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2)

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四)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成本价格)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用公式表示为:k=c+v。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当剩余价值不被看成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它就转化成了利润(p)。利润在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

3.利润率

①含义

利润率(P’)是指剩余价值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②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

其一,它们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的程度,利润率则表示资本增殖的程度。

其二,由于预付总资本在量上大于可变资本,所以利润率总是低于剩余价值率。

③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其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利润率同剩余价值率成正比。

其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就生产部门和生产部门比较而言,利润率同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比。

其三,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影响年利润率。资本周转速度愈快,年利润率愈高。

其四,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变资本的节省可使生产同样的剩余价值只需要较少的预付资本,从而提高利润率。

4.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是指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资本的大小,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平均利润仍然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平均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②平均利润的形成

平均利润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各生产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或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其利润率不同。资本有机构成高或资本周转速度慢的部门,其利润率较低;资本有机构成低或者资本周转速度快的部门,其利润率较高。

在利润率不同的情况下,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这同资本的本性相矛盾。

于是便发生了资本的转移。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这种转移必然引起各部门生产比例的变化,进而引起各部门的商品在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最终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原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由于新的资本的涌入,生产的扩大,商品的增加,价格的降低,其利润率必然趋向于下降;原来利润率较低的部门,由于许多资本的撤出,生产的缩小,商品的减少,价格的上涨,其利润率必然趋向于上升。

资本转进转出,不断分配,直到各个部门能够大体上形成平均利润率的时候才会大致地停止下来。

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资本家就可以实现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被各部门的资本家重新分配的过程。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资本有机构成高或资本周转慢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量高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量;资本有机构成低或资本周转快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量低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量。但就整个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量同剩余价值总量相等。

③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是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其公式为:

④平均利润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许多部门的利润量同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量是不一致的。从表面上看,利润不再同工人的活劳动相联系,而只是和资本相联系,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样,平均利润无论从质的方面还是从量的方面全部表现为预付资本的产物了。

但是,平均利润在本质上仍然是剩余价值,许多部门的平均利润量同剩余价值量不一致,只是说明剩余价值被资本家重新分割。就整个社会而言,平均利润总量同剩余价值总量相等。

5.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是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的总和。

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之后,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也就是说,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与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是同一的。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市场价格不再围绕价值而是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这种变化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新的作用形式。理由在于:其一,生产价格归根到底是由价值决定的:其二,从全社会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可用下列表格说明:

生产

部门

预付

资本

剩余

价值

(%)

商品

利润

平均

价格

食品工业

70c+30v

100

30

130

20

120

纺织工业

80c+20v

机械工业

90c+10v

10

110

合计

60

360

6.超额利润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排斥各部门先进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因为上面分析平均利润率形成时,是把每个部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事实上,在同一部门的各个企业中,由于生产条件和经营的不同,利润率仍有高低差别。先进企业由于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仍可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7.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重要意义

①这一学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形式上看,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同价值规律似乎存在着矛盾。但这一学说雄辩地论证了平均利润最终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生产价格由价值转化而来,这就消除了这一矛盾。这一学说使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得到了进一步的论证。

②这一学说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就像一个庞大的股份公司,各部门的资本家根据资本的多少参与剩余价值分配。任何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的工人,不仅要受本企业、本部门的资本家的剥削,而且要受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无产阶级。因此,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推翻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

8.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①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②平均利润率下降,并不意味着工人所受剥削程度的降低,也不意味着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的绝对量的减少。

③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一些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如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不变资本各要素的降低、相对过剩人口的大量存在等等。

(五)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

商业资本又叫商人资本,是指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形式,也就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商业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其运动形式为:G-W-G’。

②商业资本的产生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的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由于生产规模和市场范围较小,各资本主义企业一般都采取自产自销的形式。后来,由于生产规模和市场范围的扩大,自产自销发生了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产业资本运动中的商品资本便独立了出来,转化为商业资本。

商品资本独立成商业资本,具有必要性。只有这样,产业资本家才可以专门从事商品生产,才可以不再因兼营商业而增加流通资本。这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利润率的提高无疑是有利的。

商品资本独立成商业资本,同时具有可能性。其一,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销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这一职能既不同于货币资本的职能,也不同于生产资本的职能。产业资本各职能形式的分工为后来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分工提供了可能。其二,在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始终要有一部分资本以商品资本的形态处于流通领域。商品资本的这种相对独立性也为其后来独立成商业资本提供了可能。

商品资本独立成商业资本,还有两个条件:其一,要有专门的商人,其二,商人要有自己独立的资本。

③商业资本的作用

其一,有利于产业资本家集中精力专门从事生产活动,从而增加剩余价值总量。

其二,商业资本家专门经营商业业务,他们把产业资本家兼营的商业活动集中起来。这样,就可以使经营商业的资本相对减少,从而有利于节省社会总资本中用于流通过程的资本。

其三,一个商业资本家可为许多产业资本家推销商品,其商业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受个别产业资本周转的限制。这样,从全社会范围看,可以加速各部门产业资本的周转。

2.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部分剩余价值。

由于商业资本家替代产业资本家执行了商品销售的任务,所以产业资本家将其手中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酬劳让渡给商业资本家。让渡的方式是: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出厂价)将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而商业资本家按照生产价格(销售价)出售商品。商品购销差价包含着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实质上反映了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并瓜分剥削成果的关系。

商业利润率相当于平均利润率。

3.商业流通费用

商业流通费用是指商业资本家在流通过程中除预付购买商品的资本之外支出的各种费用。

商业流通费用包括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两部分。

①生产性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由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运动所引起的流通费用,即因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继续进行而支付的费用。如商品的保管费、包装费、运输费等。

劳动者在流通领域中从事生产性劳动,能够把劳动过程中所耗费的物质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同时还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因此,在必要的限度内,生产性流通费用会全部加入到商品的价值中去,使商品价值增大。商品售出后,不仅可以收回生产性流通费用,还可以给资本家带来相应的利润。

②纯粹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纯粹流通费用不能增大商品的价值,但它仍然需要进行补偿。纯粹流通费用的物质补偿,来自于社会总产品中一部分物质资料的扣除;纯粹流通费用的价值补偿,要从剩余价值的总额中扣除。

4.商业资本家是怎样剥削商业店员的

①单纯从事商业买卖活动的商业店员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②但是,商业店员的劳动仍是一种必需的劳动,他们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店员也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5.资本主义商业形式

(六)借贷资本和利息

1.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是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转让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某些资本家手里会出现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另一方面另一些资本家因为资本短缺而存在对资本的需求。如此一来,借贷资本便形成了。

与职能资本(执行购买、生产、销售职能的资本,如商业资本、产业资本等)相比,借贷资本的特点有:其一,它是作为商品的资本,即资本商品,兼有商品、资本的属性。其二,它是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在它那里,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了分离。其三,它有特殊的运动形式,即G-G’,(G代表货币,G’代表增殖的货币)。

借贷资本极易造成假象,似乎货币本身就可以增殖。因此,最容易产生货币拜物教。事实上,借贷资本的完整运动形式应是:G-G-W-G’-G’。

借贷资本的本质在于:它是适用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形成并为职能资本服务。借贷资本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一方面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2.利息和利息率

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平均利润必须分成企业利润和利息两部分。职能资本家获取企业利润,借贷资本家获取利息。由于利息表现为货币资本所有权的产物,企业利润表现为职能资本家经营企业的报酬,故而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与借贷资本的比率。

利息率的最高限度是平均利润率;最低限度是零。也就是说,利息率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波动。

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有:平均利润率、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以及政策、法律和社会习惯。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利息率下降的趋势。一是因为平均利润率存在着下降的趋势,二是因为借贷资本的供给有增大的趋势。

(七)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银行是专门从事货币资本经营的企业。银行资本由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存款)组成。

银行的基本职能有:其一,充当存、贷款中介,即以存款形式筹措资金,以贷款形式发放资金。其二,充当支付中介,即根据委托办理货币收付、转账结算和货币兑换等业务。

银行利润反映了银行资本家、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它由存、贷款利息差减去银行业务费构成。数量相当于平均利润。

(八)股份公司、股份资本、股票、股息和股价

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合资经营的企业;股份资本就是股份公司所拥有的资本。

股份公司、股份资本的出现,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造成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

作为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资本、股份公司不直接反映社会制度的性质;就某个具体的股份公司而言,其性质主要由掌握控股权的主体决定。

股票是股东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获取股息收入的凭证。

股息是凭借股票从企业赢利中所取得的收益。它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或者叫做资本化的股息收入,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

从理论上讲,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是影响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在现实生活中,股价受到政治、经济形势以及投机心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九)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一切形态的地租都以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土地所有权本身在生产过程中不执行任何职能,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1.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

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因租种地主的土地而向其缴纳的租金,它是土地所有权的收益。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具体而言,是超过平均利润之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

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工人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是同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

②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的优劣等级不同,包括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土地所处的位置不同(距交通线和市场远近不同)以及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所形成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③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

其一,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超额利润,这是因为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取决于农业中的平均生产条件,而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其二,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使农业中获得的超额利润可以长期稳定地存在,因为优等地、中等地数量有限,一旦被农业资本家租种完毕,就形成了经营的垄断,阻止了其他资本自由地转入,从而使由优等地、中等地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长期、稳定地存在,把它作为级差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

级差地租的形成和土地私有权没有关系。土地私有权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的形式从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而不是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④级差地租的源泉

级差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⑤级差地租第一形态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

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Ⅰ)是不同土地因优劣条件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Ⅱ)是同一块土地因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

3.资本主义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所取得的一种资本主义地租,由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构成。

②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③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

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其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因为这种垄断阻碍着资本自由转入农业部门,这一部分超额利润不会被平均化。

其二,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因为土地所有者不会无偿让农业资本家使用土地,他要收取地租。

④绝对地租的源泉

绝对地租的源泉也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垄断地租

垄断地租是指由垄断价格产生的超额利润所形成的地租。

垄断地租的价格不由商品的生产价格或价值决定,而由购买者的需要和支付能力决定。

垄断地租形成的条件,乃是某种土地的特别优越性和稀少性。

垄断地租形成的原因,乃是对具有特别优越性的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

5.矿山地租

矿山地租是指资本家租用矿山采矿而向矿山所有者缴纳的地租。

矿山地租也可分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等几种。这些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及源泉同农业地租具有共性。

6.建筑地段地租

建筑地段地租是资本家为建筑各种建筑物而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地租。

对于建筑地段的地租的形成条件而言,土地的肥沃程度是无所谓的,重要的是土地的地理位置。

(十)土地价格

①土地价格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或者叫做资本化的地租收入。

②土地价格的计算公式是: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也就是说,决定土地价格的因素有两个:与地租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成反比。现实生活中影响地价的因素还有土地供求状况、国家政策等。

③土地价格有上涨的趋势。因为:其一,由于人们对租种土地的需求的增大,地租不断上涨;其二,利息率不断下降。

鲁生:全国考研政治辅导专家,主讲哲学、政经两门最重要、最难懂课程。鲁老师知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上课旁征博引,激情澎湃,感染力极强。最擅长讲懂难点,辨清易混淆点,哲学、政经的晦涩、繁琐经鲁老师讲解后简单、明了,便于记忆,学生信服地称鲁老师为“难点一点通”。鲁老师2003年度全国10几个重点城市的巡回授课受到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最有激情,最有责任心,讲课效果最好,课堂收获最大的好老师。

THE END
1.一文解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差异一文解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差异2024-12-10 22:02:30 书中自有颜如玉 黑龙江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书中自有颜如玉 3.3万粉丝 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网易新闻 iOS Android 猜你喜欢 韩国军事有多强?世界前五,强到https://www.163.com/v/video/VTI58OKQB.html
2.资本的本性导读:资本要的就是扩张,资本失去了扩张空间,资本就没有发展。资本扩张的主要的逻辑是什么?叫做资本边际性,就是边际性成本。包括社会组织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各种各样的信用成本等等,都是叫做成本,所以这种成本不能够支撑它的资本收益率。 而我们如何去成为边际的外部性?来弥补中心化扩张的边际和新的可扩张性。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09374949573620
3.资本的本性是()。资本的本性是()。 A.协调社会均衡发展 B.尽量利用剩余价值 C.无限追求价值增值 D.全面提升资本覆盖范围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垄断资本建立国际垄断统治的原因不包括()。 A.输出国内过程资本,在国外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8046386.html
4.资本的本性资本具有哪些本性资本的本性 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 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 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 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https://blog.csdn.net/webofrxy/article/details/85012433
5.基本理念:12.关于资本的本性12. 关于资本的本性 原载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112346659 资本,capital [?k?p?tl],资金,资源。在经济学尤其是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是一个迄今为止仍不很确定的概念,通常与土地、人力合称为投入生产的三要素;最狭义只指经营的本钱;最广义可指用作投入的资源权。经济学发展下来,为之创造了https://www.jianshu.com/p/a51d3725c7ea
6.资本本性学术百科提供全面的“资本本性”相关文献(论文)下载,论文摘要免费查询,资本本性论文全文下载提供PDF格式文件。资本本性中文、英文词汇释义(解释),“资本本性”各类研究资料、调研报告等。https://wiki.cnki.com.cn/HotWord/493537.htm
7.资本有三个基本本性,即生产性增值性和扩张性概而言之,唯利性是私有资本的特有本性,而兼顾性是公有资本的特有本性。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创新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93773-1-1.html
8.王今朝:资本的逐利本性和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在马克思的时代,资本主义还表现为生产性资本的支配性作用,所以,榨取剩余价值最鲜明地体现着资本的本性[18]。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原来的产业资本家的后代认为追求剩余价值是辛苦的,从而不愿意从事生产。他们把金融这种炼金术推到了更高级的形式:证券化和证券衍生化。在20世纪和21世纪,更加兴盛的金融资本不是如生产资本http://www.kunlunce.com/llyj/fl1/2023-12-27/174226.html
9.资本的几个特点:1.资本是逐利的;2.资本逐利的本性是由人的本性决定4.在没有竞争时,资本会表现得极为贪婪,这也是资本逐利本性决定的。 全部讨论 资本竞争而形成的垄断 恰恰能提供最好和最高性价比的服务 因为原因很简单 不提供好的服务,马上就会被别的资本所取代。但权力尤其是行政形成的垄断,无一例外是效率最低 消费者感受最差 最没有活力的市场。 https://xueqiu.com/1731685223/220223540
10.《甜蜜》贪婪资本家的本性暴露无遗罗江反对取消加班《甜蜜》贪婪资本家的本性暴露无遗 罗江反对取消加班相关推荐 《刀锋下的替身》 第38集(大结局) 《爱在平凡》 第24集 《国家底线》 第17集 《大明宫词》 第30集 《渗透》 第3集 《老虎队》 第23集 换一批央视榜单 1 新闻1+1 规范平台算法我们应该怎么做 2 国家记忆 爆米花竟然和“龙”有着不解https://tv.cctv.com/v/v2/VIDEtP1Xr3w37Hsk37wAKyOm210302.html
11.一堂价值千万的商战课:谷歌诉Uber背后的诺维格定律及「专利长城」2、资本市场的本性:贪婪的华尔街 华尔街会为每个科技公司定下营业额和盈利的预期,如果一家科技公司能够在连续多个季度里超出盈利预期,华尔街就会拼命提升该公司的股价,最著名的例子是,思科公司前CEO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每次都将思科季度财报的每股盈利调整到比华尔街的预期高1美分,结果便是思科的股价连续10年上涨http://www.cheyun.com/content/16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