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耕耘“新农活”助力网信新农人活动收官场·胶州市专场成功举办界面新闻

4月11—12日,由青岛市委网信办特别策划的“乡村振兴·网信助农”助力网信新农人活动收官场·胶州市专场成功举办。

文|徐雅琳

当下,直播带货早已不是“王谢堂前燕”,它以疾风迅雷之势飞入了“寻常农人家”,让从前拿锄头侍弄庄稼的手拿起了手机这个“新农具”,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开始从事直播销售这个“新农活”,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销售模式的加速度。

让“新农人”成为胶州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通过网络平台进一步将胶州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全国,从而为胶州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月11日,胶州专场正式开班。针对胶州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本次邀请的授课导师们更是有备而来。

平度市专场导师、青岛星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召先以其深厚的抖音平台实操经验,为学员们深入剖析了抖音短视频创作的误区,并详细讲解了如何精准地进行主页装修和定位。他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演示,使学员们对抖音平台的运营有了更为清晰地认识,也为大家在抖音平台上展示农产品、吸引消费者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此外,凤凰网青岛频道高级总监张欣欣也再次发挥了她媒体人和直播导师的双重优势,为学员们带来了《2024如何从头做直播?》的实操课程。她从零开始,手把手地教授学员们如何进行直播前的准备、如何吸引观众、如何进行有效的产品介绍等关键技巧。

导师们的课程实用性强,操作性强,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与其他专场不同的是,在授课结束后,一场精彩的圆桌论坛随即展开。

此次论坛汇集了多位往期明星导师与优秀学员,包括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峰山西村电商首席CEO、仁洲集团电商CEO王雪毅,大花朵朵文化传媒创始人大花,鲁城渔红岛海鲜店副总宁晓凤,以及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新联会副会长张茂华。他们围绕《“新农人”如何托起乡村振兴“智”富梦》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对话。

在地域特产的营销方面,王雪毅与大花均强调了以村、镇为单位进行行业先富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有确保产能的稳定与提升,地域特产才能拥有持续的生命力,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大花进一步指出,公域流量虽然庞大,但并不属于个人。相比之下,私域流量的运营更为关键。她建议农民们应做真实的自己,展现自己的特色与优势,而不是盲目追求表面的演绎效果。做好擅长的事情,往往比刻意模仿更具吸引力。

宁晓凤作为当地知名的“三农”短视频作者,虽然已有四年的直播经验,但她依然积极参加电商直播学习。她表示,“乡村振兴·网信助农”助力网信新农人活动的每一位导师都是业内的佼佼者,跟着他们学习能够少走弯路。她坦言,做一件事情不能盲目跟风,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有所体会。

圆桌论坛不仅为导师和学员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为乡村振兴与电商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胶州专场吸引了来自青岛各地的60余位学员热情参与,同时线上直播平台也聚集了近200万人次观看,共同见证了这场知识的盛宴。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胶州“新农人”将凭借他们的智慧和努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为乡村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托起乡村振兴的“智”富梦。

4月12日,学员们还前往了桃李春风田园综合体、青岛福昌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春诺润丰庄园、九龙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清水湾数字农业示范园进行实地调研,不仅增长了见识,也拓宽了视野,为自己的“新农人”之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青岛福昌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学员们对农产品深加工领域有了更深入地了解。无论是豆制品加工、豆芽生产,还是中央厨房加工,都采用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确保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每一个环节都达到最高品质标准。

除了生产环境,公司的研发实力也让“新农人”赞叹不已。福昌食品不断推陈出新,研发出各种新颖、美味的食品,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这种创新精神让新农人们看到了农产品深加工不仅需要丰富产品种类,更需要不断追求产品品质。

春诺润丰庄园的热带风情和现代化恒温大棚则给学员们带来了另一番惊喜,学员们瞬间被基地内丰富的热带水果和特色蔬菜所吸引。

庄园通过建设现代化农业大棚,引入先进种植技术,实现了“南果北种”。其中,山竹、释迦、芒果、莲雾等一百多种南方果木硕果累累,长势喜人,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热带风情画卷。

作为胶州本地经营实力最强的农业合作社之一,九龙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不仅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现代化的农业设施,还在农产品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清水湾数字农业示范园是本次调研行的最后一站,这里是科技与农业交融的前沿阵地,也是胶东数字农业诞生的热土。学员们可以看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智能温室,这些温室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大棚,它们装备了先进的物联网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控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为作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

“我们村的白菜品质非常好,但除了极少数能够卖出高价,大部分白菜也只能随行就市,遇到不好的年景,白菜价格抵不过人工费,就只能不收,这些年经历了好多次了。”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十五里夼村村支部书记刘邦清介绍说。

“我看到青岛市其他区市有许多村书记已经开始参与到电商直播,我也想为村民致富寻找突破点。”听说胶州要举办“乡村振兴·网信助农”助力网信新农人活动,刘邦清特意带着村民特意赶来学习,争当一个“新农人”。

其实,在胶州像十五里夼村一样拥有高质量农产品的村子并不少,这些农产品都急需一个打开销路的方式和方法。“酒香也怕巷子深”,只要销路打开,那么农产品就再也不会出现“烂地里”的窘境。

“乡村振兴·网信助农”助力网信新农人活动成功举办七期,在胶州市圆满收官。以“增才干、提技能、促增收、见成效”为突破口,深入聚焦乡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一系列的授课、指导和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了新农人的数字化素养和专业技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活动还紧密结合个人致富与乡村振兴的目标,实现了两者的同频共振,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THE END
1.湖北秭归:丰收田野上有了“新农具”稻谷田地无人机操作手湖北近年来,该县成立了50多家农用无人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训了700多名操作手,购买无人机400多台(套),让无人机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农具”。 记者:潘志伟 饶饶 摄制:郑家裕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CA2SRM05346RC6.html
2.新华时评·春耕新变“新农人”要干好“兴农事”“90后”农机手、有博士学位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回乡创业的土特产销售主播……春耕时节,田间地头活跃着这样一批“新农人”。 新时代农业发展渴求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新农人”。科技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从新中国初期的“二牛抬杠”,到收割机大规模作业;从亩产几百斤的常规稻,到亩产超千斤的杂http://www.81.cn/pl_208541/16300293.html
3.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脱贫攻坚战打出“互联网+”模式生意越来越红火,赵映却坐不住了。今年5月,赵映与另3位村播成立了“西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在新挂牌的公司墙上赫然用红笔写下:“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新公司专门做直播、小视频电商运营以及相关培训。 就在一个星期前,赵映和几位合伙人自费买了手机和直播架,免费送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06011504044719.html
4.新农人新农活新农具,直播带货成新潮近期,直播带货快速发展,手机正成为农民手里的“新农具”。应对疫情催生出了不少新业态,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给不少下沉市场的商户找到销路,转危为机。目前,苏宁拼购也在大力推广“直播助农+电商带货”新模式。 28日的这场运用“新农具”的直播活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个小时内累计http://news.hnr.cn/xwhz/article/1/1335788156062142464
5.培育更多电商直播“新农人”调查研究科技论坛资讯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转型”成为网红主播,在直播平台展示农耕场景,推荐特色农产品。“新农人”把手机作为“新农具”、把直播变成“新农活”、把土地种上“云端”,让田间地头的农产品焕发全新的生命力,精彩“出圈”。电商“新农人”通过直播平台,可以直接与消费者进行http://www.agricoop.net/mobile/news/show.php?itemid=22674
6.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苹果园里的“新农人”。陇南市礼县曾是甘肃省深度贫困县,总人口54.2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8.41万人https://m.gmw.cn/2021-05/26/content_1302319864.htm
7.亩芒果产值达14亿元四川攀枝花仁和区芒果产业背后有“黑科技”田野里架起直播间,土特产变身“网红尖货”,通过数字化物流平台,仁和区培育“新农人”,解决农产品运输“堵点”“卡点”。 如今,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不仅为仁和区特色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发展空间,也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提供实际有效的探索路径,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 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from=web&eid=0bgelMFfKSeH90qSdq8Jkw==
8.乌鲁木齐晚报走进乡村看振兴丨耕耘在春天——走进田间看乌鲁木齐市乡村用好“新农具” 干好“新农活”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在新疆“淘宝村”米东区芦草沟乡人民庄子村,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电商直播基地正在进行建设收尾阶段,吸引了不少http://www.xaas.ac.cn/info/2065/93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