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经常泡汽车类论坛的话,估计一定听过这么个论调:别买纯电动车!20万买回来开3年电池就衰减,5年之后你想卖出去都没人要!开了5年电池就该报废了,那时候这车在你手里就是个玩具!别买!买燃油车!
实话说这种观点放在几年前还真有点道理,那个时候的纯电动车电池是真的不行。因为电池本身寿命不行,加上PMS系统算法也不行,那个时候的确3年电池衰减,5-7年续航衰减到只剩一半。所以如今你能看到的纯电动老车,几乎都是营运车。因为它们不太怕电池衰减(没电了交班充电就是)。
但现在的纯电动车的电池,还这么脆弱吗?
电池本身在不断进化
2019年开始,三元锂电池技术开始大爆炸,大规模出货的电池循环次数从年初的1500次涨到2020年初的2000次。在2020年中期,市场开始大规模铺货循环次数在2500次左右的三元锂电池。如今只要你在2020年末到2021年买的车,只要它是三元锂的,循环次数基本都在2500次左右。意味着电池大概能跑80-120万公里,已经和燃油车差不多了,大多数燃油车的发动机大修周期也就是80-100万公里。
反正吧,高循环电池就只有磷酸铁锂能实现了。
算法其实也很重要
前面说的是电池本身的硬件能力,但具体到这辆车能开多久,关键还是算法。这里的算法,指的是电池管理系统里的磨损平衡算法。这个算法我们之前给大家介绍过,其实简单说就是实时监控电池组里每一个细节数据,然后用一套非常复杂的公式计算出电池组里每一块电芯的实时充放电功率,进而做到尽量保证每一块电芯的磨损率都是一样的。
关键就在这里了,怎么尽可能精确地知道每一块电芯的数据,怎么样尽可能好地平衡整个电池组,这里需要大量软件开发人员没日没夜的奋力研发,而且这个程序不允许有任何BUG出现,因为一旦有BUG,轻则影响电池寿命,严重的,那可就不堪设想了。
一套好的算法,能让车子更耐用,而好的算法背后,是一大群人没日没夜地研发,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去不断调校改进的结果。这都是看不见摸不着还感觉不到的东西,而且还没法做市场营销推广(你跟大众说算法啥的,谁听得懂啊)。如果一家车企愿意在这些地方下大功夫的,这家企业的产品,大多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