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房屋买卖骗取银行贷款,被判买卖合同无效张清涛律师律师文集

为了个人不同的目的,共同策划房屋买卖以套取银行房贷,在还贷上出问题后,买房人以已取得产证要求出售人搬出,出售人以房屋买卖是假买卖而拒搬,为此双方对簿公堂。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定,双方签订的买卖合同无效,故一审判决驳回顾某要求林某搬出系争房屋及赔偿损失12万元的诉讼请求。

2004年8月,顾某与林某签订《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一份,约定由顾某以30.5万元价格买受林某的房屋。不久,顾某与林某儿子小林又签订《协议证明》一份,内容为,兹有房主林某的儿子小林,因需人民币,经商,特将某房屋一套变相卖给好友顾某,以此向银行抵押贷款贰拾万元整,本房产实际所有权为林某,贷款由林负责归还,在还贷后仍转卖于林某名下……。顾某作为“证明人”签名盖章署期。之后,该房屋经核准登记于顾某名下,顾某也从银行取得个人住房抵押借款20万元。因自2005年9月起顾某未按约还贷,被银行起诉,经法院判决后执行了顾某的财产。现顾某为系争房屋诉至法院。

顾某诉称,本人购买了林某所有的一套房屋,取得房产证后,多次要求林某搬出均无果。由于本人购买该房屋向银行申请了抵押贷款,原本想将该房出租后归还银行贷款,因林某不交房,造成本人无力偿还贷款,被银行起诉后法院执行了自己财产,故诉至法院要求林某搬出,并赔偿经济损失共计12万元。

林某辩称,2004年,儿子小林因需要用钱,我就同顾某商量后把该房屋名义上卖给他,由他出面向银行贷款20万元,小林拿了15万元,5万元给顾某作为好处费。当时说好贷款还掉后再把房屋转回,故买卖发票、贷款材料等都在本人处。顾某实际上未付过钱,这说明该房屋买卖合同是虚假的,贷款下来后我们没有能力按时还贷,故银行起诉了顾某,现不同意顾某的诉请。

THE END
1.被指用虚假合同,伙同他人骗取银行贷款6300万元四川凉山一男子被经会理县人民法院审理认定,被告人舒明祥在罗某1等人的安排下向银行贷款,在办理贷款过程中,伪造用于证明贷款用途的虚假购销合同,在无抵押物担保的情况下,向银行申请贷款860万元,贷款用于借新还旧,造成贷款860万元逾期未归还,其行为已构成骗取贷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3729&newsId=3143409
2.伪造虚假合同,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接连被骗贷款600多万行业湖南长沙男子肖铁牛通过行贿银行员工,伪造虚假合同,分别从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骗取贷款387万元和220万元。 内外勾结骗取贷款,一直是银行公司治理的难点。日前,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了一起行贿银行员工、伪造虚假合同的骗贷案。 湖南长沙男子肖铁牛于2012年行贿邮储银行望城支行副行长、分管信贷业务的彭斌(化名)和招商银行侯家https://www.51credit.com/info/redian/11394.html
3.假合同骗取承德银行2500万贷款拒不归还获银行原谅但难逃法律制裁承德市双桥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被告人任某作为承德维康药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柴某作为贷款主要经办人,在贷款过程中,编造理由,提供虚假购销合同,骗取贷款人民币2500万元,截止至2019年3月20日,尚有贷款本金950万元未归还银行,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其行为均已构成骗取贷款罪,分别判处任某、柴某两人有期徒刑一年半,对柴https://wap.eastmoney.com/a/201910111258263516.html
4.虚假诉讼将进一步明确!玩这些“套路”终会自食其果近年来,离婚案件中的虚假诉讼即假离婚现象在虚假诉讼案件中居多,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81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如果离婚案件的虚假诉讼一旦成功,很容易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影响和损失。 套路三:虚构商品房买卖骗取银行贷款 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gx3NstB34RFv8ia3Eucf180920