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要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寄予厚望,提出明确要求。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尤其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视一以贯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居于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首位。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只有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打通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链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思想的指引。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考察调研时,就南京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等作出重要指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年南京的“新春第一会”,以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强市为主题,释放出高水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鲜明信号。作为省会城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南京应该做、必须做、可以做好的事。我们要把对总书记的感恩之心、爱戴之情转化为奋斗之志,不负时代机遇,不辱使命担当,努力创造“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过硬业绩,使南京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产业变革的关系。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把握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要更加重视创新的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要摒弃“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的错误认知,以“智改数转网联”为抓手,实施四大传统支柱产业“焕新工程”,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立足南京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2+6+6”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关键之年,要展现关键之为、再建关键之功。让我们振奋龙马精神,拿出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以实际行动和过硬业绩回报总书记的深情厚爱,以新质生产力之进、产业竞争力之强,助力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的崭新篇章!

THE END
1.找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力点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新兴产业,以智能化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发展绿色经济、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提升低碳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融合化是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能的必然要求,https://m.gmw.cn/2024-10/08/content_376003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