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究竟需要怎样的证券市场

最近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存在金融乱象和金融监管治理能力薄弱问题,提出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迄今为止,中国证券市场历经30多年曲折前行,但投机氛围仍较为浓重。集中表现在部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弱,乱象频发,实控人减持套现暴富,大面积穷庙富方丈。这极大地阻碍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为此,必须对目标、定位、理念、市场规管进行全流程梳理,找出症结所在,从根部入手进行治理。

一、中国证券市场建设必须在投资市场与投机市场间作出选择

投资市场与投机市场是两种不同属性的市场。

中国证券市场源源不断吸纳海量资金,如若摆脱不了投机市场属性,致使海量资金低效运转,那是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严重冲击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

显然,中国证券市场建设的目标只能是建成投资市场。

二、构建投资市场应理清的法理、逻辑关系

从法理上讲,投资市场具有如下辩证关系:一级市场是利润创造中心,二级市场是资金供给中心,借助证券市场功能,由二级市场源源不断为一级市场提供创利所需的资金资源。

从逻辑上讲,上市公司实控人、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人是市场运行链条上角色不同的主体,共同构成合伙人联合体,三者依次是基石合伙人、机动合伙人、流动合伙人的角色定位,各循其规,各逞其能,各得其利。三者关系有如下清晰界定:基石合伙人是一级市场身份人行为人,流动合伙人是二级市场身份人行为人,机动合伙人则横跨一、二级市场,具有双重身份。

在三者关系中,对作为基石合伙人的实控人有特殊的定位:坚守与企业共兴衰共命运的理念,立足于一级市场发展获利,其跨向二级市场受到严格限定约束。

总之,证券市场允许社会投资人根据长、中、短期利益判断和偏好适度投机,但不允许上市公司实控人投机。区别在于前者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只能凭判断和看势行事,允许有点“赌性”。后者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人为其提供了发展所需的资本,就有义务创造良好投资回报,让小股东得小利,大股东得大利。这是实控人的行事之道,也是应尽的天职。上市公司借助社会资本运行,理所当然接受严格监管和社会监督。这应当是证券市场的铁律。抱着圈钱暴富目的入市的实控人、发行人,当属不合格进入者,应通过规则将其挤出去,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代价。什么时候形成起企业敬畏入市、不敢轻易操作上市的氛围,证券市场才算步入正轨。

显然,只有理清证券市场运行的法理和逻辑关系,才能治理目标明确,制度设计到位。

三、中国证券市场转型必须从根部入手进行治理

基金服务网提供了一组惊人的数据:从2018年到2023年上半年的五年半间,上市公司家数从3000多上升到5000多,IPO融资22100亿元,定增43946亿元,大股东减持套现30722亿元。这就得问一问,总融资6.6万亿元进入上市公司群体,按照常理该向社会提供多少利润回报才合理啊。而这3万多亿的减持套现落入实控人口袋,与其创造的利润匹配吗?再说,这落入少数人口袋的海量资金对社会的贡献又有多少呢?这可是能用于确保国家强国防、强科技、托社保量级的资金啊!

如果将证券市场看成是一个集合体,这种现象可以描述为:集合体向入市企业提供发展资本,而实控人则不仅不尽心尽力创利回报,却反而想方设法从集合体掏走资本据为己有。这活脱脱类似于市场欺诈、盗抢行为,为富不仁。

这种状况表明存在明显的监管制度漏洞。制度漏洞不堵,日常监管那是隔靴搔痒。

解决方法就是从制度上将入市企业拉回到一级市场,专心致志于创造利润。试想,当入市企业的实控人有机会通过二级市场圈钱、减持等捷径可以暴富时,还会花多少心思去经营好企业呢?

显然,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业计,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定海神针,其整体质量和行为决定证券市场的状态。上市公司的入市初衷、目标定位、行为规范、与投资人的关系,始终决定着证券市场的命运。其他市场主体都是依附者,随其起舞。为其服务,借其造势,依其图利。

据此,根治必须紧紧抓住上市公司这个牛鼻子。

抓住牛鼻子的关键,则在于让真正优质、有发展潜力、对投资人负责的企业上市,形成起借助资本市场功能培育优质企业群体的机制。

因此,实控人务必确立起如下理念:入市的唯一目的是借助平台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求得更好发展,创造更大利润。靠企业创利致富而不是借二级市场造富,是上市公司必须坚守的信条。

为此,必须阻断实控人通过二级市场造富的通道。其突破口应是对现行制度规范予以重大调整:取消现行实控人股份减持制度,锁住其减持套现环节,特殊情况下需要减持套现的须经报备、公告,并以入市前审计确认的股本值加历年应得分红额为基数,对对应的超额套现收入征收高额所得税(如可达60%-80%)。总的原则是,让其减持套现的收益与预期利润分配收益保持平衡,从而切断其借二级市场高额套现的动念。具体操作当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的规定。

四、堵住实控人借二级市场造富通道后会出现的机制变化

这一变化会是极其深层而广泛的。表现为:

(一)理念、行为更新。促使实控人建立起主体收益只能来自企业利润的财务规划,进而形成起与企业兴衰共命运的集体意志,专心致志于企业创新创利。

(四)净化证券市场生态。锁住实控人减持暴富等环节后,也就封住了内外串谋勾连、投机炒作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争抢资本盛宴的乱象也将随之消退。

(五)证券市场提升成为中国经济的利润创造中心和创新中心、科技攻关中心的战略使命有望实现。由于从制度上促使所有入市企业尽力排除投机圈钱、套利暴富的外在诱惑,从而形成起致力于创利的内动力,就必然在内功上下功夫,立足于创新和科技攻关,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营造开放、协同、攀登、赶超的市场氛围。华为这样的企业就有可能从中诞生。这会是有别于以往的另一番新景象。

(作者颜春友为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研究员,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特聘高级研究员,曾任浙江省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政府上市办副主任、中国体改研究会理事、浙商研究会创始副会长、浙江产权交易所创始董事长。)

THE END
1.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一、存在的问题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平衡国家预算,从1981年开始,国家财政部恢复发行国债——国库券,从而揭开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序幕。十一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的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迅猛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证券发行主体多元化、发行种类、方式和资金用途多样化、资金来源多渠道、具有一定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774ebe4ede4fe1a84f7dd0f.html?q=C/N
2.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论文.doc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20多年的沧桑巨变,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相当来之不易,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市场投资者队伍迅速壮大,中国的证券市场目前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证券市场资本股票 ?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426/5110112232011200.shtm
3.我国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篇(全文)在银行业,业务集中在信贷等传统的零售业务领域,即使在传统的零售业务中,也缺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系列产品,金融中介等批发业务严重不足;而国外银行业在企业的整个发展期、成熟期,甚至二次创业中都会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品种。在证券市场,中国股票市场相对于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同样存在法人股、国有股的流通问题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uifd3mx.html
4.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某种程度上说,体制方面的问题是造成我国资本市场缓慢发展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体制滞后,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竞争机制失效、约束机制弱化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1)竞争机制失效。在上市公司中,首先缺乏产权关系明确的市场主体,其次缺乏竞争机制形成的市场价格,导致资本市场不能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行政机制在一定程度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0314/22/83659_2810217.html
5.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法律问题研究(上)针对以上现实问题,本文将首先从理论上阐明并购与一系列相关概念的界限,其次,从公司法、证券法、反垄断法、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层面分析目前国企并购重组中存在的立法缺陷,借鉴国外在企业并购方面的立法及实践经验,如外资审批制度,资产评估制度等,结合我国具体的历史及现实情况,运用历史的、比较的、逻辑分析、阶级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6/02/id/195458.shtml
6.CAPM理论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分析由此,一方面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系统性风险偏大的问题,使得CAPM所强调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消除非系统性风险来降低风险,无法发挥明显的作用;另一方面,股票的定价与CAPM描述的机制有一定的偏离。我们只能说CAPM目前还不太适用于我国证券市场。 所有关于CAPM模型在我国股市的实证研究表明,CAPM还不适用于我国证券市场,β还不能https://www.chinaacc.com/new/287/293/341/2006/5/sh86911649331035600221160-0.htm
7.金融学论文范文利率市场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1.1 什么是利率市场化 1 1.2 为什么要推行利率市场化 1 1.2.1 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1 1.2.2 我国现行利率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2 1.3 我国推行利率市场化的意义与条件 3 2 利率市场化与证券市场联系 5 2.1 利率市场化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5 2.2 利率市场化将给证券市场带来什么 5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9638213
8.我国的证券法律制度一、我国证券市场的基本法律制度 证券法律制度是调整有价证券的发行、交易、清算以及国家在证券监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证券法律制度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既包括发行人、投资人以及证券中介服务机构相互之间所发生的民事关系,又包括国家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证券市场主体进行引导、组织、协调和监督过程中http://www.npc.gov.cn/zgrdw/npc/xinwen/2005-04/27/content_345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