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商务合作:028-86642864
7月6日,达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达州市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明确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加快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奋力建设“一区一枢纽一中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到2027年,培育形成3大千亿级主导产业、3大千亿级园区、10大百亿级企业,基本建成万达开天然气锂钾综合利用集聚区、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强市。
目标已锁定,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现代化产业体系怎样构建?记者采访了7位参会的党政代表,他们就如何具体谋划并落实全会部署,谈举措、绘蓝图、抓落实,致力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达州篇章中展现新作为。
通川区委书记李祝荣:
扎实抓好“五项重点”全力建设“创副”主城
达州市通川区委书记李祝荣
此次全会作出制造强市战略部署,明确“四大三化”方向路径,推动达州新型工业化迈上更高起点,也为通川工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带来了重大机遇。通川区将推进通川高质量发展,扎实抓好制造强区、民营经济、县域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五项重点”,全力建设“创副”主城。
同时,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奋力打造川东北食品医药、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先行地。突出做强新型工业化硬支撑,实行产值、规模、税收“三倍增”计划,着力建强“一区四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致力把通川打造成投资福地、企业洼地、产业高地。
宣汉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军:
“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不松劲奋力建设全国新能源新材料综合利用示范区
宣汉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军
全会对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系统擘画,制定了“四大三化”的突破路径,明确了重点产业提质倍增的重点任务,既谋战略、指方向,更抓具体、重落实,是我们下一步的行动纲领。
宣汉作为达州工业发展的主力军,我们将坚定“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不动摇不松劲,奋力建设全国新能源新材料综合利用示范区,为达州建设万达开天然气锂钾综合利用集聚区和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强市贡献宣汉更大力量。
大竹县委书记李志超:
紧扣“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产业配套基地”定位打造制造强市
大竹县委书记李志超
全会立足达州所能、未来所向,就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了系统谋划部署,必将引领全市上下加快重塑工业优势、打造制造强市、厚植发展胜势。
作为全市发展的主力军,大竹将对标全会部署,紧扣“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产业配套基地”定位,以集聚千亿级产业为主线、培育千亿级园区为抓手、落地百亿级项目为牵引、“三产融合、产业协同”为支撑,为达州谱写新时代制造强市新篇章作出更多的贡献。
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杨勇:
聚集五个方面当好达州工业“第三次创业”主力军
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杨勇
达州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六次全会中有三次全会作了三个决定,都是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这次全会专门研究新型工业化,这充分体现了市委一以贯之“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的决心和魄力。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市委确定的目标,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聚焦健全产业体系、聚焦加快项目建设、聚焦培育壮大企业,聚焦要素保障支撑、聚焦凝聚强大合力五个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决扛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治责任、历史责任、工作责任,当仁不让担当达州工业“第三次创业”主力军,为现代化达州建设贡献工业力量。
达州市数字经济局党组书记、局长于贵:
坚决落实《决定》要求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达州市数字经济局党组书记、局长于贵
全会对达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增强了前进动力。我们将坚决落实《决定》要求,按照“四大三化”方向路径,把数字赋能作为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发展壮大的有力抓手,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引导产业数字化。实施数字赋能攻坚行动,用好用活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资金,鼓励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对生产工艺、产业组织形式进行改造升级。联合各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全市10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邀请专家对企业定制数字化解决方案,促进传统产业质效双提升。
加快数字产业化。积极抢抓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战略机遇,高质量举办首届全国先进计算技术创新大赛、第二届成渝数字引擎大会等重大活动,加快中科曙光万达开先进计算中心建设,快速推动香港京能国际、阿里云等一批智算中心项目落地,着力发展“数据+”“算力+”“智慧+”三大产业,打造数字经济百亿核心产业集群。
鲜明承载园区化。将数字园区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主阵地,加快推进达州数字经济产业园、大竹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不断完善园区生产生活基础配套设施,为各类数字人才、数字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宜居宜业的工作生活环境,全面夯实数字经济发展载体基础。
达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顺超:
全力争创三块“金字招牌”力争2025年建成高质量千亿园区
达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顺超
本次全会明确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达州方案”,体现了市委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达州担当”。
达州高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力争创国家高新区、省级化工园区和通航机场许可三块“金字招牌”。坚持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持续壮大产业能级、做强园区载体,加快构建以“两新一数”+通航为主导的高新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园区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到2027年,园区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成高质量千亿园区。
达州东部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董代春:
坚决扛起崭新使命为建设“一区一枢纽一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达州东部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董代春
工业兴则达州兴,工业强则达州强。作为市委委员参加市委全会,我倍感振奋、倍受鼓舞、倍添干劲。
达州东部经开区将沐浴着“双园驱动”的和煦春风,投身于“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的时代洪流,闻鸡起舞抓项目、闻风而动抓招商,坚决扛起千亿级产业主战场、千亿级园区主阵地、百亿级企业主力军的崭新使命,为奋力建设“一区一枢纽一中心”作出更多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