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资源”变“热产业”网友建言东北这样“整”大力大农业老工业

拥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亿多人口的东北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这里建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在共和国版图上,东北举足轻重。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经济结构调整,东北振兴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2023年9月7日,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总结成绩、分析形势,明确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思路和举措,强调要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2023年9月以来,人民网依托《人民建议》栏目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关于“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金点子,收到网友千余件留言,大家纷纷为大东北的全面振兴出谋划策。

点击参与“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人民建议征集”活动。

东北全面振兴关键在科技创新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关键在科技创新。人民网网友围绕科技创新提出不少建议。

“希望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关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有网友留言建议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真金白银”支持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有网友留言希望东北地区要“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具体来说,该网友建议:一是加强教育与培训。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调整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更多符合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二是实施人才引进计划。通过提供优厚待遇、发展平台等方式,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老工业基地创业就业。三是营造良好人才生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科技创新的目的在于推动产业创新。“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独角兽。”有网友建议,“长春光机所在光刻机必备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春应抓住契机,尽快完成成果转化,谋划新产业链布局,着力打造长春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此,吉林省长春市科学技术局回复,将加快建设长春光电信息产业园,集聚各方资源,推动光电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打造新的增长点。同时长春还出台了“支持光电信息产业20条”政策,构建“科研高校+引导基金+创新研究院+产业园区”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以产业升级驱动东北全面振兴

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产业升级锚定东北全面振兴的方向。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产业比重较大,资源型产业占比较高,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升级是东北地区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和转化发展新优势新动能的必然要求。

作为老工业基地,东北全面振兴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议一是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二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建立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参与的创新生态体系,促进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流动和共享。”有网友针对老工业基地的创新发展,给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留言。

图为一汽红旗繁荣工厂总装。人民网记者李洋摄

产业升级也可借助外力。“东北是老工业基地,重型化工业相对江苏、上海较为较落后,观念比较陈旧,可与南方企业合作,学习南方的技术、理念,生产在东北,把落后老工业基地变成新的工业基地。”有网友支招。

东北全面振兴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东北全面振兴,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按照规模化、科学化、智慧化、社会化、绿色化、品牌化的要求,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现代化。“东北应保护黑土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产量。”有网友建议,应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希望加大基层对黑土地保护法的考核,同时加速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要在观念上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在产业形态上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网友们也给出不少建议:有建议东北发展规模化农业、数字化农业,同时注重发展后端经济,如发挥东北已有农业资源优势,继续研发优质大米,考虑生产自热米饭等产品;有建议发扬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科优势,组织农业领域专家进行新品种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研发,真正把本省的科研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动力;还有建议利用东北林业优势,发展林产、实木家具品牌。

以文旅产业和良好营商环境助力东北全面振兴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是网友建议中提及最多的。主要建议包括:利用好自然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特色产业,如以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为基础,以长白山、松花江独特的自然风景为招牌,广泛推动旅游特色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商品,大力推广人参、鹿茸等特色产品,同时对普通农作物的经济价值进一步发掘,吸引游客;建设世界级冰刀、滑雪板、冰球企业,继续布局冰雪旅游经济,围绕冰雪旅游文化和各地特色建设景点,规划好通往各景点的交通路线,建设交通便利、辐射黑龙江全省乃至整个东北的冰雪项目;建议重启“雪国列车”,发挥吉林乃至整个东北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将闻名全国的雾凇奇观展现给更多的人。

图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人民网苏靖刚摄

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还需形成合力。有网友建议集中梳理东北旅游资源,统一发展计划、服务标准,明确产业布局规划,打造东北国家冬季旅游度假区,冬季以冰雪运动、冰雕、雪雕、澡堂洗浴为特色,夏季以避暑康养、户外山地运动为特色,辅以美食文化宣传、推广,全方位打造东北国家旅游度假区。还有网友建议规划串联起东北各地的高铁线,构建东北旅游高铁环线,实现东北地区旅游经济大循环。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回复网友称,“我们会认真考虑您的建议,与周边省开展更多互动,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旅游产业发展,从而带动更多产业兴旺发展。”

营商环境也是大家建言的一个重点。“无论是去旅游还是发展,好的营商环境都很重要,关系遇到问题、困难后怎么解决、服务质量,影响幸福感和满意度。”网友建议东北要注重以优化营商“软”环境增强发展“硬”实力。有网友希望政府部门出台政策,组建服务和招商团队,主动对接企业,引进大众喜欢的服务品牌,既能吸引更多企业来,也能服务好市民游客,还能吸引和留住年轻人。有网友建议应当深化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在政策层面出台更多优惠举措,吸引外部资本和技术进入东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为企业和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于东北、关于家乡建设发展,你还有哪些想法和建议,都可以来《人民建议》留言说说,一起让你我生活的土地越来越好,让我们的生活越变越美。(实习生张玥、田佳玮对本文亦有贡献)

THE END
1.东北三省的农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林业.渔业B.种植业东北三省的农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林业、渔业B、种植业、畜牧业C、种植业、林业D、林业、畜牧业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考点:北方的自然地理特征 专题: 分析:东北地区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等土壤,这些土壤都有深厚的暗色表土层,肥沃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赋予东北地区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http://www.1010jiajiao.com/czdl/shiti_id_6d8afdeed97ca795dcf52f341a760aac
2.金代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光明日报在渔猎、游牧和农耕的混合经济形式中,农业经济成分迅速提升,农业核心区域也向北部大规模扩张,农业在东北区域经济中开始占据重要地位。由于南部辽河平原曾是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辖区,汉族人口居多,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因而形成了东北农业的核心区域。金代统治辽河平原以后,这一地区依然保持着很高的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业核心https://www.gmw.cn/01gmrb/2006-06/19/content_435758.htm
3.高中地理优秀教案设计7篇东北地区:重化工业为主导。 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 6、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东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快,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7、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http://www.jiaoyubaba.com/gaozhong/25533.html
4.2024年蔬菜种植的发展趋势2024二、2019-2024年东北地区蔬菜种植行业规模情况分析 三、2019-2024年东北地区蔬菜种植行业企业分析 四、2019-2024年东北地区蔬菜种植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第二节 华北地区 一、2019-2024年华北地区在蔬菜种植行业中的地位变化 二、2019-2024年华北地区蔬菜种植行业规模情况分析 三、2019-2024年华北地区蔬菜种植行业企业分https://www.cir.cn/R_NongLinMuYu/50/ShuCaiZhongZhiDeFaZhanQuShi.html
5.中国农业卫星数据服务十四五规划及未来发展展望报告20222028年3.5 华中地区农业卫星数据服务市场规模及预测(2017-2028) 3.6 西南地区农业卫星数据服务市场规模及预测(2017-2028) 3.7 西北及东北地区农业卫星数据服务市场规模及预测(2017-2028) 4 农业卫星数据服务主要企业分析 4.1 Earth-I Ltd 4.1.1 Earth-I Ltd公司信息、总部、农业卫星数据服务市场地位以及主要的竞争对手 https://blog.csdn.net/m0_67029592/article/details/123291350
6.中国法院网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和省委九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结合辽宁实际,制定本规划。https://www.chinacourt.org/law/detail/2005/01/id/102902.shtml
7.东北地区(精选十篇)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东北沦陷期间的商业贸易状况、日伪的侵略政策、经济政策与移民增加、伪满时期从农业移民向产业移民的转变、伪满时期黑龙江地区移民与经济、社会的变化等问题。 关键词:东北沦陷期间,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结构 参考文献 [1]孔经伟.新编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4.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cux12r.html
8.中国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中国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体系。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问题一直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是解决中国人吃饱和吃好的根本保障,https://wap.cnki.net/lunwen-1012417080.html
9.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指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东五盟市构成的区,也属于第二阶梯的经济大区,土地面积为1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对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http://baike.soso.com/v37358.htm
10.气候变化下东北地区农业绿水安全风险评估因此, 本文开展气候变化下东北地区农业绿水安全风险评估, 以栅格尺度降水、潜在蒸散发等数据计算东北地区主要旱作物灌溉需水量, 精细化评估绿水安全风险等级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及趋势, 可为东北地区灌溉农业发展及国家水网建设的规划提供科学支撑, 保障农业用水安全, 确保东北“黑土粮仓”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地位. https://www.sciengine.com/doi/10.1360/SSTe-2023-0240
11.让高等教育成为推动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快变量强变量日前,东北地区高校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在黑龙江哈尔滨召开。会议围绕发挥高等教育龙头引领作用,提升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能力开展深入研讨,黑龙江、吉林、辽宁省级教育部门及东北高校代表作交流发言。现将会议发言摘登如下,敬请关注。——编者 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赋能提速 http://www.jyb.cn/rmtzgjyb/202312/t20231206_2111127024.html
12.六位院士解读“东北水资源”重大咨询项目建国以来东北地区水利事业蓬勃发展,2000年东北地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8900万亩,占全国的11%,农业生产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社会经济用水持续增长,由1980年的351亿m3增加至2000年的599亿m3,水利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由于忽视了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使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害。主要表现https://www.cae.cn/cae/html/main/col84/2012-03/02/20120302135615991106248_1.html
13.我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中俄农业经贸合作问题2014年,黑龙江省提出了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因此,将黑龙江及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五盟)建成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站排头兵,加快东北地区沿海、沿边开放协调发展及东部陆海丝绸之路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 中俄远东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农业合作研究综述https://xianxiao.ssap.com.cn/catalog/4848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