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A股市场退市提速。月初至今已有7家公司披露将被终止上市并停牌,“汽车经销商第一股”*ST庞大(601258)(下称“庞大集团”)就是较为耀眼的存在。6月30日,上交所对*ST庞大(601258)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业
6月以来,A股市场退市提速。月初至今已有7家公司披露将被终止上市并停牌,“汽车经销商第一股”*ST庞大(601258)(下称“庞大集团”)就是较为耀眼的存在。6月30日,上交所对*ST庞大(601258)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业内人士认为,A股“4S店之王”被迫退市,12年兴衰不抵一年净亏14.03亿。庞大遭遇困境背后,是整个汽车流通业普遍面临的困境。面对时下新能源车快速崛起,传统经销商唯有转变思想,才能重获昔日荣光。
盛世“4S店之王”A股陨落12年兴衰不抵一年净亏14.03亿
统计显示,截至6月30日,A股已有*ST庞大(601258)、*ST宏图、*ST宜康(000150)、*ST蓝光(600466)等10家公司退市摘牌;大通退(000038)、顺利退(000606)、必康退(002411)等19家处于退市整理期;*ST中天、ST美置(000667)、*ST蓝盾(300297)等退市或成定局,另有10余家公司提示面临“1元退市”风险。仅今年上半年,锁定退市的公司数量将超2022年全年。
一幕幕可谓幻灯片般浮现。2007年12月29日,庞大集团在唐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2011年4月28日,庞大集团(601258)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诞生第一家A股汽车经销商集团。
庞大集团在“2018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位列第240位;这也让庞大集团连续14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并因此迎来了其发展史上的巅峰时刻。
然盛极则必衰。频频拿地扩张,导致庞大整体投入大、流动资金少,资产负债率维持在80%以上,资金链岌岌可危。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销售、维保价格透明化,庞大的销售净利率常年低于1%,净资产收益率低于3%。高负债运营、盲目扩张和粗放型管理,2017年庞大迎来向下坠落的拐点。
2017年4月,因信息披露违规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是庞大陷入危机的导火线;2018年5月16日,庞大发布关于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庞庆华、公司涉嫌未如实披露权益变动情况,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未披露自身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调查等违法事实。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认为,庞大早期举债扩张,消耗了大量的贷款资金。而国内汽车市场增速放缓,部分品牌滞销、利润变薄,加剧了庞大的资金压力。尤其国内市场环境改变,但庞大却未能及时调整,这是出现困局的根源。
2019年庞大集团开始重整。深商集团总裁黄继宏成为庞大集团实际控制人,根据重整计划,重整投资人承诺2020年、2021年、2022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亿元、11亿元、17亿元,或三年的净利合计达35亿元。
与此同时,自2020年底始,庞大资产处置节奏不断加快,但现实情况仍不达重整人的预期。数据显示,2020至2022年,庞大集团三年净利润均未能达标。财报显示,2022年,庞大集团新车销售12.98万辆,同比下滑8.2%;营收260.21亿元,同比下降9.12%;销售毛利率为5.21%,净亏损14.0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53.11%。
分析人士认为,纵观庞大2011年上市至2022年的12期年报,其归母净利润有9年实现正盈利,而扣非净利润实现盈利的年份仅有2020年、2016年、2011年三年而已。由此可见,这或早预示着庞大在经营方面巨大的漏洞。
也有坊间人士称,其实庞大在2020年和2021年业绩是有改善的,但去年肺炎疫情或成为压死骆驼最后一根稻草。
5月26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庞大再次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黄继宏等高管被通报批评。最终庞大因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被终止上市。
尘埃落定。6月30日,上交所对*ST庞大(601258)股票予以摘牌。退市后庞大能否走向正常经营轨道,依然还是未知数。
但调查发现,目前庞大还拥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储备,尤其是运营经销门店有四分之三以上属于自有土地和自建房产。因此,其大量优质不动产的保值和增值,理论上可为企业提供潜在的丰厚回报。
分析人士认为,以前上市经销商退市案例较少,但庞大退市不意味着企业破产。退市后,公司如果经过相应的调整或重组,企业还可能重回巅峰。
汽销商纷陷十面埋伏突围出路在哪里?
从昔日“汽车经销商第一股”到濒临退市,庞大12年足迹也折射出我国汽车产业的巨大变革。
痛则需思变。事实上,庞大遭遇困境背后,是整个汽车流通业普遍面临的酸楚。数字化的飞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燃油车需求正日暮西山。而诸多以燃油车为主营的经销商迎来时代新挑战。
中汽流通协发布《2022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受疫情风险、客流下滑、人才流失和集客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经销商全年盈利普遍不佳。
数据显示,2023年初,深耕汽车行业20多年的浙江中通集团传出破产消息,旗下19家4S店全部关停。另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有4成,2000多家4S店倒闭,平均每天有6家4S店关门。
汽车业观察员李旭之认为,疫情导致消费疲软,传统燃油汽车销量走低;新能源直销模式崛起,再加上近年来经销商屡爆负面,口碑直线下滑,这都是危及经销商生存的根源。
那么,此次领头羊庞大退市,为以4S店为主的传统经销商敲响警钟,痛定思痛,传统经销商的出路在哪里?
业内人士认为,庞大退市除自身经营问题外,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是其退市主因。在中国汽车市场全面向新能源切换的过程中,传统汽车经销商正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和渠道变革的双重冲击。
一串串数字说明了一切。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全年实现增长,已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尤其是从2021年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启“翻倍”增长模式。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销量达到688.7万辆,市场占有率25.6%;2023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94万辆,同比增长46.8%,市场占有率攀升至27.7%。
新产业销售也是新思维。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新的营销模式应运而生。特斯拉、理想在内的多家“造车新势力”采用直营模式销售新车;直营店大多地处繁华商圈,消费者不用走远就可体验新车。
那么,突围的方向找到了。分析人士认为,传统经销商要在未来继续赢得一席之地,首先要全面拥抱新能源,顺势打造新能源车销售服务新模式;其次,要以汽车新零售驱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在销售领域展开新尝试;再者,要充分发挥自身诚信经营和品牌口碑,打造二手车等方面的独特渠道价值和服务优势;另外,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和状况,对经营区域和结构进行优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