以“脱脚”;L2,驾驶员可以“脱手”;L3,驾驶员可以“脱眼”;L4,驾驶员可以“脱脑”;L5,不需要驾驶员。

三、自动驾驶发展趋势,将逐步升级至L5。

作为评判汽车智能化水平的核心关键,自动驾驶相比于传统有人驾驶具有诸多优势,包括安全性高、成本低、效率高等,未来将逐步升级到L5。

7月6日,深圳人大网发布《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这是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对以往出在模糊领域的L3级别自动驾驶的全域通行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对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权责、定义等重要议题进行详细划分,国内自动驾驶行业或将迎来从L2+级到L3、L4级的跨越式发展。

据了解,目前全球已有17个国家制定出台专门法律法规或者修改现有法律法规,以推动智网联汽车发展,深圳是我国首个立法支持和规范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的城市。

先机投研先人一步的投资策略,挖掘市场先机!23篇原创内容公Z号..公号后台回复关键词“黑天鹅”5个字,智能机器人自动回复投资经典书籍电子书《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

2022年6月份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数据出炉,据乘联会国内狭义乘用车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6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94.4万辆,同比增长22.7%,环比增长43.5%;1-6月份累计销量926.1万辆,同比下降7.2%。

新能源汽车方面,6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53.1万辆,同比增长130.5%,环比增长47.8%;1-6月累计销量224.7万辆,同比增长122.4%。厂商排名方面,比亚迪成最大赢家称霸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6月销量达13万辆同比增长228.8%;特斯拉以月销7.7万辆同比增长177%获得亚军;小鹏成为造车新势力冠军。

五、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

关于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由于统计口径的复杂性,各大研究机构给出的预测数据相差较大,这里应用两个相对比较权威的数据。

21年2012月21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阎建来对媒体表示,经过测算,年2020智能网联汽车新增产值约3100亿元人民币,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新增产值约8000亿人民币。中国方案成为全球的一种方案,以纯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发展的主流。汽车智能化渗透率迅速提升。

根据IDC数据,2020-2024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将保持稳步增长,年2020为4440万,2024年将达到762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4.5%。渗透率方面,亦将保持稳步上升趋势,根据IHSMarkit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将达到59.4%,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将达到75.9%。

按照年2020底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指引,预计中国市场2025年L2至L3级车占比达50%,2030年L2至L3级车占比超70%,同时L4级及以上车占比达20%。

先机投研先人一步的投资策略,挖掘市场先机!23篇原创内容公Z号..公号后台(不是财富号这里)回复关键词“黑天鹅”5个字,智能机器人自动回复投资经典书籍电子书《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各大研究机构的一大共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将迎来较大发展。

六、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自动驾驶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感知、传输、决策和执行层,中游的平台层,下游的整车与服务。

由于传输层(代替人的神经传导)涉及并体现在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三者的相互联系中。自动驾驶系统架构通常分为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分别代替人的眼耳、大脑、手脚。

感知层(眼睛耳朵):用于外部环境信息和车内信息的获取,传感器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车载视觉系统,导航系统,以及路测设备等。

决策层(大脑):依据获取的信息来进行决策判断,制定相应控制策略,替代人类做出驾驶决策,包括操作系统,芯片,算法,高精地图,云端平台等。

执行层(手脚):系统在做出决策后,替代人类对车辆进行控制,反馈到底层模块执行任务,包括线控加减速、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灯光等。

七、写在最后

总之,预期在智能网联车渗透率将加速提升的背景下,产业链上下游将充分受益技术升级带来的需求扩容。

尤其是在L3级别下的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对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学习,不断进行算法迭代,从而对产业链环节中涉及的各个环节标准也将不断提高,对车规级芯片算力、算法和激光雷达、摄像头视觉解决方案以及高精度地图的软硬件升级需求将以数倍乃至数十倍空间扩容。

THE END
1.智能网联汽车新纪元:平价时代引领需求拐点报告精读随着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智能网联汽车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市场渗透率的提升也将吸引更多的资本和资源投入到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进一步促进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升级。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将享受到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驾驶体验,智能网联汽车也将在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10ece48a0c7cc044988fb771d5.html
2.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到2020年,实现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跨行业融合取得突破,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应用,车联网综合应用体系基本构建,用户渗透率大幅提高,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适应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基本形成,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http://gxj.jiaozuo.gov.cn/show.asp?id=211
3.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突破:单车算力迈向千级TOPSL2级新车渗透率超55%据了解,组合驾驶辅助(L2级)规模化落地。今年1—6月,中国乘用车L2级新车渗透率55.7%,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到11.0%;2023年北美地区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销量近百万辆。 L3级及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加速。德国、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A3NTI4Nw==&mid=2651605214&idx=1&sn=11df42c1a7e979f47daee7439c8a9b09&chksm=bd162aa68a61a3b056665977eafb442b34b61bc922d8664f88226a7a3645885fea8805aa0731&scene=27
4.中金:汽车电气架构新趋势,车内通信迎变革汽车智能化发展、车载以太网渗透率不及预期。 正文 智能化趋势挑战当下E/E架构和通信网络 在我们之前发布的《车载摄像头:扬帆汽车智能规划浪潮,部署迎来量速齐升》报告中,初步探讨了汽车E/E架构的持续演进对车载摄像头行业带来的影响。随着域集中控制逐步取代分布式处理,我们预计摄像头在未来将只负责简单的图像信息的https://m.zhitongcaijing.com/contentnew/appcontentdetail.html?content_id=480962
5.推进汽车网联化美国转向C大洋彼岸传来的消息,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美国对待车联网技术的态度,也给正处于智能化、网联化变革旋涡中的全球汽车业带来新的思考。 推进部署为C-V2X“添柴” 根据上述计划,美国将在2024~2036年分短、中、长期3个阶段加速部署,目标是到2036年建成覆盖全国范围的C-V2X,实现高速公路100%覆盖,75个大型主要城市的十字https://www.qhnews.com/newscenter/system/2024/09/18/030275954.shtml
6.把握“十四五”规划的政策红利,10个重点行业红利重点解读!全球电动车加速渗透,中长期趋势确立。全球新能源汽车从2010年初见规模到2019年渗透率达2.3%,呈现加速渗透态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上升空间大。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如期延长两年,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趋缓;海外以欧洲为例,2020年碳排放法规进入第四阶段,叠加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加大,电动化进程加速。特斯拉、大众、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696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