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市经济运行分析:郑州篇

郑州是国家中心城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郑州为中心,引领中原城市群发展。郑州是全省当之无愧的“火车头”。

一、概述

郑州市下辖6区5市1县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总面积7567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末,常住人口约1274.2万,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744.15平方公里,市域城市建成区面积1342.1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79.1%。

从GDP总量来看,特别是2008-2018年间快速增长,2018年进入万亿城市“俱乐部”,2021年达到12691亿元,是2008年的4.2倍。经济总量居北方第4位,低于北京、天津和青岛。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位于第3位,低于武汉市和长沙市。

从占比看,郑州GDP占全省GDP比重不断提高,从2008年的16.7%提升到2021年的21.6%,增强了郑州在全省的地位(表1)。

从增速看,总体是趋于下滑,2016年破10,落到8.5%,2018年还保持在8%以上,高于河南省增速,但在2019年增速继续下落到6.5%,2021年为4.7%,低于河南省增速(图1),在全省排名第17位,仅高于焦作市。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增速第6。

表1郑州市历年GDP及增速情况

图1郑州市2008-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省市对比

从人均GDP看,2021年突破10万元,达到100092元,是2008年的2.5倍,位于全省第2位,低于济源。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2018年被合肥超过,2021年被南昌超过,2021年郑州排名回落到第5位,仅高于太原市。

从占比看,郑州人均GDP远高于全省水平,不过2008-2021年间占全省人均GDP比重呈下降态势,从2008年的215.8%下降到2021年的168.5%。

从人均GDP增速看,低于同期GDP增速,2008-2021年间多数年份低于河南省人均GDP增速,特别是2016年以来各年份均明显低于河南省人均GDP增速(表2)。

表2郑州市2008-202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三、财政收入增速持续下滑,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从财政收支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总量持续增加,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超千亿元(1011.2亿元),支出则在2015年超千亿元(1106亿元),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达到1223.6亿元和1624.4亿元,在全省位居第1,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均位居第2,低于武汉(表3)。

从增速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1年以来整体趋于下滑状态,2010-2016年间高于河南省预算收入增速,2017年以后基本低于河南省预算收入增速。支出增速在2015-2018年间远高于收入增速,2019年以来,支出增速低于收入增速(图2)。

郑州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呈平稳下降态势,但高于河南省税收占比水平(图3)。郑州财政自给率始终小于1,2021年为75.3%,位居全省第1,中部六省会城市第2,低于长沙市(图4)。

表3郑州市2018-2021年财政收支情况

图2郑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图4郑州市、河南省、武汉市和长沙市财政自给率

从金融业来看,郑州市金融机构存款及贷款年末余额逐年增加,2021年分别达到26281.5亿元和31366.5亿元,占河南省比重分别为31.9%、45.2%。特别是2019年开始,贷款余额超过存款余额,并且存贷比持续上升,2021年存贷比为119.3%,在中部六省会城市排名中由第5上升到第3,低于武汉和南昌(表4)。

表4郑州市金融业发展情况

从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看,2021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11元,高于河南省居民可支配收入,但占比不断下降(表5),增速低于河南省水平(图5)。

具体从城乡收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21年达到45246元,是2008年的2.9倍,远高于河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且高出差额不断拉大。不过,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下降到第5位,高于太原市,并且还与武汉的差距在拉大(图6)。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样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从2008年的7548元提高到2021年的26790元,增长了3.5倍,增速高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同样远高于河南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但占比在下降。2021年被武汉和合肥超过(图7),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排第4位,高于南昌和太原。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2008年的48.0%提高到2021年的59.2%,上升11.2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排名第2位,低于长沙市(表6)。

就财政收入增速、GDP增速和城乡收入增速来看,财政收入增速持续下滑,GDP增速波动下滑,城乡收入增速基本平稳。2016年以前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和城乡收入增速,到2021年,城乡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又都高于财政收入增速(图8)。

表5郑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图8郑州市公共预算收入、GDP与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四、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但增速下滑,尤以工业投资占比下降

郑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占河南省比重呈现波动上升状态,从2008年的15.5%到2021年的19.5%,增长4个百分点(表7)。就增速而言,可谓一路下滑,2021年落到-6.2%,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处于末位,2016年以来,除2018年外,均低于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图9)。

从不同类型投资情况看,2021年工业投资为1822.6亿元,是2008年的2.7倍,而房地产投资2021年的3182.1亿元,则是2008年的7.4倍。房地产投资自2013年开始超过工业投资,且逐渐拉大。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先升后降,2017年达到最大值44.4%,2021年仍为37.1%,占GDP比重为25.1%,比2008年高出10.8个百分点。而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达到67.5%,所以,房地产投资增速在2018年断崖到-3%,2019-2020年虽回升到2%以上,2021年又下沉到-10%,对GDP的冲击影响非常大。

再看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一路下滑,2021年为21.3%,占GDP比重仅为14.4%,其增速在2017年直接落到了-8.9%,随后回升,2020年达到20.9%,2021年又落到-3.5%,说明郑州的工业驱动动能明显不足(表8)。

民间投资不断增加,2020年达到5522.6亿元,是2008年的4.9倍,不过增速一路下滑,2020年为5.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1.7%,占GDP比重为46%(图10)。

表7郑州市2008-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图10郑州市各项投资占GDP比重

再看消费情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出现下降,2021年反弹至5389.1亿元,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排名第2位,低于武汉市。2021年占GDP比重为42.5%,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位于第3,低于合肥和南昌。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占社消零的比重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21年占比为82.6%,住宿和餐饮业占社消零的比重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021年占比为17.4%(表9)。

表9郑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

五、需加大力度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信息产业发展势头较好

第一产业比重占比较低且保持下降趋势,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4:39.7:58.9(图11)。

图11郑州市2018-2021年三产结构

从规上工业增加值来看,从2008年的1459.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472.9亿元,增长了大约2.4倍,但是占河南省比重从2008年的20.0%降到2021年的14.3%,下降了5.7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从2008年的第1位下降到2021年的第4位,2017年之前与长沙的规上工业增加值不相上下,2018年被合肥超过,2021年落后于武汉、长沙和合肥;其增速在2011、2012、2015、2020和2021年高于河南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其余年份低于河南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增速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2021年落到第5位,高于长沙市(表10)。

表10郑州市、武汉市和河南省规上工业增加值

从主要工业门类看,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39.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07.1亿元,增长大约1.5倍,2020年出现大幅下降,增速为-13.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业增加值总体上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从2012年的192.9亿元到2020年的456.8亿元,增长大约2.4倍,增速为13.2%;现代食品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56.7亿元,到2020年的79.4亿元,增长大约1.4倍,增速为6.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在2017-2018年出现下降,其余年份增长迅速,从2012年到2020年增长大约1.3倍,增速为12.7%;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在2012和2013年出现下降,其余年份保持快速上升,从2012年的25.0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52.4亿元,增长了近2.1倍,增速为7.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呈快速上升趋势,从20122年的111.5亿元到2020年的226.5亿元,增长大约2.0倍,增速为11.1%;纺织业增加值2013-2018年间大幅下降,增速连续为负值,2019和2020年又出现大幅反弹,2020年增速为13.2%(图12)。

从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业增加值占比最高,处于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占比达到14.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比重呈现快速上涨趋势,2020年占比超过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7.2%;汽车制造业增加值比重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18年达到最大值8.1%,随后下降,2020年占比为6.6%;现代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重呈现小幅上涨趋势,2020年占比达到2.5%;医药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占比达到1.7%;纺织业增加值比重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占比较低,2020占比达到0.3%。

总之,无论是总量还是占比,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业独占鳌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总量和占比方面均超过汽车制造业;现代食品制造业发展平稳,医药制造业目前虽占比较低,但增长迅速;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纺织业受周期价格影响,波动较大(图13)。

郑州市服务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增加,2016年占比超过50%,2021年达到58.9%;占河南省比重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1年占比达到25.8%,高于同期GDP占河南省比重;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在中部六省会排名第3位,低于武汉市和长沙市。

从增速看,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保持较快增长,但在2019年之后,增速有所回落,2020年增速在全省排名第12位,2021年增速在中部六省会城市排名第6位;在2014年之前,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同期GDP增速,2015年之后,除了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表11)。

表11郑州市2018-2021年第三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从分不同类型服务业增加值来看,2008年排在前三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与金融业,到2020年位于前三的是金融业、房地产业与批发和零售业。其中,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平均增速最快,房地产业从2008年的104.8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045.5亿元,增长了近10倍;金融业从2008年的167.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302.8亿元,增长了7.8倍。住宿和餐饮业平均增长速度最低(图14)。

从分行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总额比重看,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占比总体上升,其他行业均为下降。2020年金融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18.4%,房地产业占比达到14.8%。批发和零售业占比达到14.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达到9.7%,住宿餐饮业占比2.9%(图15)。

图14郑州市服务业分行业增加值与增速

六,转型关键在于创新能力

郑州市R&D经费内部支出不断增加,从2010年的54.0亿元到2020年的276.7亿元,2019年增速达到27.8%,2020年为16.9%(图16),占全省比重为30.7%,占GDP比重达到2.3%,高于河南省水平,但低于全国水平(图17)。

放在中部六省来看,郑州市R&D经费内部支出处于第4位,在武汉、长沙和合肥之后,高于南昌和太原(表12);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研发强度),郑州由末位提升到第4位,低于合肥、武汉和长沙,高于太原和南昌(图18)。

表12中部六省会城市经费内部支出情况

再看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2020年郑州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R&D经费内部支出)为157.05亿元,与合肥、武汉、长沙、杭州等市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强度为1.31%,仅高于武汉0.04个百分点,与投入强度较高的合肥、杭州相差0.6个百分点(表13)。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看,尽管郑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期间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郑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8.8%,初步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为先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然而,与西安、合肥和杭州相比,郑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仍有差距。2021年,郑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1817.67亿元,同比增长22.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2.9%,在杭州、西安、合肥四个城市中占比最低,2021年,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两千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达到52.02%,同比增长28.3%(表14)。

表13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R&D经费)投入对比

表14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及占比比较

七、城镇化稳步推进,城乡发展协调性增强

2008年以来,郑州市户籍和常住人口都在不断增加,2021年常住人口达到1274.2万人,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排名第2位,低于武汉市。属于人口不断流入城市,2020年人口流入率达到40.3%,城镇化率不断提升,2021年城镇化率达到79.1%,高于河南省,但低于武汉市(84.56%)(表15)。

表15郑州市人口情况

综上所述,郑州无论是在总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快速提升,但近几年经济增速下滑明显,一方面说明宏观经济阶段转型,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应对阶段转型。显然,是否能跟上发展阶段转换步伐,是否能够适应新阶段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是跨过结构“阵痛”的关键所在。大规模的造城阶段已过去,城市的最优空间规模需要经济密度(质量)支撑,这一轮中心城市的竞争在于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升级。所以,郑州突破困局必须紧紧抓住创新能力提升和制造业升级两大关键环节。

可以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培育未来经济新增长点和新动力的有效举措。

河南省地市经济运行分析系列报告为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原创

THE END
1.荆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21年3月第1号(总127号)(一)医疗支出持续走高,基金运行压力加大的问题。一方面开展医疗服务行为专项治理,落实分级诊疗病种目录制度,大力整治定点医疗机构不合理收费、违规转诊、费用异常等问题。另一方面,加大医保基金征收力度,严格按照规定核定单位缴费基数,加强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城乡居民及时主动缴费。 http://www.jmrd.gov.cn/rdgb/cwhgb/2021-06-11/3856.html
2.海南平均工资2021最新公布海南省2021年平均工资2021年海南省增速最低的两个行业依次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下降17.1%和1.9%。全部十八个行业门类中,有五个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2021年海南省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0596元,比2020年增长31.9%。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763https://m.maigoo.com/news/636073.html
3.“春风送温暖就业送真情”2022年春风行动招聘会2022年2月7日一、河南旭华工业装备有限公司招聘 1、机械设计工程师1名,专科以上学历,要求机械专业毕业,具有从事液压支架相关工作经验,月工资5000-8000元。 2、质检工程师1-2名,要求具有液压支架相关工作经验,月工资4000-6000元。 3、生产主管1-2名,要求具有液压支架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善于生产管理,具体薪资面议。 https://wzjob.jzggjy.com/news/detail/301772.html
4.2021年平均工资数据出炉!这个行业最高,超20万元→王萍萍表示,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平均工资水平较低,与其他行业相比,增速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接触性服务业成为受冲击最大的行业,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出现负增长。随着疫情得到有效防控,2021年,住宿和餐饮业等接触性服务业持续恢复。 https://m.gmw.cn/2022-05/21/content_1302957346.htm
5.河南统计年鉴2022行业增加值(2021年),各市分行业增加值指数(2020年),各市分行业增加值指数(2021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020年),各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020年),生产总值构成项目,总人口(年底数),人口自然变动情况,各市常住人口数,各市城镇常住人口数,各市户数、人口数(2021年底),河南省人口预期寿命,各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2021年底https://www.shujuku.org/henan-statistical-yearbook-2022.html
6.天津市2021年平均工资数据出炉天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领跑(主题) 今晚报讯(记者雷风雨)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市统计局近日发布2021年天津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天津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数据,分别为123528元和65272元。 2021年天津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3528元,比上年增加8846元,名义增长7.7%,增速比20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https://www.workercn.cn/c/2022-07-06/70031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