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新面貌,AI成“新农具”数字人带货变“新农活”

近年来,在城市建筑改造浪潮下,菜市场愈发年轻化、精致化,也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热衷的CityWalk打卡地。充满烟火气的治愈感、科技感满满的新潮营销手段……烟火气与科技感在菜场完美融合。

相较之下,在乡镇的巷陌间,菜市场的样子仿佛几十年都没有什么改变。当AI成为“新农具”,数字人带货成为“新农活”,新农人和商贩们也在借助科技的力量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了新活力。

新农人的互联网生活方式

生成式AI助“数字移民”融入网络生活

“数字移民”,指因为出生较早,在面对数字科技、数字文化时,必须经历并不顺畅且较为艰难的学习过程者。刘大姐就是这样一位来自农村的“数字移民”。他们有触网需求,但也存在触网困境。他们亟需跨越数字鸿沟,在网络时代中更好地推销商品,拓宽销路,获取收益。

科技助农焕发生机

2023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40-59岁网民群体占比由2022年12月的33.2%提升至34.5%,互联网进一步向中年群体渗透。农村网民规模达3.01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7.9%。由此可见,农村“数字移民”群体愈发庞大。其中,大部分像刘大姐一样的农人,试图通过互联网卖货促销,但由于对互联网接触不深,宣传方式难以吸引新一代消费者,农产品的销售通道依然受限。

在这一背景下,数字技术的应用,对于提升农产品知名度、优化农产品品牌形象至关重要。当前,科技助农已经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发展方向,以京东云为代表的技术企业,通过不断对“成本、效率、体验”的打磨,降低技术使用门槛,让AI成为了数智乡村的“新农具”。

今年618期间,京东云言犀数字人主播“桃子”就展开了一场特别的助农直播。从平遥牛肉、阳山水蜜桃、东莞荔枝到盐边羊肉米线预制菜,不仅是全国20+个省市,70多个产业带的特色好物汇集,主播桃子更是用起了方言带货,“和店里面一样正宗的盐边羊肉米线,你啷个忍得住!”。

“酒香困深巷”是当下优质农产品普遍面临的困境。纵使近年来不乏平台的集采集销,但产业链“两头叫,中间笑”的并没有得到实质改变。“下乡易、助农难,有生意、无生态”,乡村被压缩在产业链最上游、利润最薄弱的生产环节,向流通和加工环节难以突破,最终留在乡村的收益十分有限。

2020年,京东启动乡村振兴“奔富计划”,计划用三年带动农村超过一万亿元产值。目前,已与全国超过2000个产业带达成深度合作,打造了大批高质量农产品。今年6月提前完成三年带动农村超过一万亿产值的目标。

2022年3月,京东云(盐边)乡村振兴示范园落地。京东云以数智供应链为基础的全生态能力,将京东在电子商务领域、产业运营经验、资源优势等聚合起来,服务盐边搭建芒果B2P平台、开发羊肉米线预制菜,为地方打造可持续的产业生态。截至9月,攀枝花B2P产业供销服务平台实现芒果销售2万吨,羊肉米线销售30万件。从四川盐边,到湖北枣阳、新疆精河、云南罗平、安徽郎溪……京东云奔赴乡村一线,在当地政府引领下,以三产聚二产促一产,奏响了产品“走出去”,产业“强起来”,发展“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三部曲。

产业协同平台、生物资产数字化平台、智慧农场,京东云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产品走进农田、走入产业链。传统农业的“体力活”成为“技术活”、从“人拉肩扛”到全程机械化,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数智技术在整个农业生产链条中的应用令人惊叹。

刘大姐说,京东云在县里的产业园如同家门口的“万事屋”。通过京东云产业协同平台的数据能力,农产品找到了产品化、品牌化的“指南书”;电商运营、直播带货、智慧种植,新农人也可以在这儿学习到最新的技术。

把前沿科技应用到田间地头,为农业增添“智慧感”,注入“科技范儿”。未来,京东云将继续用科技赋能农业,让智慧农业与未来社会相融相生,撑起农民丰收的“智”富梦,铺就他们的奔富路。

当AI成为“新农具”,数字人带货成为“新农活”,新农人和商贩们也在借助科技的力量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了新活力。

THE END
1.作物种植的变革之路:从传统农耕到科技兴农时政要闻在广袤的田野上,一片片金黄的麦浪、翠绿的稻田,见证着我国农业的沧桑巨变。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化种植,作物种植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人类与自然抗争、和谐共生的史诗。今天,让我们共同探讨作物种植的变革之路,感受农业科技的力量。http://lxntjt.com/col_guidec4/202408/FF47CCFFA24CC428BE129E04D9B2EDF7.htm
2.用好新农具干好新农活(微经济)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进直播间,直播成了新农活,手机也成了新农具。期待有更多农民自信地走进直播间,向更多人讲出家乡的好 眼下,田间地头正是一片忙碌。在繁忙的生产场景中,也有人拿着手机,向屏幕另一端的人热情地介绍着什么。这些质朴的老乡们说着不标准的普通话,让带着泥土气息的农产品成了消费者的心头好http://m.northnews.cn/news/8706/0429/1990462.html
3.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新农村网手机成了新农具 直播变成新农活 “家人们,你们看我手里这袋小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熬出的粥香气浓郁,好吃又有营养……”11月26日上午,家住张家口市宣化区深井镇样田庄村的“00后”大学生夫妻张九乐和郑艳天,又在直播间推介起了村里的农产品。 “小米有礼品装不?你们还卖啥?”有网友问。http://xncapp.cn/article/jujiaosannong/xinxilianbo/2024/1129/130021.html
4.他们拿起手机“新农具”学习直播“新农活”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石卿)近日,一场如火如荼的电商直播培训活动在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乡永新村举办,吸引了不少村民报名参加。大家放下了锄头、铁锹,纷纷拿起手机“新农具”,开始学起了直播“新农活”。 培训课上人头攒动,前来参训的以年轻人居多。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直播带货等新式营销手段对于他们而言是急需扩充https://www.nxnews.net/yc/ztyx/202305/t20230519_8017967.html
5.新化县:将手机变成新农具把直播变成新农活新闻新闻 经视播报 2024 00:00/00:00 自动 倍速 新化县:将手机变成新农具 把直播变成新农活 节目简介https://www.mgtv.com/b/607800/20489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