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拼马力”到“拼算力”,国产智驾芯片何时全面“上线”?

在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高阶智驾功能下沉成为行业“主旋律”。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乘用车L2级新车渗透率55.7%,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到11.0%。

更高的普及率达成,需要“把车做得更简单,但也更智能”。而对于智能驾驶而言,芯片如同大脑中枢。此前,一辆传统燃油汽车搭载的芯片数量是500-600颗,但现在一辆电动智能汽车搭载的芯片数量超过1000颗,一辆L4级自动驾驶汽车甚至需要3000多颗芯片。

▍国产化替代有准备

目前,智能驾驶在中国市场发展迅速,国内车企均将智能驾驶作为下一阶段的竞争重点。尤其是新势力车企,多以“智能”作为品牌特色,强调智能驾驶能力的蔚来、小鹏等车企,是英伟达Orin系列芯片以及高通骁龙芯片在中国市场最大的客户群体。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仅蔚小理三家就贡献了英伟达Orin在中国市场前装份额的近9成。而中国大陆企业在AI和GPU领域的技术进步极大地依赖于7nm及更先进制程工艺的支持,这些芯片在性能、能效等方面的优势是传统制程无法替代的。

从产品迭代上看,7nm及以下制程所带来的更高晶体管密度和能效优化,是未来AI技术发展的关键环节。AI模型的计算量与日俱增,随着算法复杂性的上升,高效能芯片的供给限制将直接影响到在计算性能、算力扩展等方面的提升空间,这对于智能驾驶尤为重要。

2024年7月,NIOIN2024蔚来创新科技日上,蔚来董事长、CEO李斌宣布蔚来神玑NX9031芯片已流片成功。这块蔚来自研的智能驾驶芯片采用5nm车规工艺制造,拥有超过500亿颗晶体管,单颗自研芯片能实现四颗业界旗舰芯片的性能。

蔚来推出智能驾驶芯片之后,友商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也接连被曝正在自研智驾芯片。其中小鹏汽车曾公开表示,将发力投入包括芯片在内的4个AI方向,有消息称其首款智驾芯片已经送去流片;理想汽车自研的智驾芯片“舒马赫”则被称预计年内完成流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5nm制程下,全球目前可以代工的企业只有两家:台积电与三星。而目前车企“自研”,也只限于芯片设计,在流片以及制造方面,中国国内目前尚未有大规模的制造企业。

▍提升“自给率”成当务之急

公开数据显示,随着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524.1万辆,智能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1220.3万辆,渗透率将高达80.1%。这一趋势推动了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随之单车芯片用量也在持续上升。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CInsights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汽车芯片从2021年的自给率不足5%,到2024年依然未能突破10%。不过已经有数据显示,今年1-7月,华为昇腾610、地平线征程5、征程3等三款国产智驾域控计算芯片合计市占率已上升至18.40%。

在制造环节上,汽车芯片对制造工艺要求极高,涉及到众多高精尖设备和复杂的工艺流程。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主要掌握在台积电、三星等少数巨头手中,大陆企业在7nm、5nm等高端制程芯片方面能力薄弱,特别是在光刻机、刻蚀机等关键设备上高度依赖进口,形成了国产汽车芯片的一个短板。

在此前12月6日举办的2024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郭守刚也提出,将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此外,芯片企业及车企高层在会上也表达对国产化芯片的积极态度,承诺将大力投入研发芯片国产化技术。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智能网联汽车新纪元:平价时代引领需求拐点报告精读随着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智能网联汽车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市场渗透率的提升也将吸引更多的资本和资源投入到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进一步促进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升级。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将享受到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驾驶体验,智能网联汽车也将在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10ece48a0c7cc044988fb771d5.html
2.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到2020年,实现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跨行业融合取得突破,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应用,车联网综合应用体系基本构建,用户渗透率大幅提高,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适应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基本形成,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http://gxj.jiaozuo.gov.cn/show.asp?id=211
3.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突破:单车算力迈向千级TOPSL2级新车渗透率超55%据了解,组合驾驶辅助(L2级)规模化落地。今年1—6月,中国乘用车L2级新车渗透率55.7%,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到11.0%;2023年北美地区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销量近百万辆。 L3级及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加速。德国、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A3NTI4Nw==&mid=2651605214&idx=1&sn=11df42c1a7e979f47daee7439c8a9b09&chksm=bd162aa68a61a3b056665977eafb442b34b61bc922d8664f88226a7a3645885fea8805aa0731&scene=27
4.中金:汽车电气架构新趋势,车内通信迎变革汽车智能化发展、车载以太网渗透率不及预期。 正文 智能化趋势挑战当下E/E架构和通信网络 在我们之前发布的《车载摄像头:扬帆汽车智能规划浪潮,部署迎来量速齐升》报告中,初步探讨了汽车E/E架构的持续演进对车载摄像头行业带来的影响。随着域集中控制逐步取代分布式处理,我们预计摄像头在未来将只负责简单的图像信息的https://m.zhitongcaijing.com/contentnew/appcontentdetail.html?content_id=480962
5.推进汽车网联化美国转向C大洋彼岸传来的消息,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美国对待车联网技术的态度,也给正处于智能化、网联化变革旋涡中的全球汽车业带来新的思考。 推进部署为C-V2X“添柴” 根据上述计划,美国将在2024~2036年分短、中、长期3个阶段加速部署,目标是到2036年建成覆盖全国范围的C-V2X,实现高速公路100%覆盖,75个大型主要城市的十字https://www.qhnews.com/newscenter/system/2024/09/18/030275954.shtml
6.把握“十四五”规划的政策红利,10个重点行业红利重点解读!全球电动车加速渗透,中长期趋势确立。全球新能源汽车从2010年初见规模到2019年渗透率达2.3%,呈现加速渗透态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上升空间大。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如期延长两年,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趋缓;海外以欧洲为例,2020年碳排放法规进入第四阶段,叠加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加大,电动化进程加速。特斯拉、大众、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696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