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策略

关键词:休闲农业;区域经济;影响;对策;江苏省

从2008年开始,国家鼓励发展休闲农业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休闲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一种重要组成方式,不仅有效调整和优化了乡村产业结构,而且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农民就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很好地传承和保留了乡土文化,成为新型的经济业态,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江苏省作为一个农业和经济发展都相对比较均衡的省份,休闲农业同样成为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本文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探讨了江苏休闲农业对其区域经济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促进江苏整体经济增长提供参考。

1江苏休闲农业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概况

1.1促进了江苏区域经济增长

江苏省作为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因为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历来都是鱼米之乡、农业大省。历经30多年的开发,江苏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发展出形式多样的休闲农业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对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江苏的13个地级市都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风貌、丰富的农村人文景观、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乡村项目质量较高,与其他产业相辅相成,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内循环。截至2019年底,江苏的休闲农业综合营业收入680亿元,接待人次23000万人次,休闲农业景区数超过10000个,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330个,休闲农业蓬勃发展成为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图1是2010—2019年江苏休闲农业综合收入占GDP比重的折线图。从图1可以看出,休闲农业对江苏地区GDP的贡献率在逐年提高,2019年占比相比2010年翻了一番,江苏作为三产发展相对比较均衡的地区,毫无疑问,休闲农业确实拉动了江苏的区域经济增长。

1.2提高了江苏区域经济增长质量

2江苏休闲农业发展对江苏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2.1模型建立

2.2模型结果

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后得到的回归结果如下:yt=3.687980+0.266438xt+0.32576z1t+0.238143z2t+0.007927z3t从结果来看,2010—2019年,在5%水平下,休闲农业对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休闲农业收入每增长1%,江苏生产总值增长0.27个百分点。这个比例还不是很高,说明江苏休闲农业发展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

3对策

3.1政府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深化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业态,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产业规范和行业标准。政府可以更进一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提供资金支持,比如转移支付、借贷或者税收减免等方式,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企业投资和开发休闲农业,增强其市场竞争力[2]。同时,要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确权工作,让江苏闲置的土地能够焕发新的生命力,更进一步完善各种政策和制度,以保障休闲农业生态和谐发展,从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3.2优化产业结构,统筹规划布局

江苏休闲农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地区项目雷同、产品单一等问题,从2018年起江苏开始全省统筹,立足于自身的发展规律,把全省各市、县、村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形成了“点、线、面”“水域、丘陵、都市”“苏南与苏北”“沿江、沿海、沿大运河、沿黄河故道、沿东陇海线”等全方位布局,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并且延伸休闲农业产业链,丰富产品内涵,提升产品附加值,将农业与旅游业充分融合,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加强产业融合;同时加大宣传推广,利用网络、广播、自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举办多种农事活动,扩大品牌优势,带动全域旅游,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3-4]。

THE END
1.关于构建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有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要求加快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推进集聚集群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夯实产业基础。做强各级现代农业园区,是其中重要抓手。我省于2017年启动现代农业产业园https://mail.cndca.org.cn/mjzy/lxzn/czyz/jyxc/1968043/index.html
2.区域农业发展区域农业发展 (2)地形、土壤条件 ①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②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 ⅰ.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ⅱ.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1/3 ⅲ.周围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31%。 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gaoerdilijiaoan/522086_2.htm
3.区域农业发展点赞 收藏 分享 郭老师 粉丝42 关注 目录互动回放 地理 共4课时 02:031. 3.1节,能源资源开发 郭老师 130次播放 43:302. 评卷 郭老师 71次播放 34:443. 4.1节 郭老师 63次播放 39:074. 区域农业发展 郭老师 60次播放 这里将会重放直播过程中的互动消息 本内容来自 了解课程 地理 免费 暂时还没有简介关于https://www.cctalk.com/v/15427642684053
4.区域地理中国的农业(知识总结)1.识记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了解我国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分布;识记我国主要农作物、农业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区位条件。(区域认知) 2.综合分析某区域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及存在问题。(综合思维) 3.能够提出我国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路、措施。(人地协调观) https://www.360doc.cn/mip/1125206028.html
5.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研究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问题,对指导农业规划实践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章首先利用区域规划核心理论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理论构建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并探讨这些经典理论对现代农业发展和规划的指导意义;然后借鉴、应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规划流程为主线,构建区域现代农业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2302263.nh.html
6.考点50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3.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①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②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③要注意区域内部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8pt3818ct5016n144744.html
7.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系统开展科学研究、战略咨询、人才培养。发展农业与乡村地理学,面向区域农业、城乡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国家战略需求,形成研究解决城乡发展转型、“三农”问题尤其是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安全、乡村转型发展与土http://rard.igsnrr.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