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4小时开年第一枪,这座特大城市“放大招”每日经济新闻

此次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了郑州市中心城区落户条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提高户籍登记、迁移便利度,畅通社会性流动渠道,不断优化人口分布。

每经记者杨欢每经编辑刘艳美

此次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了郑州市中心城区落户条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提高户籍登记、迁移便利度,畅通社会性流动渠道,不断优化人口分布。凡在郑州市中心城区具有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不受社保缴费年限和居住年限的限制,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可以在郑州市申请登记城镇居民户口。

解读:在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中,郑州曾以27万的领先优势,首次赶超武汉,成为“中部人口第一城”。到去年6月,郑州市统计局发布2021年郑州市人口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末常住人口1274.20万人,比2020年末增加12.50万人。同期,武汉市常住人口达1364.89万,比2020年增加120.12万,“中部人口第一城”再次易主。

郑州不是没有“野心”,根据《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到2035年郑州人口将会达到1800万,同期武汉规划可容纳常住人口1660万人,按照2000万人的服务人口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郑州的目标计算,未来还有500多万人的增长空间,也就是说,接下来十三四年,郑州每年要新增常住人口40万人左右。因此,郑州需要加大抢人力度,进一步夯实人口基数。

事实上,早在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要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不少城市随即宣布进一步放开放宽户籍政策,郑州也是在那之后对《郑州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郑州当地媒体梳理,目前郑州的落户门槛仅高于南昌,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处于第二低的水平。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近几年城市间持续不断的“抢人大战”,以及各地方政府对于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进一步认识,目前中西部很多大城市的落户门槛都已经很低了,仅仅通过降低门槛引人留人远远不够,人口的持续增长对城市功能品质的要求不断加大,人才激励、生育配套等政策措施也应当落实完善,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支撑。

苏州发力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

1月2日,苏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推进大会暨项目集中开工签约仪式在太仓举行。推进会上,苏州提出将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142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签约和投产投用、总投资916亿元,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汽车电子及零部件、智能网联汽车等细分领域,其中总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3个,30亿元以上项目6个,10亿元以上项目33个。

北京12条规划线路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近日,北京市政府联合国铁集团正式批复《北京市域(郊)铁路功能布局规划(2020年-2035年)》,这是国内首个路市共同组织、共同编制、共同批复的超大城市市域层面网络规划。此次批复的《布局规划》进一步聚焦城市高质量、多维度的交通服务,一方面盘活既有铁路资源,另一方面提升长距离出行效率,带动沿线发展,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规划线路共12条,分为14个项目,总计约874公里。

今年,河南全面实施“交房即交证”

雄安首次以市场化方式引40余家企业集中入驻

1月1日,雄安新区首批市场化项目——雄安·电建智汇城迎来首期开园运营,该项目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智慧制造、创新孵化”等产业为方向,此次集中引进的40余家企业包含国际公司、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以及中国电建上下游企业。据悉,这是雄安新区首次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大规模集中式的企业入驻,也是落实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又一新进展。

2021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度排行榜发布广东位居第一

交通运输部:要着力扩大铁路有效投资,优化铁路基础设施布局

1月3日,2023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出席会议要求,要着力守好铁路安全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提升铁路本质安全水平。

要着力做好物流保通保畅,加强重点物资运输保障,提高重要节日、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的铁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要着力扩大铁路有效投资,优化铁路基础设施布局,抓紧推进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点项目,创新投融资机制,充分用好助企纾困政策。

要着力深化国铁企业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国铁集团现代企业制度。要着力推动铁路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和运输组织模式创新,大力提升出行服务品质,持续深化铁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春运“大考”即将开始,要认真做实做细春运各项工作,共同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平安、健康、便捷、舒畅的春运。

元旦假期国内出游5271万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4%

1月2日,据文旅之声消息,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全国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都市休闲、周边游仍占主流,中远程旅游稳步复苏。长三角、珠三角成为西南、西北、中部地区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客源地,三亚、西双版纳、昆明、厦门等地成为北京和东北三省游客“避寒跨年”主要旅游目的地。

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出炉14个地区≥2000元

1月2日,人社部官网发布了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3年1月1日),14个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000元及以上。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从月最低工资标准来看,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590元,全国居首。其次是深圳,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360元,第三名是北京,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320元。

从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来看,北京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5.3元,为全国最高。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北京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含金量”更高,因为这两个地区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不含劳动者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由用人单位另行缴纳。

2022全国电影票房超300亿上海、北京、广州票房居全国前三

国家电影局1月1日发布数据,2022年度全国电影总票房为300.67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255.11亿元,在总票房中占比为84.85%;全年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7.12亿。根据灯塔研究院当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盘点报告》,广东、江苏、浙江分列2022年度省份票房榜前三,湖北省以13.51亿票房成绩名列第7;上海、北京、广州分列2022年度城市票房榜前三。

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女性购票占比达56%,较去年提升3%,已是连续两年提升,24岁以下男性用户占比降低4%,一线城市票房占比较去年降低2%,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首次超过40%。报告称,2022年,人均观影频次为2.0次,四成观众观影不止1次,表现与2020年接近,报告认为,此间观众活跃程度还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上一篇

今年元旦旅游业全面复苏?

下一篇

俄称摧毁乌超800枚火箭弹,打死200余人!普京:阵亡俄军家庭获500万卢布抚恤金;泽连斯基与两国首相通话

THE END
1.荆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21年3月第1号(总127号)(一)医疗支出持续走高,基金运行压力加大的问题。一方面开展医疗服务行为专项治理,落实分级诊疗病种目录制度,大力整治定点医疗机构不合理收费、违规转诊、费用异常等问题。另一方面,加大医保基金征收力度,严格按照规定核定单位缴费基数,加强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城乡居民及时主动缴费。 http://www.jmrd.gov.cn/rdgb/cwhgb/2021-06-11/3856.html
2.海南平均工资2021最新公布海南省2021年平均工资2021年海南省增速最低的两个行业依次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下降17.1%和1.9%。全部十八个行业门类中,有五个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2021年海南省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0596元,比2020年增长31.9%。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763https://m.maigoo.com/news/636073.html
3.“春风送温暖就业送真情”2022年春风行动招聘会2022年2月7日一、河南旭华工业装备有限公司招聘 1、机械设计工程师1名,专科以上学历,要求机械专业毕业,具有从事液压支架相关工作经验,月工资5000-8000元。 2、质检工程师1-2名,要求具有液压支架相关工作经验,月工资4000-6000元。 3、生产主管1-2名,要求具有液压支架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善于生产管理,具体薪资面议。 https://wzjob.jzggjy.com/news/detail/301772.html
4.2021年平均工资数据出炉!这个行业最高,超20万元→王萍萍表示,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平均工资水平较低,与其他行业相比,增速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接触性服务业成为受冲击最大的行业,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出现负增长。随着疫情得到有效防控,2021年,住宿和餐饮业等接触性服务业持续恢复。 https://m.gmw.cn/2022-05/21/content_1302957346.htm
5.河南统计年鉴2022行业增加值(2021年),各市分行业增加值指数(2020年),各市分行业增加值指数(2021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020年),各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020年),生产总值构成项目,总人口(年底数),人口自然变动情况,各市常住人口数,各市城镇常住人口数,各市户数、人口数(2021年底),河南省人口预期寿命,各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2021年底https://www.shujuku.org/henan-statistical-yearbook-2022.html
6.天津市2021年平均工资数据出炉天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领跑(主题) 今晚报讯(记者雷风雨)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市统计局近日发布2021年天津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天津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数据,分别为123528元和65272元。 2021年天津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3528元,比上年增加8846元,名义增长7.7%,增速比20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https://www.workercn.cn/c/2022-07-06/70031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