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更多新农人玩转新农活

一批批掌握现代技术、拥有创新性思维的新农人在田间搭建起现代化牧场、现代化果园、现代化生态农场,用人工智能建立起区别于传统的“智慧农活”;有的架起直播间,开启“直播农活”,将大山里的新鲜特产通过互联网卖向全国;有的通过搭建数字化物流平台来疏通农业产业链中的堵点、卡点;有的利用“VR/AR+智慧旅游”让乡村旅游充满沉浸式体验;有的用AI设计打造各种农产品特色品牌……十八般新武艺,各显身手。

国以农为本。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进入新时代,国家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催生了各种科技范儿十足的新兴农业产业:在新疆阿图什市格达良乡的棉田里,装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播种机在作业,结合多种传感器,可实现精量化播种;甘肃张掖市山丹县十里堡村,技术人员将肥料、调节剂、除虫剂等充分混合,对农作物实施“一喷多促”,实现减灾增产;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内的无人化垂直农业生产系统(UPLIFT),通过自动化种植产线、数字生产系统和超高空间扩展,开启了智能垂直农场时代……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加速,农产品的软实力逐步提升,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破土而出。未来的新农活,可望与现代生物、信息通信、装备技术深度融合,农业同其他行业间的壁垒将逐步打破,农业+将刷新无限可能。

2023年9月18日,主管广州增城石乡农机专业合作社的90后沈燕芬、沈笑芬姐妹查看禾苗长势邓华/摄

当前,谙于新农活的新农人在整个农业生产队伍中占比仍较小、影响力引领力不足,难以化身支撑乡村全面振兴的“兴农人”。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这决定了新农人创业存在较高的风险,而当前面向新农人的优惠政策如保险政策补贴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新农人获取市场重要信息常常通过自媒体网络等渠道,缺少具备权威性的有效推手。

胜任新农活,需要加快壮大新农人。这需要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共同发力。

“有为政府”要做“减法”,“有效市场”要做“加法”。精准施策,多一些扶持,少一些枷锁,适当降低新农人创业准入门槛,解决其急难愁盼问题,帮到点子上。尤其要出台专项富农新政策,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升级农业产业融合新集群,通过“数智赋能”推动农业产业实现新突破。比如,在山东省临沂市出台《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之后,平邑县政府定期开展电商培训,投资物流基础设施,建成“数智”物流产业园,在物流园区的基础上又打响了“认养一头牛”“奇伟水果罐头”等特色农业品牌。

与此同时,“有机社会”要做好平衡。要创造新农人与老农人理念交流、互通技能的机会,通过“老帮新”“新带老”使新老农人互相取长补短。要向老农人宣传培训新农活,因势利导牵引传统农业生产者实现角色转变、认知转变、能力转变。此外,加强社会资金扶助,动员社会多方力量,合力拓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路。涉农高校要搭建“智库—人才—实践”平台,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校地对接、校企对接助力新农人练好内功,让科研新成果、农业新技术扎根大地,并在新农人的手中开花结果。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已经启程,建设农业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人才振兴是决定乡村振兴效率、质量、成色的关键因素。无论生于故土或是来自异乡,新农人们都情系农民,追梦田园,他们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最有潜力、最珍贵的资源。唯有让新农人的队伍又大又好、新农人的红利账本又多又厚,才能使这支大军真正变身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兴农人”。(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THE END
1.湖北秭归:丰收田野上有了“新农具”稻谷田地无人机操作手湖北近年来,该县成立了50多家农用无人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训了700多名操作手,购买无人机400多台(套),让无人机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农具”。 记者:潘志伟 饶饶 摄制:郑家裕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CA2SRM05346RC6.html
2.新华时评·春耕新变“新农人”要干好“兴农事”“90后”农机手、有博士学位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回乡创业的土特产销售主播……春耕时节,田间地头活跃着这样一批“新农人”。 新时代农业发展渴求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新农人”。科技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从新中国初期的“二牛抬杠”,到收割机大规模作业;从亩产几百斤的常规稻,到亩产超千斤的杂http://www.81.cn/pl_208541/16300293.html
3.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脱贫攻坚战打出“互联网+”模式生意越来越红火,赵映却坐不住了。今年5月,赵映与另3位村播成立了“西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在新挂牌的公司墙上赫然用红笔写下:“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新公司专门做直播、小视频电商运营以及相关培训。 就在一个星期前,赵映和几位合伙人自费买了手机和直播架,免费送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06011504044719.html
4.新农人新农活新农具,直播带货成新潮近期,直播带货快速发展,手机正成为农民手里的“新农具”。应对疫情催生出了不少新业态,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给不少下沉市场的商户找到销路,转危为机。目前,苏宁拼购也在大力推广“直播助农+电商带货”新模式。 28日的这场运用“新农具”的直播活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个小时内累计http://news.hnr.cn/xwhz/article/1/1335788156062142464
5.培育更多电商直播“新农人”调查研究科技论坛资讯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转型”成为网红主播,在直播平台展示农耕场景,推荐特色农产品。“新农人”把手机作为“新农具”、把直播变成“新农活”、把土地种上“云端”,让田间地头的农产品焕发全新的生命力,精彩“出圈”。电商“新农人”通过直播平台,可以直接与消费者进行http://www.agricoop.net/mobile/news/show.php?itemid=22674
6.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苹果园里的“新农人”。陇南市礼县曾是甘肃省深度贫困县,总人口54.2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8.41万人https://m.gmw.cn/2021-05/26/content_1302319864.htm
7.亩芒果产值达14亿元四川攀枝花仁和区芒果产业背后有“黑科技”田野里架起直播间,土特产变身“网红尖货”,通过数字化物流平台,仁和区培育“新农人”,解决农产品运输“堵点”“卡点”。 如今,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不仅为仁和区特色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发展空间,也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提供实际有效的探索路径,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 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from=web&eid=0bgelMFfKSeH90qSdq8Jkw==
8.乌鲁木齐晚报走进乡村看振兴丨耕耘在春天——走进田间看乌鲁木齐市乡村用好“新农具” 干好“新农活”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在新疆“淘宝村”米东区芦草沟乡人民庄子村,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电商直播基地正在进行建设收尾阶段,吸引了不少http://www.xaas.ac.cn/info/2065/93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