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重大的生态缺陷
1.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具有“反生态”本性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新陈代谢断裂”
奥康纳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会更加突出表现出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为了获取无限的剩余价值和利润,资本家一定会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生产。为了减少成本,提高利润率,资本家就会加快对廉价资源的使用,这也必然会带来资源的快速消耗和衰竭的危险。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必然结局是对自然资源越来越高的耗费和对自然界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他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而言会导致一定类型的生态危机;经济危机与部分棚异、部分相似的生态问题(当然是具有不同厉害程度的)联系在一起;资本的外在性障碍表现在稀缺资源、城市空间、健康及训练有素的雇佣劳动者以及其他一些生产条件方面,它们有可能会使成本增加,从而对利润构成威胁;最后,以保护生活条件、森林、土壤质量、环境的舒适、卫生条件以及城市空间等等为目的的环境运动及其他社会运动,也有可能提高成本,并使资本缺乏灵活性。”[5](P294)这样,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小仅导致了生态危机,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反过来义会由于增加资本的成本和环境运动而进一步加剧经济危机。
二、“资本的逻辑”导致严重的生态风险
资本.卜义的原则是服从“资本的逻辑”。“资本的逻辑”就足利润最大化。在资本逻辑驱使下,资本家尽其可能地利川环境,企业就会毫不顾忌地排放废物。资本家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降低成本,最大程度地获取利润。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对自然实行掠夺式开发,牛态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严重的生态风险。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机
三、生态资本主义难以奏效
近半个世纪以来,失去控制的生态危机也影响到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因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解决环境问题上也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资本的逻辑”决定了资本主义不可能把生态治理放在应有的地位,也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无数事实证明,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进行制度性变革是有限度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而资本主义对生态问题的解决也只能是技术性的。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反生态”的性质,资本主义制度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资本的逻辑”限制了技术性解决环境问题效果[14]。因此,就生态的可持续而言,资本主义是一个失败的体制。
1.生态资本主义无法有效阻止生态风险
一直以来,人们始终局限在资本主义体制内去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不可否认,技术的解决力‘法有时可能会在局部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总体而言却收效甚微[19]。历史表明,资本的本性决定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可能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矛盾这一矛盾的有效解决,只能依靠制度变革,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建立更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社会主义,最终使人类能够合理控制自然之间的互动,建立个人与社会、人和自然的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